刺激1995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愚乐
杜秋听着熟悉的音乐,看着儿时的自己在舞台上跑来跑去,心思却飘到了别的地方。
他的笔记本电脑里存储的音乐不多,只有一百多首,而且绝大多数都是写代码时用来提神的纯音乐,但手机里却存了上千首流行歌曲,中文的日文的英文的都有,甚至还有一些小语种的歌曲,刨去那些1995年之前就已经发行的经典歌曲,还剩下大约六七百首是这个时空里尚未发行的音乐,堪称一个巨大的宝库。
然而这个宝库却不那么容易挖,杜秋从没学过音乐,不懂作曲和编曲,也不懂器乐和声乐,如果想要拿出来,至少得先学会乐理,会写简谱,最好还要会一点乐器,这样才不至于穿帮,也方便装逼——对一个没有什么艺术追求的穿越党来说,音乐似乎除了泡妞和装逼之外,再无别的用处了。
至于赚钱,完全不指望,90年代国内音乐市场还不成熟,版权制度又非常混乱,写歌带来的收入很少,发到国外的话耗时长久,等收到版权费的时候,杜秋说不定都是亿万富翁了,根本不在乎那点小钱钱。
除了音乐之外,笔记本电脑里还存储了十几部经典电影,杜秋对拍电影很感兴趣,但剽窃电影比剽窃音乐难度要高几百倍都不止,最近一两年里都没条件和时间去折腾,先略过不提,不过另外一种娱乐资源,等过了春节就可以动用了,那就是小说。
杜秋穿越前是个非常懒散的宅男,而宅男的爱好不外乎三样东西:小说电影和游戏。电影和游戏装在笔记本电脑里,小说则装在手机里,足足有上千本,科普书籍推理小说古典文学现代网文等等,各式各样的都有,剽窃起来完全没有难度,用usb数据线传输笔记本电脑上,再用网线传输到台式机上,然后打印出来,邮寄到出版社,成本低的令人发指,足以让那些灵魂穿越的前辈们为之抓狂。
然而轻而易举实现的东西,是无法带来成就感的,音乐可以用来泡妞和装逼,电影可以用来满足兴趣和好奇心,剽窃的过程会很艰辛,也很好玩,直接以复印的形式剽窃小说能带来什么呢?
赚钱么?苏文海说国内出版社效率很低,新手写的书从投稿到付印,至少要半年的时间,而稿费是根据印数支付的,拖欠个几年再给是家常便饭
装逼么?哪有间隔时间长达半年的装逼
泡妞么?现在好像没有值得下手的目标
正是基于以上的原因,杜秋在穿越之后从没动用过笔记本电脑和手机里的娱乐资源,甚至连一丝口风都没漏过,但现在他有了新的想法,决定玩一把大的——当个互联网巨头。
硬件是为软件服务的,软件是为内容服务的,互联网时代内容为王,在网速慢如蜗牛的的eb10时代,互联网上最主要的内容就是文字,因此不如把手机里的小说都整理出来,弄个网络文学网站出来,自己当老板,像当年金庸写武侠小说为自己的报纸做推销一样,每天剽窃一些小说出来连载,给自己的网站做推广。
国内的互联网虽然起步很慢,但发展的很快,1995年3月中国电信注册商标,5月瀛海威等isp公司成立,到1996年的时候,全国所有省会城市都接通了互联网,硬件设施快速发展,但网络上的内容资源却非常稀少,国内第一家公共bbs网络论坛要到1996年春天才出现,门户网站等要到1997年之后才渐成规模,只要营销得当,提前布局,以小说为切入点,成为中国互联网史上的第一个巨头并不难。
做一个同时多开n本书,日更数万字的超级写手
想想还真有点小激动呢
第三十八章 邀请和保证
云城时间1月23日晚上8点,硅谷时间1月23日凌晨4点。
当杜秋在少年宫的小礼堂里浮想联翩时,大洋的另一头,位于硅谷山景城的网景公司总部里,有四个刚刚熬夜完成工作的程序员,正或坐或躺的呆在一间简陋而又杂乱的休息室里,讨论着他发布的那四篇文章。
