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继后守则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梅雨知时节

    一碗催产药下去,用着崔昭训余下的力气,孩子很快就生了出来。

    产婆抱着产下来还带着血污的孩子,对宫女道:“去报给娘娘和殿下听,崔昭训生了一位小皇孙。”接着又叹道:“难怪生不下来,看这孩子的个头,都快人家两个大了,少说也有八斤重吧。”

    另一个产婆催促她道:“还不快将孩子抱下去洗干净,这崔昭训还出着血呢,我们得试试能不能止住血。”

    她话虽然这样说,但都知道这崔昭训怕是不行的了,出血出得厉害。

    产房外面林嫤听着宫女跟她禀报过了之后,接着往产房走去,却在门口让宫女劝着道:“娘娘,产房污秽,您不如在外面等。”

    林嫤眼神凌厉的看了她一眼,宫女只好连忙让开。林嫤抬脚走进去。

    太子妃站在外面,看着产房里面,却是深深的叹了一口气,有些不敢进去。

    她现在终于想起来,产房里面的那个人跟她同出一宗,虽不甚亲近,但也一撇写不出两个“崔”字来。

    她顿了顿,最终也跟着走进去。

    产房里面,崔昭训已经是奄奄一息,躺在床上只剩下半口气。

    产房虽然稍微被人收拾过了,但是掩盖不住血腥味,而床上还不断的在流出血来。

    知道林嫤进来,崔昭训吃力的抬了抬眼皮,看向林嫤。

    林嫤坐在床边,跟她道:“孩子很健康,刚才你已经听到他的哭声了,很响亮。称出来有八斤九两重。”

    崔昭训微微对她展露了一个笑意,接着眼睛又看向门口。

    林嫤以为她想见太子,拉了拉她的手安慰她道:“太子很快就回来了。”说着又吩咐身边的宫人:“再去看看,太子回来了没有。”




继后守则分节阅读298
    崔昭训却摇了摇头。

    她不想见太子,她不想最后给太子留下的印象是这样面容枯槁的样子。李夫人病重避见汉武帝,她也想给太子留下最美好的一面。

    她的目光最终定格在从门口进来的太子妃身上,嘴巴动了动。

    太子妃在门口驻了一下,最终走上前来,蹲在崔昭训的床边,问她道:“你还有什么想说的,或者有什么话要跟殿下说的,我帮你说。”

    崔昭训摇了摇头。

    太子妃脸上有着戚容,甚至眼眶里还带了一些湿润,她是真的感觉到了伤心。

    她又转头对宫人道:“去将孩子抱过来。”

    孩子抱过来之后,太子妃拉着她的手去摸了摸孩子的脸,然后道:“孩子长得像太子,也像你。”顿了一下,将眼睛的湿润忍回去,又接着道:“你放心,我会好好照顾这个孩子,当成自己的孩子一样。”

    崔昭训有些满足的笑了笑,接着突然对太子妃低声的说了一句道:“对不起!”

    她一开始是想着帮太子妃生孩子的,这是家族赋给她的责任。但是后来有了太子,有了孩子,她就起了贪心。她想把太子留在她的院子里,也想留下孩子,她也不想把孩子给太子妃。

    所以现在的一切都是自作自受,她不怪太子妃。

    太子妃突然哭出了声来,将脸埋在她的手臂上,道:“是我对不起你,是我害了你!”

    她不曾主动害她,但她明知道大补对孕妇没有好处却不曾阻止也不曾提醒她,她甚至纵容那些麼麽撺掇不懂事的她进行大补。

    是她嫉妒了,她知道太子待她和其他嫔妾是不一样的,哪怕这种不一样只是那么的微小。太子看她的眼神会怜惜,在太子心里,她与她与杨氏王氏谢氏等人都是不一样的,她弱小,她需要保护,他还可怜她怀了孩子却是给她这个太子妃的。

    哪怕这种怜惜更多的只是可怜并不是喜欢,也不曾让太子对她有过多的特殊,但她还是嫉妒得要死。她也怕孩子生下来后,只记得生母不会跟她这个养母亲近,甚至是太子根本不会将这个孩子给她,所以她……

    可是她现在后悔了,她真的后悔了,她都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变得这么狠心了。

    太子妃仍在拉着她的手,有些绝望的问道:“我该怎么弥补你。”

    林嫤看着太子妃和崔昭训,最后撇开头,然后微微仰了仰头。

    崔昭训却是看着太子妃,着渐渐闭上了眼睛,嘴角仿佛还含着浅淡的笑意,没有不甘和不舍。(未完待续。)

    第四百五十九章 悲剧(10月月票810的加更)

    林嫤从产房里面出来,里面太子妃还在握着崔昭训的手哭,懊悔又伤心。

    林嫤走到庭院的时候,太子刚从外面回来,行色匆匆,应该是赶着回来的。

    太子看着她,张了张嘴想问什么。

    林嫤叹了一口气,跟他道:“崔昭训过世了,她给你生了一个儿子。”

