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之我为战神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风雪云中路
三十二师团在全力围攻应县的同时,以一部兵力向山阴一线攻击,试图与左翼的二十一师团汇合,并以一部开始强渡桑干河,试图切断朔县至大同的公路,易良品的部队刚过山阴进入应县境内,就与日军三十二师团一个联队遭遇,随即便陷入混战之中。
当易良品指挥部队与日军这个联队刚一遭遇的时候,他就清楚的知道自己已经面临着严峻的态势,战局的急转直下,让易良品的佯动只能迅速的转变为实打实的激战,因为如果让这支日军继续西进,陈翰章的伏击圈即便完成,但也面临着腹背受敌的态势。
形势的剧烈变化,让陈翰章只能暂时放弃让易良品随时转向,对二十一师团身后进行快速包抄的原有思路,而是不惜一切的代价,将这个联队死死的缠住,在援军抵达之前,至少不能让其进入山阴县城。
( 抗日之我为战神 p:///3/3342/ )
第二百九十二章 失利
而就在三十二师团完成对茹越口的突破,易良品的部队与三十二师团乱战成一团的同时,原本在雁门关内停滞不前的二十一师团,突然全军出动向北发起猛攻,相继抢占了新广武与旧广武,并以三个联队齐头并进的态势,向山阴、东榆林发动进攻。
见到这个二十一师团总算咬了钩,陈翰章一直悬着的心登时落地,虽然穆长秋的部队,还未能赶到平地泉一线,尚未能抢占崞县,切断二十一师团的退路,而现在被三十二师团一部缠住的易良品,很可能无法按照原有的计划出马兰口。
但在茹越口一线已经被全线突破的情况之下,陈翰章知道自己已经沒有太多时间等待这个二十一师团全部进入合围圈,根据现有态势,陈翰章根据形势的发展,放弃了原有在洪涛山一线设伏的计划。
立即命令部署在神头的部队,在马邑以南强渡桑干河,直插广武堡,切断这个二十一师团的退路,原來在洪涛山设伏的部队全线出击,在陈翰章能够调动所有炮火的掩护之下,直插山阴至榆林的公路,以骑兵一部,向张庄一线快速突击,从东西两面,对二十一师团进行夹击。
陈翰章给各部队的命令是,务必在最短的时间之内,完成对二十一师团的两面夹攻,实际上打到这个态势,陈翰章已经放弃了原有对二十一师团围歼的计划,易良品无法撤回,等于一只手被日军抱住的他,现在已经无足够的兵力完成对二十一师团合围。
他手中可以在第一时间投入战场的装甲部队,除了装备三四坦克的装甲一团之外,他目前在雁门关战场上的所有坦克部队,只有两个二六轻型坦克连,以及杨继财从太原撤回來的十几辆十字军坦克,坦克集群数量并不充足。
而相对于可投入坦克数量不足,陈翰章最头疼是步兵的数量更加满足不了需要,虽然他将所有能调集的骑兵,都临时改为步兵参战,但依旧让他的兵力使用上,感觉到异常的紧张和不足。
虽说日军大部集中在大同盆地上,相对战场有利,但这里也不是一马平川,日军虽然沒有能够抢占洪涛山,但广武堡所在的地形,却正是位于丘陵地带,而广武至榆林堡之间,却是位于平原地带,实际上陈翰章虽然居高临下,但是真正开打,却还是处在佯攻的地位。
在这种情况之下,也需要更多的兵力投入,在陆续抵达的十师主力,已经陆续开往茹越口、应县、山阴东南方向布防拖住三十二师团的情况之下,他实在凑不出合围二十一师团的兵力,这场战役,注定从一开始就是击溃战。
兵力不足,陈翰章就尽可能的用火力代替,他调集手头上所有能集中的一百毫米以上口径火炮,以火力在空中支援之下,对日军采取三面压迫,再加上以坦克配合步兵,逐步歼敌一部,以彻底的击溃二十一师团。
原本陈翰章想集中装甲一团主力,在机械化步兵一营的配合之下,对日军纵深实施强行穿插,这种战术,陈翰章曾经在朝鲜战场上使用过一次,当时他也是利用坦克的机动能力、装甲能力和火力沿着山间的公路,在有限的步兵掩护之下,采取大纵深快速突击的办法,撕裂日军的整体防御圈。
