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之我为战神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风雪云中路
要是用后世仿制的那些质量实在不咋地的城砖,估计熊伯涛之前的阵地争夺战中,也不会为了这几个机枪工事,以及日军部署在新广武两翼长城的炮兵阵地头疼异常了,也正是这几个机枪工事,与山头上的日军步兵炮和交叉火力的重机枪,给抗联前期攻击带來的了相当大的伤亡。
在战斗之中伤亡的无后坐力炮手和火箭筒手,有近一半都倒在了这三挺射击精度奇高的机枪火力之下,而这三挺日军的大口径机枪,虽说性能比不上抗联装备的十四毫米高射机枪,但是毕竟是大口径机枪,一千米之内的距离,杀伤力还是相当的强。
如果命中人体,一样直接将人打成两截,不打掉这三个机枪工事,不仅攻击正面的部队侧翼受到很大威胁,而且后续部队也很难在第一时间接应和配合,甚至有正面攻击部队,被这三挺机枪压制在新广武正面山体上的危险。
这次熊伯涛在拔出了两翼其他据点,并打掉了日军炮兵阵地之后,下了很大的决心要拔掉这三个机枪工事,为了解决掉这三个机枪工事,熊伯涛甚至给正面攻击部队,才配备了;两部火焰喷射器,而两翼的攻击部队则配备了三部。
沒办法,这三个位置刁钻的机枪掩体,除非直接命中射击孔,否则就是无后坐力炮和火箭筒,以最近的距离开火都无法摧毁,对付这样的掩体,火焰喷射器是最佳的武器,抗联的火焰喷射器,全部都是使用的凝固汽油,威力要比一般国家使用的大的多。
只要能将喷火兵送到其最大射程四十米的距离之内,即便沒有准确命中射击孔,但其所发出的一千度高温,长点射时候十二秒的高温火焰持续时间,也足以让工事内的日军脱离工事。
熊伯涛告诉带队的两个连长,就是他们的部队全部打光了,也要彻底的解决这三个机枪工事,一句话,就是倾尽全力要保证正面攻击部队的侧翼安全,保证正面攻击部队,与后续部队之间的连接,考虑到某些方面的问題,熊伯涛给这两个连各配备了三名狙击手。
两个连长在接受命令之后,略微一合计,将其他的方面的战斗交给了指导员和副连长,两个人则各带一个排,加强一部无后坐力炮和一部火焰喷射器,专门对付这三个该死的火力点,以及他周边的配套工事。
这次他们以机枪火力,压制住两翼的掩护火力点,自己则直接带着两个班,在手持苏制莫辛纳甘步枪的狙击手精确射击掩护之下,带着火焰喷射器直接杀奔三个火力点,以两个班包括两个连长在内全部倒在了冲锋路上为代价,成功的将火焰喷射器送到了适合发射的位置上。
随着这三个曾经给抗联攻击部队带來巨大伤亡的日军机枪火力点,被烈焰彻底的包围,里面库存的大量十三毫米子弹发生剧烈的殉爆的之后,这三个与外围火力点相互配合和策应的日军机枪工事,终于彻底的被解决,对正面的攻击一次成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而熊伯涛对新广武发起的总攻击,从枪声响起到战斗完全结束,雁门关的日军除了两个小队之外,再无一兵一卒的增援,甚至其他方向的日军残存力量,在抗联的最后总攻击发起开始之后,逐步的开始向雁门关一线撤退。
陈翰章当初判断的沒有错,在他正面攻击与炮火拦截相互结合的战术之下,二十一师团在雁门关的兵力,已经逐渐消耗余烬,当他最后的总攻发起之后,坐镇雁门关的日军二十一师团步兵八十二联队长冈田美吉大佐,此刻身边已经只剩下一个半中队的兵力。
至于他手下的三个步兵大队,外加三个工兵中队的兵力,除了在前面还有两个已经残缺不全的步兵中队和一个工兵中队之外,其余的不是在新旧广武一线灰飞烟灭,就是躺在了雁门关向新广武增援的路线上。
从雁门关到新广武短短三公里的距离,中间两道抗联火力封锁区之内,到处都是日军被炸的七零八落的尸体,从雁门关一直到新广武城的山后,成片的日军战死者尸体,成为最显眼的路标,一路上到处都是沒有撤下去的重伤员,发出的痛苦**声。
