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后守则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梅雨知时节
所以这些年来,不管窦氏是有什么心愿,李氏都愿意尽力满足。
庄氏又道:“不过你大姑母也说了,若是您大伯母愿意,就把娉娘嫁到她王府里去。”
林宦也有孙子与娉娘年纪正合适。
林宦这样的想法也很好理解,她和林忠是一母同胞的兄妹,兄长去世了,对兄长唯一的外孙女,她想帮兄长照看。
林嫤点了点头,道:“无论是嫁回咱们林家还是嫁到清河王府都好,娉娘嫁到哪一家以后都不会受委屈。”
说着又看向娉娘,姑娘家到了**岁便会快速长开,娉娘又比一般女子长得快,如今看着的确已经是亭亭玉立的小姑娘了。跟八岁的瑞公主站在一起,几乎高了瑞公主快半个头。
娉娘大约是发觉了林嫤在看她,转过头来看向林嫤,脸上有些疑惑。
林嫤对她笑了一下,对她挥了挥手让她继续去玩。
娉娘便继续回过头来,与瑞公主讨论着要采一些凤仙花回去用来染指甲。(未完待续。)
第四百四十三章 娉娘亲事(10月月票510的加更)
瑞公主转头看了一眼正在亭子里说话的林嫤和庄氏,拉了娉娘的手悄悄道:“我们偷偷跑到母后和外祖母后面去,听听她们在说什么。”
娉娘虽然也很想去,但还是觉得“非礼勿听”,道:“这样不好吧,姨母知道了会生气的。”
瑞公主道:“不会的,我母后从来只会对我生气,对你可从来不生气。”
娉娘仍有些犹豫,瑞公主见了直接问道:“你只跟我说你去不去吧,你不去我就一个人去了。”说着又笑眯眯起来,道:“你猜猜她们在说什么?我猜她们一定在说你,因为母后和外祖母一直在看你。”
娉娘也很想知道她们在说自己什么,最终下定决心,拉着瑞公主道:“那走吧。”
两个人手牵了手一边走瑞公主还一边道:“我们装作去采凤仙花,然后绕到后面去,然后躲在凤仙花下面就可以听她们说话了,她们一定发现不了我们。”
两人走到凤仙花丛去,时不时的扯几个花瓣,左右张望一下,然后慢慢的移动的另外一边,再猫着身走到离凉亭不远的凤仙花丛下面。
瑞公主坐在地上,对娉娘嘘了一下,道:“我们轻点声,听听她们在说什么。”
而在此时,庄氏已经说到了耿氏上面,跟林嫤道:“……我看那耿氏和耿家的意思,也想让娉娘嫁到耿家去。耿氏最近将她娘家的一个侄子接到了越国公府里住着。”
林嫤道:“越国公夫人怕是不会同意吧。”
耿氏和耿家的意思很明显,耿氏没有儿子,以后老了还是要靠晟郎的。耿氏以后能过得怎么样,全凭晟郎对她怎么样。而从目前的情形看,耿氏和晟郎相处得只是平平。晟郎到现在也只愿意喊耿氏一声夫人,而耿氏也未曾将晟郎当成亲生儿子来对待。
耿夫人想让自家的孙子娶娉娘,是为了耿氏这个女儿,而耿氏同样是害怕以后老了没有着落。倘若娉娘嫁到耿家去,晟郎以后就是为了娉娘,也会对耿氏多几分尊重。
耿大人在两年前入了阁,阁老的孙子娶娉娘,家世也算说得过去。所以耿夫人和耿氏才敢开这个口。
庄氏道:“哪能啊,就是你大伯母也不会愿意。耿家既不是满意娉娘的样貌要求娶娉娘,也不像是林家和王妃那样打从心底里疼爱娉娘,谁知道他们会不会对娉娘好。他们求娶娉娘,说得好听点是为了亲上加亲,说得难听点其实就是为了挟制晟郎。”
凤仙花丛下,瑞公主竖起了耳朵听了听,接着转过头来取笑娉娘道:“原来母后和外祖母是讨论你的亲事,大姑娘,你什么时候上花轿呀。”
