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俗人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木子蓝色
朝廷现在经常说缺钱,可李世民在赏赐功臣心腹,赏赐皇子公主们的时候,却是异常的大方,让秦琅都觉得不免有些过份了。据说魏征又因为长乐食邑的事情,跟皇帝打了几次口水仗,每次都不落下风,可李世民虽然喷不过他,却每次都会脚踹御案甩袖而遁,让魏征也无可奈何。
“臣想请皇后娘娘去太极宫一起陪太上皇打会麻将。”
“带上丽质,顺便带上承乾和青雀!”
李世民的眼里,似乎只有这三个嫡出子女一样,丝毫没提其它庶出子女。
他批完一本折子,又拿起一份,却是皱眉。
“李靖发来急奏,欲在朔方阻击颉利北归,你以为如何?”
秦琅正准备走,没料到他还问这么个问题。
“陛下,这是军国大事,轮不到臣说话。”
“你的镇抚使朕也没免去,朕问你就答。”
秦琅想都没想便答道,“陛下,臣以为人得言而有信,朝廷更得言而有信,渭桥上宰白马为盟才没几天呢。”
李世民皱眉,“你想说朕不守信?”
“臣不是这意思,是说无信不立。”
“那不就还是这个意思,朕只是在考虑李靖提出的建议,李靖说侦知突厥各部不和,互相猜忌,且诸部粮草不继,若是这个时候在其北归之时袭击,并能收到奇效。若是找到机会各个击破,制造慌乱,那几十万突厥人马便可能一朝崩溃,一直压在我大唐头顶的这些突厥狼,也就将不再为患,这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
李世民呼吸有些粗重,看来他确实心动了。
“陛下,臣只知道不打无准备之仗,突厥现在确实内部出现了一些问题,也确实粮草不多,但并没到粮尽草绝的地步,颉利和突利等也没开始内战。我们刚互盟结誓,也没有再打大仗的准备,这个时候勤王军也正在陆续撤回,若是李靖在朔方突然开打,不仅是颉利等没准备,其实我大唐一样没准备。”
“更何况,臣读兵书,有句话叫,归师勿遏!”
“可李靖说可击其惰归!”
“陛下,李将军打仗确实了得,臣只是想提醒陛下,李将军用兵,向来善用险,好用奇,这其实是很危险的赌博行为,若是一般情况下,臣也相信李靖将军不打无准备之仗,但是眼下,大唐还没有准备好,也没有本钱去赌这一下。”
“就算李将军在朔方能斩获甚众,可李将军在灵盐就算集结所有兵马,也不超过五万之人,还要派后留守盐灵,他能出动之精锐又能有多少?就算他伏击成功,他又能歼灭多少突厥军?”
“斩蛇不死,后患无穷啊,如果没有把握全歼敌人,或彻底重创突厥人,那么臣以为这仗还是不打完好,不如静下心来,安心发展几年,待到我们准备好后,到时再出兵北伐不迟。打仗,还应当多用正兵,打有准备之仗,最好是掌握战争的主动权,现在这种情况,着实称不上准备好了。”
秦琅一番话,没有从战术角度分析,而是以大局角度来分析。
李世民本来激动的心,也慢慢冷静下来了。
是啊,好不容易才暂时平息了战火,不就是为了能够争取更多的准备时间,以获得更多的战争胜算吗,要不然,何必等到现在突厥退了才打,那干脆在颉利等到长安城下时就决战好了。
现在打,不但错失了好时机,而且还会落个无信之名。
“你说的对,朕一时冲动了。”
李世民一高兴,又要赏赐秦琅,说要赏赐绢五百匹。
秦琅赶紧道,“陛下,这些只是臣的本职,当不得此赏,况且臣已经备受荣宠,若再这般受赏,其实也过了。百官们看不过,国库也吃不消啊。”
“哈哈哈,你小子,越来越有长进了,好了,那就不赏你钱帛了。”李世民直接从御案上拿起一块镇纸,“檀木镇纸,就赏你了。”
秦琅无奈接下,老这样受赏,真容易受人妒忌的。
丽正殿。
长孙皇后看到秦琅,直接向他询问三字经完篇。
秦琅只推说尚未完成,但在皇后的追问下,还是只好又诵了一小段,三字经秦琅记的不算全,这些天他在努力的回忆中,不过因为三字经里有一些唐朝甚至五代等内容,他得要筛选删除,否则一不小心出来个典故历史,是未来发生的,那不就麻烦了。
甚至原文里,可是连唐朝多少个皇帝二百来年历史都有说的,这些若是说出来,那就有逆反之罪了。
长孙氏还是挺喜欢秦琅这个女婿的,现在对他是丈母娘看女婿越看越喜欢,以前觉得这孩子勇猛果敢,而现在则是睿智多虑。
李丽质倒还是那天真烂漫的样子,见到他就问礼物,好在秦琅有备而来,特意给他准备了一副画,自己亲手画的,简单人物画,甚至带点动漫风,画中的李丽质可爱无比,楚楚动人。
长乐一拿到就目不转睛,爱不释手了。
“这是三郎你画的吗?”