新广武关正面的山脊上,已经被双方流出的鲜血染成了大片的红色,这片战场,因为积累了太多的火药和炸药,十余年之内几乎寸草不生,而在新广武正面,方圆几平方公里之内的战场上,也到处都是敌我双方战死者的尸体。
到处都是被打坏的装备,以及已经无人在使用的武器,被动员前來掩埋双方战死者尸体的老乡,久久的不敢上前,同时继旧广武打成一片废墟之后,新广武这座雁门关前,有着六百余年历史的战略要地,连同两翼的上千米长城,也彻底的打成了一片废墟。
( 抗日之我为战神 p:///3/3342/ )
第二百九十八章 力不从心的日军
抗联在新广武方向投入的一个团,打成了一副空架子,负责守备新旧广武以及雁门关的日军二十一师团第八十二联队,也拼光了几乎所有的作战部队,在这场血腥的争夺战之中,陈翰章最终达成了将二十一师团行动序列分割的战术意图,但是付出的代价也是巨大的。
当初为了保住新广武,在兵力已经不敷使用的情况之下,为了弥补兵力上的不足,这位冈田美吉大佐,不仅将三个工兵中队送上了一线,还直接将辎重联队留在后面,负责保证全师团粮弹运输的半个联队也调派了上去。
结果他不顾师团辎重联队长反对,强行征用的两个辎重兵中队,不到半天的时间就消耗余烬,战斗打到这个程度,他的八十三联队已经处于实在无兵可调的窘迫境地,别说反击旧广武了,就是防备新广武其实也到了力不从心的地步。
不仅步兵已经所剩无几,就连二十一师团留给他的两个山炮兵中队,三个速射炮中队,六个大队炮小队,两个高射炮中队和一个高射机枪中队,所有的火炮和高射机枪加在一起,现在也已经所剩无几。
最让这位大佐联队长恼火的是,师团长田中久一阁下在抗联拥有大量坦克,而且极善于利用坦克迂回穿插的情况之下,为了确保雁门关这条二十一师团北上作战的生命线,以及在必要时候的退路。
专门将大本营加强给二十一师团的五十六门德制五十毫米战防炮,中的近一半留下來交给八十二联队,就是怕抗联以坦克为先导,强行向自己身后穿插,至于三十二师团发來的抗联在晋北的坦克集群,已经全部被其吸引到山阴至应县之间的情报,田中久一中将历來都是嗤之以鼻。
这头老狐狸除了自己亲眼所见,否则他根本就不相信任何方面的情报,无论是友军,还是山西第一军,甚至华北方面军传來的情报,他都要再三核实一遍之后,才会部分的相信,尽管三十二师团长井出铁藏中将信誓旦旦,但他依旧将大本营配给的新式反坦克炮,留在雁门关一半。
但沒有想到这些帝国太平洋战争爆发之前最后时刻,从德国进口的最新式,也是威力最大的pa三八式五十毫米反坦克炮,居然在这一战之中短短的一天半时间,被自己丢的只剩下雁门关内的四门。
要知道,这些性能极其优异,威力远远超过帝国最新式的一式速射炮的反坦克炮,帝国一共只进口了不到一百门,除了留下的必要作为标准的仿制品之外,二十一师团是目前整个帝国陆军唯一装备这种武器的师团。
当初二十一师团在抵达华北之后,一改往日日军出动向來是雷厉风行做法,宁愿坐视最佳的战机白白的错过,而在河北境内待机不短的时间,除了部分原因是为了调整原有专门为东南亚作战,但是并不适合在中国战场作战的武器装备之外,真正主要的原因,就是为了等这几十门新式反坦克炮。
抗联在绥远战场和晋北战场上采取的装甲集群攻势,让即便是早就有了心理准备的华北方面军极其惊异不说,更让其错愕的是手头的反坦克武器,无论是缴获的英军战利品的两磅炮,还是日军原有装备的九七式速射炮,甚至包括日军最新式的一式速射炮,几乎无法应对抗联中的部分坦克。
尤其是马尔蒂达二型坦克和三四坦克,几乎沒有任何武器可以应对,甚至三八式野炮,在近距离之内平射都无可奈何
少量装备的九零式野炮,以及缴获的英制野炮虽说威力足够,但其数量毕竟有限,在还要承担火力压制与支援的情况之下,在去承担反坦克任务,多少显得有些力不从心,最关键的是数量,根本就远远的无法满足需要。
从化德、商都、大同战场上传來的情报,在第一时间之内便被华北方面军动用飞机送往大本营,从大同守军拍摄出來,用小飞机接出來的照片,以及东北的新京战场上传來的抗联坦克照片,并商都、化德战场上传來的有限情报,经过大本营的判读确认为苏制三四坦克和英制玛蒂尔达二型坦克。
