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狱王朝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小山
整个望海城成了一个大工地!
此情震撼!
惊天动地!绝无仅有!
两个月后。
望海城有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地城的破房子被拆了不少,不过还有很多;新城已经有了一定规模,一排排、一列列整齐的房子出现在望海城外;城外的手工业区已经初步建立,有不少商号已经开工,还有更多的商号在建设;码头已扩建了一多半,次序井然;多条道路被拓宽,其他的在修建;所有的学校都建好,孩子们都已经在读书;多条水渠开通,还有几条在建;连天的新田被开垦出来,已经种上了庄稼,还有更多的土地在开垦;围绕望海城,一个个新的城镇正在建设;洪武镇已经有了新的钱庄、仓库,修建起了新的城墙;上港、下港已经基本扩建、修缮完毕。……
以后,商人、文人会来得更多,各国、各族的人更会蜂拥而至,财富自然聚集而来,人文会更加包容、多彩、个性……望海城一定会更有光彩,璀璨于百国、百族之间。
从梦州到会州,再到平州,再到海州,秋莱一直在闯,他也一直在成长。这次在望海城,他知道了很多,学习到很多,感悟到很多。
第123章 真正的第一海城02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九狱王朝 ”查找最新章节!
商!地!
在梦州,秋莱知道了粮食有多么重要,粮食就是人命!没有粮,人会做出不可想象的事。在望海城,他知道了商业有多么重要,商业是人魂!为了钱,人可以受苦、受饿,不顾一切去赌可能的财富。
哪个更重要
当一切都混乱时,粮最重要!当钱都买不到粮食的时候,粮就是一切。而其他时候,粮也重要!没有粮,一切都是空谈,但是如果只这样想,就太过狭隘。如果只是一地,粮肯定比钱重要,因为钱不能吃,可是放眼到几地,甚至是一国或者几国时,粮重要,钱更重要。有钱,可以从外地买粮。钱从哪里来地里出不了多少钱,钱只能从商中来。如果望海城只能靠种地,绝对不会来这么多人,也绝对养活不了这么多人。望海城是财富之城,是贸易之城,这里交通便利、商业发达,只要有钱,可以从各国、各地买到所需要的东西。哪怕望海城不出一粒粮食,这座城也能发展起来。不过,真这样做肯定不行。有了粮,望海城就有了最基础的保障,能发展得更好、更稳、更快。
所有这一切,都要人和、安定。否则,田荒芜,钱尽丧。
从兵到民,从征战到治理,秋莱已经不再是以前那个抓着刀不放的愣小子了,他逐渐变成,左手拿刀,右手拿钱,背着粮袋的忠郡王。
秋莱不能总呆在望海城,早在治理的时候,他已经开始在为离开做准备。
一是,在秋莱的安排下,由士绅、商人和百姓一致推荐,洪武德暂时管理望海郡。不仅如此,从郡到县,从城到港,郡内各县绝大多数都是由洪武家的人管理,他们没有官职,却有实权。虽然他们还需要天光皇帝正式认命,但是此时的洪武家已经完全掌控了望海郡。不要小看小小的望海郡,这里可是财富之地,不要说海内外的贸易有多少,仅海盐一项收益,洪武家就可以巨富于天下。
二是,洪武德不能上奏折,秋莱就指导洪武德给天光皇帝写了一封信。除了说明整个事发的经过外,洪武德向天光皇帝表忠心,愿意带领全族为皇室之奴。这就等于把整个洪武家的财富都白送给了天光皇帝。这是保住洪武家和望海城,甚至是秋莱心血的唯一办法,也是秋莱能想到的最好办法。
三是,秋莱给天光皇帝写了一道奏折,他只是简单地说明了情况,对于贤郡王秋韵的事,他一个字没提。他不是真有那么高尚,更不是真有那么大的心胸,而是因为气不过。他觉得说这些事毫无意义,他改变不了也懒得去争什么道理,道什么是非。他给天光皇帝的奏折冰冷、直接、有效,没有一句废话,也绝不会有半句让天光皇帝高兴的话,其中自然有私心和隐瞒,却也基本是事实。他真正想说的话不会写在奏折,也知道写了没有任何意义,反而只会惹祸上身。他就是这种个性,愿意干的真拼命,不愿意搭理的连看都不想看。天光皇帝会怎么做,他这个作儿子的管不了也真不想管。作为儿子,他对自己的父皇有一定了解,正因为了解,再加上这一路的经历,他失望透顶,无计可施。天光皇帝是对他好,也在全力支持他,以前他不懂,现在他懂了一些,就完全看不上天光皇帝这种不入流的自作聪明。在他看来,作为皇帝,天光皇帝不是聪明,只是把戏。然而,他也知道天光皇帝的本事,他崇拜父皇的博学多才、睿智潇洒。从心底里敬佩却又打心眼里看不上,这种心情非常矛盾!他们绝对是父子,因为太像,各种矛盾硬是溶合于一身。
