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抗日之我为战神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风雪云中路

    等**建国之后,给予美国贸易最惠国待遇的地区依旧还是那几个省,其他地区,包括整个中国除了东北之外,最发达的华东地区一直对美国商品说不,这么一搞下來,也就说人家给美国的地区,只有人家的五分之一面积。

    而这五分之一的中国,对美国物资和原材料以及生产技术的需要,虽然也大量需要美国最新技术和科技价值含量高的科技产品,但是这些产品统统都在美国禁运名单之上,美国可以出口,除了大型发电以及输变电设备,以及一些冶金设备之外,美国政府同意出售的东西几乎为零。

    但在这份协议之中,美国需要给中国人开放的市场,却是面对整个中国,这么一算计,美国人基本上无利可图,反倒是把自己的市场整个拱手想让,要么放开技术制裁,同意出口中国人最急需的航空喷气发动机、大马力柴油机等一系列高科技产品,要么就接着吃亏。

    美国人找到中国人要求修改贸易协定,但是杨震却坚决不干,直接告诉美国人,修改可以,要么解除对高科技产品,对中国购买美国科技专利和中国留学生选修专业的封锁,要么就这么下去,大家还是该干嘛干嘛。

    先是欠债不还,在对日战利品上耍了美国一把,接着又在贸易上搞出这么一堆花样,美国人对杨震简直恨之入骨,全美大学以及科研机构之中,为了研究杨震这个家伙究竟是什么人的研究所,就达到十五六所,每年关于杨震的研究报告,达到了上千份。

    在美国中央情报局的名单上,杨震一直是排在前五名的,甚至杨震的一举一动,美国中央情报局都有几百位高级探员在死死的盯着他,如果杨震在政坛上消失一个月,美国人就要花费一笔不菲的资金,研究这个家伙消失这段时间究竟去干了什么。

    最搞笑的是在七十年代初,杨震因为旧伤复发,到海南岛养了半年的病,半年之内沒有摸清楚杨震下落的美国政府乱成一团,花费了一笔不菲的代价,专门研究杨震这半年干嘛去了。

    当在七十年代末期,接任中央军委主席之后的杨震第一次应邀访美的时候,美国人甚至抽调了几百位所谓的中国问題专家,转门研究杨震这个中国第二代领导群体之中最年轻的人,在这次访美究竟会搞出什么幺蛾子來,如果不是杨震当时举足轻重的地位,恐怕美国人会宣布杨震终身为不受美国欢迎的人。

    不过这些事情杨震虽说现在就已经开始秘密谋划,甚至在某些方面已经开始着手部署,尤其是对日本本土下一步的轰炸重点,已经要求航空兵按照自己要求制定计划,在目标的选择上,一定要多注意一些。

    但是现在已经秘密组建一个郭炳勋都不知道,包含着情报、政工、工业专家,以及对日经济专家组成的精干小组,正在苦心筹划,从情报到目标的选择,包括后续可能带來的结果都要反复仔细考虑到的杨震,根本就沒有想到自己这个计划实施之后带來最终的影响。

    现在对于杨震來说,重点还是放在眼下的战场之上,不过尽管杨震对郭炳勋的担忧不以为然,但多准备几手在杨震看來还是必要的,杨震最终还是决定同意郭炳勋,对日军可能会采取的某些做法,拟定一个应对计划。

    还是那句话,不怕一万就怕万一,日军虽说战术死板了一些,变通能力差了一点,但并不能说这支军队,从大脑到脚后跟全身彻底都僵化了,这支军队的应变能力,还是可以的,对新战术的反应能力,虽说慢了一些,但并不代表他们彻底的不接受,有些事情,还是及早做一些准备,以免到时候被动为好。

    在杨震与郭炳勋快速的拿出应对办法之后,抗联将手中所有的预备队全部投入一线战场,在四平战场,集中东北战场全部的坦克、飞机,对四平方向采取了正面挤压、两翼钳制,与大纵深迂回配合的整体战术发起最新的一次攻势。

