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后守则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梅雨知时节
现在既然皇上已经定下大房承爵,吴贵妃除了松了一口气之外,也希望娘家人都乖乖的不要再生事,别到最后连爵位都丢了。吴家虽然暂时处在谷底,但只要有爵位在,以后还是有东山再起的机会。但若是连爵位都丢了,吴家想要再显赫起来可就难了。
吴二夫人被贵妃拒见很是失望,回到宣国公府后想了两天,在受到大房的冷嘲热讽之后,一怒之下跑到宣国公太夫人跟前,表示要分家。
宣国公太夫人气得直接拿起茶碗砸到吴二夫人头上,将她额角砸出个洞来,宣国公太夫人骂道:“你父亲尸骨还未寒呢,你就想着分家,你这个扫把星,整个家都是被搅腾散的,我真是倒了八辈子的霉了,给老二娶进了你这个扫把星搅家精。”
吴二夫人对宣国公太夫人偏心长房的事情早有不满,此时也顾不得额头流血,开口道:“树大分枝,原本就是这个理,如今公爹已经去世,总不能五六房人还挤在国公府里。我知道婆婆偏心长房,既然如此,我跟二爷搬出去住,也省得婆婆整天担心我们会抢了长房的爵位,反正在婆婆心里,二爷怕根本不是婆婆生的,哪像大哥大侄儿是婆婆的心头肉。”
宣国公太夫人气得指着她的脑袋说了好几个“你,你”字,最后抚着胸口差点呼吸不上来。
宣国公太夫人怒道:“将老二叫过来,让他好好管一管他的媳妇。”
吴二爷做事到底不像吴二夫人这么绝,对宣国公太夫人还是孝顺的,对兄长也还有些手足之情,到了宣国公太夫人这里将吴二夫人拉走了。
宣国公太夫人却忍不住伤心,老宣国公在的时候,有老宣国公撑着,宣国公府的还算合心,一起辅佐惠王。结果老宣国公才走多久,这宣国公府都快成散沙了。老二也是个窝囊的,由着她媳妇在那里搅天搅地。
宣国公太夫人突感无力,半靠在在美人榻上默默的垂泪。
而宣国公府的爵位才刚刚尘埃落定,皇帝紧接着又下了第二道圣旨——将惠王过继给了皇帝早夭的同胞兄长。
因皇帝追封自己的兄长也是惠王,这亲王的封号也不必改了。
这一道圣旨却激起了千层浪,让朝廷内外一片哗然。
朝中无人不晓,惠王一直眼睛都盯着太子坐下的那个储君之位,惠王在与太子的竞争中虽然一直稍处于下风,但也还是有能力可以一拼的。虽然老宣国公死了之后,惠王的手里的势力渐弱,但也还不到完全认输的地步。
但是皇帝这道圣旨一下,则是完全剥夺了惠王以后继承皇位的可能——惠王过继出去之后,他都不算皇帝这一支了,怎么还可能继承皇位。
吴贵妃在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整个人像是跌入了谷底,瘫坐在榻上,眼睛无神的,像是受到了极大的刺激了一般。
虽然吴贵妃最近渐渐的摸到了皇帝的一点脉,但是真的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吴贵妃还是觉得刺骨的冷。
皇上,皇上,真的是从一开始就没给过她和惠王机会,他看着好像是没有完全放弃惠王,其实都只是在安抚惠王安抚宣国公府而已。
她唯一还能骄傲的,就是她替皇上生下了惠王这个儿子,但是现在,连这个儿子都变成不是皇上的了,那她和皇上之间还剩下什么。
玉簟既着急又担忧的看着吴贵妃喊了一声:“娘娘……”
吴贵妃却对他摆了摆手,然后身子有些摇晃和踉跄的进了内殿。
而在惠王府里,宣旨的太监才刚刚走,惠王却整个人像是被抽走了魂魄一般,一直跪在地上还不肯起来。
