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贞观俗人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木子蓝色

    柴令武,左骁卫大将军、霍国公柴绍和已故平阳昭公主之子。

    李孝逸,左武卫大将军、淮安王之子,有梁郡公爵位在身。

    三人全是顶级勋戚子弟,当他们看到秦琅也捧着千牛刀过来时,都愣了下,看向秦琅的目光各有不同。

    “柴兄,又见面了。”

    秦琅看到柴令武倒也有点意外,不过也仅仅是意外而已,不管怎么说柴令武父亲是李世民的姐夫,虽然他之前是支持太子的,可现在他手握重兵,只要他不做死起兵造反,那么就依然不失富贵。

    “这不是秦三郎吗,你不是在左勋卫吗?”

    “那是过去嘛,柴二郎之前不也没在这左府当差。”

    李孝逸笑着上前,“以后咱们四个就是一班了,多亲近亲近。”

    聊了几句,也就互相告辞。秦琅要三天后轮班当值,侍卫一天休息两天。不过秦琅今天不当值也没法闲着,他还有北门长上和检校长安县令的差事,更别说还有个门下行走的差事,得随叫随到。

    “我送你去北门屯营。”老程路上问秦琅,“你跟柴二不合?”

    “也没什么,就是年轻人之间一点争风吃醋的小矛盾而已。”

    “这柴家虽然支持太子,但此次事后地位不会有什么改变,大唐贵族将门之中,柴家依然还是占有很重要的一席之地的,你没事就不要再跟柴二斗了,跟那种纨绔闹也有失你现在翼国公的身份了。”老程打笑道。

    “程叔你开玩笑了,我这翼国公也当不得什么的,不过是个虚封而已。”

    老程笑笑,他征战半生,为大唐征战数年,才换来个宿国公爵位,相比起来,秦琅这个翼国公爵位来的确实是太轻松了点。

    玄武门外,北门屯营。

    左营右营一左一右的屯驻于玄武门外,敬君弘和吕世衡死后,李世民调自己麾下最精锐的玄武骑和天策亲兵为屯营守卫玄武门,常何担任左屯营中郎将,张公谨担任了右屯营中郎将。

    两人看到秦琅到来,倒是挺欢迎的。

    “昨天还得多谢三郎及时救援呢。”

    “上面的调令我看到了,三郎你现在屯营有两个身份,一是殿下的百骑之一。另一重身份呢,则是我左屯营下校尉,统辖二百名左屯营番上宿卫之兵,你当值一天,休息两天,你手下的兵则是三四月一番。”

    铁打的营盘,不动的北门长上,流水的番上府兵。秦琅他们是长期宿卫,三天里值一天班休两天,而这些屯营兵则是轮番来当值,轮到了一次服役三四个月时间。

    原来北门屯营是天子元从禁军担任的,现在全换上了天策府和原秦王府下的兵,他们不归南衙十二卫四府统辖,算是北衙禁军。左右屯营各一千人值守玄武门。

    “知道你还有其它差事,所以我们可以跟你错开时间安排。”常何道。

    做为北门长上,他们既是太子的随从骑侍部队,也是屯营的军官。

    秦琅只能苦笑,“看来这时间安排的还真是紧凑,我在宫里当差一天,然后北门当差一天,剩下一天,还得去长安县衙办公,然后还得随时门下待命行走。”

    常何道,“你可就别说了,你不知道有多少人羡慕都还来不及呢,这代表着什么?这代表着你受到重用,得殿下信任啊。”

    常何在昨天那也是非常卖命的,但从守着玄武门到统领左屯营,其实变动不大,虽然说正式的赏赐还没下来,他肯定也还有重赏,但比起秦琅来就还差了许多了。秦琅可是已经直接先封了翼国公、上柱国,几个差事虽说品级不高吧,但那都是极得信任重视的差事啊,尤其是还能时刻随侍太子身边呢。

    “其实吧,这统兵练兵我还真不懂。”秦琅笑道,“这校尉怎么当我还真不知道。”

    “三郎你就别谦虚了,这也没别人。你昨日的表现,谁敢说你不会统兵,其实要不是你太年轻,这屯营中郎将你来当都显屈才了,你小子就是天生的将才,青出于蓝胜于蓝,比你爹现在虽比不上,但要说比你爹这个年纪时绝对要胜过。”张公谨也在一边赞道。

    “三郎啊,那一团两旅二百个兵,我也都替你选好了,皆是精锐骁勇之士,其中多好以前本就是你爹手下的兵,你就放心带吧。”




第49章 孤再给他一个机会
    老程离开北门的时候心情很复杂。

    该是怒其不争还是哀其不幸,又或是说这孩子特立独行很有本事?要说起来秦琅才十六,可现在已经爵封翼国公勋加上柱国,而且还已经身兼数个要职,在门下行走,前途可谓无量了,一个地方豪强出身的军功新贵庶子,又有几个能如秦琅这般?

