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抗日之我为战神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风雪云中路

    同时在战略态势上,如果控制全部努鲁儿虎山区,对确保辽西阜新、北票等煤炭以及矿产基地的安全,更加有保障,在抚顺几大煤矿在此次袭击之中遭受到严重的破坏之后,阜新与北票的煤炭,已经成为南满仅剩不多的煤炭生产基地,安全至关重要。

    如果阜新与北票两大矿区再丢了,关东军可就真的断煤了,为了确保辽西矿产资源基地的安全,梅津美治郎咬了咬牙,在辽西战线与当面的抗联以及挺进军一部,打起了山区对攻战。

    不过担心这两个师团会在一次次的山地拉锯战之中,被耗干血液的他,又再三叮嘱前线的两个师团长,这个有限度的对攻战的度,一定要把握好,尽可能的不要深入老哈河流域,其攻击停止线,严格的划定在老哈河东岸。

    不过为了减轻辽西方面的压力,梅津美治郎指示在辽西指挥的关东军第四军司令官,鹫津铅平中将,可以适当组织中队一级侦察的部队,化妆深入敌军纵深,攻击敌军的辎重与指挥部,但是投入的兵力和数量,一定要严格的控制。

    ( 抗日之我为战神  p:///3/3342/  )




第三百三十章 不约而同的对手
    梅津美治郎明确的告诉鹫津铅平中将,关东军给你的任务必须要完成,但是辽西战场上的目前关东军整个建制之内,最完整的这两个师团绝对不能打残,一旦这两个师团损失惨重,辽西全线受到威胁,将会影响到整个东北战局的稳定。

    因为眼下的关东军,已经连一个大队的兵力,也抽调不出來了,而辽西战场上现在不单单是丢掉努鲁儿虎山这道天然屏障的事情了,辽西已经成为关东军控制区不多的能源与矿产基地。

    如果抚顺和本溪的煤矿,短时间之内无法修好的话,在丢掉阜新和北票的煤矿,今年的冬天整个关东军都要挨冻了不说,整个南满幸存工业的能源需求,也将全部失去來源,虽说阜新和北票的煤,并不是上好的动力煤,但是作为燃料煤和化工煤还是可以的。

    一想到堂堂关东军几十万大军,连同在南满的几十万日本侨民,外加南满幸存的大量工厂,现在都只能依靠阜新和北票两个在满洲只能算是小型煤矿的煤过冬,梅津美治郎就异常的不舒服。

    西安丢了,那里优质的动力煤和工业煤资源也丢了,抚顺几个大型煤矿,也在这次抗联突袭之中,被拆走所有的机械设备,有的矿道都被炸掉,劳工被带走无所谓,只要帝国在支那战场上还占据优势,劳工要多少有多少。

    实在不行,自己低个头给中国派遣军发一个电报,他们在支那战场上几个扫荡,就能给关东军抓來几万青壮年,但关键的是技术人员被抓走,机器设备被破坏,矿道被炸掉,恢复将会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为了保证很有可能会是关东军过冬最后一线希望的辽西煤炭基地,作为关东军司令官的梅津美治郎不能不异常的慎重,他可不是很相信,朝鲜的煤炭在还要承担本土供应的情况之下,会匀出一份份额给关东军。

    这个时候抽调库存弹药的事情,大本营都能做出來,还有什么事情做不出來,与其指望大本营发善心,还不如关东军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先保住辽西这仅有的两个产量较高的煤矿,再抓紧时间恢复抚顺和本溪被毁的煤矿,以解决关东军的燃煤之急。

    在抚顺矿、本溪煤矿被抗联摧毁之后,手中仅剩下阜新和北票两个较大煤矿的关东军,眼下可真正到了燃煤之急,如果这两个产煤地丢了,抚顺矿短时间之内再无法恢复,整个关东军今冬可真的就要挨冻了。

    为了确保辽西能源与矿产基地,梅津美治郎大量在热河抗联兵力并不算多,以及经过对整个战局通盘分析的基础上,决定了在辽西战线还是采取攻势,但首鼠两端的他,又要求鹫津铅平中将,在锦承线留下足够防守的兵力。

    两个师团不能全线出动,身后不能留下足够的掩护兵力,辽西虽说处于丘陵地带,但是眼下正在奉天外围的抗联所处的地形,却正是松辽平原区,一旦围攻奉天的抗联兵力在久攻无效的情况之下,突然转向以坦克集群方式,从新民直插阜新。

