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后守则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梅雨知时节
林嫤摇了摇头,真是利益熏心。这些女人就算被皇上收用了,却也不是一定就能被皇帝带回宫里去的,而皇帝用过的女人,不可能再嫁人生子。若是皇帝收用了又不带走,这些女人最后的结局就只能是古佛青灯一辈子。为了求一个鸡犬升天的机会,却赔上姑娘家的一辈子。
姑娘家的一辈子,在他们的仕途前程面前,好像不值一提。
穆清知道林嫤在想什么,但她却并不像娘娘这般对那些女子同情。她们来别院伺候,固然是家人所遣,但看她们自己也没有半分的不乐意,反而将这看成攀附权势荣华的机会。
林嫤回了内院。
皇帝是没有这么快回来的,中午大概也会在外面吃。林嫤陪着四个孩子用了午膳,然后躺着睡了个午觉。
桓小皇子和珏公主不肯睡,非要让叶公公他们带着他们出去花园里面玩。
别院里面干干净净的都是皇帝和林嫤身边的自己人,她倒是没有什么不放心,又嫌他们太吵,干脆便让叶公公带着他们去花园玩了。
结果等他们刚从花园里回来,桓小皇子就躺在床上喊肚子疼。
林嫤急忙走过去问道:“怎么会肚子疼?”
桓小皇子眼睛骨碌了一下,看着她不回答,就只是喊肚子疼。
自有旁边的小太监回答她的话道:“刚刚杏花阁的红姑娘给了六皇子一些糕点,还有糖泥人,还悄悄的跟六皇子说了几句话,结果六皇子回来就这样了。”
林嫤看了跪在地上说话,主子喊肚子疼却没有半点着急的桓小皇子,再看看躺在床上脸色红润气色极好,眼珠子还骨碌骨碌乱转的桓小皇子,然后用眼睛瞥了他一眼,拍了拍他的小肚皮,道:“别装了,起来吧。”
桓小皇子嘟了嘟嘴,不满的道:“母后,你真的肚子疼。”
林嫤道:“肚子疼?好啊,让太医来给你开苦苦的药,晚上也不许吃饭,只能喝粥。生病了都是只能喝粥的。”
桓小皇子从床上坐了起来,道:“现在不疼了。”(未完待续。)
第四百七十章 趣事
林嫤又转头问瑞公主道:“是不是你出的鬼主意,教桓儿这么做的?”
瑞公主否认道:“我才没有呢,母后你又不是不知道桓儿的性子,让他往东非要往西的,又怎么可能会听我的话。”
所以一开始她只是教珏公主去陷害那几个想要勾引父皇的坏妖精而已。不过没想到桓小皇子倒是挺聪明,竟然先一珏公主一步就把事情做了。
瑞公主看向桓小皇子,脸上有几分满意,这个平时最捣蛋的弟弟,还是有可取之处的。
珏公主这时候跑过来,扯着林嫤的衣裳,稚声稚气的跟林嫤说道:“母后,我不喜欢那里住着的姐姐,你快把她们赶走。”
继后守则分节阅读306
林嫤摸了摸她的脑袋,接着又转回头来,问桓小皇子道:“那位红姑娘跟你说了什么了?”
桓小皇子道:“她让我晚上等父皇回来,就让父皇宣她过来唱歌。”
看来是那位红姑娘以为是桓小皇子年纪小好哄骗,所以像利用他来接近皇帝,结果桓小皇子并不像她以为的那样什么也不懂。
林嫤扔还有些不放心的问道:“那她给你的糕点你吃了没有?”
桓小皇子笑眯眯的道:“我把她给的糕点扔到池子里面去喂鱼了。”
林嫤转头对一旁的叶公公道:“去吩咐杏花阁里伺候的麼麽,看着那四位姑娘以后不许出杏花阁,还有那些什么琴啊笛啊琵琶的,都给本宫收走,无论本宫也好皇上也好,都不喜欢听曲子。”
叶公公道了一声是,然后出去了。
等晚上皇帝回来,问起道:“听说白天的时候桓儿喊肚子疼,怎么回事?请太医来看了没有?”