在当时的朝鲜,陈翰章面临的态势,虽说和眼下并不完全一样,但是不仅兵力面临着劣势,而且还要承受日本海军舰队的炮火压制,承受的压力并不比今天所面临的压力,小到哪里去。
而面对日军驻朝鲜军的优势兵力,陈翰章就是利用这种战术,在战场上大展神威,将日军攻势搅合了一个稀巴烂,而当时战役结束之后,一号还亲自给这种战术起了一个响亮的名字“坦克劈入战”。
现在的态势,要比当年在朝鲜强的多,自己一方拥有火力优势,日军也沒有了舰炮的支援,在重火力的数量和质量上,晋北战场上的抗联,甚至还占据了一定的优势,兵力虽说紧张了一些,周边面临敌军的数量也多余当初的朝鲜战场。
但陈翰章认为在地形类似,敌情类似的情况之下,自己采取这种战术绝对是恰当的,而且他现在手头装备的这种苏制三四坦克,无论是装甲防护力还是火力,包括机动能力在内,都远远不是当年的那些波兰、法国杂牌轻型坦克可以相比的。
这些苏制三四坦克七十六毫米坦克炮的威力,更是远远的超过当年那些法制三十七毫米短管坦克炮,更何况现在掩护步兵的火力和战斗力,也远远的超过当年,自己在晋北复制这种战术,肯定会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但陈翰章却是沒有想到,短短才过了一年多的时间,当年自己在朝鲜战场上,起到了超乎想象作用,甚至对战局的稳定是决定性的这种战术,却在这晋北战场上,非但沒有能起到他期待的作用,反倒是自身遭受了相当严重的损失。
这个二十一师团明显在战前,做了异常详细的准备,不仅在作战的时候,从不轻易的冒进,一直都在稳扎稳打,在无论是行军还是作战的时候总是抱成一团,并首先控制周边的制高点,最关键的是每个联队,都配备了超编的反坦克炮。
不仅装备了大量的日军最新式的一式反坦克炮,还配备了一种新式的,威力远远超过日军原有反坦克炮的新式反坦克火炮,这种新式反坦克炮,陈翰章可以拿军籍担保,以往绝对沒有出现过。
装甲一团一个三四坦克连,在三辆十字军坦克的配合之下,多次试图利用山间公路进行快速的突击,但是都被日军出现的新式反坦克火炮,给牢牢的封锁在公路上,这种新式的反坦克火炮,威力明显超过日军最新式的一式反坦克速射炮。
亲临一线指挥的陈翰章,以其抗联装甲兵司令员的感觉,认为这种反坦克炮绝对不是日本制式的反坦克炮,这种火炮在三百米的距离,可以从正面击毁三四坦克,而其他的日制反坦克火炮,根本就沒有这个能力。
要知道即便是日军新式的一式反坦克炮,也只能在几十米之内,才有能力击穿这种坦克侧面的薄弱部位,而在正面想要击毁这种炮塔正面狭窄的坦克,除了好运到了极点之外,根本就沒有这个可能。
山区作战,本身目视直线距离就比较短,而且山区地形中,这款反坦克炮低矮的炮身,在这种复杂一些的地形,抗联的坦克在进攻之中,只能采取一线纵队的方式突破,很适合日军依靠新式反坦克炮,采取伏击战术在近距离之内,摧毁抗联的三四坦克。
再加上苏制坦克,本身俯仰角就很窄,也就是说火力射界很是有限,日军又将这款反坦克炮部署在山腰处,与山下的一式速射炮,山顶的九二步兵炮相互配合,给抗联的坦克带來相当大的威胁。
而日军往往又采取将坦克放到自己纵深的同时,先打头尾两辆,在击毁第一辆坦克堵住通道之后,在调转火力逐一打掉其他的被堵在路上的坦克,在近距离多重火力的打击之下,别说抗联的三四坦克,恐怕就是十几年后的新式坦克,也很难抵御的住这种战术。
陈翰章沒有想到,他曾经在朝鲜半岛大展神威的坦克劈入战以及坦克掏心战,在同样都是山地的这晋北山区,却就被三十几门日军新式的反坦克炮,给硬生生的遏制住了,在损失了一个连的三四坦克,三辆十字军坦克被彻底击毁之后,陈翰章只能停止使用穿插、分割战术。
这些在此次战斗之中被击毁的三四坦克,是此次会战打响之后,第一次被日军反坦克火炮击毁的该型号坦克,也是抗联装备的这种坦克,第一次在战场上被日军反坦克火力击毁。
在损失不轻的情况之下,陈翰章只能将以三四坦克为主担任正面突击,步兵掩护坦克的战术,改为以直瞄火力掩护步兵进攻,同时步兵则在坦克炮火的掩护之下,先逐步肃清反坦克火炮,在为坦克后续进攻打开道路。
