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贞观俗人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木子蓝色

    秦琅想了想,“这地方适合藏贼聚盗,就算我们现在把这烧了,只怕很快又会聚起其它贼人,刚你们也听那贼人说了,这沙苑聚起的盗贼大大小小有数十伙,我觉得不如留着。”

    “留着?”

    魏征意外。

    “从那些贼人中挑一些有家有口,不是那么凶残无人性的家伙出来,把他们暂时收编进我们镇抚司,划归到魏昶的校署统管。”

    “回头记魏昶再安排几个人过来当头。”

    魏征道,“难道还让他们继续在这做贼?”

    “有何不可呢,留着这伙人,我们就能在这沙苑埋下一个暗桩,可以慢慢的把沙苑的这些贼人都摸清楚,当然,留下他们,自然不能让他们再做那些抢劫绑架的事情。”

    “那他们干什么?”

    “可以黑吃黑啊,打动下其它的贼人,并且负责帮司里收集情报。”

    魏征被秦琅的打算惊到,居然还有这样的操作。

    可秦琅却认为沙苑这个地方挺特殊重要的,这里不但紧邻渭河、洛水、广通渠,同时也靠近长安、潼关、蒲津大桥这些要地。

    安插一支人马潜伏在这里,必要时能起到关键作用。

    “我连他们以后的旗号都想好了,就叫替天行道。打出这旗帜来,抢劫贼人黑吃黑,然后济贫救孤。”

    秦琅在见识到了沙苑贼跟秦勇他们的差距后,也没有兴趣继续对沙苑其它贼人下手了,再说还要赶路呢。

    “替天行道,水泊梁山。”

    一群被挑选出来的贼人,看到秦琅拿出来的旗帜时,一个个都傻了。

    这位翼国公不但不杀他们,居然还要让他们重操旧业。

    “翼国公,我等真的不敢了,再不敢了。”

    “收下,从今天开始,你们就不再是过去的那伙沙苑小贼了,你们是水泊梁山的英雄好汉,你们有理想有目标,你们要替天行道,地锄奸扶弱。你,就说你呢,黑矮个,你叫什么名字?”

    “小的宋富贵!”

    “不,你不叫宋富贵了,从今天开始,你就叫宋江,外号及时雨,今后就坐这聚义厅里的第一把交椅。”

    那个黑矮的家伙一头雾水,可看到对面妻子儿女们那惶恐不安的眼神,又不敢拒绝反对。

    最后只好惶恐不安的上前接过了那面替天行道的旗帜,然后从此改名为及时雨宋江了。

    “敢问翼国公,为何要叫水泊梁山?”

    十几个被选出来的贼人都一脸疑惑,是啊,这里是沙苑,到处都是沙丘、沙磧,为何却要叫水泊梁山呢?这也没水泊,更没梁山啊。

    “谁说这里没水泊,你们寨子边上不是有片水泊嘛,寨后不是有个沙丘嘛,从今天起,那片水泊就叫大水泊,那沙丘就叫梁山了,这就是你们寨子以后的名号,把替天行道的旗帜树起来,听从镇抚司的指示做事便好。”

    秦琅可没说叫水泊梁山给替天行道旗是他的恶趣味。

    “好好干,你们的妻儿老小镇抚司会给你们安置好的,但是谁若是恶习不改,敢背着镇抚司行恶,不听调遣,后果自己想想。回头,司里也会派人过来加入,大家好好搭伙配合。”

    那伙贼人听了慌忙跪下磕头感谢。

    被官府拿住,基本上是死路一条,就算勉强能活下来,也起码得充军千里到边塞做役充军的,现在这结果挺不错,虽然他们不明白这位翼国公为何要这样安排。

    秦琅除了挑选了十八个沙苑贼让他们打起替天行道的旗帜,建立水泊梁山外,还从贼人中又挑了五十个青壮者出来。

    “这些人挑来做什么?”秦勇问,他对于这些不堪一击的乌合之众很是不屑。

    “勇哥,我打算收编这些人,五十人刚好组成一个战队,我连战队名都想好了,就叫黑云长剑队,我希望勇哥能够帮我好好的训练这队人,不说能练成跟你们一样勇猛彪悍能战,起码也应当能在你们手底下走上几个回合才行。”

    秦勇皱眉。

    “三郎要用人,何不直接招募些良家子,这些劣迹斑斑的贼人要来何用?”

    “我觉得这些人胆挺大,不怕死,其实也不错的。”秦琅笑笑,其实秦琅看中这些人,是觉得这些人本来的贼匪身份好操纵,招良家子得有套正规程序,但用这些本就不在户籍上的贼人,却方便的多。

    他主要还是想要把这些人打造成自己的亲兵队,见识过秦勇他们的厉害后,秦琅现在也心痒痒的想弄一支牛逼的卫队。

    听完秦琅的解释,秦勇点了点头。

    “好吧,我会好好操练这群牲口的。”

    “交给勇哥你,我就放心了,随便操弄,敢不听话,往死里操弄!”