    太子闭了闭眼睛,脸上流露出难受和难过之色,过了一下,才道:“我进去看看她。”

    林嫤道:“你还是不要进去了,她大概是不想让你看到她现在的样子。”

    女人喜欢了一个男人,就会在意自己的容貌;喜欢了一个男人,就会起了贪心。

    太子妃是喜欢太子的,崔昭训也是喜欢太子的。两个女人为一个男人奉献了自己的心,但太子只有一个,所以就容易悲剧。

    林嫤看了看天,此时早已是大亮。

    她不再说什么,直接回了长坤宫。

    皇帝已经上完早朝用过早膳,此时却还待在长坤宫里,盘腿坐在榻上,手里捧着一本书,怀里抱着桓小皇子,正在教他认书上的字。

    可见皇帝对崔昭训生孩子的事还是关心的,所以现在还会待在长坤宫里等她回来。

    皇帝看向她问道:“回来啦?”

    林嫤点了点头,只觉得整个人都累得很,精神累和心累。

    皇帝却一直看着她,随着她的身体移动而移动,直到她在榻上坐下来。

    林嫤叹了一口气,对皇帝道:“崔昭训死了,孩子平安,是个皇孙。”

    皇帝点了点头,脸上微有哀容。

    皇帝再看她疲倦的模样,又问道:“累了?让人给你打水洗漱一下,换身衣裳,吃点东西就去睡一会吧。”

    林嫤却摇了摇头,然后伸手对桓小皇子道:“桓儿,来让母后抱一抱。”

    桓小皇子却皱了皱眉头拒绝道:“不要,母后身上臭臭的。”

    她进了产房,所以身上沾了血腥味。

    皇帝却推了推桓小皇子,道:“去吧,让母后抱一抱。”

    桓小皇子虽然有些不爽,但还是站起来走到林嫤身边。

    林嫤紧紧的将桓小皇子抱在怀里,紧得让桓小皇子不舒服的推了推她,脸上气鼓鼓的。

    林嫤却深深的叹了一口气,突然低声跟桓小皇子叹道:“桓儿啊,你以后就娶一个王妃,不要什么侧妃侍妾了好不好。”

    皇帝听着脸上却有些不自在了,摸了摸自己的鼻子,道:“我最近可没有在哪个宫妃宫里留宿,哪里惹到你了?”

    桓儿能懂什么,这种话不就是说给他听的。

    林嫤摇了摇头,道:“我不是说皇上。”

    桓小皇子却被她抱得有些呼吸不过来了,只好敷衍道:“好,母后你可以放开我了,我都呼吸不过来了。”

    林嫤连忙将他放开,然后揉了揉他的脑袋,道:“对不起,母后让桓儿不舒服了。”

    崔昭训最后是以良娣的身份下葬的,这个意见是太子妃提出来的。

    崔昭训生下的小皇孙,皇帝赐名“长宗”,萧长宗。

    足以看出皇帝是将他当成嫡长孙来对待了。

    小皇孙由太子妃养在自己宫里,孩子很健康并没有什么毛病,加上一生下来就有快九斤重,反而有些胖,比别的刚出生的小孩子也要好带一些。

    崔夫人时常会进宫来看望太子妃和小皇孙,当然也会来林嫤这里走一圈,知道瑞公主等人喜欢宫外的小玩意,还时常带一些宫外的小玩意进来。

    穆清笑着跟林嫤道:“崔夫人这模样,倒像是替太子妃来讨好娘娘您。”崔昭训的事往轻了说是太子妃失职,往重了说都不该怎么说了。而娘娘对太子妃的行事确实是有些生气的,崔夫人大概也知晓。

    穆清又问道:“您说崔昭训的事,崔夫人之前知不知情?”

    林嫤摇了摇头,没有说话。

    崔夫人经常去探望太子妃,自然也会去看一下帮太子妃怀着孩子的崔昭训,崔夫人这么精明的人怎么可能发现不了其中的不对劲。

    林嫤知道崔夫人这个人还算风光霁月,不屑于这种手段。但最后大抵是拗不过爱女之心,慈母之心占了上风。

    听说崔夫人帮着给崔昭训的父亲兄长都安排了不错的官职,还让自己娘家的一个嫡出的侄女嫁给了崔昭训的兄长。崔昭训一家是旁支,跟崔家嫡支已经快出五服,她这一房过得也并不如意,而崔夫人娘家却是望族。

    想来崔夫人对崔昭训也是愧疚的,所以在她的亲人身上拼命补偿。

    林嫤将茶碗里的茶喝完,然后问穆清道:“你明天去帮我看看福慧和渤海王妃,渤海王妃的产期在九月,福慧在十月,都是快差不多了。”

    穆清道是,又问林嫤:“娘娘可有什么要赏给福慧公主和渤海王妃的?”

