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贞观俗人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木子蓝色

    “不要追,去芳林门!”

    囚犯、游侠们打了场胜仗,个个兴奋万分,他们从伤亡的武候巡骑身上扒装备,抢夺失去主人的坐骑。

    又走过两条街,前面再次出现大批人马。

    “来者可是秦三郎!”

    对面有人高呼,秦琅望去,发现为首之人居然是须发花白的雍州治中从事高士廉,这位也已经武装起了一批囚犯、家丁、亡命等,打开了州衙武库,杀了出来。

    两支人马汇合,于是声威大振。

    “赶紧去芳林门!”秦琅提醒高士廉,芳林门是长安北城门之一,只要拿下此门,才能赶到玄武门增援秦王。

    相比起街坊上的武候、巡骑们,芳林门防御更强,守卫更多,必须得抢时间,否则守卫会更多。

    高士廉看着秦琅身后的队伍,都有五六百人了,比他的多了一倍有余,不由的抚须赞叹道,“三郎果然勇悍了得!”

    他干脆把手下的那二百来人也都交给秦琅指挥。

    两支人马汇合后继续向北冲,此时天越发明亮,街道上已经有了许多行人,可是一见到这支人马经过,都吓的全都往坊里躲避。

    而街角坊角的武候街铺,看着这七八百人马,居然都畏惧不敢阻拦。

    甚至在这支人马的讨逆平乱的呼喊中,居然有许多人也转身提刀加入其中。

    “奉秦王教讨逆靖乱!”一名武候高呼着提刀加入,他曾在秦王麾下做战,听说这支队伍是奉秦王教,于是毫不犹豫的加入。

    而许多沿途街坊里的恶少年、游侠儿们等,在听闻他们沿途的宣传后,居然也有不少胆大之人也提刀举枪加入,他们也想趁机搏一搏。

    或许也是因为秦王李世民本就在朝野民间威望极高,故此秦琅等人打着秦王讨逆的名号后,会有这么多人加入。

    等他们一路杀到芳林门前时,这支队伍已经达到了一千余人,甚至后面还有两三千跟着来围观的百姓。

    秦琅不得不感叹这些大唐百姓还真是胆大,这样的混战他们也敢来看热闹。

    芳林门,果然已经城门紧闭。

    门前架起了拒马。

    有数百兵丁守卫在门前,前面排着盾牌,后面是一列列长矛大枪,再后面则是许多弓手,城上还有一架架的守城大弩。

    一股肃杀之气。

    刘九提着把滴血大刀来到秦琅面前,“娘的,反应倒是贼快,这城门守备极严,不好打。”

    秦用也点头。

    他们虽然一路杀来,队伍大增,可说到底,他们缺少足够的武器,尤其是铠甲盾牌这些防具欠缺,在街坊厮杀倒还好,可一旦面对守备森严的城门就不好攻了。

    仅是那守城弩,就能让他们难以近前,更别提那么多弓弩手。

    “三郎,必须拿下此门!”高士廉骑马赶到。

    秦琅眯着眼睛打量着芳林门,想靠身后这千把乌合之众硬拿下来,看来确实难于登天。

    想到这,他策马缓缓向前。

    高士廉和刚赶到的许敬宗惊呼,秦琅却依然没有停止。

    芳林门前。

    众从守门的军士都紧张的盯着上前的秦琅,弓手们早已经拉开弦上了箭,手臂都拉酸了却没有一个人敢开弓放箭。

    秦琅骑着豹子头一直来到拒马前才停下。

    “某是检校左卫将军、天节将军、盐州道行军总管翼国公之子秦琅,长安县尉,现奉天策上将、尚书令、雍州牧、左右十二卫大将军、秦王之教,特率众往玄武门讨逆靖乱,勤王救驾,任何敢有阻拦者,皆视为叛逆同党、株连全族,遇赦不赦!”

    芳林门前一阵骚乱。

    “请问是哪位将军在此领兵,可否前来一会?”

    芳林门上,镇守此门的却是安兴贵。

    现任右武候大将军凉国公安兴贵,名列武德十六功臣第一位,曾以一已之力不费一兵一卒为朝廷平定了拥兵十万的河西李轨。

    安兴贵是粟特胡人,家族世代是河西豪族,他在大唐草创之初,孤身一人从长安前往河西,凭一张嘴就联络西凉李轨部下背主归唐。

    此时,他站在芳林门城楼上,怔怔的望着城前的那个年轻人,突然觉得这个年轻人有几分自己当年的胆识风范。

    他挥手一招,叫来亲兵。

    “你下去告诉这个秦三郎,我邀他上城门楼一叙!不知他敢不敢!”