    黑云长剑队,主要武器便是无环横刀了。

    其实做为镇抚司丞,秦琅当然有自己的亲兵,但那个是属于衙门里的人,是公人。秦琅想要一支完全听命于自己的人马,一支私兵,私人保镖性质的卫队。

    这就好比晚唐五代时期,那些节帅们虽然都有骠悍的牙兵,但正因为牙兵太骠悍了,动不动造反哗变废立节帅,所以后来藩镇节帅们又都会在牙兵外建立亲军,甚至拥有多支不同番号的亲兵,以制衡牙兵们。

    秦琅倒没想过造反啥的,只是见秦勇这些原来秦琼的家兵部曲们很厉害,于是也想自己弄一个。

    “老魏。”

    秦琅过去找魏征,“你把这六十八人的名字从你那本子上划掉,他们都是镇抚司的秘密暗桩。”

    魏征瞥了眼秦琅,“那十八人留在这做暗桩划去名字正常,可这五十人你弄来做护卫没必要也划掉名字吧?直接登记为镇抚司内的护卫不一样吗?”

    “老魏啊,我觉得他们不留名字在档案上最好。”

    魏征瞧了瞧秦琅,“随你吧,不过我劝你还是谨慎着点,这种事情可大可小,若是被有心人盯住弹你一本,说你蓄养死士私兵,可是会很麻烦的。”

    “我这哪是蓄养死士私兵呢,这是司里训练培养暗桩啊,为司里办事,公务呢。”

    "你自己小心就好."




第82章 北邙山
    驼队沿着渭河畔继续向东行进,队伍后面新增加了五十人。

    这些人个个六尺有余,二十出头,是那群歪瓜裂枣里难得挑选出来还算青壮健强的。

    此时正是清晨时分,路边草上的朝露还未消散,晨风清凉。这群年轻人却个个精赤着上身,只着一条大口褶裤,小腿上用布条打着绑腿,脚上一双草鞋。

    每五人一伍,一起扛着一根原木小跑着前进。

    秦勇等秦琅家兵个个骑着马,手里拿着根皮鞭走在旁边,不时的大声喝斥。

    “跑起来,快!”

    “注意节奏!”

    “配合!”

    一根原木几十斤重,五个人扛倒不算沉重,可问题是还得扛着跑,这就涉及到耐力以及默契,若是配合不好,那比一个人扛着还累。

    一不留神,鞭子就抽到了背上,那火辣辣的滋味绝对不好受。

    “跑的最慢的三伍,早饭减半,宿营时还要负责挖茅坑,涮马!”

    秦勇重重一甩鞭子,啪的一声,那些家伙个个不由的抖了一下。

    魏征在马上悠闲的看着书,“这操练之法倒是挺新鲜的,不练金鼓号令,不练长矛刀盾,却练扛木头,每天往死里折腾,这些家伙每天都是欲死欲仙啊。”

    秦琅倒很满意秦勇的操练,甚至这扛木头本就是他的坏点子。

    “老魏啊,金鼓号令那些当然要练,但不急。首先得把这些人从贼匪转换过来才行,否则本事再强也没什么用。”

    “这倒也是。”魏征说完,继续看书了。

    秦勇训练黑云长剑队的方法非常简单和粗暴,就是不停的鞭打,把这些人抽的彻底服软为止,把他们原来当贼的那点桀骜那点懒散通通揉碎,然后把他们重新塑造起来。

    五人一起扛木头跑步,既是在训练体能,其实更是在培养他们集体感,尤其是强调他们的配合。

    军队最注重的就是团体,讲究的是整体,而不是个人勇武。

    贼匪们却恰就是强调个人,很少讲集体的。

    “老魏啊,出了长安这一路上,我看今年好像天时不怎么好啊,你看这路边的庄稼都不行啊。”

    魏征收起书本,扭头瞧了瞧两边的田地,叹口气道,“霜旱为灾,米谷踊贵,突厥侵袭,州县骚然,百姓饥馑交加,东奔西走,怨声载道。关中关东,多有饥荒而卖儿卖女者。”

    秦琅还是头一次听到这些,惊讶道,“不可能吧?到这地步了?”

    魏征冷笑两块,“你秦三郎王公子弟,京中纨绔,自然不知道这底下的世道如何。隋乱以来,这天下大乱,仗一打就是十来年,各地早就打烂透了。”

    “可我大唐不是已经统一天下了吗?”

    “统一天下?武德四年方才平定洛阳王世充,可随后又有河北刘黑闼两度叛乱,再加上山东的徐圆朗等降而复反,整个关东地区糜烂,而突厥又连年趁机入塞侵扰,百姓哪有过过一天的好日子?”

