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贞观俗人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木子蓝色

    长乐到出嫁起码还有十年,意味着长乐可以提前十年拿到封邑收益,一户最多七丁算,三千户意味着公主每年能享受两万一千丁口的租调收益,朝廷租庸调制,每丁一年交租两石,调绢二丈、绵三两。一年下来,光租就有四万两千多石,哪怕还要拿出三分之一给朝廷,依然还有两万八千石了。调还有两万八千多匹绢,四万多两绵呢。

    这是相当惊人的一笔收益,而且还能多收十年。

    魏征也被李世民气到了。

    这不是故意顶牛吗?说不让置办公主翻倍嫁妆,结果太子就把郡主的食邑翻了十倍不说,还提前十年就开始享受收益了。

    这损害的是谁的利益?

    是他魏征的利益吗,当然不是,是朝廷的利益啊。本来这百姓把租调交给朝廷,现在却把大头交给了郡主。

    还是一两万丁口啊,一个普通县人口不过万户左右,其中还有许多不课户,真正的一县课丁数也就一两万人,这等于是朝廷把差不多一个县的税赋都直接划给了长乐郡主啊。

    就算按最低每户三丁来算的,那也依然还有整整九千丁。

    魏征直言不讳的问李世民,“长乐郡主如今年仅四岁,又未出宫开府,所需一切开销都有宫里负担,请问殿下,四岁的长乐郡主,需要三千户真封一两万封丁税赋收益吗?拿了这么多税赋收益,又要怎么花?”

    李世民冷哼一声,“孤给郡主封邑多少,你也要管吗?郡主汤沐封邑的收益,自然归长乐自己安排。”

    “殿下是想着拿这十年的收益来做郡主将来的嫁妆吧?殿下倒是打的好算盘,提前十年拿到真封,而且翻了十倍,算下来这十年就是二三十万石的粮食,十几万匹绢!这么多钱,莫说比诸公主嫁妆们翻倍了,就是翻几倍都绰绰有余了!”

    李世民被魏征顶的火气腾腾。

    “不行吗?”

    他一副孤就是这样想的,又怎么的吧的表情。

    魏征差点就把昏君骂出了口,幸好这关键时刻秦琅上前扯住了他。

    “魏公,注意下你的态度,你就算要进谏,可也不能君前失仪,有话说话,把口水喷这么远做什么?”

    魏征被秦琅这么一搅和,倒也稍恢复了点理智。

    他语气降低了几分,说太子你这样是坏规矩啊。

    可李世民现在油盐不进,我最宠爱长乐郡主,现在给他多点真封又能怎么,你还能拦着一个父亲对女儿的爱不成?

    毕竟朝廷礼制法典里,也没有规定说不能给这么多啊,相反,朝廷法典里对公主的封邑本来就是三千户,只是实际上给的打折而已,我现在如数真封又没超过三千户,你管不着。

    本来挺欢乐的气氛,被魏征这么一搅和,闹的很僵。

    那边薛万彻脸色已经不太好了,他这会功夫已经知道了丹阳公主居然之前被太子赐婚给秦琅,结果被秦琅拒了。

    秦琅拒了丹阳却要尚长乐,这摆明是觉得太子之女胜过皇帝之女,本来这不关他的事,可现在太子又把丹阳赐给他,之前薛万彻还觉得万分荣幸呢,现在却觉得心中有几分恶心。

    更别说,这会李世民还在那跟魏征争论长乐嫁妆、封邑之事,你多给就多给吧,为何非又要拿丹阳来做比较呢,这不是恶心人吗?

    吵到最后,李世民也不肯收回成命,只是说长乐郡主的嫁妆暂时不办了,但郡主的封邑、永业田却现在就给,真封实地。

    太子甩袖而走,魏征气的胸膛起伏不定。

    一众官员们看着秦琅的眼神,让秦琅很不喜欢。

    这跟我有什么关系啊?

    “你小子还不明白吗?大家是对你小子羡慕妒忌恨呢,天下的好事倒全让你小子占全了,拒婚五姓女,再拒公主,结果屁事没有,如今倒还能尚殿下最宠爱的长乐郡主。郡主才四岁,殿下就给真封实地,十年呢,听魏征刚才怎么算的,这十年起码有二三十万石粮,十几万匹绢的收益,这将来还不都带到你秦家去了?”

    老程拍着秦琅的肩膀语重心长的道,“以后你小子能低调尽量低调,要不然会成为众矢之的的,不说他们,就是我现在都对你小子有几分妒忌恨了。”

    “程叔也想娶公主?”

