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后守则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梅雨知时节
皇帝一样沐浴换衣之后从屏风里面走出来,看着累瘫在榻上不想动的林嫤,道:“明天大概会有大大小小的官夫人们想要求见你,你要是觉得累,就让人将她们都打发了,过三两天再见。”
林嫤道:“知道了。”看皇帝的意思怕是要在江南住一段时日,所以接见命妇之事她倒是不用急。
皇帝又问道:“或者你要不要请庄家的人进来陪陪你?庄家与林家也算亲戚,你小时候也在庄家住过。”
林嫤却是摇了摇头,道:“不用了,林家与庄家虽然说是亲戚,但林家与庄家平日走动的都是京城的庄二老爷一房,在江南的庄家人,我除了认识庄大老爷夫妇,庄家下面的小辈我可没认识几个。说是亲戚,那也是陌生人。”
皇帝道:“还是叫一个进来服侍你吧,让她给你说说江南的情况认认人也好。庄家在江南经商,又与你娘家亲厚,在江南必定是吃得开,能知道各个府上的人事。”
林嫤听着心里动了一下,在榻上坐直了身子,问皇帝道:“皇上,您是打算让臣妾通过庄家打听一下江南的情况?”
皇帝点了点头,然后端起桌上的茶喝了一口。
林嫤点了一下头,道:“行,那我明天就召见庄家的人,说起来庄家也帮过皇上不少,我这个皇后也该示意一下亲近。”接着又考虑起来,道:“我要想想,庄家现在外交际应酬的是哪一位。”
既然要通过她了解的情况,那就要是经常在外应酬经常接触各府上的才知道得比较清楚。庄大老夫人已经是五十多岁的人,按理现在应该享清福不大管家里的事,那中馈应酬就应该由她的长媳来料理。
林嫤又道:“我明日将庄大夫人请过来。”
皇帝点了点头。
到了第二日,皇帝要接见官员,早早的就出去了,去的时候将桓小皇子也带走了。
而林嫤这里,如意料的般穆清接求见凤驾的折子接到手软,林嫤让穆清将她们的折子全都退回去了,然后让人慕枝去庄家将庄大夫人请了过来。
庄大夫人年约三十多岁,穿着杏黄色的春衫褙子,身材有着江南女子的娇小玲珑,头上梳着端正的圆髻,几根金钗玉簪错落有致的插在发髻上,既不会让人觉得太高调,又不会让人觉得她对来拜见的人太过敷衍不敬。
她身边还带了自己最小的一个女儿,看着与瑞公主一般大小,长得与她一样娇小玲珑,但模样有着江南女子的雅致俏丽。
庄大夫人带着女儿进来后,跪在地上,恭恭敬敬的对林嫤行了个礼,道:“民妇黄氏叩见皇后娘娘。”
林嫤笑着对她道:“快起来吧,论亲戚本宫还应该叫夫人一声表嫂,既然是自家人,就不必多礼了。”
庄大夫人连忙恭敬的道:“娘娘万乘之尊,臣妇岂敢当得娘娘的一声表嫂。”
林嫤笑了笑,然后示意慕枝将她扶了起来,又给她们赐了座。
林嫤又笑着看她身边的小姑娘道:“这位可是令女?”
庄大夫人笑了笑,道:“是,是民妇最小的一个女儿,名唤杏儿,家里人都唤她杏娘。”说着又不好意思的道:“因为是家中最小,让民妇和大爷宠得有些过。民妇出门的时候这孩子一直叫嚷着没有见过娘娘,想要见一见娘娘长得什么模样,非要跟民妇一起来。民妇未经娘娘许可带进别院,还望娘娘见谅。”
林嫤心里笑笑,说是小女儿一直闹着来怕是假的,让她来靠近瑞公主等人陪着瑞公主等人玩怕才是真。
不过她虽然有自己的小心思,但既然不会危害到皇帝也不会危害到瑞公主等人,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这个世界上,谁没点自己的小心思。
若是瑞公主她们喜欢她,留她陪着瑞公主也不错,若是瑞公主她们不喜欢,再将她送出去。
那位叫杏娘小姑娘嘴巴倒是挺伶俐,不用庄大夫人说,主动就笑眯眯的走上前来对着着林嫤屈了屈膝,嘴巴甜甜的道:“民女见过娘娘,愿娘娘吉祥,万吉金安。”
林嫤笑着对她招了招手让她上前来,杏娘也不怯场,浅笑着就上前走到了林嫤身边来。
林嫤笑着问她道:“几岁了?”