娉娘脸上羞得有些通红,瞪了她一眼,道:“你才上花轿呢,你什么时候跟我哥哥成亲当我嫂子。”
瑞公主却是一脸不害臊的道:“我父皇说了,要等我十八岁才给我和晟哥哥成亲呢。”接着又道:“不过倒是你,原来你继母想把你嫁到耿家去啊,防着晟哥哥以后对她不好,所以用你威胁晟哥哥,她可真坏。”
娉娘听着嘟了嘟嘴,家里最近的确来了一位耿家的表兄,比她和哥哥大两岁。他一来,耿氏就笑吟吟的拉了她跟她介绍,还一个劲儿的说他多么好。
她当时不明白,现在听姨母和叔婆母一说倒是明白过来了。
娉娘郁闷的道:“我才不嫁到耿家去呢,要嫁娉娘嫁去。”
瑞公主点头表示道:“对,你继母这么坏,以前还故意害晟哥哥,她肯定是想要将你嫁给一个丑八怪。所以耿家的那个小子一定长得不好看。”
娉娘想了想耿家那位表兄的模样,长得倒是不丑,还挺俊秀的,礼仪也得体,没有什么非礼之举。
可大概是因为娉娘不喜欢耿氏的原因,对耿家的人也不怎么喜欢,对这个耿家的表兄也没有什么好感。
瑞公主竖起耳朵继续听,接着又道:“外祖母还说要把你嫁给元郎或剑郎,或者清河王府的秀堂兄。”说着又转过头来,笑嘻嘻的对娉娘道:“娉娘你说说,你是想要嫁到林家去还是嫁到清河王府去?”
然后板着手指道:“元郎和剑郎跟我们比较熟,要不你嫁给他们之一吧,不过秀堂兄也很好,还经常带宫外好玩的东西给我。”说着一副自己做选择的模样,托着下巴道:“哎呀,好为难啊!”
娉娘红着脸怒瞪着她,故意掩饰脸上的羞涩,哼哼着道:“我才不嫁人呢,我要永远陪着我爹爹和祖母。”又手指戳着瑞公主的脸颊道:“而且你不许再说了,再说以后就不跟你玩了。”
瑞公主依旧是笑嘻嘻的,道:“别生气嘛,我就说一说而已。”说着两个人闹了一下。
林嫤敏锐的听到了花丛下的动静,摇了摇手示意庄氏暂时别说话,接着看向凤仙花丛,只看到那里露出了一角的衣裳,正是瑞公主今天穿的那一件。
林嫤眯了眯眼,开口道:“你们两个出来吧!”
花丛下面没有动静。
林嫤呵了一声道:“瑞公主,是不是要母后叫人把你和娉娘请出来。”
瑞公主这才笑呵呵的和娉娘一起从花丛里出来,喊了一声:“母后。”接着又左右张望的了一下,又道:“哎呀,这里的景色好美呀,不知不觉就走到了这里来了。我和娉娘打算再去那边看一看有没有蝴蝶,就不陪您和外祖母了。母后再见,外祖母再见。”
说完拉着娉娘走了。娉娘还想给林嫤请个罪,结果也被瑞公主拉着走了,瑞公主一边小跑一边催促道:“走啦走啦。”
林嫤摇了摇头,无奈道:“这个孩子。”
庄氏却只觉得瑞公主性子活泼可爱,含笑道:“她们这个年纪都这样,想听大人说话,想学大人,干什么都好奇。”
说着看了看挂在天上正中间的太阳,已经是午时了。
庄氏又突然道:“已经是中午了,也不知道阿砚殿试完了没有。”
继后守则分节阅读289
庄氏进宫,本就是想提前探听到女婿殿试的结果的,在她看来,有了结果肯定是宫里林嫤这里更快打听到。
殿试在太和殿里举行,皇帝会同内阁大臣一同听入围的考生们的庭前奏对。
林嫤道:“不知道王砚抽的是什么号,若是后面,怕还得要下午呢。母亲也不用着急,慢慢等就是。”
庄氏道:“我不着急,我是怕幼玉在王家等得着急。”
但说是不着急,但手却还是忍不住揉起了帕子。
林嫤笑了笑,不再多说什么,便又道:“母妃陪我一块儿在长坤宫用膳吧,下午再继续等。我让人到太和殿去打听着消息,有了消息马上来告诉我们。”
庄氏点了点头。(未完待续。)
第四百四十四章 裙带(10月月票540的加更)
皇帝一走进长坤宫的大门,突然便有个声音传来道:“皇上来啦,叩见皇上!”