    那么在鹫津铅平将两个师团全部投入到努鲁儿虎山一线,身后兵力空虚的辽西战场來说,将会面临腹背受敌的态势,这两个师团一旦出现任何危险,辽西不仅无法守住,还会威胁到北宁铁路的安危,甚至山海关、锦州、葫芦岛都在敌军威胁之下。

    敌军在绥远的蒙疆军身上,已经上演了一幕经典的大纵深迂回穿插,出其不意翻越一向被蒙疆军认为天险的阴山,一举突入绥东、察西战场背后,导致了绥远、晋北、察西战场全线崩溃的战略奇袭。

    从目前奉天外围抗联所在地,至辽西阜新除了医巫闾山一道天然屏障之外,其余全部都是一马平川的松辽平原,极其有利于敌军惯用的集中大规模的装甲突袭的地形情况之下,以抗联一贯极其狡猾的作风,谁能保证他们在奉天的攻势不过是虚张声势。

    新民、康平、法库一线,正好处在奉天与辽西之间地带,向东可以进攻奉天、铁岭、开原,切断四平一线作战部队退路,向西,可以直扑阜新、义县,向南可以直插黑山,敌军突然南下,直插康平、法库这一手,可谓是打在整个关东军的腰眼上。

    梅津美治郎中将除了要求奉天外围的部队,死死的缠住当面抗联部队之外,还再三要求鹫津铅平中将,不能将视线都集中在辽西、热东地带的敌军身上,一定要注意身后,在阜新一线必须要留下足够的兵力,蒙疆军的遭遇就不要在关东军身上,再一次重新上演了。

    梅津美治郎大将在东北战场,采取了西攻东守的整体战略部署,与热河战场佯动的抗联,打一场山地对攻战,而在东部战线,则缩起头摆出一副乌龟加火刺猬阵型,与抗联一样,都在咬着牙苦苦的支撑着。

    杨震集中最后一点机动兵力,发起新的攻势的意图,是尽可能的打垮关东军在短期之内发起反击能力,为下半年的抗联休整,以及为恢复北满老根据地元气争取时间,并与晋北战局起到战略上的配合,让日军在调集援军的时候投鼠忌器。

    而梅津美治郎摆出这个一个阵势,也有尽可能的消耗抗联的元气,以确保南满在关东军恢复元气之前的安全,同时确保帝国在完成南进之后,恢复关东军实力,最终全面恢复满洲局面赢得一个喘息机会的意图。

    尽可能的在这场战役的最后阶段消耗对手的元气,提前为今后做一点准备和铺垫,在这一点上,东北战场上敌我双方最高指挥官不约而同的选择,杨震与梅津美治郎大将,在这场战役收官阶段的目的,在这一点上其实倒也算是殊途同归。

    而在这个相同意图的基础上,相对于表面上打的是水深火热,但实际上却是僵持不下的四平战场,敌我双方参战部队,一板一眼攻守的奉天西部战场,以及你來我往看起來很是热闹,却只在浅纵深打转转的辽东战场。

    在辽西战场,眼下统一指挥热河战场被抽调的只剩下一个半师抗联部队的李明博,在挺进军两个旅的配合之下,在有限的炮兵火力支持之下,以北守难攻的战术,与日军在努鲁儿虎山区,打了一场相当精彩,但的山地对攻战。

    李明博沒有集中有生力量,去争夺整个努鲁儿虎山战区制高点的四道营子大山至大青山一线,而是以一个加强团的兵力,从北线展开依托地形阻击朝阳、北票为进攻出发地,向西北方向攻击前进的日军主力。

    集中一个加强团,强行穿插南下威胁建平县城,以挺进军两个营加上一个团为预备队,秘密穿插至建平县城东北方向的大麦沟一线隐蔽待机,一旦朝阳日军增援建平,则立即对增援日军实施围歼。

    以挺进军的一个旅,摆出一副向叶柏寿进攻的态势,集中另外一个旅,加强山炮一个营,利用山间地形迂回建平县城背后的张营子镇,切断建平县城与叶柏寿之间的联系,并以该部,沿着山间公路两侧展开,摆出一个口袋阵型准备伏击从叶柏寿增援的日军。

    李明博将战场的重点,放在了建平境内,重点就是辽西、热河之间的战略重镇建平,而在他的正面,鹫津铅平中将则将攻击的重点放在了新惠一线,鹫津铅平中将很清楚,不拿下新惠,梅津美治郎大将的命令根本就达不成。

    所以他以四个步兵大队固守阜新东北部,由辽河平原进入辽西丘陵地带毕竟之路的骆驼山一线,以一个联队固守朝阳、建平一线,自己则带着三个步兵大队亲自坐镇北票居中策应,集中一个半联队,抱成一团向新惠一线发起攻击。