只是这么一搞虽说坦克的损失数量,下降到了可以接受的地步,但陈翰章的反击速度明显降了下來,尤其对于原定计划的实施,带來了严重的影响,大大的拖延了目标达成的速度的时间。
这一带山区的地形,本身也限制了坦克的使用,使得抗联的攻势,被地形切割的很凌乱,而这个二十一师团在遭遇到抗联的反击之后,又在第一时间抢占了周边的制高点,依靠这些制高点,将自己的防御短时间之内形成了一个整体。
同时任何一个被攻击的点周边的日军,都会在第一时间提供火力支援和兵力增援,这个二十一师团像是明显受过类似地形下训练一样,在作战之中进退有度,火力的配备和部署,也都相当的合理,内外线配合严密,其整体防御可以说几乎是滴水不漏。
很难想象得到,这是一个在进攻之中的日军师团摆出的阵势,如果不是日军摆出的阵势,以及战斗发生的地点,是在抗联的内线,很容易让人以为这是日军在依靠内长城外的山地固守,抗联则是全力进攻的一方。
这个二十一师团这么短的时间之内,火力部署调整之合理,在战斗之中战术运用之符合实际,尤其是攻防转换速度之快,都远远的超乎了陈翰章当初的预料,陈翰章的攻击,就像一头扎进了火刺猬的怀抱之中一样。
陈翰章虽然集中了手中能动用的几乎所有炮火掩护,但是却因为战术部署失败,而迟迟无法将这个二十一师团分割开來,导致战事进展的异常缓慢,几个方向的进展,都不是很顺利,甚至有的方向进展可以说是失败。
而整个晋北战局眼下的态势,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双方有生力量的对比之中,明显只能朝着对于陈翰章不利一面发展,战场形势发展不等人,时间不等人,最根本的是局势变化的速度,并不会给陈翰章留下太多的时间。
( 抗日之我为战神 p:///3/3342/ )
第二百九十五章 陈翰章的判断
老总很清楚,陈翰章这番话是实话,沒有半分的夸张,也是整个晋北战场面前的实情,老总当初坚持调穆长秋所部抢占崞县,就是为了能尽可能的集中兵力,尽快的解决这个二十一师团,以抽出手來,应对可能会出现的新敌情,要知道老总这么做,可是相当的冒险。
穆长秋在宁化堡一线,晋绥军区主力就可以放心大胆的围攻左间支队,而不用担心后背的安全,但穆长秋所部这么一调离,整个晋绥军区主力的后背,则全部暴露出來,而晋西北战场,距离太原的直线距离可并不是很远。
十五师团一旦真的像杨震判断的那样,会出现在战场上,那么他们的目标,不见得会是晋北,搞不好也许会是晋西北,而在那里为了围歼左间支队的几千日军,晋绥军区几乎调动了一切可以动员的力量,整个晋绥军区腹地,都唱起了空城计。
一旦这个十五师团的目标是晋西北,那么晋绥军区就很危险了,这也是为何陈翰章最终同意了老总调动穆长秋所部参战,但是最始终只让穆长秋所部在崞县和平地泉一线待机,而沒有让其北上参战的主要原因。
穆长秋在那里,向北可以遏制二十一师团的退路,切断其补给线,向南,可以防止太原一线的日军增援,最关键的是崞县距离晋西北战场,还是相对近一些,一旦十五师团北调,目标却是晋西北战场的话,那么穆长秋所部也可以立即增援。
陈翰章坚决不同意将穆长秋所部北上参战的想法,老总还是很清楚的,而且老总也清楚,在穆长秋所部暂不北上的情况之下,在两路日军几乎是齐头并进,同时突破内长城一线的态势下,陈翰章依靠有限的力量,唯一的解决方法,就是集中火力和兵力在最短的时间之内,先行打垮一路。
作为军事大家,老总对后勤并不陌生,更知道将这些炮弹、航空炸弹从东北千里迢迢运到大西北,所带來的巨大压力,陈翰章做出这个以火力代替兵力的决定,恐怕并不是那么轻易下的。
老总刚刚初略的算了一下,不算新广武战场上消耗的弹药,仅仅旧广武城方向半个小时之内,就至少打出了五千多发的炮弹,这还不算航空炸弹与那种特制的燃烧弹,在压力这么大,后勤负担这么重的情况之下,陈翰章下了这么大的本钱,就是为了能在最短的时间之内取得他想要的结果。
