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抗日之我为战神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风雪云中路

    所以虽说困难很多,但让杨震放弃这个想法的最关键问題,还是他认为自己的部队,目前还沒有能力实施这种大纵深迂回穿插合围战术,尤其是装甲部队,还沒有这种能力,此次战役之中装甲部队的作战和行动上,暴露出大量的缺点和毛病。

    这些缺点虽然眼下一时被战果掩盖,但作为全军的最高军事主官,不可能只看到表面上辉煌,而对被辉煌掩盖的问題视而不见的杨震,依旧敏锐的察觉出來,现在抗联的装甲部队规模虽说不算小了,但是无论是在编制上,还是在指挥上出现很多的问題急需解决。

    暴露出來的问題不解决,装甲部队至少短时间之内,是沒有能力去承担这种大纵深穿插迂回的作战需要的,一支部队能不能在战场上,发挥其最大的作用、绝对不单单是装备是否满足需要的问題。

    更多的还是战术运用上能不能满足需要,以及各级指挥员军事素养和理论是否足够,说白了,就是能力能不能配的上形势发展的需要,但现在装甲部队的表现,在杨震眼中却恰恰不能满足这个需要。

    这不单单是东北战场上参战装甲部队的表现,并未如杨震当初预料的那样尽如人意,而且就算在西线陈翰章亲自指挥的,那次大纵深迂回穿插作战以及随后的穿插作战,在作战之中,也暴露出很多的弱点和缺点。

    在陈翰章的穿插行动之中,如果不是以坦克部队集中翻越阴山天险,从日军想象不到的地方直插绥南,达成了整体出其不意的战略意图,而且日军部署在绥远地区的蒙疆军主力也悉数被调出,整个大同至包头广大地域兵力严重不足,给陈翰章的突袭,创造了一个先决的条件。

    使得西线投入的装甲部队,能在短时间之内达到战略目的,单单从暴露出來的很是严重的问題來看,如果沒有这个先决的条件,那一战打成什么结果还不知道,装甲部队大范围迂回穿插,对于眼下的世界军事理论來说,已经不是一个新鲜的课題。

    但是抗联來说,却还是一个全新的领域,抗联对装甲集群突击和运用,真正的掌握和熟练的运用,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抗联装甲兵各级指挥员,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的磨练,才能真正做到在战场上得心应手。

    再加上眼下四平周边的日军密度,远远的超过当初的绥南,以及日军可投入南满战场上后续的力量的规模,并且辽东远远超过阴山宽度的山区地形限制,并不太适合装甲部队大规模长途奔袭和穿插。

    而沒有装甲部队的参与,单靠连重炮也不能配备的步兵单独迂回穿插,不仅进展速度要受步兵行动速度,以及攻坚能力的拖累会异常的缓慢,就连投入的兵力,也要远远的超过抗联可以承受的能力。

    所以通过整体考虑,早在执行丰收者计划的时候,杨震放弃以坦克集中突击日军相对薄弱侧翼的战术,还是最终决定速战速决,只要达成战役发起的目的就立即撤退,也就成为一个必然的选择。

    再加上如果现在就将关东军打残,并收复全部东北,并不符合抗联,乃至整个中国的战略利益,现在就打残了关东军,以南满在日军整个战争布局之中的重要性來看,此战势必会将其他战略方向的日军吸引过來。

    这样反倒是整个对日作战战线之中,实力最弱的自己,承担了最重的作战职责,也就是说实力最弱的抗联,要抗击整个日军的主力,以及最重的攻势,这无疑是眼下的抗联,绝对无法承受的。

    日本人可以选择放弃入侵澳大利亚,可以选择放弃进攻印度,但是日本人是绝对不会选择放弃南满,乃至整个中国战场的,如果当初日本人能吐出一部分他们吞下的肉,那么也许整个太平洋战争就不会真正打起來。

    一旦日军大本营有认为南满真的守不住的危险,他们会立即调动重兵回援东北,那么对于有生力量,已经伤亡不轻,战斗力损失几乎已经可以说到了顶点的抗联來说,那才将会是一个灭顶之灾。

    别说抗联只是中国战场上,诸多方面的一部分,就连现在的整个中国,也都沒有这个能力去承担现在的日军战略重点全线转移的这个重担,沒有实力去与规模已经达到几百万的日军,却进行全面的抗衡。

    现在各个战场上的日军,不是当年七七事变之后的日军,当年日本本土并未因为侵华战争,进行本土的总动员,日军在中国战场上,投入的兵力规模虽然庞大,但始终在控制尽可能的避免影响到国内的正常经济秩序,以及动摇国力的度上。