皇帝一开始还以为是哪个宫人在给他请安,结果周围看了一圈,却没有看到人,最后在长坤宫正殿的廊下发现了两只鸟笼,鸟笼里面装着正跳来跳去的鹦鹉。
鹦鹉这时候又说了一句:“皇上万岁,皇上吉祥!”
皇帝这才明白过来刚才的那声“叩见皇上”是鹦鹉说的。
皇帝一看便知道,两只鹦鹉必定有个几个孩子中的哪个找了来玩的。
正殿门口站着的小宫女屈膝对他行礼:“奴婢见过皇上。”说着打算进去通传林嫤皇帝来了。
皇帝对她们摆了摆手,表示不用通传。接着又见笼子里的两只鹦鹉羽毛油光发亮,青翠喜人,脑袋是黄色的,翅膀是青色的,尾巴却又是红色的,顿时觉得有趣,走到笼子前面逗了逗鹦鹉。
逗了一会才进了内殿。
殿里桓小皇子和珏公主一人坐在一边的脚榻上,各自的手上还有一个鸟笼,鸟笼里面装了又是鹦鹉。
桓小皇子和珏公主互不相让的敌视着对方,然后珏公主低头教自己笼子里的鹦鹉道:“桓儿太坏了,你说‘桓儿是个坏家伙’,快说!”
而林嫤则坐在榻上,正翻看着一本书,并不去管桓小皇子和珏公主之间的官司。
皇帝一边走过来一边问道:“那里来的鹦鹉,外面两只,他们手上还各有一只。”
因为没有外人,林嫤也懒得起身来行礼,挪了挪位置给皇帝让了一个位置,一边回答他的话道:“白天在御花园里玩,他们两个带了小太监要去捉蟋蟀,但是这个季节哪里有蟋蟀,最后只捉了几只幼虫回来。”
说着指了指对面桌子上放着的一个带盖的青花瓷盅,道:“诺,都在那里放着,他们说要养起来,等到秋天斗蟋蟀用。”说完放下书,又道:“后来叶公公见他们没捉到蟋蟀,给他们找了几只会说话的鹦鹉。外面廊下挂的两只是瑞儿和珺儿的。”
皇帝听着不由笑了起来。
珏公主斗嘴斗不过桓小皇子,提了笼子走过来找皇帝,拉着皇帝的袖子扭着身子问道:“父皇,你来说说,是不是我的鹦鹉比较厉害。”
桓小皇子托着小下巴故意气她道:“我的萧将军厉害!”
珏公主不满道:“我的大萧将军比你的厉害。”
不管是“萧将军”还是“大萧将军”都是他们给自己的鹦鹉取的名。
林嫤摇了摇头,对他们道:“你们想比谁比较厉害,那你们先教它们说话,等明天再来比一比,哪一只鹦鹉会的话多谁就厉害。”
林嫤嫌他们在这里吵,又伸手推了推他们,对他们道:“快去吧,去外面教你们的大小将军说话,明天母后给你们做裁判。”说着让慕枝和慕兰带他们出去玩。
等两个吵翻天的小家伙出去之后,林嫤才能安静的跟皇帝说话,笑着问皇帝道:“皇上点了王砚为探花郎?”