    可是不知为什么,老程还是觉得这孩子有些太过膨胀了,尚公主的机会多好啊。

    “不行,我得找叔宝去,这孩子再不管管只怕还要犯大错。”

    太极宫里,老程在海池边找到了带兵宿卫巡防的秦琼。

    秦琼如今改封齐国公,加左卫大将军,领万年道参旗将军,可谓是玄武门后太子第一大将。

    他顶盔贯甲,很认真的带兵宿卫宫禁,宫里气氛凝重,这座大唐的皇宫大内,此时其实已经成了软禁皇帝的一座巨大监狱,太子早有密令,禁止宫禁出入。

    看到老程入宫,他有些意外,还以为是太子有什么旨令。

    “刚刚殿下在东宫议事你不在,发生了点事情。”

    “何事?”

    “是三郎。”

    听到提起儿子,秦琼有些担忧的问道,“三郎又闯什么祸了?”

    “怎么说又?”

    秦琼无奈道,“这小子我现在都看不透管不住了,脱缰的野马一样。”

    老程笑笑,“果然知子莫若父啊,你不知道刚才在东宫,殿下问秦琅接下来该做什么,他提出了数条建议,虽然有些大胆,但确实很有见地,连太子殿下听后都动容躬身下拜感谢,并当场颁太子令,敕封秦琅为翼国公、上柱国,还殿上赐婚丹阳公主,可这小子居然又拒婚了。”

    “对,是又拒婚了。可上次拒郑氏女还情有可原,毕竟郑氏是废太子党人,但这次他小子居然又拒了,惹的殿下气的大怒甩袖而走,你说这小子不是太不懂事了吗。叔宝啊,三郎这小子聪明,比我家那几个崽子不知道强了多少倍啊,我是很欣慰的,可现在也很担忧啊,就怕这小子聪明反被聪明误啊。”

    秦琼面色越来越难看,一张金色的脸渐渐的黑了。

    他跟程咬金算是山东老乡,从瓦岗相识起,十几年搭档做战,早就已经是换命的生死兄弟。

    “看我回去不揍这浑蛋。”秦琼咬牙道。

    秦琼下值更衣时,东宫来人说太子召见。

    李世民见到秦琼,便开始数落秦琅不识好歹起来。

    “这桩婚事,我主动提出来的,是看三郎年轻有为,所以也不计较他是不是庶子,更不在意秦家非名门大族,而这事叔宝你也是赞成的,可现在他居然拒绝,你说有这理吗?”

    李世民觉得委屈,五姓七宗里虽然也有陇西李和赵郡李,皇族李氏也是陇西李氏。其实这个陇西李氏很大,与其它六宗不一样,其它如荥阳郑、赵郡李等六家皆是一郡之望,虽也有分枝但都就是那一家。

    而陇西李的陇西,指的范围很大,并不是单指隋朝时的陇西郡,而是指的陇右河西很大一块地方,包含了多个李氏家族。皇唐李家说自己也是陇西李氏,因此自然也是说的上的。只是暗地里,其它各家却一直并不怎么承认。

    甚至因为李家早年数代与鲜卑联姻,有胡人血统,所以更被山东士族们瞧不起。虽说李渊的妹妹同安长公主也嫁给了太原王氏,又给长子建成娶了荥阳郑氏女,但想要更多联姻,却不被接受。

    李世民娶的便是鲜卑族的长孙氏。

    五姓七家不愿意跟皇族李家结亲,被鄙视,现在连秦琅这么一个庶族出身的军功新贵家的婢生庶出子居然也瞧不上皇家公主,拒婚不娶,这就过份了。

    李世民甚至有些忍不住东想西想起来,越发不高兴了。

    秦家也算是地方士族,但只是小士族,到秦琼时,甚至只能算是地方上的地主庶族豪强了,哪怕现在秦琼一门两国公,但家世还是摆在那的,氏族谱上如果没有三代出五品以上官员,那都是上不了谱的。

    “叔宝,这究竟只是秦琅的意思,还是你也有这想法?”

    “殿下,此事我也是刚刚知晓,我对殿下赐婚是非常荣幸与感激的。”

    李世民铁青着脸,“秦琅是有本事的人,孤也欣赏他,所以年纪轻轻就封他翼国公之爵,但是,若是不懂事·······”

    “请殿下放心,我回去就好好收拾这浑蛋。儿女婚事,向来父母之命,岂有自作主张的道理。”

    “好,孤就再给他一个机会,希望他能迷途知返。”

    秦琼辞退,匆匆回到亲仁坊中。

    一进门,恰好看到秦琅已经先他回来,正在跟夫人崔氏相谈正欢。

    其实秦琅也是头一回见到亲仁坊的当家娘子崔氏,这位崔氏虽然三十岁才嫁入秦家做了续弦,婚后几年也已经生了一儿一女,不过看起来确实保养的很好,极有大家气质。她对秦琅说话,也是保持极好分寸,让人听了很舒服。

    秦琅现在是翼国公上柱国,又身兼数职,是极有前途的,崔氏对这个庶出子也表现的极为客气尊重,秦琅呢,他反正也是另立门户的人,回来就当做客,因此崔氏敬他三尺,他便还他一丈。

    他在后世本就是个做销售的,场面话还是很会说的,故此两人倒也相谈甚欢。

    “阿耶。”

    秦琅上前迎接秦琼。

    秦琼只是冷哼了一声,也不理他,“我去更衣。”他对崔氏道。

    洗了个澡换了身轻薄透气冰凉的绸衫出来,秦琼的面色还是很不好看。

    “逆子,跪下!”