其中有一个家伙染着蓝色的披肩长发,右侧剃掉了一小半,露出光秃秃的脑袋,脚上穿着一双高筒皮靴,看起来完全不像码农,更像是一名摇滚明星,此人名叫杰米·加文斯基,是scapenavigator浏览器的主要开发者之一,也是世界上最顶尖的黑客和程序员之一,在90年代的it圈子里,能以三个字母作为简称并能让所有人都知道是谁的寥寥无几,但他却是其中之一,简写字母jz就和理查德·斯托曼的rs一样知名。
杰米·加文斯基是自由软件的忠实拥趸,杜秋的四篇文章发到互联网上之后不久他就看到了,然后推荐给了公司里的同事,此时坐在椅子上,拿着一个啃了一半的苹果,说道:我喜欢这几篇文章,尤其是第一篇和第二篇,很严谨,逻辑清晰,也很有可行性,我觉得linux版的navigator浏览器开发完成之后,应该以cddl许可证的形式发布一个开源版本。
那样做的话,华尔街的投行经理会杀了你的。
华尔街的投行经理可能连什么是linux都不知道。
他们可能不知道,但是他们绝对讨厌免费这个词。
嘿!斯科特,你到底有没有看过这篇文章?开源不等于免费。四个人中唯一的女性程序员加重语气,把opensource和free区分开,她有些精疲力尽了,斜躺在一张沙发上,拿着一瓶苏打饮料,懒洋洋的说道:我喜欢那个大教堂和集市的比喻,你们知道作为一名软件测试工程师有多累吗?每天要检查几千甚至上万行代码,每一行都要看,很多时候要看两次,哦上帝!上个月你们发布navigator10之前,我的眼睛都要瞎掉了。
她喝了一口饮料,然后继续说道:让够多的人看到源代码,错误将无所遁形,真是让人着迷的想法。微软有几百个专职的软件测试工程师,linux一个都没有,但linux却可以像dos一样稳定运行,如果公司将navigator以开源的方式发布,我的工作量将大大减少,只需要将那些bug补丁汇总起来就可以了。
被她叫做斯科特的家伙是个大胖子,戴着眼镜,留着浓密的络腮胡,他坐在电视机前一边打游戏,一边说道:那几篇文章我当然看过了,但是华尔街的人肯定没看过,就算看过了也看不懂,那些家伙都是被害妄想狂,恨不得把全世界所有值钱的玩意都锁进保险库,然后在外面装上几十层的防盗门,在他们眼里,把软件开源,就和把金钱洒在马路上,任由行人去捡一样荒谬。
第三篇文章不是谈到了商业方面的内容吗?我觉得很有说服力,开源软件一样可以赚钱。
理论上有说服力是不够的,必须要有真正的实例才行,吉姆打算今年将公司上市,在ipo之前,他马克以及那些投资人都不希望看到任何风险。斯科特打完了一局游戏,放下手柄,拿起搁在旁边的甜甜圈,咬了一口之后有些含糊的说道:比尔·盖茨发布了闭源的dos之后,很快成了亿万富翁,而林纳斯发布了开源的linux已经4年多了,现在还只是赫尔辛基的一名穷学生,linux很酷,但它不赚钱,不赚钱的东西,华尔街不喜欢。
杰米·加文斯基随手扔掉苹果核,把长筒靴架在一个纸箱子,用双手抱着后脑勺,沉默了片刻之后,说道:也许我们可以请这几篇文章的作者过来谈谈。
在斯科特身后,有一个靠坐在人体工学椅上休息的人,他名叫迈克尔·托伊,身材很高大,看起来像个打nba的篮球运动员,是网景公司最早的员工之一,也是navigator浏览器开发部门的主管,刚才一直没说话,这时开口道:事实上我昨天中午写了一封电子邮件给那个中国人,希望他能来山景城一趟,费用由我们负担。
喔喔喔!迈克尔,你真是个好人。那名女程序员名叫塔拉,是网景公司代码测试部门的员工,她翻身坐了起来,问道:那个un2758给回复了吗?
还没有。我问过一个华裔的朋友,他说再过几天就要到春节了,那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就像我们的圣诞节一样,但是持续时间很长,大约有半个月左右,所以un2758即使愿意来山景城,也要等到二月底或者三月。
只要肯过来就行。塔拉又喝了一口饮料,然后有些八卦的说道:un2758,这个id很奇怪,应该有什么特殊含义吧?