跪在后面的惠王妃的心寒冷到了心底,她嫁给惠王,那是冲着以后的皇后的位置来的,如今皇上这圣旨一下,她这辈子就只能做个亲王妃,她不甘心,她不甘心……
比她更不甘心的是惠王,在地上跪了很久很久之后才从地上站起来,接着眼睛赤红,目光愤怒,狠狠的将手里的圣旨扔到地上,又将前面摆着的桌子香案推倒在地。
惠王心里在问,父皇,您就是这样对待儿臣的。
当年父皇说给机会他和太子公平竞争,然后他就听父皇的话与太子公平的竞争,结果却落得如今这个被过继的下场——父皇在他和太子之间,根本从来就没有公平过。
既然如此,他也不用念及什么父子之情,以后他只会靠自己的手段和能力,得到他想要的。以为将他过继出去就能让他放弃皇位了吗,不,他不会输给太子的。
朝中那些支持惠王的人,这时候自然是反对惠王出继的。
一大群人“荡漾”的齐跪在勤政殿的门口,请求皇上收回成命。
他们给的理由是,皇上的皇子不多,不应该出继,且惠王是难得有才能又有贤名的皇子,更不应该出继。若真的要出继,不如出继四皇子或五皇子更好一些。
理由很简单,四皇子是宫女生的,母妃是罪妃;五皇子的母妃也是罪妃,且母妃已经没了,四皇子和五皇子出继最合适。(未完待续。)
第四百六十六章 皇帝避了
胡淑妃听到那些大臣的话的时候,气得在华阳宫里骂道:“这些老不死的,凭什么让四皇子出继,四皇子招他们惹他们了。活该惠王出继,让他们的算盘都落空。”
皇帝没管那些大臣闹来闹去的反对,也懒得管朝野内外因为这件事而闹得沸沸扬扬。
就在那些支持惠王的人互相走动四处动作,准备想办法逼得皇帝不得不收回成命的时候,皇帝却将朝政扔给了太子,由太子监国,然后拉着林嫤,带上瑞公主珺公主珏公主和桓小皇子,来了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由林英和朱檐护送着,出宫游山玩水去了。
出宫之前留了一道圣旨,惠王出继之事宜,一切由太子和延王准备和处置。
皇帝摆明了是不想听一些大臣的说三道四和让他收回成命,于是干脆“逃”了。
而此时到了京城外面的皇帝和林嫤一行,林嫤忍不住转头看着皇帝,问道:“皇上,您下了一道这样的圣旨,然后就扔下不管离开京城,这真的可以吗?”
皇帝脸上却轻松,且心情不错,拉着她的手道:“这有什么不可以,朕懒得听他们叽叽咋咋的废话,他们要闹就闹太子去,看太子愿不愿意收回成命。”
皇帝的打算很好,下一道出继的圣旨,然后躲了,让那些反对的大臣想跟他闹也闹不起来,将出继的事宜交给太子和延王,相信太子和延王一定会努力办好这件事的,等到他陪着娇妻爱儿在大梁逛一圈回京,惠王出继的事情也已经尘埃落地了,那些大臣再翻什么浪也翻不出来,而他的眼前也清净了。
皇帝想要保全太子和惠王,想出来最好的办法也只是将惠王过继出去,绝了惠王对皇位的心思,也让太子不再视惠王为威胁。
林嫤没再说什么,既然皇帝都不担忧,她这个后宫里的女人还担忧什么。
出行的御驾很豪华,宽阔的车厢比一般的马车厢要大上三四倍,下面按了八个轮子,所以行起路来一点都不摇晃。
瑞公主和珺公主是坐在后边的另外一辆马车上,珏公主和桓小皇子跟着他们,身边还有万公公和慕枝伺候在一旁。而穆清和慕兰则被林嫤吩咐在另外一辆马车上照顾瑞公主和珺公主。
大约是第一次出远门,珏公主和桓小皇子显得很兴奋,从上车开始就叽叽喳喳的,你推我我推你的挤在车窗前面,掀开帘子往外面瞧。
过了没有一会,珏公主就兴奋的转过头来,指着外面对皇帝和林嫤道:“父皇母后,我看到了外面有一头骡子。”
皇帝笑呵呵的将她抱了过来,亲了亲她道:“一头骡子就将你兴奋成这样,等到了江南,父皇带你坐大船去出海。”
珏公主问道:“有多大的船,比御花园荷花池里面的船要大吗?”