林嫤道:“这小子装出来的,想陷害杏花阁的那几个姑娘。这孩子真是越大越有自己的主意。”
皇帝听到桓小皇子没事心里放了心,接着又笑了起来,道:“这小子倒是挺聪明,还懂得替你担心了。”
林嫤心道,毕竟是宫里长起来的,怎么可能真跟外面的孩子似的纯洁得像一张白纸。
皇帝又说起道:“朕今日去城外卫所回来的时候,倒是遇见一件趣事。”
林嫤倒了一碗茶捧给他,“哦”了一声,问起道:“皇上遇见什么有趣的事,说来也让我听听。”
皇帝道:“有个百姓当街拉住我的御驾想告御状,告的是继母心肠歹毒,父死后独吞家产,将他从府中赶了出来,流落街头。后面我派人去打听了一下,那人的确是住在破烂的房屋里,而她的继母和继母生的弟弟却吃住得十分好。若是你是我,遇见这样的事会怎么做?”
林嫤道:“听起来那人说的好像是事实,加上民间向来有有了后母就有后爹的说法,继母苛待前头原配生的继子也不是没有可能的。不过皇上既然特意跟我说起,想来这件事肯定是有反转。”
皇帝道:“不错,我让人多打听了一下才知道,根本不是他那继母苛待他,反而是他时常对继母不敬对弟弟不慈。其父生前,正是因为怕自己死后,长子不能善待继妻和次子,所以提前给他们分了家。但那人不擅经营又好赌,其父死后不久就败光了自己的那一份产业,于是他又打起继母兄弟的那一份产业,在朕面前恶人先告状。倒是她那位继母善良得很,在他落魄后还时常拿银子接济他,在邻里之前有好名声。”
林嫤听着笑了笑,喝了一口茶,倒是有些不以为意。
皇帝见她不以为意的模样,不由笑道:“看你的样子,倒好像并不认同朕说的?那夫人是另有高见?”
林嫤并没有马上回答他的话,而是问道:“那相公您是怎么处置这件事的呢?”
皇帝道:“自然是命人将那恶人先告状的人打了一顿,然后再让人好好安抚他那继母。”
林嫤道:“或许是我想多了,虽然并不是全天下的继母都是心肠歹毒的,但是这一位继母却未必有皇上想的这么善良。”
皇帝听着哦了一声,看向她,道:“说说看。”
林嫤道:“那位继母要么的确是个善良人,要么就是很会装。我不曾见过她,只能通过她的行事来分析。我问皇上,那继母进门的时候,继子几岁?那继母的儿子是不是比长子有出息?分家的时候谁分的产业多?分家之后那继母的那份产业是谁在打理?”
皇帝道:“那继母进门的时候,继子大概是一岁多吧,听那继母的话,原配是生孩子的时候难产过世的,其夫续娶她过门原本就是想让她照顾长子,但可惜的是,长子不成器跟她不亲近,其夫在时便经常对她不敬。她的儿子的确是比长子出息,才刚十六岁却已经是秀才。分家的时候她分的产业比继子要多,想来其夫知道长子的性子怕将产业多分给了他会败光了,所以多分给了继妻和幼子。那继母分得的产业她自己亲自打理,她擅长经营,这几年将这份产业倒是打理得越来越大。”
林嫤道:“所以这就是问题,继母进门的时候长子才一岁多,还未记事,倘若那继母对继子真的有她说的那样尽心尽力,继子就算不能认她为母也不大可能对她不敬,她有能耐教导得好自己的儿子,教导不好继子?一个女人在没有了男人的情况下想要独自撑起一个家是很难的,但她却能将产业经营得有声有色,说明她很有手段。倒是那继子,能撒一个随便查查就能漏洞的谎来恶人先告状,说明不甚聪明。一个聪明人和一个不甚聪明的人过招,最后无论那继母的丈夫生前也好还是邻居亲戚也好,都认为是继母吃了亏,皇上,您说您信吗?”