    “去年武德八年,突厥大举入侵,河东、河北、河套、河西多地告急,被掳去人口牲畜无数,多支军队大败,虽然最后朝廷大举调兵北上,突厥退兵,可紧接着今年郁射设又出兵围乌城,这边塞从未安宁过啊。”

    “到现在,朔方梁师都还割据一方呢!“

    秦琅听了心里也挺不是滋味的,之前在长安的时候还感受不到这些。

    可现在离开长安,一路东行,发现离长安越远,这道路两边越萧条,尤其是庄稼长的也差。

    天灾**。

    兵祸连连,偏偏天灾又不断。

    “今年又是个大灾之年,大灾之后便是大饥,只怕今年粮价又会再次高涨,又不知道会有多少百姓要卖儿卖女,流离失所了。”魏征叹道。

    现在匹绢不过易斗米,米价已经高达二百多钱了,这可是前朝开皇之治时长安米价的十倍有余了。

    秦琅沉重的道,“如今太子主政,以太子的仁德,再加上房杜等的辅佐,相信朝廷很快能缓过这口气来,大家的日子会越过越好的。”

    魏征却没有这么乐观。

    “太子宫变夺位,只会让这天下雪上加霜,如今突厥外患未定,又引发地方不稳,何来的越来越好呢?若是内乱一起,只怕就更加是乱上加乱了。”

    “所以我们这次去河北,一定得成功。这天下,经不起再折腾了。”秦琅道。

    天下未安,所以府兵们得经常放下锄头拿起刀剑去打仗,耽误了家中农时生产,而一个府兵出征,往往得五个十个百姓壮丁负责转运粮草辎重,更多的百姓耽误了农时生产。

    偏偏打仗需要更多的粮草物资,百姓就得承担比平时更重的负担。再加上天灾水旱蝗灾,以及塞外的突厥人时不时的来打草谷入侵,百姓饥饱馑,有人便干脆投入山林草泽为寇为盗。

    盗匪横行,百姓更加受苦,于是恶性循环。

    被秦琅攻破的那伙沙苑贼,其实除了少数是无赖亡命之外,更多是破产的百姓、逃奴、饥民等,只求活命而已。

    连魏征这样的人,也都对如今的局面感到有些绝望,不知道哪里是个头。

    “我以为,攘外须先安内,先平缓渡过此次中枢的权力交接,然后才能团结举国之力来对抗突厥,迫使突厥不再入侵,这样才能全力休养生息,安宁天下。”秦琅道。

    “谈何容易?”魏征摇头,大唐太原起兵,至今九年,一路走来,也是刀剑征伐,击败一个又一个反王,平定一个又一个州县,总的来说日子看着是比以前有些奔头了,但李世民玄武兵一搞,又让本来渐安稳的天下局势变的混浊起来。

    大唐好不容易树立起来的那点中央权威,那点天子威慑,正在一点点失去。

    这一切怪谁?

    当然是怪李世民。

    不过秦琅倒觉得这种事情没法深究,毕竟这是已经发生了的事情,现在要考虑的是如何改变当前的困境。

    魏征判断今年的局势会急转直下,不管幽州李瑗王君廓、泾州李艺等会不会叛乱,仅今年多地霜旱灾情,就会让今年关内关东的粮食大减产,今年必然会暴发饥荒。而突厥也不可能会放过这个趁火打劫的机会,突厥再一来,整个北方只怕都要乱起来。

    到时边患、饥荒四起,必然导致流民、盗匪横行。

    连年的战乱,导致不管是朝廷中央,还是地方州县的仓库里面,都是空空如也,百姓更是没有什么存粮。

    路边荒草里,一具枯骨半露。

    风吹雨打,这具骸骨早就已经残缺不全,但仔细观看,还是能看的出来,这具枯骨绝对没超过十年。

    也许这是武德四年中原大战时倒下的哪个士兵,又或许是个饿死的百姓。

    可到如今,居然连收葬都不曾,就这样白骨露于野。

    秦琅跳下马,看着这具枯骨许久,最后一躬腰。

    “挖个坑,把这具枯骨入土为安吧。”

    秦勇摇头,劝道,“出了长安后,这一路上这样的枯骨到处都是,收葬不过来的。地方上的州县官员们都管不过来,我们只是路过。”

    “这样无人收葬的尸骨很多?”

    “多,河南河北,还有河东河套等边塞之地,到处都是枯骨,有些地方甚至百里无鸡鸣,到处荒芜一片。”

    隋末以来,长达十余年的反复鏖战,让曾经繁华的中原地带,时至今日也还有许多地方如同无人区一般。

    中原大战后,虽然日子一天天好起来,可时间太短,依然还没恢复过来。

    大唐在关东击败了王世充,击败了窦建德,又击败了刘黑闼、徐圆朗、高开道等一个又一个的反王,但时至今日,依然还有无数的流贼草寇占山为王。
1...5758596061...69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