    城下,秦琅听完传话,抬头望向城门楼上,刚好看到倚垛而望的安兴贵,他哈哈一笑,“带路!”

    城门前守卫让出一条路来,秦琅在刀剑中登上城门楼。

    一老一少见面,互相打量。

    “早就耳闻安家一门两国公,兄弟皆功臣,今日终于有幸见到凉国公了。”秦琅见礼。

    “有话直说,不必客套!”安兴贵笑着打量秦琅,觉得这小子还真是越看越对眼,确实有胆识。

    “今日长安乱,还须仰仗凉国公稳定大局。”

    “那些宫闱内争,我实在是看的厌烦,我只守着这座芳林门便好!”安兴贵道。

    “凉国公,今日不论你开不开这座芳林门,其实结局都早已经定了,不论是太子还是齐王,最终都不可能坐上那把龙椅的,最终正位太极宫的,唯有秦王。我敢说,太阳不到中天,一切就要尘埃落定了。”

    安兴贵认真的问道,“为何如此笃定?”

    “因为这是兵变,这是一场战争,用兵打仗,秦王远超那二位,甚至是宫里那位,而且最关键的是,他们都不够果决都不够狠!包括那位!”

    安兴贵眯起了眼睛,似在认真思虑这句话。

    “凉国公,实不相瞒,其实此刻,秦王已兵入太极宫!”

    安兴贵猛的抬头,目光望向秦琅,满中惊讶与惊惧,额头上冒起细密的汗珠。

    “凉国公,你开不开城门,都于大局无碍,但是却于你于安氏家族大有关系,你是武德功臣,若打开此门,你将来会是新朝功臣,若是闭关拒门,那就是新朝罪人,如何选择,皆听由安公自便!”

    “长安城里,秦王只区区几百亲兵,如何翻天覆地?”安兴贵问。

    “区区几百兵?秦王这两个字就值十万兵了,看看我身后,那里就已经是数千人马了,再告诉安公一个消息,我父亲已经在渭水大营拔营出兵,正率数万将士往长安而来!”

    “玄武门中郎将常何,也早已经暗中向秦王效忠了。”

    “北门屯营将军敬君弘,也是秦王的人!”

    ······

    良久,安兴贵终于叹了口气,“我老了!”

    秦琅站在那里看着他,也不接话。

    “禄山,你下去传令,打开芳林门,放行!”

    “安公,不随我等前往太极宫护驾吗?”

    安兴贵有些失落的摆了摆手,“算了,我老了,就不去凑那个热闹了,你见到秦王时,替我带个好便行了。”

    秦琅点头,拱手告辞,下城楼。

    右武候兵士齐齐让开,紧闭的芳林门也缓缓打开了。

    那边等的焦急万分的高士廉和许敬宗等看到城门打开,都不由的惊喜连连。

    “三郎,你怎么说服那个老家伙的?”

    “安大将军人不错的,走吧!”秦琅笑着说道,心中紧提着的一颗心也终于放松下来。

    千余人马鱼贯而过,穿过芳林门,到了长安城外。

    玄武门,已经不远了。




第34章 激战玄武门
    武德九年,六月初四。

    子时三刻(23点45分)。

    李世民的行动十分顺利,他与尉迟恭程咬金等率一百骑自宏义门出发,在常何的接应之下,顺利的通过玄武门。路上遇到两队左武候的巡警兵士阻拦盘问,可都被披着亲王袍服的李世民喝退。

    在进玄武门前,遇到屯营禁军,更是对他们视若不见。

    门内临湖殿里,点起了几盏油灯。

    李世民脱去外面的衣袍,尉迟恭和程咬金为他披上明光铠甲。

    常何与敬君弘二将自外进入,拜见。

    “无需多礼,快快请起,今夜时间紧迫,我就长话短说,玄武门就交给你们了,等太子和齐王一进门,你们立即关闭宫门,隔绝东宫与齐王的护卫,能做到吗?”