    老程一巴掌拍过去,“我揍你个兔崽子,敢拿你叔开玩笑。”

    “也是,叔就是想我婶子也不肯啊,不过程叔若是愿意,倒是可以让处默也尚个郡主嘛,这样你不也成太子亲家了嘛。”

    老程嘿嘿一笑,“处默是嫡长子,尚公主虽是好事,但一般也不会让嫡长子尚公主的。”

    尚公主,其实说白了还真就是跟半个皇家上门女婿一样的,正常尚公主的,一般都是勋戚名门家的嫡子,但多是嫡次子之类的,绝不会是嫡长。这就跟民间百姓家的上门女婿一样,要做上门女婿,也肯定是那些次子或小儿子,没哪家肯让长子去做上门女婿的。

    “那就让处亮去尚郡主。”

    “你以为殿下的郡主,谁想尚都能尚?这里面啊,我跟你说大有学问呢,就好比这次赐婚两位公主一位郡主,便是如此。”老程看似老粗,可却是个精明人,早瞧明白了这赐婚后面的逻辑了,这里包含的是新太子李世民的权力分配想法,是对太子地位,对朝堂稳固的重要需求,否则太子哪里需要把才四岁的郡主就赐婚出去的道理。

    “你小子啊,也就是投的胎好,若不是叔宝的儿子,各种好事哪轮的到你,你整天挑肥拣瘦的。”

    秦叔宝现在正是李世民最倚重的大将,因为之前有过短暂的脱离秦王府的历史,所以李世民对秦琼除了倚重外,还有几分笼络稳固的意思在内。这也是秦王府诸将还没怎么封赏,秦琼却跟裴寂、李艺、柴绍、刘弘基这些原本皇帝元老功臣、太子党人一起先封的重要原因了,程咬金看的很清楚。

    他相信秦琼也很清楚。

    “你以为太子殿下还真只是看上你这人,觉得你哪里了不得,非要嫁公主郡主给你?”




第72章 投降
    夏夜繁星点点,凉风习习。

    秦琅躺在竹制的卧榻之上,却有点心烦气燥难以平静。今天白天东宫殿上李世民那蛮不讲理的样子,还有老程那番善意的提醒,让他陡然明白,李世民先前跟他说的所谓五年之约都是假的,他被李世民骗了。

    没有什么暂且假订亲给外面一个交待,也给皇家一个脸面的事。

    这是一个家天下的时代,李世民既然发动宫变坐到了那个位置上,那么整个天下都没有人可以再忤逆他。

    之前秦琅一直觉得自己是超然于外的,自己如同一个先知一般,他记得历史书上李世民会成为一个伟大的天可汗,会开创贞观之治,知道长孙氏会成为历史上一代贤后,知道现在可爱的承乾将来会被废黜。

    还知道最终大唐的皇位会传给现在还没出现的未来李治。

    正是因为知道这些,因此秦琅一穿越,就完全不理会秦琼的考虑,一门心思就是要帮李世民造反发动玄武门,坚决拒绝太子建成提亲的五姓女,因为他知道建成最终必败,也知道荥阳郑氏会因此受牵连。