“嗯,今日早上起来后,想到要来见公主,脑中不由的浮现出公主的可爱模样,于是赶紧拿起笔,把这些可爱画在纸上。”
这甜蜜的语言惹的长乐银铃般的欢笑不已,连一边的长孙皇后听到这甜蜜的小情话,都感觉好甜蜜,真是油嘴滑舌呢,以前倒没发现他这一面。
不过当看到女儿献宝似的把那画捧到眼前时,长孙还真是眼前一亮,感觉十分惊艳。
做为前朝大将军之女,也是名门之后,虽说她几岁时就被异母兄长们把她和母亲哥哥赶出家门,被迫寄居在舅父家,但母亲高氏也是王族之后,因此长孙其实也是既能写诗做赋,又能琴棋歌舞,甚至做为将门之女,鲜卑女性,还会骑马射箭。
玄武门当天,她便披甲持弓,甚至射落数名欲攀墙攻入王府的宫府兵。
只是这副画,不同于她以前学习和了解过的任何画派。
看似简单,但却又极为传神,尤其是这种可爱的感觉跃然纸上,真让人喜欢不已。
“三郎这画,好奇特。”
“不是普通丹青油墨技法,不过也只是雕虫小技,上不得大家台面的。”秦琅倒有自知之明,画像做为一种艺术,讲究很多,他这种画顶多就是有点技巧,但艺术层面一般般,放在后世,甚至会被那些艺术家们称为是工人画,不入流。
可放在这时代,长孙还是觉得很了得,这简直是开创门派的画法啊。
“三郎哥哥,你可以教我画吗?”
“好啊,有空时可以教你。”
长乐欢喜不已,“母后,这画我要请最好的工匠给我裱起来。”
太子承乾和卫王青雀进来,看到的是秦琅跟他们母后、妹妹那融洽欢乐的相处一幕,不由的心里泛酸,尤其是李泰,昨天被秦琅折腾的一幕幕还没忘记呢。
秦琅请得他们移驾太极宫。
宫门前带上早已等候多时的程处默,通过玄武门时,玄武门守将已经换成了李君羡,这位也是瓦岗出身的,过去曾是秦琼部下,对秦琅很亲切的点了点头。
两仪殿里。
曾经热闹的内朝金殿,如今空空荡荡,冷冷清清。
李渊独自抱着秦琅送他的吉它,在那里独自弹唱着,自弹自唱,唱的就是秦琅唱过的那首平凡之路。
这首大异此时曲风的小调,在太上皇的嘴里唱出了一种莫名的心酸落魄之感。
太上皇连冠都没戴,光着个脑袋,露出花白的头发。
看到秦琅他们来了,只是点了下头。
“太上皇,今天打几圈?”秦琅笑呵呵的问。
李渊停下琴,“我打几圈都可以。”
秦琅道,“八十八番封顶,一番一个金开元,打四圈如何?”
“怎么,小子怕输?你上次可是一把糊了黄金千两啊。”
“臣相信陛下最近肯定牌技大进,可不敢玩大的。”
李渊被秦琅几句话哄的十分高兴,一扫颓废之色,那边丽质则把秦琅给她副的像拿出来,李渊看了也连声称好。
承乾与李泰都上来问好。
李渊看到这两个孩子叹气,“老二老三都后继有人,可老大老四却香火断继无人承嗣。”
长孙皇后马上接上话头,“臣妾回去,定向二郎进谏,请二郎从宗室中为大郎和四郎挑选合适者过继名下,继嗣香火。”
李渊难得冲着长孙氏笑了下,“好,好。”
麻将摆好,四人上桌。
哗啦啦的麻将又响了起来,李渊精神焕发。
对于这位太上皇来说,人生还没过六十,但似乎已经只是行尸走肉了,他现在是儿子的囚徒,太极宫这座华丽辉煌的宫殿,是世上最大的监狱。
他的余生也许还很长,可他已经不知道余生该做什么了。
似乎,除了打打麻将,弹弹琴,已经没有什么能提起他的兴趣了。
人还活着,心却已经死在了六月初四日。
第165章 妖僧法雅和辩机
平康坊,原阳化寺内。
秦琅一身白袍到来,衙前的镇抚司守卫看到顶头上司到来,连忙上前出迎。虽然秦琅授任崇贤馆学士后,已经有段时间不来衙中,衙中事务也交与长史许敬宗代为主持,可他在司里的地位威望无人可及,更无人可代。
不说他是建司之人,仅是前段时间突厥来袭,京畿粮价应声而涨,粮食有价无市,人心慌慌之际,秦琅这个上司给大家打开司里小金库发放钱粮,让司里兄弟们家家粮仓积满,安心无忧,仅此就足够让秦琅深得大家爱戴了。
“三郎今日怎么有空过来了,听说三郎现在可是太子之师。”守卫的军官独孤燕云笑着请安。
“太子之师可不敢当,不过是帮着处理下馆务而已,你最近可还好,许长史在衙否?”