新闻组里有人说这是一个政治意味很浓的id,un是联合国的缩写,2758是一份决议的编号。迈克尔转动椅背,扫视了一眼房间里的三个人,然后才解释道:1971年中国重返联合国的决议编号。
这么说那四篇文章会不会是中国政府部门发布的?
也许是,也许不是,中国很少有人能上网,我们对其一无所知。
如果是政府部门,应该会在京城发布,但根据我追踪的ip信息,那几篇文章来自中国云城的一个量子物理研究所。杰米·加文斯基用手指在空中虚划了几下,猜测道:我看过地图,云城在中国的三江省,地理位置有些类似我们美国的肯塔基或者印第安纳,是一个比较偏僻的地方,也许他只是一个大学教授或者在校学生,用这个id想表明自己是个爱国者。
不管他是谁,如果能接受邀请,到山景城来一趟的话,就再好不过了。迈克尔·托伊有些忧心忡忡,说道:我很在意第三篇文章里有一句话,那句话是这么说的:在互联网时代,任何一款产品,假如能找到除直接销售以外的盈利模式,那么一定会出现一个免费的可跟那个产品媲美的竞争者。navigator浏览器是以共享软件的方式发布的,如果以后出现了一个免费的竞争者,我们该怎么办?
虽然熬夜写了一晚上的代码,但杰米·加文斯基头脑依然很清醒,直截了当的说道:要么同样免费,要么慢慢死亡。
会不会死亡我不知道,不过如果你们开发部门写的代码都能像7zip那样简洁而又规范的话,我大约50岁之前不会死。塔拉站起身来,大大的深了个懒腰,说道:我回家睡觉了,大家晚安。
当晚会结束,回到家里之后,杜秋按照昨天的约定,在10点钟的时候打了个电话给陈大猷,从而得知了网景公司发过来的邀请信息。
网景是开源软件运动早期最重要的推手之一,但那是1997年被微软打的一败涂地之后的事了,1995年的网景宛如旭日东升,光芒万丈,是硅谷乃至全世界最受瞩目的it公司之一,江湖地位类似2004年的谷歌,仅仅凭借四篇连正规论文都算不上的文章,在一日之间就得到了他们的重视,简直堪称神迹。
自己的蝴蝶翅膀是不是扇的有点太快了
邮件里有没有说具体什么事?
没有,只是说对你的文章很感兴趣,希望你去他们那做一次内部演讲。如果说1995年的美国it行业是一辆火车的话,那么中国大概还是独轮车,不管是技术水平还是行业规模都远远落后对方,因此崇洋媚外的气氛非常浓,陈大猷很兴奋,说道:杜秋,你去之前通知我一声,我给你当个马前卒,去网景公司好好参观参观。
我英语很烂,不会做演讲,而且现在是无业游民,没有单位担保,签证很难办下来。你先帮我回复说些感谢的话,等过了正月十五之后我回云城了再决定去不去。
英语不行可以找翻译嘛,有网景公司的邀请函,办商务签证应该不难。陈大猷劝了几句,然后问道:你明天几点钟的火车?
早上10点半。
我明天正好要回一趟市区,9点钟之前把那些打印出来的邮件送给你。
谢谢了。
杜秋挂了电话之后,正准备去睡觉,却见主卧室里还亮着灯,就走到门口看了看,发现亲妈坐在床头打毛衣,而林谨言已经睡着了,像个小猪一样蜷缩着卧在她身边。
姐,还没休息?
我等会就睡,现在还不困,你先去睡吧。
杜秋踌躇了片刻之后,觉得还是在回老家之前把事情讲明白了比较好,于是把房门虚掩上,走到床边坐了下来,开诚布公的说道:姐,姐夫跟我说了你们俩准备离婚的事。
杜春华有些惊讶,抬头看了看他,然后又继续低头打毛衣,问道:他怎么说的?