    “请殿下放心。”

    “好,你们的任务就是把守好玄武门,不得放任何人入宫,就算东宫和齐王府之兵前来,你们也闭关紧守就好,切勿出战,以防宫门有失!”李世民再三交待。

    二人领命而去。

    李世民又叫来侯君集。

    “你带一百兄弟去长生殿那边,我和敬德、咬金等在此伏击太子、齐王。”

    等人都走了,临湖殿中只剩下了李世民和长孙无忌等十人。

    夜,寂静无声。

    李世民的心却越来越紧张。

    侯君集领着一百秦王府护军亲兵,直往北海池边长生殿而去,他知道,那边的侍卫已经不是秦王能控制的了的,虽然此时那边的护卫不会多,但必然会是一场恶战。

    他拔出剑,转头对着一百士兵道,“无数次血肉拼杀,咱们也是从尸山血海里爬出来的,弟兄们,今夜,只要我们能活下来,大王不会亏欠咱们,走!”

    长生殿外.

    气氛凝滞。

    元从禁军出身的左府中郎将卫忠怎么也没有想到,深更半夜,居然有人敢直闯宫阙。近百当值侍卫,居然措不及防之下,被逆贼一个照面就砍杀大半。

    既惊且惧。

    来者不善!

    卫忠提剑守在殿阶前,呼喝连连,可奈何手底下的侍卫居然不及来犯逆贼,一个接一个的被砍倒射杀。

    一员浑身浴血的壮汉杀到近前。

    “来者何人!”卫忠身上插着数支羽箭,依然厉声喝问。

    “天策府左虞侯、秦王府车骑将军、全椒县开国子侯君集!”来将报出姓名。

    卫忠瞪大着眼睛,不敢置信,想不到居然是秦王谋逆闯宫。

    “好大的胆子····”

    侯君集的剑已经刺透卫忠的胸膛,“聒噪!”

    他身后的人马一拥而上,刀砍斧劈,一瞬间,剩下的那十多名侍卫也尽皆倒地,鲜血淌满殿前台阶。

    身穿着睡袍的皇帝李渊,站在殿中央,冷冷的看着血染战甲的侯君集以及他身后的那一群士兵。

    皇帝目光冰冷,凛然不可侵犯,士兵们一时不敢近前。

    侯君集一咬牙,提剑上前,“太子与齐王谋逆叛乱,此时正做乱长安,臣奉秦王教令,特赶来保护陛下,请陛下移驾北海池龙舟之上暂避。”

    李渊冷笑,“秦王呢,怎么不见他来?”

    “秦王正在守卫玄武门,抵挡叛军入宫。”

    李渊摇头,他根本不信,太子谋乱?这怎么可能。

    “请陛下移驾!”侯君集上前催促。

    李渊不为所动。

    一名宦官内侍上前斥责,“大胆,安敢冒犯圣驾,还不退出殿外!”

    侯君集瞧了眼皇帝,又看了眼那个宦官,他眯起眼睛,突然拔剑,一阵白光闪过,那名宦官的首级已经落地,滚烫的鲜血喷溅而出,有几滴溅到了皇帝脸上。

    “请陛下移驾!”

    侯君集提着带血的剑直接走到面帝面前,居高临下的盯着皇帝道。

    李渊气的浑身颤抖,可脸上那几滴滚烫的血却刺激醒了他,他明白造反的是二儿子,若是他不肯走,只怕那把刀就要砍到自己头上了。

    “请陛下移驾!”侯君集再请。

    李渊脸色灰败,他一甩衣衫,无奈的被这群乱臣贼子带离长生殿。

    玄武门。

    东方第一缕晨曦终于透出晓色,皇城北门玄武门缓缓打开,两队兵丁手执长矛站立两侧,与平常并无不同。

    齐王李元吉陪着太子李建成骑马而来。

    李元吉勒住马,“我感觉今天有点不太对劲,你说老二会不会阴我们?要不还是回吧。”

    “陛下召我们来与秦王当堂对质,我们若是不敢去,岂不礼亏?到时不是就更说不清楚了?”建成道。

    “那要不把薛万彻和冯立兄弟调过来,以防万一。”元吉道。

    “你多虑了,这里面是太极宫,宫门守卫和宫内侍卫,都是陛下的元从禁军,秦王再有威望,也没本事插手到里面来。况且,我们也不能打草惊蛇以免影响了明日大计。”

    齐王随着太子来到门前,常何出来拜见。

    “常何,一切如常吧?”建成问道。

    在太子的眼里,常何是他的人,多年前太子建成就把出身瓦岗的常何拉了过来了,平时没少赏赐金银,自认为早喂饱了他。
1...2223242526...69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