杏娘道:“回娘娘,民女今年九岁,上个月刚过了九岁生辰。”
林嫤道:“那正好,你跟瑞儿倒是同龄,不过你的月份比她大些。”又道:“桓儿被他父皇带走了,瑞儿一直嚷着玩叶子牌四缺一呢,你到后面去陪瑞儿她们一起玩去。”
杏娘脸上露出了几分小孩子的高兴和雀跃,马上笑着对林嫤道:“是,娘娘。”
庄大夫人脸上也高兴,更是松了一口气。
她大着胆子将女儿一起带过来,不过就是希望女儿能讨好了几位殿下,留在别院陪着几位殿下几天,以后说出去女儿得过公主们的青睐,女儿脸上既有面子,也能抬一抬女儿的身价,以后说亲也好些。
现在说起来她们庄家跟皇后的娘家是亲戚,但毕竟是商贾,还是有很多人看不大起他们的身份的,说亲的时候不是说回门当户对的商贾之家,就是只能说到一些品级不高的小官家里,像是那些名门望族从来就是看不上他们。若是能跟公主们攀上点关系,说不定以后女儿就能嫁到高门大户里面去当官夫人呢。
林嫤笑着让慕枝将杏娘带到了后面瑞公主她们那里去,接着便转头对庄大夫人道:“本宫请你过来,是因为本宫过几天要接见江南大大小小的官夫人,但本宫对她们不熟悉,想让你帮本宫认一认人,免得到时候闹笑话。”
庄大夫人闻音知雅意,马上就表示道:“娘娘,要论认人您找民妇就找对了。这江南大大小小的官夫人,上至知府知州夫人,下至县令夫人主簿夫人,民妇往日都有走动,还有镇海侯府的崔家。民妇别的本事没有,平日里就是喜欢打听别人家的私事,所以这些官府里发生的事,民妇多少都能知道一二。”
林嫤笑了笑。(未完待续。)
第四百七十五章 官场之风
一打开了话匣子,庄大夫人的话倒是多了起来,也少了刚才的拘谨,竹筒倒豆子一样,噼里啪啦的恨不得将自己知道的一股脑的全倒出来。
庄大夫人道:“……这江南里,要说头上戴着乌纱帽的那些谁府上最有银子,那一定是曹知府家中。曹知府的宅院,占地极大,那可是连地砖都是专门从荆州运过来的太湖石,里面金碧辉煌,屋檐雕花,用的可是真正的金粉。上次民妇去他们府中时,那黄豆大小的金豆子,就这样随便给了他们家的小孙子打弹弓玩。他们家真的可说是富得流油,难过十年都待在知府的位置上不肯挪窝的。”
林嫤喝了一口茶,声音有些淡淡的道:“这不大可能吧,知府的俸禄是一年二百零五两加一百零五斛禄米。按你这样说,知府十年的俸禄也买不起他们住的宅院。”
庄大夫人笑道:“娘娘,这当官的有哪一个是靠着俸禄过日子的。普通的像是下面献上来的冰炭孝敬,其他的还有各种营生。”
林嫤道:“就算这样,一个知府也不可能富到拿金子随意给孩子打弹弓玩的地步。”
庄大夫人道:“朝廷虽然说下令禁止朝廷命官经商与民争利,但哪里禁得住当官的心思。自己不能经常,那就打着其他的主意参与买卖,说是夫人的妆奁,让亲戚帮着自己持股等等。像是现在江南除了我们庄家,生意做得最大的是董家,但董家所有的生意曹知府家都持有三成股,由他的一个表兄出面帮他打理参股的生意。董家靠着曹知府的便利,现在也走海外宝货生意,这几年赚的钵满盆溢。曹知府有个妾室,就是姓董的,还帮他生了两个儿子。现在曹知府家中,这姓董的妾室和两个庶子,在跟正房的主母和嫡子争家产呢。”
说到这里停了一下,过了一会,又想到了什么,接着道:“哦,对了,因为知道皇上和娘娘要来江南,曹知府一家已经从他那个大宅院里搬了出来,现在住在城东普通的一座宅院里。”
继后守则分节阅读309
林嫤问道:“曹知府家中有几个妾室,几个孩子?”