皇帝笑道:“当然,要大好几百倍。”
珏公主吃惊的道:“这么大呀?”
皇帝笑了笑,捏了捏她的鼻子。
桓小皇子看到了外面骑着马走在前面的林英,也咚咚的走到皇帝跟前来,拉着皇帝的袖子道:“父皇,我想骑马,你让外祖父带我骑马。”
皇帝笑道:“那你去问问你外祖父,看他愿不愿意带你骑。”
桓小皇子道:“那你将外祖父叫过来,我才能跟他说话。”
皇帝笑了起来,吩咐了万公公。万公公道了一声是,然后吩咐了外面的另外一个太监,那太监跳下了马车跑到了前面去,跟林英说了几句话。
然后林英调转了马头走回来。
万公公掀开了帘子让林英和里面的皇帝和皇后说话,林英直接在马背上一边走一边喊了一声:“皇上,娘娘,有何吩咐?”
林嫤对林英笑了一下,而桓小皇子早已走到车厢门口去了,对林英伸着手道:“外祖父,你带我骑马?”
林英看向皇帝和林嫤,桓小皇子则又道:“父皇同意的了。”
而在得到林嫤的点头示意之后,林英笑呵呵的对桓小皇子道:“殿下想骑马呀?”
桓小皇子点了点头,然后催促道:“快点快点。”
林英笑呵呵的,道了一声好嘞,然后便一只手将他抱到了马前,再调转马头,低头对桓小皇子道:“可要抓紧了缰绳,等一会臣可要飞出去了。”
桓小皇子抓了缰绳,道:“我抓紧了,外祖父快让马跑起来。”
林英踢了一下马肚子,道:“快风,走。”
那马好像能听懂他的话,嘶叫了一声,然后就像闪电一样的飞跑出去了。
桓小皇子先是被吓得“啊”了一声,接着就高兴的哈哈大笑起来。
外面马蹄踏起尘土飞扬,“踏踏踏”的马蹄声,老远就能听见桓小皇子的笑声。
马车里,正在陪瑞公主下棋的珺公主听到声音,转过头去掀开车窗往外看,然后便看到了林英带着桓小皇子在马上跑。
珺公主笑着转过头来对瑞公主道:“外祖父带着桓儿在跑马。”
瑞公主在棋盘上下了一个子,然后道:“肯定是桓儿又闹着父皇和母后要骑马了,桓儿最多事。”
说着又对珺公主道:“快来快来,该你下了。”
珺公主只好过来,陪着瑞公主又下了一会棋。
继后守则分节阅读303
但过了一会,瑞公主却坐在凳子上动来动去,有些不自在起来,脸上也有些通红。
瑞公主见了,不由问道:“你干嘛?凳子上有钉子啊?”
珺公主有些不好意思的道:“不是,姐姐,我想方便。”
瑞公主“哦”了一声,道:“那让宫女拿个恭桶给你方便吧?”