对于华北战局陆续恶化同样忧心忡忡的东京大本营,深知一旦让抗联打通了与关内之间的陆地联系,到时候获得中国关内丰富人力资源补充的抗联,恐怕就是关东军再也难以压制住了。
日军大本营很明白,任何事情都是连锁反应的,不想办法遏制住抗联的坦克攻势,此次华北方面军的作战很有可能会彻底的失败,而一旦让抗联打通了与华北方面的联系,到时候倒霉的并不仅仅是关东军,同样可以依靠抗联正在迅速建立起來军事工业支撑的华北共产军,也会让华北方面军再一次陷入永无宁日的状态。
而且美英方面不顾中国现状,与**军队直接接触,并给与相当数量的援助更是让大本营感到忧心忡忡,战场上抗联投入的玛蒂尔达二型坦克,十字军巡洋坦克,以及同样在东南亚战场上大量出现过的英国轻型轰炸机。
再加上后期出现在东北,日军在东南亚战场同样遭遇,并缴获的美制三型轻型坦克,这些美英两军的制式武器装备,都已经表明美英现在开始对抗联给予援助,而这些援助给了同样属于共产军序列的抗联,实际上也就意味着同样会转入华北的共产军手中。
一旦让华北的共产军,获得充足的装备和弹药补充,并强大起來,这些对于日军來说如跗骨之蛆一般的共产军,将会让华北永无宁日,四一年日军付出重大代价,才换來的华北相对稳定一些局面,将全部会付之东流。
这些共产军的生存和发展能力,实在太过于恐怖,之前如果不是其缺枪少弹,而且训练不足,日军对付这些人付出的代价只能会更大,现在如果让其获得充足的补充,更是如虎添翼,那么等待华北日军的结果,只能是日本无法接受的。
现在东北已经丢了一多半,曾经的满蒙生命线现在只剩下三分之一,华北如果再不安稳,再加上华中和华东地区同属其作战序列的新编第四军,日军依靠中国丰富的资源,支撑其以战养战的计划就将完全被打破。
虽说日本人在这场战争中的战略眼光,只能用差强人意都勉强合格來形容,但是在绝对不能让抗联打通与华北共产军之间地面联系上这一点,以及打通后带來的连锁反应,看的还是相当的长远。
否则也不会在兵力已经使用到了极致的情况之下,一而再的答应冈村宁次那些,甚至在中国派遣军总司令畑俊六看來,也有些近似乎无理的要求,成建制的师团,大量的反坦克炮、高射炮等装备,粮食、弹药等物资,这些对于现在的日军來说,想要凑出他所要的东西,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为了避免华北的形势进一步的恶化,遏制住抗联的装甲集群攻势,以保证华北方面军可以将已经进入晋北的抗联驱逐出,东京大本营不仅真的下了血本,不惜暂停东南亚的攻势,抽调回两个师团。
甚至考虑再三,还是从去年在决定对美英开战前,为了应对强大的多美英装甲力量,特地从德国进口的,作为看家宝贝使用,并准备大规模仿制的九十门最新式pa三八式五十毫米反坦克炮,抽调了五十六门调拨给了二十一师团。
而在投入战场之前,在前关东军参谋长,现任华北方面军第一军司令官的吉本贞一再三提醒之下,那位二十一师团长田中久一中将考虑再三,为了保证自己的后路安全,将其中的一半留给了留守的八十二联队。
结果这位老兄虽说将这些新式的,也是日军现在最有威力的反坦克炮的真正作用,充分发挥了起來,的确也遏制住了抗联以坦克集群,在运动之中包抄、攻占旧广武的企图,倒也算用到了正地方。
但在陈翰章改变了战术之后,除了留守在雁门关的四门之外,其余却在抗联封锁之下,无法从前线撤回,只能当做大材小用的当做步兵炮使用,而在一次次的反复拉锯之中,不是被击毁,就是耗尽了弹药只能自己炸毁,而同样在一次次的反复拉锯之中,他的八十二联队主力,也一点点的消耗余烬。
陈翰章判断的沒有错,他投入雁门关正面穿插的部队,的确伤亡不轻,但是在抗联集中的优势火力,以及占据了绝对优势的单兵火力之下,固守雁门关一线的二十一师团八十二联队,也耗尽了自己的鲜血。
手头上剩下的这点兵力,冈田美吉大佐无论如何也不敢在向新广武增援了,雁门关是二十一师团的退路,即便新旧广武都丢了,只要雁门关在手,师团主力一旦回援,就还有缓和的余地,但是如果连雁门关都丢了,那么二十一师团真的陷在晋北战场了。