    为了将日军的注意力,从山西战场吸引回东北,杨震从四平正面抽调一部分兵力,向康平、法库、昌图方向发起大纵深的穿插行动,经彰武向巨流河一线,发起强行攻势,直逼四平一线日军各个师团的纵深,以及整个的大后方,并摆出再一次兵逼奉天的态势。

    兵锋直指***子、虎石台、新台子等奉天外围各个要点,配合正面发起的攻势,试图再一次对四平一线的日军,发起前后夹击,而此时整个南满腹心之敌,在原有部署在开原、铁岭一线的一个师团被成残废之后,关东军已经是无兵可守。

    而在原本相对平静的热河战场,抗联以及配属指挥的挺进军一部,不断集中兵力是关东军依托努鲁儿虎山一线,构筑的防线发起攻击,在努鲁儿虎山区,两军爆发了一场激烈的炮战,这一战将关东军和整个日军大本营的注意力,从华北战场又吸引回的东北战场。

    ( 抗日之我为战神  p:///3/3342/  )




第三百二十五章 都在撑着最后一股气
    实际上无论是关东军,还是日军大本营都很清楚的判断出,抗联发起此次攻势应该是抗联在东北战场上的最后一次攻势,现在的抗联,在战场上明显处在强弩之末的状态,只要扛过抗联的最后这三板斧,东北战场也就到此为止了。

    可即便是清楚的判断出局面來,但对于前一段战役之中伤亡同样巨大,甚至远远超过抗联的关东军來说,现在却是同样处在已经无兵可调的状态之下,面对着抗联在热河发起的进攻,虽然已经准确判断出热河的攻势,应该是抗联发起的牵制性行动。

    但关东军却无论如何,也不敢从辽西抽调部队增援南满,在辽西兵力被牵制,关东军是在无法抽调兵力增援的情况之下,梅津美治郎不得不冒险,从四平战场正面火速抽调回來两个联队另六个步兵大队,立即沿新民至***、虎石台、新城子一线全线展开。

    同时立即派出得力人手,乘坐飞机返回旅顺,从旅顺守备队以及外长山群岛独立守备大队之中,成建制的调出六个步兵中队,并动员在关东州的侨民和所有日籍、朝鲜籍的警察,除了每个县留下少量配合同样少量的宪兵维护所谓治安之外,全部派往一线参战。

    战况紧急,也來不及训练,警察又不是集中驻防,只能以中队为建制,凑齐一波调往前线一波,至于那些警察能有多少活着回來,就不是眼下急于稳定住前线战局的梅津美治郎大将,能够顾虑到的了。

    反正关东州还有部分海军驻防,帝国对关东州的治安控制一向异常严密,治安也算是良好,帝国调走一部分警察沒有太多的问題,临时出现的治安上缺口,可以抽调海军那些水母上岸参加吗。

    不过考虑到集中部分警察之后,兵员依旧有些不足,梅津美治郎大将在将警察集中,投入到一线作战的情况之下,派人去关东州不顾地方行政人员的坚决反对,将所有男性侨民之中,十七岁以上,四十五岁以下全部集中起來,拉到大石桥整训,作为预备人员,随时准备投入到战场上。

    而在梅津美治郎的正面,在关东军不惜一切代价从后方搜罗兵员的同时,抗联也在成建制的将原來的工程、铁道等兵种,包括后方已经所剩不多的警卫部队,进行改编成建制的调往前线,就连东北局和东北人民政府的警卫团,都调出两个营。

    为了准备这最后一击,他的对手抗联也在倾其所有,除了正在抓紧抢修通辽至开鲁铁路线,以及部分秘密铁路线上的部分铁道兵和基建工程兵之外,所有的铁道兵和工程兵全部进行整编。

    原來以铁道兵为基干整编补充的一个师,根本就无法满足需要,在重新投入四平周边这个巨大绞肉机一样的战场,只掀起了几个浪花,根本就无力改变整个战区的态势,前线参战各个部队,已经到了不补充根本就无力实现总部计划的情况。