皇帝嗯哼了一声,道:“你不是早就知道了,一整天都让人在太和殿外面打听消息。”
林嫤又道:“我听说春闱第三的那位殿试上凑对也很好,与王砚几乎不分上下,皇上点了王砚为探花,让哪一位只能屈居传胪,不会是因为王砚是我的妹夫吧?”
皇帝:“科举是为朝廷选拔有用的人才,岂容儿戏。朕点王砚为探花,自然是因为看重王砚的才华。另一位御前奏对虽然也很不错,但想法过于浪漫了些,不如王砚提出的观点脚踏实地。”
林嫤叹了一口气,道:“皇上虽然这样想,但是外人可不一定会这样认为。”
特别是春闱第三的那位长得十分相貌堂堂,又因为他从去年就来了京城,在京城的几个月到处跟人比试才华,倒留下了一个才识贯天下,此次科举必能前三甲的名声。可偏偏他在春闱里考了第三,最后在殿试里被王砚挤了下来屈居传胪,心里怕是不服气了。
而王砚又正好是她这个深受皇宠的皇后娘娘的妹夫,还是王首辅的嫡孙,虽然殿试时王首辅已经避嫌,但这样的身份还是很敏感的,会让人想到“裙带关系”这个词。
皇帝看了林嫤一眼,问道:“怎么,你以为朕是因为你的关系才点了他为探花?”
林嫤确实是有点这样怀疑的。
所以说,连她都会有这样的想法,更别说外面那些不知情的人了。
王家府上。
报喜告知王砚中了探花的官差刚刚离去,王家便一片沉浸在喜悦之中。
王夫人和王大夫人都是极高兴的,王大夫人更是吐出一口气,接着便是与有荣焉。让下人打开府里的大门,准备大摆筵席,招待上门祝贺的人。
就连王首辅都忍不住笑着捋了一下胡子,脸上带了几分骄傲——这个自小他亲自手把手教导的孙子,总算没有辜负他的期望。
林婠也是高兴,王砚今年才二十岁,古往今来,这么年轻就考中探花的扳着手指头数也不到十个。
林婠虽然有时候嫌弃王砚这种读书人有些酸,但探花夫人这个称呼还是很好听的——走出去多扬眉吐气啊!
不过王砚却并不像她们这样高兴,虽然什么话都没有说,招呼客人的时候也是面带笑意,但表情里却带了一股化不开的愁色。
林婠跟王砚做夫妻这么久,王砚高兴不高兴还是感觉得出来的,所以等到晚上的时候,林婠便看着王砚问道:“相公,你不高兴啊?”
王砚拉了她的手淡淡的笑了笑,道:“没有。”
林嫤还以为他是为没有考中状元而不开心,劝他道:“我说相公,你对自己的要求不要这么高,你能考中探花已经很了不起了,不一定就一定要考中状元。要我说,状元和探花也没有什么差别嘛。你高兴一点,别总为这个愁眉苦脸的。”
王砚看着她笑了笑,伸手摸了摸她的脑袋。
不过过了没有两天,一股流言蜚语就将王家里的喜悦给冲淡了。
这股流言也不知道从哪里开始传出来的,然后满大街都开始谈论开来,都说王砚能被皇帝点中探花,靠的是跟皇帝是连襟,是皇后娘娘在皇帝面前吹了枕头风。
皇后原本还想让自己的妹夫做状元的,但是皇帝却不肯视科举为儿戏,也不想让皇后不高兴,最后将王砚点了探花作安抚。
林婠听到这种话时,气得脸都绿了,骂道:“是哪个王八蛋在造谣,别让我知道,否则我撕烂他的嘴巴。”(未完待续。)
第四百四十五章 造谣(10月月票570的加更)
长坤宫里。
林承良跟林嫤说道:“……造谣说妹夫靠裙带关系的,就是姓韩的那小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