    林嫤交代道:“尚功房做的小衣裳已经做好了,你明日带去给她们。教她们让人将小衣裳柔软了,这样孩子出生就能穿。”

    穆清点头道好。

    穆清又说起宣国公府的事情来,道:“听说宣国公府递上来的请求宣国公世子承袭爵位的折子被皇上打了回去,现在宣国公府在为应该由谁来继承爵位而争论不休呢。”

    宣国公突然去世,若是宣国公世子没有出事,那肯定是由宣国公世子继承爵位。

    但现在宣国公世子都是戴罪之身,皇帝最后该对他怎么处置都还没决定,能让他继承爵位才怪。宣国公世子应该也想得到,递上来的请求袭爵的折子也只是试探。

    但现在宣国公没有留下遗言该由谁继承爵位,爵位自然出现纷争了。

    吴家几兄弟其实还算团结,之前宣国公世子作为嫡长子被请封为世子,爵位没有什么好争的,但现在不一样了。

    偌大的一个爵位,现在宣国公世子失去了承袭爵位的可能,二房不可能不动心,但是宣国公世子自己也有儿子,还都已经长大成人娶妻生子,不可能将爵位拱手让给二房。

    皇上不愿意让宣国公世子继承爵位,但是没说不许宣国公世子的儿子继承爵位。(未完待续。)

    第四百六十章 喜事和丧事(10月月票840的加更)

    宣国公府现在因为爵位的确是闹得有些不可开交,围绕的问题现在只有一个,应该让嫡长孙袭爵还是让二房袭爵。

    为此宣国公府形成了两派,三房支持由嫡长孙也既吴大爷的长子袭爵,四房五房支持二房袭爵,看起来是二房的支持率更高,但四房五房是庶出。现在升级为宣国公太夫人的宣国公夫人暂时还未表达意见。



继后守则分节阅读299
    而宫里吴贵妃和自己的儿子也表现出了分歧,吴贵妃更支持侄子,认为爵位就应该嫡长子嫡长孙这样的传承下去,而惠王更愿意支持二房。主要考虑到吴二爷虽然受到吴大爷的牵连连降三级,但是只要还有官职,根基就还在,以后还可以慢慢恢复。

    但吴大爷前途肯定是尽毁的了,他的几个儿子还没历练出来。且受吴大爷的影响,皇上以后可能会对他们的仕途进行压制,对自己的助力不大。

    惠王和吴贵妃吵得激烈时,气得一句话说出来:“母妃若真是这么重视嫡长继承,那还让儿子争什么储位,直接让儿子去给太子俯首称臣算了。”

    吴贵妃被噎了一下。

    大部分人都是如此,任何事情只要不涉及自己的利益的时候都能正确的对待,一涉及到自己的利益的时候,嫡长继承制也要变成贤能者居之。尽管嫡长很好区分,但是贤能却是各人说各人的。

    最后吴贵妃也气了起来,质问道:“你还有没有良心,你舅舅究竟是为了谁才会受罪,到底是为了谁承担下了所有罪行,你就这样对他。”

    惠王也怒道:“若儿子能成功继承皇位,大舅舅想要爵位我赏一个给他。”

    但吴贵妃如今对儿子还能不能争得过太子却是越来越没有信心。

    最后母子两人不欢而散。

    宣国公府因为爵位的事闹得热火朝天,大房和二房各搬了自己的人脉上马,但皇帝将宣国公府请求袭爵的折子却全都按下。意思很明显,我对宣国公府还没消气,袭爵的事以后再说吧。

    最后对宣国公世子的处置也下来了,革职,流放五年刑。处罚不算重,但也不算轻。且有这个罪名在,以后想再进入官场是不行的了。

    林嫤进宫时跟林嫤摆摆手,有些幸灾乐祸的叹道:“现在宣国公府闹得真是不好看,原本大房和二房挺和睦的,现在也有了嫌隙,听说现在吴二夫人都闹着要分家了。现在吴大爷一定罪,大房势弱,二房势强,承爵的圣旨一天不定下来,以后怕是更闹得不可开交。”

    偏偏现在皇上还压着他们请承爵的折子。

    宣国公府越乱对他们来说没有什么坏处,林嫤乐得他们先把那剩下的一点势力耗完了。

    现在林嫤要忙的是福慧和渤海王妃将要生产的事。

    福慧生产需要宫里赏下催生礼,而渤海王妃那一边,崔家需要送催生礼过去。

    渤海王妃先生产,在九月中旬的时候生下一子,皇帝赐名为“萧长平”。

    崔贤妃因此十分高兴,自己不能出宫去渤海王府,就每日让人去渤海王府看望孙子,然后将孙子的模样描述给她听。

    大公主则在十月生产,生下的同样是儿子,皇帝同样也给自己的第一个外孙赐名为“奕”,即程奕。

    添丁得子本来是好事,但是福慧公主生下儿子的第二天,汤和大长公主过世了。
1...212213214215216...29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