一行人浩浩荡荡,算上护驾的羽林卫和金吾卫少说也有上千人,肯定不可能停下来等她下去方便完了再继续走,所以像是主子们就只能在马车上放一个恭桶,然后宫女用帷幔围一下,在恭桶里面方便完,然后下人们再提着恭桶下去倒了,然后再小跑着赶回马车上来。恭桶里面都铺了有香灰,直接方便在那里也不会留下异味。
但这是主子的待遇,像是下人,哪怕像是穆清这样的,也只能自己下去找个地方方便完,然后再跑回来赶回马车大队。
但瑞公主却此时却有些不乐意,道:“你们这么多人在这里,还能听到,我才不要。”说着脸上有些羞红起来。
瑞公主摊了摊手,道:“那没办法,那就只能等到了前面驿站休息的时候再去了,不过说好了,我也不知道离驿站还有多远。”
珺公主不说话了,坐在凳子上一动不动,憋得满脸通红。
过了一会儿,珺公主还是没有憋住,嘟了嘟嘴,对宫女道:“拿恭桶来。”
瑞公主听着哈哈大笑起来。
珺公主瞪了她一眼,有些怒道:“笑什么,我就不信一路上你不方便。”
说完到后面去了,让宫女给她围上帷幔,生怕宫女围得不够严实,还让她们多围了一层。(未完待续。)
第四百六十七章 沧州
因为打定了主意是游山玩水,皇帝和林嫤这一行走得并不快。
瑞公主和珺公主一开始的时候还愿意单独在后面的一辆马车,后面就开始嫌无聊挤到了皇帝和林嫤的马车。四个孩子扎堆凑在一起,永远都是说不完的话抄不完的嘴,叽叽喳喳的,像几只嗡嗡嗡的小麻雀一样。
从京城出发,走走停停,一直走了四天才到了沧州。
沧州是武术之乡,武将之才辈出,沧州武术更是出名。如今大梁军中就有许多的将领参臣是沧州人,林四少夫人石氏的娘家的祖籍就是沧州。
皇帝想要沧州游玩几日,所以他们便在沧州暂时停了下来。
在他们到达沧州之前,随行的林英和朱檐自然会安排好,提前跟沧州当地的官员打好招呼,准备好给帝后皇子公主落脚的地方。
所以他们在沧州是暂住在一个商贾腾出来的别院里。
商贾不缺钱,别院建造得极其雅致秀美,里面亭台楼阁,湖池游廊,名花名草随处可见。
既然是安排给帝后所居住的院子,按理里面除了伺候的人是都应该腾空的,但是沧州的官员有一种仓促的热情,大约是知道皇帝这次出游身边只带了林嫤这个皇后以及四位小殿下,所以在别院里还特意准备了四个如花似玉气质各一的美人——专门为皇帝吹拉弹唱解闷用的。
当然,要是皇帝喜欢晚上拉到床上去“解闷”,那些地方官员们会更高兴——自古以来拍马屁最好的方式就是美人,绝世的美人。万一拍龙屁拍准了,就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事。
皇后虽说十年盛宠,但在这个时代来说,她真的不再算是年轻了。再美的女人,皇帝看十年也该看腻了,说不好现在就想贪些新鲜的呢。
再说自古皇帝出巡带回个把女人也不是什么稀罕事,先帝以前也爱出巡游玩,每出巡一个地方也会带回几个当地的美女。所以当轮到皇帝的时候,地方官会这样做也不足为奇。
所以在林嫤刚住进院子,洗去一身的尘土刚在榻上坐下,还没来得及喝上一口茶,外面宫人就进来跟她禀报:“娘娘,住在杏花阁的四位姑娘前来拜见娘娘”时,先是愣了一下,接着就忍不住笑出了声来。
瑞公主现在大了自然也懂得了许多,悄悄的跟林嫤道:“这地方上的官员们真不是好人,心坏得透透的,竟然还故意找几个美人来巴结父皇。”说着眉头一扬,表情一敛,声音冷冷的道:“不见不见。”有哼了一声,道:“都是些什么下贱人,母后身份高贵,岂是随意什么人想见就见的。还有,本公主不喜欢见生人,把那几个女人赶出别院去。”
宫人看向林嫤,脸上也有些摩手擦掌,仿佛只要林嫤一声令下,他们马上出去将那几个女的扔出去一般——林嫤不喜欢别院里陌生的侍女或丫鬟伺候,身边伺候的都是她从宫里带出来的太监和宫女,所以这些人自然也都是向着林嫤,看不上那些女的。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