    他不会如秦琼那般去考虑更多更复杂的东西,只知道最终李世民会赢,所以必须得跟着李世民一起。

    因为知晓结果,所以先前秦琼认为凶险万分的造反,在他眼里也不过是游戏过场画面一样。

    甚至在面对李世民时,他心里并没有多少的敬畏之心。

    他甚至觉得李世民历史上是个好皇帝,所以自己可以大胆的拒绝他的赐婚,甚至说一些很不客气的话。

    可是今天殿上,李世民跟魏征的争执,让他一下子明白了很多原来没有领悟到的细节。

    君臣有别,时代有别。

    李世民对他而言,不仅仅是个上司,他还是一个能够一言决定人生死,甚至是决定天下生死的君主。

    他也不是圣人,也不是那种史书上完美的君主,他一样有私心,一样有七情六欲,喜怒哀乐。

    他也会好面子,也会不喜别人揭他伤疤,也不喜欢别人违逆他,最重要的是,他现在才二十几岁,这个年纪却已经实际执掌整个大唐天下。

    现在想来,自己之前确实想的太简单了。

    李世民一次又一次的加封秦琼,加封他秦琅,并不完全是因为秦琼曾经为李世民征战七年,立下过赫赫战功。

    玄武门之变前李世民两次赐下黄金给他父子,更是大有深意。

    秦琼与李艺、裴寂等七人一起受封,秦琅又与裴律师、薛万彻一起尚公主、郡主。

    程咬金那句话说的好啊,这是新太子的权力分配逻辑。

    秦琼秦琅父子比任何一个原秦王府心腹都封的早封的高,也恰说明了秦琼父子如今在李世民的心里,其实已经不再是原来那个紧密核心圈子的人了。

    李世民依然还信任着秦琼,可却已经有了几分猜忌之心,他给黄金、加官晋爵、追封秦家祖上,正说明着君臣关系已经有些生份了。

    李世民赐婚给秦琅,是为了加强与秦家的关系,如果秦琅坚持拒婚,那么君臣之间的关系就真的越发生份了。

    毕竟秦琼不仅在李世民麾下征战七年,也一直深受皇帝李渊的信任赏识。

    李渊最赏识的两员大将,秦琼和王君廓,一个被他称赞为骁勇,一个被称赞为壮气。

    这次秦琼又与王君廓、李艺等一起受封,这就太惹人深思了。

    可惜秦琅之前还一直没有想到这层。

    果真是应了那句话,伴君如伴虎,谁也不知道君王下一刻在想什么,也不知道自己哪里就做错了什么,引的君王猜忌了。

    李世民改赐婚长乐郡主,还订了五年之约,现在看来不过是李世民在给秦琼面子,是他还比较看重秦家,否则就如他今天对魏征那般的态度,李世民一怒之下,有的是办法收拾他。

    现在看来,所谓五年之约真的只是一个谎言。

    为了稳固权力,李世民需要与秦家的这次联姻,要把秦琼这位昔日头号战将紧紧的把握住。而为了新太子的威望名声,他更加不可能容许秦琼之子拒绝他的赐婚。

    就算不是长乐郡主,只怕也会是另一位公主或郡主。

    秦琅必须得接受皇家赐婚,必须得尚公主或郡主,因为赐婚之事一旦说出,就绝不可能收回的道理,否则,政治影响巨大,李世民也不能承受这种打击。

    不愧是尸山血雨里厮杀出来的太子啊。

    李世民自己这个年纪虽然也才刚统兵征战,可他现在已经有了十几年的征战经验,更有与太子建成多年的斗争经历经验,可以说这已经是一头有勇有谋的猛虎了,自己一比,简直就是大白兔。

    那点小聪明,真是不值一提。

    一想到与长乐的婚事弄假成真,秦琅真有几分哭笑不得。

    早知如此,还不如当初答应与丹阳的赐婚,毕竟丹阳跟自己还同龄呢,长乐还才四岁。

    造孽啊。

    在这方面,谁都比他想的远看的清,也就他咋咋呼呼傻不拉叽的。看看人家老程,那才叫一个粗中有细,人家就想的明白,只要太子肯赐婚,那绝对是千个愿意百个高兴。

    这样一想,秦琼也是早就明白这里面的厉害关系的,他很清楚秦琅要是执意拒婚最后的严重后果,往轻了说,秦琼以后就得靠边站,再难得到李世民真正的信任。往严重了说,这是取祸找死。

    但秦琼生气归生气,可最终却还是没有强逼他同意赐婚。

    一想到那张黄色的国字脸庞,秦琅心里不由的一阵感动。

    秦琼虽然话不多,可一次又一次为他这个任性的儿子善后擦屁股。

    他执意要参与李世民的造反中,秦琼冒着破家灭门的凶险跟着加入,他要拒太子婚,秦琼不顾前途并不强求。

    太伟大了。

    甚至让秦琅感觉到几分承受不住。

    相比之下,秦琅虽然总说自己是为了秦家,是帮助秦琼,可实际上又有几次是真正的考虑过秦琼的感受呢?

    花园里,玉箫在月下弹琴。

    琴声慢慢,悠扬意远。

    郑十三娘提剑轻舞飞扬,剑舞四方,轻柔带刚,阿娜妩媚又带着几分阳刚英武。

    玉箫的琴越弹越慢,可郑十三娘的剑却越舞越快。

    她似在发泄心里压抑的愤怒积郁,月光之下,剑光如水银流转,让人眼花缭乱。

    郑十三娘很伤心,她没能保护的好表弟的性命,辜负了姑姑的托付。

    她恨秦琅,却又无法怪他,毕竟他还收留了她和闻喜郡主,但是这却让她更感觉痛苦,连恨都没法恨。

    秦琅看着那剑光,眉头越皱越紧。

    他觉得自己之前做错了许多事情,包括庇护郑十三娘。

    自己收留了郑十三娘,实际上已经把自己和秦琼以及整个秦家都置于危险之中了,一旦暴露,这是一个极大的罪责。或许李世民可以原谅秦家,但与秦家的那道间隙只怕就会越来越深了。

    今天种下的因,早晚会结下果。

    秦琅低下头。

    眼中很痛苦。

    他决定向命运低头,向现实妥协。

    秦琼一次次的保护他,他没有理由也没有资格拿秦家命运来任性。

    郑十三娘确实可怜,李婉顺也很无辜,但秦家收留不得他们。

    天微微亮。

    一夜未眠的秦琅便骑着豹子头赶到了东宫门外,他求见太子。

    李世民此时刚起,正由宫女服侍着穿衣,准备上朝。

    “现在?”

    “翼国公说有重要事情,一定要当面奏报殿下。”

    “马上有朝会了,秦琅一会也要上朝的,有事朝堂上说就是。”

    “翼国公说是机密之事,还说事关闻喜郡主!”

    李世民怔住。
1...5051525354...69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