庄大夫人道:“前前后后正经纳了的,少说也有十几个吧,现在现存的还有七个。至于孩子,嫡出的一子一女,另外还有九个庶女六个庶子。”说着又笑道:“他们家孩子多,钱也多,所以家里孩子不管嫡出庶出,都闹得热闹得很。”
说着大约知道林嫤想听什么,又接着道:“不过要说妾室和孩子最多的,可不是曹知府,而是市泊司的陶提举,他们家可是有二十好几个妾室,孩子也是一屋一屋的。他们家的宅子住不下,妾室都是好几个挤在一个院子里的。”
林嫤听着不由在心里摇了摇头,都说土皇帝土皇帝,山高皇帝远,皇帝管不着,这些人倒还真的成了“皇帝”了。
朝廷早有律令明确规定,官员二品以上最多只能有六名妾室,知府是四品,市泊司提举是从四品,至多都只能有四名妾室,结果一个前前后后纳了有十几个,一个有三十几个。可见这种情形,恐怕在东部和江南一带还是常态。
庄大夫人再继续道:“陶提举的原配夫人三四年前去世了,去世之后一直没有再娶,现在他家的后院是十三姨娘当家。”
说着又叹了一口气,道:“江南有一点就是不好,大家都喜欢攀比妾室,纳十个八个妾室的都是常态,纳妾少了还要让人看不起,赠妾之事也十分常见。上司给下属赏妾,下官给上司送妾,随处可见。官场纳妾之风尚且如此,商贾之家更是,有些人家妾室通房算在一起甚至有四五十个。”说着又尴尬的笑了一下,道:“像是我们家大爷这样,只纳了两房妾室的都算是怪胎了,在外交际应酬时常都要被拿来取笑,都说家里民妇是只母老虎,管得大爷不管纳妾……”
林嫤心里只是摇头,脸上有着忧心之色。
等到了晚上皇帝回来,问起林嫤道:“今天请了庄大夫人进来,她都跟你说了什么?”
林嫤将庄大夫人今日跟她说的都跟皇帝说了,重点跟皇帝说起了纳妾之风盛行的事,笑着跟皇帝道:“皇上后宫的宫妃加起来都不到二十个,这里一个从四品的市泊司提举,却有二十几个妾室。说起来都是臣妾不贤,让皇上过得连个司提举还不如。”
皇帝听着脸上就有些黑,声音带了些怒气道:“小小的四品官从四品官,养的起十几二十个的妾室,还有一屋子的庶子庶女,这银子是从哪里来的,不是从百姓身上刮来的,就是违反律令参与商事得来的。朕虽知道水至清则无鱼,做皇帝也要糊涂一些,有时候要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这些人也不能做的太过分。”
说着将手里的毛巾扔到了脸盆上,脸盆上的水“砰”的一声溅了出来。
林嫤劝道:“皇上消消气,皇上难道还怕没人用?这些官员不喜欢,那就换一批就是。”
皇帝摇了摇头,道:“贪腐之风不除,官场不清明,换多少的官员都没用。”
所以这也更加坚定了皇帝准备整顿官场风气的念头。
皇帝又哼了一声,道:“朕今日召见各大大小小的官员,就中午一个用膳的时间,可就不少人打起了献美的主意。”
林嫤听着坐直了起来,紧张的问道:“又献美?”在沧州时的那几位姑娘可还让林嫤记忆忧心。
林嫤道:“这些人可真是,是不是除了给皇上献美人就没有别的事情干了,他们倒是把我的活儿都给干了。”
皇帝看着林嫤一副恨恨的模样,笑了笑,道:“好了,他们献上来的美人我可一眼没看,是胖是瘦我都不知道。”
林嫤瞥了皇帝一眼,故意酸道:“臣妾又不在场,皇上就是看了跟臣妾说没看,也只能任凭皇上嘴说。”说着又叹道:“算了,您是皇上,就算看上个把女人,臣妾还能制止不成。连您的臣子都能纳十几二十几的妾室了,臣妾委屈皇上只守着臣妾一个人,真不是一位好皇后。”