    也就是说直到太平洋战争爆发之前,日本人在中国战场上最多只能算投入了半个身子,本土非但沒有进入总动员,还在需要保持庞大陆军的情况之下,并未减少对海军和其他方面的投入。

    甚至还有精力和能力,保证对东北的持续投资,日本人很明显,不想为了中国而牵制国内的正常经济发展和生活,同时对于中国地形复杂,同时也相当贫困的西部,也阻止了日军继续西进的**。

    在加上总动员之后,对国力造成的不可能避免的损伤,以及日本本身相对单薄的国力也注定其不能长时间的处在总动员状态,所以对于动员程度有限的日军,中国虽然打的异常艰苦,但是采取以空间换时间的战略,还是可以勉强的承受。

    但一旦完成总动员,日本在中国战场上投入的兵力和实力,绝对不是中国,尤其更不是抗联可以承受的,眼下日本人已经部分完成动员,其兵力扩充力度之大,一旦放弃其他战线,全部投入到中国,那么中国战场上眼下僵持的局面将会彻底的被打破。

    而且缩短战争时间,固然可以减轻中华民族的牺牲,缩短中国人民遭受的苦难的时间,但对于争取美英援助方面,却会带來相当大的影响,对于自己那张目前还大部分都存在于纸面上的计划,会带來致命的影响。

    这不是杨震自私,更不是他有意识的在保存实力,除了抗联沒有力量,彻底的击败,并歼灭整个南满日军之外,最根本的是中国人在这场战争之中付出的牺牲和苦难代价,能不能获得实际上的收获,并不意味着是在战场上收复多少失地,减少多少战争带來的创伤。

    是能不能换來中华民族真正的崛起,而不是停留在一个只在纸面上,人家以及想割下來一块肉就割下來一块肉,而自己却只能张嘴抗议的虚弱大国,国力决定国运,真正打造一个强大的中国,不是动动嘴就那么简单的。

    此次战争,固然给中华民族带來了无数的苦难,但也带给中国人一个真正崛起机会,只是在杨震所知道的那段历史之中,中国当时的政局,并沒有完全的利用这个机会,而且国民政府,也沒有能力去承担让中国真正腾飞,将中国建设成为一个真正强国的能力。

    杨震要的不是自己所掌握的那样,表面上还算强大,但本质极其虚弱的,实际上根本就沒有人把你当回事的,依靠别人恩赐才得到的一个所谓大国的名义,一个虚弱的胖子,一个任人分割的所谓大国,实际情况却并未比战前真正好到哪里去。

    九一八事变中国失去了东北,抗战结束却永久的失去了外蒙古,却连抗议权都沒有,这样的一个虚弱的大国,对于杨震來说根本屁用沒有,现在的他宁愿背负着骂名,也要坚定不移的走下去,因为他的要是实实在在的真正强大起來,让一切外敌都不敢小视的一个中国。

    所以杨震认为如果现在就倾尽全力,从根本上却削弱日本维持战争的根本潜力,从自己整体计划來看对中国人來说,并不是一个很是划算的买卖,在战场上只能是鹬蚌相争渔翁得利,耗干自己的血液,让美英在那边占足了便宜,。

    再加上抗联眼下也真的沒有那个实力,一鼓作气的围歼关东军主力,彻底的解放全东北,即便勉强打下來了,在日军集中兵力的反扑之下,也根本就守不住,甚至可以说一旦在南满战场将有生力量耗尽,别说南满守不住,就连原來的老根据地,也恐怕很难守住。

    饭要一口口的吃,路要一步步的走这个道理杨震也是明白的,在眼下只有五两肚子的情况之下,硬撑下去二斤,只能把自己撑出毛病來,当年他半斤的肚子,硬吃进去八两,是形势所迫别无选择,如果在现在还这么不顾一切的生吞硬咽,那么撑死的只能是自己。

    所以杨震在整个丰收者计划之中,还是选择了速战速决,达到目的之后立即收手,而沒有选择将战事拖延下去,更是压根就沒有想过从背后直插四平一线,完成对四平方向关东军主力的合围,这对于他來说,不单单是冒险,而是一种根本战略上的失策。

    当初在时机有利的情况之下,杨震都沒有采取梅津美治郎担心的那种战术,在眼下在关东军已经吃了一次大亏,有了准备之后,他就更不会去冒这个风险了,在杨震眼中有些事情只能做一次,如果想到再來一次那就是愚蠢了,一而再的去重复着一种做法,杨震认为极为不可取。

    ( 抗日之我为战神  p:///3/3342/  )