    同时以两个步兵大队配属原满洲帝**队在大换血,以及一次次的被打残之后,唯一保留下來的成建制,也是所谓战斗力最精良的,从热河战场溃退至辽西铁石部队全部的兵力,外加上号称所谓铁血部队的铁路警护部队一个团,全部秘密向建平与新惠之间展开,如果抗联从赤峰增援新惠,则立即包抄其增援部队侧翼。

    以一个加强大队为基干,组成一个支队加上这个铁石部队所属的号称铁人部队的特设队,配属建平、凌源的原日军守备队各一部为向导,沿叶柏寿、建平西部山区,秘密北上直插赤峰,寻找到抗联辎重囤积处,破坏整个辽西战场,抗联的后勤供应。

    鹫津铅平中将试图利用攻击抗联必救之地新惠,大幅度的调动目前集中在新惠至赤峰一线的抗联兵力,寻找战机,围歼热河战场抗联一部,而李明博也将攻击重点,放在了辽西门户的建平。

    在辽西战场上,无论是李明博还是鹫津铅平中将,很是默契的都将攻击目标选择了对方必救之地,试图利用攻击对手致命之处,充分的调动对手兵力,拉开其防御空档,为自己围歼敌军一部创造战机。

    二者在战术运用上,也在不约而同的利用努鲁儿虎山的山势走向,以及山区并不算险峻,但是长度却足够的地形,都寻找有利时机在进行机动设伏,争取利用伏击战,减少自己在战场上的损失,以及以最快的速度打垮对手上当的兵力。

    在辽西战场,鹫津铅平中将的兵力略微占据着优势,而且有从热河撤至辽西的部分伪满军精锐配合作战,并有一部所谓特设部队,也就是专门用來破坏敌后抗日武装地方政权的便衣队参与。

    这些日本人一手特殊训练出來的便衣队,擅长化妆侦察,而且都是受过特殊培训,尤其擅长破坏和暗杀,曾经在去年参加过冀东大扫荡的这些便衣队,给当时的冀东军区带來了不小的损失。

    在加上长期控制辽西和热河的日军,对这一带的地形相对比较熟悉,从这一点上來看,日军在整个努鲁儿虎山战区,至少占据着表面上优势,即便是在后方要留下一定的留守部队,但他投入到一线的兵力,也几乎与李明博手中的实力相当。

    ( 抗日之我为战神  p:///3/3342/  )



第三百三十一章放下架子的关东军
    但鹫津铅平在兵力上的部署,看起來是集中了所有的精锐,但也不是沒有弱点,其下属的两个师团,均为去年战役之中被重创之后重新组建的,老兵和基层军官在去年会战之中,几乎都被拼光了。

    重新补充进來的大批新兵,又因为战局紧张未完成全部训练,只完成了第一期两个月的训练,第二期的训练,只进行了三分之一,便因为战局紧张被拉到了辽西战场,也就是说这两个师团新补充的新兵,只完成了原本已经就被压缩一半新兵训练的三分之二。

    眼下这两个师团上下表面上看,虽说编制完整、齐装满员,但整体军事素质已经远远无法与当初相比,不仅因为新兵训练时间缩短,而导致的补充兵员质量下降,更因为基层军官战死太多,补充进來的大多都是预备役军官,以及数量众多短期培训班出來的小队长。

    尤其是两个师团小队长一级的军官,基本上清一色都是从特务曹长、曹长和军曹,经过短期培训之后选拔出來的,中队长一级,百分之七十都是二次动员的预备役军官,或是已经复原之后又重新转为现役的军官,陆军士官学校的毕业生,只占据了百分之三十不到。

    为了应对战局的发展大量的扩编,再加上之前的巨大伤亡,眼下的日本陆军单单依靠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的毕业生,已经难以满足对基层军官的需要,战局的快速发展以及巨大伤亡,已经让日军不可能耐心的等待陆军士官学校毕业生。

    除了在本土动员了原來大批因为服役年限已到,已经无法继续晋升而转入预备役的军官重新服役,以及原來国民动员体系内的预备军官,并缩短陆军士官学校学业年限,扩大招生数量之外。

    还从各个部队之中完成全部训练的新兵中,挑选读完中学的,在新兵训练阶段表现出色的新兵,挑选出一部分人转入教导队培训成为军官和士官,也就是所谓的甲种候补生和乙种候补生。