他说缘分尽了,情分还在,以后还是朋友。
杜春华停下了打毛衣的动作,靠坐在枕头上发了一会呆,然后曼声细语的说道:大伟这个人其实不坏,我和他从结婚到现在,从来没有真正吵过架,只不过我们两个脾气性格以及兴趣爱好都差了太多,话总是说不到一块去,我让他去做的事,他从不违背,但总是做的不如我的意,所以经常起摩擦。
我上次不是跟你说过么,在谨言出世之前,我和他也在云大的小红楼里住过,当时租的房子只比苏文秀的那间办公室大一点点,不到50平米的样子,两人身处斗室,抬个手都能互相碰到,一起住了大半年,却始终找不到共同语言,很多时候一整天都说不上十句话,就算说话,也是吃饭,喝水之类的废话。
杜春华说着说着,脸上流露出一丝缅怀的表情,但很快就收敛了,轻轻摇了摇头,继续说道:如果放在咱爸咱妈那个时代,没有共同语言也无所谓,那时候物资短缺,夫妻抱团活下去就够了,但是现在时代不一样了,物资丰富,衣食无忧,肯定要追求精神上的享受,我和大伟俩人捆在一起,虽然谈不上互相伤害,但却互相蹉跎了对方的青春和感情,所以在谨言出世之后,我就让他自己出去找情人,别跟着我死耗。
杜秋被亲妈的开放心态惊到了,不知道说什么才好,停了好几秒钟之后才干巴巴的说了一句:这样不公平吧?
没什么不公平的,我跟他说好了,如果我遇到了合适的人,就跟他离婚,如果我没遇到合适的,那就一辈子当个正宫娘娘。
那你现在遇到了?
还没有。杜春华看着杜秋的脸,仿佛在欣赏世界上最珍贵的宝物一样,慢慢的说道:在你回来的当天晚上,我就决定修改以前的协议,尽快和大伟离婚了。
搞来搞去,原来我才是离婚的真正导火索?
早知道你们俩这么潇洒,已经订好了协议,我之前几天何必纠结
杜秋又是惊诧又是懊恼,用双手摸一下自己的脸颊,问道:为什么?
笨蛋!因为单身女人比已婚妇女更好找小白脸啊,趁着现在还年轻,越快离婚越好。杜春华轻笑一声,低头看了看林谨言,怕把他吵醒了,然后才正正经经的说道:因为你回来了,咱们家以后就有了主心骨,咱爸那点传宗接代的念头也有人接手了,狂风暴雨以后都由你顶着,姐不怕了,姐也累了,现在要追求自己的幸福。
杜秋见亲妈笑容很平静,不仅没有多少伤感的意思,反而有种解脱了的快慰,这才彻底的放下心来,笑着说道:等回家了我跟咱爸立个军令状,以后给他找十个八个儿媳妇,生一堆孙子让他天天抱着乐呵。
这样最好不过了。哎,要不我在你的背心上用红毛线织几个字怎么样?你以后天天穿着出去逛街,保证很受欢迎。
什么字?
优质种马,免费配种。
杜秋落荒而逃。
第三十九章 离家和归家
回老家咯,坐火车咯,呜呜呜
林谨言捏着一辆绿色的火车模型在沙发上推来推去,杜秋则站在客厅里,看着面前三个行李箱两个编织袋以及三个双肩包发呆,他提起一个编织袋试了试,感觉至少有二三十斤,于是问道:姐,你在这些包和箱子里都装了些什么东西?
这个是我和谨言的衣服,这是你和大伟的衣服,这是路上和回家要用的日用品,这是给咱爸带的东西,这是春节拜年时送人的礼物,这是
杜秋穿越前偶尔出门旅行的时候,都是一个背包搞定一切,现在不仅要坐30多个小时的火车,还要带这么多的行李,再想想春运时宛如蚂蚁窝一样拥挤的人群,顿时头大如斗,对这次回家之旅产生了畏难的情绪,说道:这些拜年的礼物有必要从云城千里迢迢的带么?在春城下了火车再买就是了。
真是不懂人情世故!杜春华白了他一眼,说道:你从千里之外送一根鹅毛当礼物,人家会感激涕零,你要是在家门口抓一把鹅毛当礼物,人家一棍子把你打出去。
你姐说的对,这些都是人情往来要注意的事。林大伟站在阳台上一边挨个检查的窗户,一边说道:箱子里的礼物都是云城或者三江省的特产,老家没有,便宜但是情意重,要是在春城当地买礼物,不仅价格贵,还容易让人说闲话。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