说着又摸了摸自己的脸,道:“臣妾这张年老色衰的脸,皇上恐怕也早就看腻了,自然该换新鲜的姑娘看了。”
皇帝笑着伸手捏了捏林嫤的脸,浅浅含笑道:“行了,吃这么多的醋不嫌酸。”说着又抬起她的下巴看了看,道:“你这张脸也还没到年老色衰的地步,还能让朕多看几年。”
林嫤在心里呵了一声,你不就喜欢看我吃醋的模样吗。接着又笑眯眯的扯了皇帝的袖子,作出因为他的话欢喜的模样。(未完待续。)
第四百七十六章 困惑
到了第二日,皇帝去视察海上练兵,照样带走去了桓小皇子。还煞有其事的给桓小皇子换上了一套小铠甲,欢喜得桓小皇子到处抓人炫耀自己身上的铠甲。
瑞公主也想要跟着去,结果被皇帝委婉的拒绝了,赏了她一块觊觎许久的玉珏用作安抚。
结果瑞公主因为如此一直闷闷不乐,连叶子牌也不打了,喜欢的棋也不下了,连杏娘笑着哄她问:“这种天气在院子里放风筝最好了,三公主要不要放风筝去?”,结果瑞公主也是懒懒的不想去。
林嫤今日要接见江南的官夫人们,知道她不高兴也没有空理她,想着她可能过一会就好了,也就没有多管。
结果等她见完了人回到院子里来,看到瑞公主却仍还是郁郁不高兴的模样。
林嫤去换了衣服出来,摸了摸她的脑袋笑着道:“这种地方都是男人,有什么好去的,在院子里陪着母后不好吗?”
瑞公主却嘟了嘟嘴,将手上的彩璃珠子一个一个的扔到垫子上,脸上不高兴的道:“母后你不懂,根本不是这么回事。”
林嫤坐到她的边上,喝了一口茶,一边问她道:“那是怎么回事,你跟母后说说。”
瑞公主皱着鼻子转过头看着她,张了张嘴,接着又丧气的低下头去。
林嫤继续跟她道:“你心里觉得是怎么回事,跟母后说说,嗯,你不说母后怎么知道你在想什么。说出来,母后才能给你解惑。”
瑞公主继续皱了皱鼻子,道:“不是父皇不带我去这么回事,而是明明我也想去,可是父皇只带了桓儿去,却不愿意带我去。”
林嫤道:“所以呢?”
瑞公主顿了好一会,才有些闷闷的道:“我觉得父皇不爱我。”
林嫤道:“你父皇还不够爱你疼你?这么多姐妹当中,你父皇最疼爱的就是你。要是连你都觉得你父皇不疼爱你,那大公主和二公主还要不要活了。”
瑞公主是皇帝的第一个嫡公主,她的出生真的是集皇帝万千宠爱于一身,由皇帝千娇万宠的长大。
一块地里长出的竹子也有长短,手心手背都是肉,但是也手心肉多手背肉少,别说是庶出的大公主和二公主不能跟她比了,就是同是她生出的三个女儿里面,皇帝看着是对她们一样,但心里还是更偏爱瑞公主一些的。
瑞公主郁闷的道:“反正我觉得父皇不爱我,他更喜欢桓儿。”
以前她一直觉得父皇最疼爱的是她,可是桓儿出生之后,她感觉得出来父皇对她们和对桓儿是不一样的,这种不一样很难表述出来,但她就是感觉得出来父皇更重视桓儿。不仅父皇,就是身边的人对她们这几个母后生的公主,和对桓儿都是不一样的。
林嫤心里叹了一口气,孩子长大了就会渐渐的有自己的心思有自己的想法,偏偏对很多事感觉到了不公但又看不明白。
林嫤问道:“因为你父皇只带了桓儿去,所以你就有这样的想法?”
瑞公主点了点头,接着又道:“不止这一件事,还有很多很多的事。”
林嫤张了张手,示意瑞公主靠过来,想要安抚一下女儿。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