    乙种候补生在完成训练之后,转入士官教育学校进行五个月的伍长培训,然后在分发到原來的部队担任伍长或是军曹,甲种候补生在完成五个月的基础训练之后,进入各地的陆军预备士官学校,在进行八个月的下级军官培训之后,转为兵种小队长。

    当然这些人在日本陆军之中,是沒有资格报考陆军大学的,也极少有机会被提升到大尉以上级别军官的,至少在眼下日本陆军极其死板的人士制度之下,他们被提拔的空间极为有限。

    因为他们即沒有陆军士官学校毕业的文凭,也沒有号称日本陆军将官摇篮的陆大文凭,正规的士官学校毕业生,沒有陆大文凭都很少能够晋升到将军,更何况他们私下被称之为野鸡的这些特务军官。

    也就是说原來日军将原來培养预备军官的体系,完全转为培养现役军官,当然主要是下级军官,但日本军官晋升制度,却并未进行任何的改变,这种培养军官的办法,只是日军为了补充下级军官大量战死,以及部队编制不断扩大而采取的一种临时手段。

    在日本陆军之中这种通过新兵训练选拔上來,并经过培养的非陆士毕业生,被称之为特务军官,是陆军整个军官体系之中,档次最低的一级,即便晋升到了中尉,在排名和晋升次序上,你也始终排在陆军士官学校毕业生出身的少尉后边,一旦中队长战死,接替指挥权的永远是那些士官学校毕业生。

    也就是说你的同僚是士官学校毕业生,无论资历再长,但是只要有中队长的空缺,人家还是排在你的前面,你作为特务军官即便是中尉,也要向人家士官学校毕业的少尉敬礼,人家给你鞠个躬是给你面子,不给也得受着。

    原本这样的军官,只是在华北一些治安师团、独立混成旅团,以及独立守备队一类的部队之中存在,首先搞出这种选拔和培养军官制度的,并成立了支那派遣军步兵学校,用來培养这些人的也是中国派遣军。

    这样的军官极少分配到关东军下属师团,这样的陆军野战师团之内的,陆军士官学校的毕业生,才是关东军的唯一选择,至少在去年之前,关东军上下还是清一色的陆军士官学校的毕业生。

    但是在去年关东军下级大量军官战死,本土因为陆军大量扩充,军官培养体系跟不上的情况之下,为了补充巨大的下级军官缺口,一向挑食的关东军,也就顾不得所谓的日本陆军尊严了,甚至在下级军官的培养上,走的更加极端。

    沒办法就是按照现行日本陆军的甲种候补生和乙种候补生体制,从新兵到士官,再到军官,经过层层选拔,在加上各种培训总共需要一年半的时间,关东军也实在等不及了,干脆直接从现役士官之中,进行选拔后在进行三到六个月的培养。

    按照关东军的规定,特务曹长和曹长转为军官培训三个月,军曹转为军官的培训期为六个月,军曹以下的军士,则还是按照本土培养的标准來,当然这些转为军官的特务曹长、曹长和军曹,也要经过严格的考试之后才能毕业。

    关东军手中的现在已经迁到安东的原伪满陆军学校,在下级军官巨大缺口面前,迅速的从严格按照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标准,培养军官的教育体系和制度,彻底的转变为一个下级军官培训班。

    将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都用來开动马力培养这些从曹长一类的士官之中选拔出來的速成军官,以弥补关东军一线下级作战军官的巨大缺口,别说军官了就是军士的培养体系和时间,也缩短了三分之一。

    除了本土给补充了一批数量并不多的陆军士官学校毕业生之外,眼下关东军剩下的下级补充军官,基本上都是这些人外加一批到了年限沒有升上去,而转为预备役的军官,以及部分本土久留米陆军候补士官学校培养出來的甲种干部候补生。

    这也就造成了今年的关东军下级军官的素质普遍下降,而且在很多方面,下降不止一筹,饥不择食的关东军,就连之前一向拒绝的二次动员的预备役军官都要了,更何况这些士官出身的军官。

    日军在辽西的这两个师团,虽说从番号上都是老牌师团,但是在去年一战之中,损失过于惨重,陆军士官学校的毕业生,已经远远无法满足需要,补充进來的下级军官,都是这么來的,至少小队长一级,都是清一色的,再加上同时补充进來的那些大量的预备役军官,其战斗素质与之前相比,有很大的下滑。

    其实以日本陆军那些特务曹长和曹长的军事素养,以及本身普遍高中毕业的文化程度,如果经过短期培训,可以在短时间之内,为日军培养出大批合格的下级军官,至少要比那些脱离军队已经多少年,整天就忙着怎么样赚钱养家的预备役军官要强得多。
1...10701071107210731074...118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