四是,和在千会郡一样,秋莱要把望海郡和梦州联系到一起。和山雪不一样,洪武德全力支持这件事,他有六个儿子,派二儿子洪武海岩带着人去梦州联络,要帮着梦州发展起来。有了望海郡的钱粮支持,梦州的恢复和发展就有了保障。
五是,洪武德从洪武家抽调了一千最得力的人,派三儿子洪武海浪带着他们,前往京城和安心、郑图、罗元他们汇合。
秋莱来得突然,走得突然。
城内外贴出告示,这是秋莱写给老百姓的信。秋莱的信只有一句话:一切的好都不容易,一定要万分珍惜。
消息一出,老百姓立刻就炸锅了,他们全涌去了郡守府。洪武德早就在府外等着,他知道老百姓会来。他怕!因为他不知道怎么说服,更不知道会发生什么事。凭着威望、热诚,他一劝再劝,老百姓最终在沉默中散去。他知道,不是他说服了老百姓,而是老百姓接受了这个现实。
虽然如此,但是望海城就像被抽掉了灵魂一样,所有人都没有了以前的冲劲。人人都适应不了,看不到秋莱,他们就觉得恐慌。还好有洪武德!他带着洪武家的人拼命干,用行动告诉所有人,这个家得靠自己。在他们的带领下,老百姓有了热情,望海城才慢慢恢复了活力,开始了新的迅猛发展。
海州太守钟静东早就知道了望海郡的事,他不敢问更不敢管,只能派人去望海城打听消息。当得到消息后,他立刻给京城送密信,给天光皇帝上奏折。开始震惊、恐慌,后来敬佩、迷茫,他甚至有了一种奇怪的想法:秋莱可能真能赢!秋莱是造反儿子,但是他曾经也是天光皇帝最喜欢的儿子;天光皇帝是不信任秋莱,但是秋莱当了忠郡王……他犹豫了再犹豫,本来写了一封密折,却又烧了。走错一步,万劫不复!以静制动!他决定等,找准时机,往秋莱那边靠一靠。
霞光一抹一点更多。
药典嚣张地说:“臭鱼,你刚来,很多规矩不知道,我告诉你,我们这里讲辈份。我最大,老九第二,石头第三,阿傻第四,你老五!你的辈分最低,以后都要听我的!”
洪武精卫说:“你算什么东西我只听殿下的!”
药典跳起来叫:“老九都听我的!”
洪武精卫说:“你别和我来这一套!我警告你,以后不许叫我臭鱼!”静爱书小说
薛飞说:“狗咬狗,一嘴毛!”
阿傻轻轻拍着阿蓝,傻笑着不停地嘟囔。
药典跳起来就打了阿傻的大光头一拳说:“我说话,你不许插嘴。”
药典和薛飞喜欢斗嘴,洪武精卫也不是省油的灯,三个男人一台戏,他们可以斗个没完。
接下来去哪,秋莱他们一致决定,去天下第一镇——火石镇。这一路而去,秋莱他们只在无人的山野行进,几乎不休息,又开始了没日没夜的比拼,以此来历练。
这一次和以前很不一样!
秋莱有阿风,薛飞有阿飞,药典有阿臭,洪武精卫有阿蓝,阿傻有自己,他们比着谁快,比着走险路,比着谁更能坚持。刚开始阿蓝接受不了,它跑得最慢,体力也不行,后来它才慢慢适应也跟得上了,不过还是跑不过阿风它们。毕竟它是海兽,和阿风它们不一样,如果在海里,它绝对第一。
阿宝也没闲着,药典不会让它舒服。当秋莱他们在比速度的时候,它就在秋莱他们身上窜来窜去,药典他们就互相扔着它玩。如果掉到地上,阿宝就追上去继续。
药典喜欢欺负阿傻,阿傻不但不生气,还非常开心。两个人逗来逗去,越逗越欢,从逗乐变成了有意思的打斗。也就是在这个过程中,秋莱他们发现了阿傻的天赋。
阿傻是傻,打斗起来却一点也不傻。狠!猛!快!敏!拼斗起来,他凶狠无比,随性又毫无章法。谁也不知道他接下来会干什么,他能像野兽一样感觉到对方的弱点,然后用最快、最有效的方式取胜。这是本能,这是天赋奇能,这是别人练一辈子也学不到的潜能,这是与生俱来如野兽一样的猎杀绝技。他不用武器,他的手、脚,他的身体任何一个地方都是武器!他个头大,却跳如灵猴,跑动如风,敏捷无比,反应极快!世所罕见!绝无仅有!