只要先打垮了这个二十一师团,整个晋北战场这盘棋就是彻底的活了,但现在陈翰章却偏偏缺乏足够数量的步兵,还有大量的时间,先不说茹越口方向的三十二师团,随时可能西进增援,就是十五师团也随时有可能出现在战场上。
老总明白陈翰章为何决定要打这个二十一师团,他的真实意图就是想要将十五师团的注意力,从晋西北吸引到自己身上,以减轻晋绥军区可能承受的压力,只要十五师团的目标是晋北战场,他就可以调动穆长秋的那两个团。
有这两个团参战,陈翰章并不担心十五师团会给晋北战场造成多大的影响,这一点,老总在陈翰章的脸上看出了相当的自信,但这是有前提的,就是在十五师团抵达之前,必须要解决晋北战场两个师团中的一个。
否则一旦在打垮二十一师团之前,这个十五师团就扑上來,那么对陈翰章恐怕就不单单是压力能够解决的了,因为即便穆长秋两个团北上参战,但只能缠住十五师团,晋北战场,依旧处在机动兵力不足的情况,、
尽管老总不太相信在这个节骨眼上,冈村宁次还会抽调此刻已经对太行区进行扫荡的十五师团北上,但是老总很清楚,在战场上什么意外都可能发生,在眼下的这个局面之下,这个十五师团未必就绝对不会北调,哪怕是这个十五师团北调只有万分之一的可能性,晋北参战各部也要做好准备。
时间,现在对于陈翰章來说,是最为宝贵的东西,怎么能在最短的时间之内,解决这个最头疼的事情,对于陈翰章來说,可谓是决定此战的关键因素,但老总希望陈翰章这个年轻的将领,在这个时候一定要能沉住气。
虽说眼下进展受挫,战术部署无法实施,但只要好好的去琢磨,办法总归还是会有的,实际兵力大致相等的情况之下,山地击溃战本身就是一个难題,尤其是面对日军这种死战不退的军队,更是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題,这种事情,不是着急就能解决的。
犹豫了一下,老总点了点地图道:“陈翰章同志,我看现在既然日军部署在新广武周边的反坦克火力点,已经绝大部分被我军摧毁,你看是不是集中一部分坦克,从旧广武一线向雁门关方向突击一下。”
“我们不见得要在这个时候夺回雁门关,因为我们现在即便夺取了,但是也基本上很难守住,我的想法是以坦克切入日军腹心,摆出一副我们要直接绕开新广武一线,夺取雁门关的态势,让日军无法继续全力增援新广武。”
“同时,集中现有的骑兵和部分装甲力量,向北围攻位于张庄和马邑地区的其步兵第六十二联队、第八十三联队发起攻击,而且我看之前我们在旧广武的炮兵,也可以完全抽调过去。”
“尤其是那种火箭炮,一打一大片,我看这种武器并不是很适合山区作战,反倒是很是适合张庄、马邑地区的地形,将这些火箭炮调过去,增加北线的火力,至于这边的战事,我看以目前的身管火炮,完全足够使用。”
“我也知道眼下战事紧急,怎么样在短时间打垮这个二十一师团,是扭转我们现在被动局面的关键因素,但我们不能因为急迫,而不考虑战术,既然一口气吃不掉一个胖子,那就采取两面对压,集中火力一个大队一个大队的敲掉他。”
“也不见得非得一下子就打死,只要打残他们,让他们在下一步的作战之中无法再掀起什么风浪來,我看就完全可以了,两个步兵联队,敲掉他三分之二的兵力,我看就完全可以,日军作风虽说凶悍、顽强,但也不是铁打的,在炮弹的面前,也一样是无法抗的住的。”
说到这里,老总笑了笑道:“我早年为了寻求救过真理,曾经去西方留学过,记得第一站到的就是德国,虽说因为从事革命工作,在德国并未停留多长时间,就从德国转到苏联,但德语我还是记得一些的。”
“这些日军的新式反坦克炮,我从你们缴获的战利品身上的铭文看出來,这些火炮都是德国货,应该是此战之前,日军从德国进口的新式反坦克火炮,都是正儿八经的德式武器,而且其中绝对沒有仿制品。”
陈翰章听到老总的建议和判断,在扫了一眼战场上的敌我态势图之后,略微琢磨了一下,拿起电话要通在一线指挥的熊伯涛,按照老总的思路开始调整部署,但陈翰章并未完全按照老总的思路执行,而是在老总的方案上做了一些调整。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