    那边崔氏也没料到丈夫火气这么大,当下便道,“三郎现在也是堂堂国公了,又不是孩童,有话好好说。”

    秦琼坐在榻上,叹气连连。

    “就封国公了也是我儿,我还不能管了?子不教,父之过,你看看他现在成什么样子了?我问你,你为何在殿上拒绝太子赐婚?”

    “阿耶你就因这事发怒啊,没必要啊,其实也没什么,就是我这人吧也没什么大追求,现在这也混了个国公了,所以下辈子完全可以混吃等死了,我只想以后日子过的轻松点,不想找个管我的妻子。”

    “这是理由?这算什么理由?”秦琼怒了。

    “怎么不算,齐大非偶,公主殿下高高在上,我才懒得小心侍候呢,而且公主若嫁入秦家,以后阿耶你们还得给他请安问礼呢,这不是请了尊菩萨回来吗?多累?”

    秦琼叹气,“你以为赐婚的事这么简单,赐婚是随便赐的,也是能随便拒的吗?你可想过后果?”

    “我不想娶就不娶,这有什么?我之前不也拒了郑氏女,现在拒个公主也不算什么吧,他们堂堂尊贵皇族,也不能说强来吧?”



第50章 分家
    (给大家拜年了!)

    午后。

    亲仁坊,齐国公府。

    天上的太白星已经不见了,只剩下太阳发出炎炎暑气。

    厅堂里,仆人们摆上了数盆冰块消暑降热,但秦琼的火气依然腾腾高涨。

    崔氏在一边小声劝道,“咱们亲仁坊秦家虽说不是天下顶级门阀,但那也是传承数百年的士族,也算一郡名望。现在咱家也是开国之勋贵,顶级将门。三郎如此年轻便已经是国公,又检校长安县令,未来那定是出将入相的俊杰,不想尚公主受委屈也很正常,况且尚了公主多少也会对仕途有些影响的,三郎可以有更好的选择。”

    “什么选择?”

    “比如说选个五姓女,我们秦家是军功勋戚,但现在天下一统,未来必会偃武修文,若想秦家长远兴盛,终究不能只靠为将统兵,还是得习文,这样在朝堂上才会更有发展。娶五姓女,更好。”

    崔氏的话透露出这个名门嫡女的远见长识,混乱时代将门确实要兴贵,但若是天下一统,则必然士族才更有前途。

    那些天下一等一的士族门阀,历经千百年而经久不衰,有几个是靠武的?不都是靠的文。联姻五姓七宗,正好给将门秦家转文。

    或者说让秦家重新回归士林之中,毕竟历城秦家先祖从汉朝任太守起,也是数百年的士族传承。

    秦琼瞧着自己的儿子,高大英武,已经长的跟他一样高大了,“三郎打小习武,若论骑射本事,已经比我差不了多少,只是欠点战阵经验而已。可若说从文,他却没这天赋的。我们秦家过去也是几百年士族,到我开始弃文学武战阵上搏军功······”

    说着说着秦琼说不下去了,“三郎啊,其实阿耶没有什么资格可以教训你的,你小时候我没时间教你,还差点让你年少殞命。如今你这爵位官职也都全靠你自己搏来的,甚至我如今这加官晋爵也都是靠你。”

    “我只是想说,你还年轻,有些事情想的太简单了些,如今这次不比上次,太子没有那么好拒绝的。丹阳公主我见过,人挺不错的,知礼懂事,人也美丽大方。”

    “阿耶·······”秦琅都想要答应赐婚了,本来拒绝赐婚也只是一种下意思的本能反应,算是从后世带来的思想观念做怪,认为人都没见过,就结为夫妻也太难接受了,尤其是对唐朝公主的不良印象先入为主,让他有点恐惧唐朝公主。

    “算了,你也别说了,你好好考虑一下,若是你实在不想尚公主,那阿耶去跟你向陛下拒婚。”

    秦琼咬了咬牙,虽然回来前他曾想过要拿鞭子抽这兔崽子一顿,就算揍也要揍到他肯为止,可现在却突然硬不下心肠来。实在不行,秦琼便打算到时以伤病为由请辞致仕,这样他不再统兵握权,就算秦琅不尚公主太子总会放心。

    他始终觉得自己亏欠于他,自己没有资格这样强迫他。

    “三郎,不管你尚不尚公主,我想让你搬回来。”秦琼道。

    崔氏便也道,“三郎你还未成亲,兄弟们也都还年幼,实没必要就搬出去过,你就搬回来吧。”

    “阿耶,我既然已经出去另立门户了,就没理由再搬回来了,其实就算我分家了,可不也还是你的儿子吗,家里我也会常来的。”秦琅想了想还是拒绝了。

    一人在外面过的多潇洒自在呢,他就是不愿意太受约束才不会尚公主的,毕竟尚了公主就跟做了上门女婿一样。

    秦琼低下脑袋。
1...3435363738...69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