第三百二十九章 东守西攻的关东军
    不过虽说沒有打算再來一次,有模有样的在日军侧翼上再捅上一刀,但是杨震却在东线日军防御正面,以奉海铁路为中心和分界线,以西的西安至北山城一线,南山城至五凤楼一线,加强了兵力的部署。

    将刚补充调整完毕抗联头等主力师之一的六师,调往了北山城与南山城之间,并配属了一个榴弹炮营外加一个日制加农炮营,对清源一线的日军,不断的展开战术性的攻击,不断的以浅纵深迂回穿插的方式,拔出日军重新部署在辽东正面的兵力集结点与阻击阵地。

    为了分散四平正面敌军的密度,杨震哪怕是宁愿削弱正面战场有限的后续兵力投入,也在这个方向加强了兵力的部署,并命令王效明指挥东线所有的部队,在新宾至清源一线,方向发起一次牵制性的进攻。

    如果可以,将上次丰收者行动遗漏下來的清源红透山铜矿炸掉,当然如果能拿下來,那是最好不过的了,如果拿不下來,就彻底的炸掉,杨震打算利用日军眼下亡羊补牢的心理,给关东军好好的上一堂战术心理科。

    让日军自己分散一定的兵力,在四平正面暴露出一定可以利用的缝隙來,虽说此次杨震集中最后一点点兵力,发起的新一轮攻势,只是为了策应西线陈翰章的作战,但并不代表着杨震就真的在四平方向就此罢手。

    全部解决关东军主力,他现在还沒有这个能力,但是利用关东军目前在东线草木皆兵的心态,通过大范围的调动日军在四平战场上的部署,寻找到有利的战机,狠狠的从关东军身上,再撕咬下一块肥肉來,他还是很乐意的,他的要求不高,将日军部署在四平一线的两个主力师团打残了就可以。

    不过在整个四平战场上,杨震还是采取了小刀片肉的方式,不断的以浅纵深迂回穿插,这种比较适合目前抗联实际情况的战术,虽说进展慢一些,沒有战役发起之初的大开大合,但是却稳扎稳打,一点点的将日军一线作战部队消耗掉。

    在眼下整个战场上的态势,已经到了以稳为主的时候,杨震是绝对不会采取任何的冒险行为,但杨震也通过在整个东北战场的三条战线上,不断的采取佯动调动日军,试图在稳扎稳打的情况之下,寻找战机再解决一部日军。

    并不知道杨震在东线的后续动作,只是在虚张声势,其实自己根本就沒有必要担心抗联,会复制上一次的突袭行动,的确有些草木皆兵、风声鹤唳的梅津美治郎,生怕第一次的偷袭成功,会鼓舞抗联再來一次的念头。

    这位谨慎过度的关东军司令官,尽管在兵力同样不充足的情况之下,还是选择了在辽东山区加强了整体防御态势,但考虑到纵深防御态势,梅津美治郎大将的防御重点还是四平和奉天周边。

    尤其是四平方向,虽说抽调走一部分兵力,加强辽东与奉天的防线,但是他在四平方向,却也不断的在收缩阵地,将四平方向的所有日军参战部队,牢牢的缩成一团,摆出了一副你要打就打,反正我是坚决不出头的态势。

    梅津美治郎在四平方向摆出的这一出,让依旧想要再从日军身上撕咬下一块肉的杨震,却是一筹莫展,日军利用层层叠叠,相互支撑的半永备工事群,采取逐步抵抗,甚至连战术反击都极少进行的乌龟战术,让张着嘴的杨震始终找不到下口的机会。

    其交叉射击的反坦克火力,以及大量的反坦克壕、反坦克障碍物,也让抗联投入战场的装甲部队进展相对缓慢的多。

    在接到杨震命令之后,在前线指挥的王光宇多次集中装甲二师的主力,试图打一场浅纵深的快速穿插战,将当面日军分割出來一部分,但是他的多次努力,都被日军数量大增的高炮群,以及采取的新型反坦克战术给遏制住。

    关东军明显吸取了之前的教训,在战场上新抢修的固定反坦克阵地上增加了防空掩护,同时调整了一线反坦克炮阵地的部署,加强了对反坦克炮阵地的伪装,并调整了各种反坦克火力的射程要求。

    装备量最大的九四式速射炮,开火距离不许超过一百米,威力最大的一式速射炮,开火距离不许超过一百五十米,并火速下发了抗联已经出现在东北战场上的各种坦克照片,严格下令规定各种反坦克火炮射击目标。

    而被他苦心搜罗來的那些调往前沿,作为远程反坦克火力的八八式和大正十四年式高炮,则严格规定了射击目标,一式反坦克火炮都无可奈何的马尔蒂达二型坦克,以及配备了七十五毫米坦克炮的四号坦克。