知道了阿傻的本事,秋莱非常高兴,为了让阿宝、阿风它们更厉害,也是为了历练所有人,他就让阿傻和人、兽打斗。药典、薛飞和洪武精卫都是不服输的人,他们愿意和阿傻练一练,也想和其他人打一打。
兽与兽拼,兽与人斗,人和人打,人兽合一,不是真打,却真用心。阿傻不怕挨打,他通兽性,兽通人性,人有悟性……连打带跑,连追带斗,人在斗,兽在拼,人兽共进,他们互相激发着各自和对方的潜能,练得开心,进步飞快。
药典一身绿光,更是自然;薛飞一身血光,更是如心;洪武精卫一身蓝光,更是如海。阿臭、阿飞、阿蓝在打斗、奔跑的时候,它们和主人相感应,身上也有了淡淡的绿光、血光、蓝光。
阿傻什么光都没有,他没有任何变化。阿宝也一样,它能怕的怕,能好奇的好奇,能躲的躲,外表和一个小山猴没有任何区别。
秋莱是最大的废物,除了比骑术之外,他什么也不会,一点本能都没见长。
什么都要论一个第一!
药典提出,秋莱他们立刻就开始争论。
论陆战、拼劲,薛飞第一;论医道、狡猾,药典第一;论水战、英俊,洪武精卫第一;论打斗、天赋,阿傻第一;论废物、卑鄙,秋莱第一。就综合能力来说,没有第一,因为谁也不服谁。论谁最能吃,阿傻当然第一。
论凶狠、灵活,阿飞第一;论奔跑、聪慧,阿臭第一;论水性、漂亮,阿蓝第一;论打斗、乖巧,阿宝第一;论傻劲、耐力,阿风第一。就综合能力来说,阿风第一,因为所有人都认为,阿风是一匹烂得不能再烂的好马。论谁最能吃,阿风当然第一,如果能吃,它傻得连阿傻都敢吃。
长了本事,更会配合!
除了秋莱,其他人、兽都大有长进。更妙的是,不仅是主人和坐骑之间能配合,人、兽之间能交叉配合,当然最好的还是本源的人、兽配。
第124章 第一名镇,第一郡守01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九狱王朝 ”查找最新章节!
石州,火石镇。
石州地处平原地带,河流纵横,土地肥沃,是典型的鱼米之乡。太平无事,老百姓安居乐业,相比其他各州,过得比较富足。
不仅是石州,与它临近和几个州都很太平,否则石州也不会如此安定。天机国是有不少州有灾乱,但是也有很多州安定。天光皇帝能过得那么惬意,他还能把控大局,这是最重要的原因。不过,现在他的日子也不好过。为了平乱、赈灾,国库已经难以为维,他只能在各州加税,可是再这样下去,整个天机国迟早要崩溃。
望海城是商贸之城,火石镇是制造之镇。一城一镇有如今的声势,核心原因是占有地利的优势,前者凭借的是江、海之利,后者依靠的是火石山。火石镇能成为天下第一镇,仅仅只靠地利肯定不行。
第一个原因是:地利。石州和火石镇中的“石”来源于火石山。火石山是一座群山,中间是一座巨大的死火山,四周有很多大大小小的山,有些山陡峭,有些山平缓,山连着山,形成一座巨大的山脉。有仙,有魔,有妖,有怪……传说众多,美的令人遐想,恶的令人断魂。甚至可以说,每座高山都有一个传说,每个幽谷都有一个故事。山中林木茂盛,泉水流淌,溪水长流。到处是奇花异草、珍禽走兽,这里是野兽的天堂,也是人间的仙境。山中有金、银、铁、铜、盐等矿产,有宝石、奇石,有难得的好药草,有珍贵好木料……这是上天赐与的福地。
第二个原因是:历史悠久。火石镇是古镇,历史久远,积淀深厚。一代又一代地积累,一代又一代的传承,这才有了今天的火石镇。
第三个原因是:交通便利。石州地处平原地带,因此陆路比较发达,火石镇就在火石江边,有天然的水路通道。