“职下很好,许长史此刻在衙。”独孤笑着将秦琅迎入衙中,一路小跑,恭敬无比。
一入衙门,司里上上下下,无论是官员还是胥吏,又或是差役们,无不叉手见礼,上前问好。
径直去了许敬宗的值房,结果刚到门口,就听到刘九正跟许敬宗发牢骚,许敬宗在那好言相劝呢。
秦琅咳嗽两声。
刘九窜出屋来,面带惊喜,“三郎怎么来了?”
许敬宗看到秦琅,面上虽带笑容,可眼里却有几分打量意味,甚至隐带不满。
秦琅一眼看破许敬宗这是怕自己回来,又夺了他的权,当下直接走到许敬宗房中,在主位坐下。
“老许啊,昨日我面圣之时,跟陛下举荐你任镇抚司丞之事,可陛下未允。”
仅陛下未允四个字,就让许敬宗不由的面色大变,脸色松垮。
“我也不知道你先前做了什么惹怒了陛下,但明显陛下气还未消呢,老许你就委屈一下,在这司里暂先委屈多做两年长史吧。”
许敬宗讪讪的叉手,“谢三郎替某美言。”
看许敬宗又老实低调了起来,秦琅大为满意。
“把司里兄弟们叫过来开个会,有重要任务。”
一听重要任务几个字,刘九倒是来了劲,“是啥重要任务?自许长史主持司务后,咱们司整天无聊透顶,偏偏还屁事规矩多,整天点卯开会的,又开不出个鸟毛来。”
许敬宗张了张嘴,见秦琅在那,又只好闭嘴了。
刘九瞧了眼许敬宗,“许长史你还愣着做什么,赶紧去通知大家来开会啊,你不是最喜欢开会嘛,我跟三郎好些天没见面,正好先聊会。”
明明是下僚,倒弄的跟上司一样,可许敬宗刚被秦琅几个字弄的心灰意冷,此时也没心计较了。
等许敬宗出去了,秦琅提醒刘九,“许长史不说日常代掌司务,就算是品阶也在你之上,你不可对他无礼。”
“他算个屁,这司里弟兄们只认你做老大。”
秦琅无奈,“老许现在只是走点背运,可人家毕竟是潜邸旧臣,还是十八学士之一,说不定哪天就时来运转了。而且他是文臣不是武职,这些人可是最为记恨的,不像咱们这些人,口无遮拦,但谁也不会真往心里去。”
刘九依然是那鸟样,“怕他个鸟!”
见此,秦琅也无话可说了。
等魏昶、赵安、张诚等一众人都到来后,秦琅也便正式把此次的秘密任务下达。
“大总持寺的法雅,三天之内,我要掌握他所有的信息,不但是眼下行踪,就是过去的经历也都要挖出来,哪怕是他怀在娘胎时的消息也要给我挖掘汇总,务必详细。”
魏昶捏着下巴,疑惑不已,“法雅可是长安有名的大师,先前更是深受太上皇和息灵王的宠信,经常得以出入太极宫和东宫的,前年,突厥犯边,法雅还集结长安千僧,要成立僧军去打突厥呢,引得太上皇极为喜悦,当时大总持寺的智实因为反对,还被陛下裭夺法服,驱除出寺呢。”
掌管诏狱的赵安也说这个法雅在长安名头极大,不但常出入宫廷,而且长安的勋戚宰相府第也是出入自由,深受上流社会的追捧。
秦琅呵呵冷笑两声,“一个和尚不好好的在寺里吃斋念佛修行,却整天东窜西跳,犹如倡优,你说这种和尚能是好和尚吗?”
刘九道,“要动他?”
“我可不管他是什么高僧神僧圣僧,但只要触犯刑律,那也一样难逃制裁。”
刘九顿时来了精神,“娘的,我早就看那些秃驴们不爽了,一个个装什么圣僧大师,实际上满肚子男盗女娼,只会招摇撞骗,什么佛门圣地,反倒多成了藏污纳垢之地。”
“多说无益,拿到证据才行。”秦琅道。
“直接去拿人,三木之下,还怕不招?”刘九道。
“别这么粗鲁,你也说这人关系广,所以我们办案更得讲究证据,得铁证,明白吗?要无懈可击,任谁也找不出半点差漏来。”
镇抚使亲自定下目标,各校署立即围绕展开工作。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