    德制三号坦克与美制轻型坦克,交给一式反坦克火炮,至于其他型号的轻型坦克,则交给九四式速射炮,尤其是二六和b,以及德制二号坦克,捷克式三八和三五坦克,全部都改由关东军装备数量最大的九四式速射炮负责。

    同时在反坦克火炮阵地周边,部署了大量轻机枪和掷弹筒作为掩护火力,专门用來封锁抗联配合坦克作战的步兵,保护这些反坦克火炮,为此冈村宁次从丢掉奉天军火库之后,库存已经不多的储备之中,抽调了几乎所有的轻机枪加强给一线各个师团。

    虽然这个射击距离,几乎等于是自杀性的防守,但是对于日军來说,却是最好的一种反坦克办法,要是再像之前那样,所有反坦克火炮各自为战,在三百米以外就开火,那么只能让人家在远距离之内,一个个像是打靶子一样,将自己的反坦克火炮阵地摧毁。

    为了弥补反坦克炮的不足,冈村宁次还为四平方向的部队,配发了大量的九九式磁性反坦克雷,并制作了大量的莫洛托夫鸡尾酒燃烧瓶,甚至命令前线部队,组织反坦克奋勇队,也就是人肉反坦克队。

    为了遏制住抗联的坦克冲击波,梅津美治郎采取了一切在他看來必要的办法,虽说这些办法,付出的代价极大,过近的开火距离,让日军相当一部分反坦克炮的幸存时间,不超过半天。

    至于那些使用莫洛托夫鸡尾酒燃烧瓶、九九式磁性反坦克雷,甚至浑身上下捆满了手榴弹,或是炸药包的所谓肉弹攻击,派出去的奋勇队只要出动,就基本上是有去无回,但梅津美治郎采取的这些手段,到底还是起了一定的作用。

    面对火刺猬一样不要命的日军反坦克阵地,以及多种反坦克手段,抗联的坦克攻势速度以及突破力度,下降程度相当的明显,王光宇组织的多次集群攻势,付出了一定的代价,效果却并不明显。

    可以说在四平方向,在战役收官阶段,梅津美治郎采取的龟缩外加火刺猬战术,取得了相当的成功,在付出不轻的代价,以及长时间进展缓慢的僵持之后,王光宇不得不停止这种得不偿失的战术,改为常规的坦克掩护步兵,采取两翼对攻,中间突破的战术。

    不过在四平方向与辽东,梅津美治郎采取的整体战略是以守为主,但是在辽西,他下达的命令却正好相反,梅津美治郎明确命令部署在西阜新、朝阳一线的日军两个师团,利用当地努鲁儿虎山山势走向,抽调兵力与抗联打一场有限度的对攻战。

    在梅津美治郎看來,如果在辽西战场,能将抗联驱逐出努鲁儿虎山西麓,将整个努鲁儿虎山势控制在自己手中,将整体防御阵地向西北方向拓展至老哈河流域,可以改变未來关东军在辽西的整体防御态势。

    这不仅是在防御辽西走廊时候,可以取得居高临下的态势,还可以利用辽西丘陵地带层层阻击,消耗敌军由热河方向试图进入辽西的有生力量,确保辽西走廊,保证关东军与中国派遣军之间的联系通道畅通。

    同时也可为也许不远的将來,重新进入热河打好基础,尽管这位眼下认为关东军目前最好的战略,就是防御的现任关东军大将司令官,对能不能收复热河并不是太过于热心,此次作战,他的防御重点也沒有放在热河,而是直接将整个辽西战线,收缩至努鲁儿虎山一线。

    现在的梅津美治郎大将,甚至对收复整个关东军眼中失地,都已经不在热心,他眼下的心思,都放在了怎么样守住南满上,但他依旧认为如果能将西北战线,拓展至老哈河流域,将努鲁儿虎山全部控制在手中,会改变未來作战的整体态势。

    努鲁儿虎山西北与七老图山相连,西与燕山山脉相接,背靠辽西丘陵地带的松岭山脉,地处蒙古高原与辽河平原交界地带,向东则为辽河平原的屏障,向南则与松岭山脉为主的辽西丘陵地带,以及冀东山地成掎角之势。

    这里山势虽高,但是并不陡峭,如果能够全面夺回努鲁儿虎山脉的控制权,将辽西战线前推至老哈河,将会处于一个进可攻退可守的位置上,这对改变整个辽西、热河战场的态势,还是相当有利的。
1...10691070107110721073...118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