第四个原因是:皇帝重视。火石镇能突飞猛进的发展,能成为天下第一镇,天光皇帝起到了核心的作用。正是看中了火石镇的发展潜力,天光皇帝特批火石镇为郡,挑选得力的干员当郡守。凡是在火石镇当过郡守的官员,全都会调到京城担任要职。说是郡守,其实和太守无异。皇帝重视,提升空间大,管理名镇,资源丰厚,历任的郡守都有才干,他们不敢有半点懈怠,一心想把火石镇治理好。会干、能干、敢干,而且必须干好,长年就形成了一种火石镇郡守之风,这也是积累、传承。和别的郡相比,火石郡很小,只有一个镇,它的富庶却远超任何一个郡,甚至比得了一个面积小的穷州。由于习惯了叫火石镇,因此民间都不称之为火石郡,甚至有人称之为“天光郡”。
第五个原因是:手工业发达。一是为皇室进贡贡品,二是为了税收,官府设立了“金炼局”、“运盐局”、“石纲局”、“百草局”、“千林局”等官办机构。除去官办的外,火石镇还有很多大大小小的民间作坊、商号。因此,这里集中了全国的能工巧匠,手工业非常发达,在天机国首屈一指。兵器、药材、玉器、金器、银器、石器和木雕质地优良,工艺精湛,闻名天下。
第六个原因是:商贸发达。手工业发达,带来的是经济的繁荣和人口的暴增。商号、当铺、钱庄、酒楼、客栈、药店、书斋、珠宝店、木材店、车马店……镇中店铺林立,街道宽敞、干净。天南地北的货品齐聚,但凡是好的,但凡是想得到的,这里都有卖。文笔斋小说
第七个原因是:人力集中。这一点,火石镇和望海城类似,即有天机国的人,也有来自各国、各族的人。相比之下,这里天机国的人多一些,各国、各族的人多办是来做生意,还有一些人是来游玩。经济发达,来的人自然就多,小小一个镇竟然有五百多万人。人是财富的基础,这一千多万人是一笔巨大的财富。
第八个原因是:集中、专业,规模大。以火石山为中心,从山脚到火石江,主镇外有辅镇,镇连着镇,形成一个巨大的“镇群”。大大小小的镇坐落于山水间,镇中高楼林立,民房无数,树林茂盛,河水轻流,壮阔而秀丽。无论大小,每个镇设一知县,都有自己的特色手工业。各个镇是一个小体系,又形成火石镇的大体系,组成了即专业又规模化的专业群体效应。
第九个原因是:有一个好郡守。在历代郡守中,现任乐升最有才干,做得最好。天光皇帝和乐升配合得非常好,可以说,没有他们,就没有现在的火石镇。
凭借皇帝的支持,凭借火石镇的积累,凭借自己的才干,自从当上火石郡的郡守之后,乐升开始对全镇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造,用十年时间,他把火石镇管理得井井有条、稳定繁荣,把火石镇打造成了“天下第一镇”。
一是,大力支持手工业。
以前火石镇没有规划,自然发展。乐升来了以后,完全改变了这种模式,这才有了现在的“镇群”。根据货品买卖的情况,依托火石山的资源,他亲自主导规划和营建主镇和各个辅镇,以某个产业为核心,纳入相应的辅助行业,将各个行业集中到各个小镇中,形成一个个特色小镇,形成一个个子体系,这些子体系又形成了整个火石镇的庞大体系。专业、集中、体系,这为火石镇的繁荣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乐升坚守住了这个原则,还派人到各地去寻访好的产业、商品,只要好的,他就大力支持商人去做,想尽办法把这些新产业做大做强。
如此一来,火石镇不仅加强了原有的手工业,还聚集了越来越多的新产业。
天光皇帝拖波助澜,他从宫中、全国征调能工巧匠,派到火石镇。这可不是小事!手工业靠的就是技术、经验,一个老工匠是一笔巨大的财富,甚至能带动一个行业的发展。皇帝加持,能工巧匠的加入,这让火石镇更加具有吸引力,更具信任感,更有好名声。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