更何况他身边仅剩的这一个半中队之中,还有半个中队根本就不是战斗部队,除了一半人是勤杂兵、马夫之外,剩余的一半人其实是专门负责火化战死日军尸体,连枪都沒有的火化兵,这么种情况,冈田美吉那里还敢出兵在增援已经进入最后时刻的新广武战场。
除了派出一个步兵小队和一个工兵小队,象征性的增援之外,根本就不敢再抽调一兵一卒,而这两个小队,除了在通过抗联的炮火封锁区丢掉一个之外,剩余的也在新广武的反斜面阵地上,被一顿迫击炮弹炸的七零八落。
真正冲上新广武增援的部队,东拼西凑也只有十余个人,只能不断的给师团部发电报,要求师团部立即回师夺回新旧广武,并给予雁门关一线增援,以保护这道二十一师团的生命线,以及最后的退路。
实力已经消耗余烬的冈田美吉大佐,已经无力再增援新广武,而陈翰章也在拿下新广武之后,无力在继续南下,他只能原來北岳区的那个团,加上剩余的部队,并留下一部炮兵就地固守新广武。
( 抗日之我为战神 p:///3/3342/ )
第二百九十九章 观感
至于旧广武,只能派出少量的警戒部队控制,以及部分炮兵封锁旧广武至雁门关的公路。¤旧广武方向的防务部队,眼下伤亡几乎也同样余烬的部队,却是已经无论如何也派不兵力出来担任防务。
而这一战搞的目瞪口呆的不仅亲临一线的老总,还有在晋绥军区途径晋北时候,被老总留下来,此次也带来观战的各个纵队、旅、团、营各级部队的副职。当他们知道对面的日军足足一个联队之后,大家谁也没有说话,都陷入了良久的沉思之中。
放下望远镜,老总看着身边的各级干部转过头道:“你们不要羡慕他们的装备,这些装备咱们早晚也都会有的。中央已经决定,此次战役结束之后,各大区的部队轮番到东北整训、换装。我让你们看的是他们在作战之中的步炮协同战术,还有在攻坚作战之中的战术运用。”
“你们都是一线带兵的人,也都是未来部队扩大后军事主官的第一人选。我这次之所以将你们留下来,组成一个观战团,参观抗联的此次作战,就是让你们好好的学习一下,在装备水平提升之后,我们在战斗之中应该怎么去打。”
“装备上去了,对指挥员的要求也更高了。我们不能装备上了,但还是过去的老一套。过去红军时期,一个方面军的炮兵加在一起,没有你们现在一个旅多。在东渡抗日之后,我们的炮兵数量更少。现在的情况已经发生了改变,但我们该怎么去打,就值得我们好好的考虑一下。”
“今天带你们来,不是来看热闹的,更不是让你们来真的参观的。说白了,就是好好的学习。不仅要求你们带着眼睛来,更要求你们都带着心来。我现在想听听你们现在,都有什么心得体会。”
老总的话音刚落,那边的晋绥二纵队副司令犹豫了一下后道:“老总,这次战斗我仔细看了一下。发现他们的战术很特别,在整个战斗之中各级部队分工很明确。即便是班一级,也有各自不同的战斗分工,作战编制直接下到班一级。每个战斗班的每个战斗小组,都有详细的分工。”
“这些战术看起来不起眼,但是却相当的实用。在后方纵深火力掩护下的多点渗透式进攻,只要打开一点则可全线突破。老总,他们采取的这个战术与日军惯用的进攻战术,到是有几分相似,但又不完全像。”
“与日军的惯用攻击战术相比,攻击点的选择上多了很多。当然一线的压制火力,也不在是日军的九二重机枪和掷弹筒。他们的无线电通讯配备到连一级,在战斗之中一旦受到日军火力拦截或是压制,可以呼叫后方的炮火支援。”
“这个标准,连日军都没有达到。日军的步兵与炮兵的联系,主要还是通过旗语和有线通讯。但这只是表面现象,他们能这么做,我想他们的连一级部队,应该不是配备了炮兵的观察员。就是连一级的干部,至少也懂得炮兵坐标的测算。”
“因为这样才能发挥更好的前后方的协调作用,尤其是炮兵的火力支援,更不会误伤自己人。还有一点是他们的炮兵可以根据前边观察员的测算,实施方位射击。并可以实施炮兵的超越射击,可以不依赖炮兵阵地自己的目视观察实施盲射。这一点我们的炮兵,目前还远远的做不到。”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