只怕连那继子自小经常对继母不敬,也是她故意想让丈夫看到的。若不然,凭她的能耐还收拾不了一个不甚聪明的继子。
林嫤继续道:“还有,女人是很小心眼的。倘若那继母在继子面前真的受尽了委屈,继子落魄后,她不去落井下石就算她心地好了,怎么还会接济长子,且在长子明明还准备随时咬她一口的情况下。”
就像她对惠王,按礼法来说她也是惠王的嫡母,对她有嫡母之责,但她对惠王永远都做不到像对三皇子和四皇子那样。哪天惠王要是落魄了,她可以做到不落井下石和幸灾乐祸,但却做不到用慈母般的情怀去拯救他。
所以林嫤从来不觉得自己是一个好人,她没有好人的善良,但她也不觉得她是个坏人,她也不曾主动去害过人。只能说她是一个普通的女人。
皇帝听着笑了一下,道:“那照你这么说,这世上可就没有善良心软的好女人了。”
林嫤道:“只能说大部分女人都是如此,但也应该还是有善良和以德报怨的女人的。”
但那位继母应该不会是这样的人,她要是没有一颗坚强和狠厉的心,只凭善良和心软,孤儿寡母,她那份产业早就被人吃得连骨头都不剩下了。
林嫤说完,又笑着对皇帝道:“不过这都是我的妇人之言,或许是我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呢,那位继母还真的就是一个以德报怨的人。”
皇帝听着微微垂了下眼,道:“其实你说的有道理,说不定朕这次还真的办了一桩糊涂案。”
林嫤道:“皇上也别太过在意,那位继母虽然不知道心坏不坏,但是恶人先告状的那人却的确是心思不正,所以皇上也并没有打错人。”(未完待续。)
第四百七十一章 过瘾(10月打赏的加更)
不过林嫤比较好奇的是,皇帝出行,地方官员不说将当地“打扮”得一片繁荣祥和,以表现自己治下十分清明,怎么还可能出现告御状这样的事。
林嫤将自己的疑问告诉皇帝。
皇帝听着哼了一声,道:“这怕也是那些官员想要讨好朕,所以故意安排的这一场,好让朕过一过青天大老爷的瘾。”
林嫤笑了起来,道:“不过皇上当青天老爷的确是当得很过瘾嘛。”
看他回来兴致勃勃忍不住就想跟她炫耀的模样,说明皇帝虽然看不上地方官员阿谀奉承的行为,但他们这次却的确拍对了马屁。
只是可惜,回来却被她泼了一盆冷水。
林嫤笑着对皇帝道:“臣妾惭愧,是臣妾不该跟皇上说那些,坏了皇上的心情。”
皇帝握了握她的手,道:“你说的是对的,一番话倒是点醒了我。”
他当皇帝当久了,有时候也会自负骄傲一下,既然能当得了皇帝,自然也能随手断案。元元的这盆冷水算是让他清醒过来,他能当皇帝,却未必当得好县令。
皇帝又叹了一句,道:“元元真乃是我的贤内助也。”
林嫤道:“皇上过奖了,不过是因为我是女人,所以更能了解女人的心思罢了,所以看那个继母就能看出满身的问题。就像皇上能一眼看出这当街拦御状是地方官员故意安排讨好皇上的,我却没有想到这一点,这是因为我不懂得他们的心思。”
皇帝道:“明天再多让人去查一查吧,看看那继母究竟是怎么回事。”
到了第二日,皇帝带了林嫤和几个孩子扮作普通人的模样,倒沧州城的大街小巷上逛了一圈。
沧州离京城不远,城内经济繁荣。桓小皇子等人少有机会能到这么热闹的地方来,一出门就跟脱缰了的野马似的,甩开了林嫤的手四处乱跑。
街上有表演武艺和杂技的人,桓小皇子一到了这些地方,简直要移不开脚。
皇帝抱了桓小皇子挤进里面去看,桓小皇子看着中间挥剑飒飒的人,宝剑银光闪闪,挥手在石头上一挥,石头便被切成了两半。桓小皇子看得眼睛怔怔的移不开。
等他表演完了拿着铜盆来讨赏钱的时候,桓小皇子转过头来问皇帝道:“爹爹,他厉害还是比外祖父厉害?”
皇帝勾了勾他的鼻子,笑问道:“你说呢?”
桓小皇子仰着头想了一下,然后道:“我知道了,外祖父厉害。”说着又一脸认真的对皇帝道:“不过等我长大了,我比他们都厉害。”
皇帝道:“好,不过在那之前,你得学好本事先。等回去啊,就让你外祖父来教你功夫。”
桓小皇子用力的点了点头。
皇帝见桓小皇子看得高兴,让万公公给他们打赏了一锭银子,然后带着林嫤等人从人群里出来走了。
皇帝又带着他们去了其他地方,中午直接在外面的酒楼吃了沧州最出名的火烧驴肉。
等傍晚回到别院,皇帝让人查的那对继母继子之间也查得差不多了。
皇帝听查探的人禀报后,跟林嫤道:“你说的不错,那个继母的确有问题。你猜猜那继子为何会败光了家财,就是那继母跟人合谋使他输光了身家,现在那继子原来一半的产业都在那继母的手里。”
不过这事情查是查出来了,该怎么处置那继母和继子皇帝却又觉得是不好办了。
让那继母将吃进去的家产吐出来?但看那继子的模样就是守不住家产的,还回去很快也会败光了。继续给了那继母,对那继子也不公平。
林嫤道:“让那继母将家产吐出来还给她的继子,但是家产却要交给那继母的儿子来管,继子只可以每月从兄弟那里支取其中的收益用作生活家用。”
皇帝点了点头,道:“也算是个主意,交给那小儿子来管其实也还是由那继母来管,但那小儿子已经是秀才,以后肯定还要考举人考进士往仕途上走,只要他还想要前程,就不得不顾及名声而不敢私吞了兄长的家产。”
换句话说,继子对他那份家产只有所有权而没有管理权,而继母母子对他那一份家产有管理权却没有所有权,相互牵制。
皇帝又道:“那继母和继子都心思不正,为了给他们点苦头吃,朕打算让人关他们一阵子,让他们好好学学乖。”
林嫤听着无奈的摇了摇头,看来他是当“县官”当上了瘾,不仅亲自去给百姓断官司,还想要亲自教化子民?
从京城到江南,再从江南到西北,这一路上这么长,皇帝要是每到一个地方都这样,可别把他给累死。
皇帝和林嫤在沧州停了四天,然后启程继续南下。
他们原本是打算走陆路的,但桓小皇子等人却闹着要坐大船,于是皇帝在中途改了主意,在沧州坐了船,通过京杭运河去往江南。
船在运河上行得很慢,可以一边欣赏沿途的风景一边赶路。
桓小皇子一路上都很兴奋,牵着皇帝的手站在甲板上,指着旁边的栏杆道:“我们可以坐在这里钓鱼,钓了鱼让厨子做了给父皇和母后吃。”
皇帝笑着道:“把你扔下去喂鱼还差不多,还钓鱼。”
说着将他抱了起来,作势要往河里扔,一边笑着道:“把你扔下去喂鱼好不好?”
桓小皇子连忙保住皇帝的脖子,眼睛亮晶晶的,笑呵呵的道:“不要不要,父皇把我扔下去,父皇就没有桓儿了,以后也见不到桓儿了。”
皇帝道:“那见不到就见不到,桓儿这样不乖,又爱捣蛋,一点都不听父皇和母后的话,桓儿不在,父皇和母后耳边还能清净一点。”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