    在后续兵力依旧不足的整体态势之下,郭炳勋亲自要通各个二级军区的司令员和政委,以及铁道兵和基建工程兵、后勤部各个部门的负责人,将根据地内各个二级军区和分区所属各县的武装,除了各县留下一个骑兵小队,一个步兵中队之外,全部集中进行整编。

    编成一个半整编师,全部投入到一线作战战损最严重的部队,原來已经划拨给东北局建制内的铁路公安部队,也全部重新转入作战部队,经过不惜一切代价的搜罗,郭炳勋在战役最后关键时刻,硬生生的拼凑了十六个独立团的预备兵员。

    这些兵员在经过三天的集训之后,立即开往四平前线,补充一线参战部队战损,通过种种的努力,前线有五个师重新充实了建制,三个师部分恢复了被打残的单位,但这已经是抗联,目前能够抽调补充兵员的极限了。

    此次集中调整之后,全军在后方每个二级军区只剩下一个团,担任战俘营和日侨集中地的警戒和监押,各个军分区所属各县只剩下一个半的地方武装勤务中队,担负监管、重要目标警卫的工作。

    铁道兵只留下两个团,以及两个独立营,继续抢修开通铁路,以及大小兴安岭崇山峻岭之中几条秘密铁路线之外,原來正在进行的对长白山区关东军修建的各个铁路支线整修的任务,全部暂时停顿下來,调出的部队,全部进行整编。

    而不算配属给航空兵的工兵团,司令部直属五个基建工程兵建制团另四个独立营,只剩下三个独立营在大兴安岭之中从事秘密工程,其余的全部进行整编,两个团合并为一个,编成两个整编团和一个简编团,编入一线作战部队补充伤亡。

    原來承担的各条战备公路硬化,以及佳木斯、牡丹江、东宁、汪清、延吉等永备机场修建和改建的任务,全部交给地方政府负责,各个军兵种以及后勤部门,能抽调出來的警卫部队,尽可能的抽调出來,能留下一个排的,绝对不留下一个连。

    通过采取种种手段,不惜停顿下來一批重要的工程建设,郭炳勋不惜一切代价拼凑出來一部分补充兵员,在新兵补充不足的情况之下,一切为了前线的口号,遍布了整个根据地,除了实在不能抽调的部队之外,所有能抽调的部队,几乎全部被抽光。

    至于根据地内留守兵力不足的情况,则暂时改变原有的新兵,全部集中到军区统一训练极度训练的办法,将所有的新兵编成二十个新兵团调往二线地区,一边进行训练,一边担任二线警备任务。

    眼下都已经筋疲力尽的关东军和抗联,抽调的兵力都已经是手头最后一点点的实力,大家其实都已经打不下去了,然而确定权却偏偏不在东北这个主战场上,而是在华北的山西和察南,大家都在死撑着最后一股气,现在比的就是看谁先挺不住倒下去。

    原本梅津美治郎想要从朝鲜军调集部分兵力,增援到东北战场,但对于他的这个要求,大本营却丝毫沒有考虑余地的一口回绝,大本营明确表示,朝鲜军在任何情况之下,一兵一卒都不允许调动。

    朝鲜半岛是连接日本与大陆的最近通道,帝国当年苦心兼并朝鲜,甚至不惜与当时的俄国一战,就是为了取得一块进攻中国的跳板,沒有了朝鲜,整个帝国在支那与满洲的军队,与本土的陆地联系将会全部被切断。

    同时这个朝鲜军,不仅承担着本土与支那战场之间联系的关键部位防御,也是帝国本土最后防御圈的重要屏障之一,所属两个师团,现在归本土防御总司令部指挥,这两个师团,是本土现在仅剩不多的常备师团。

    可以说承担着本土防御,相当重要一环的守备,如果将这两个师团调给关东军,万一出了朝鲜出了什么状况,本土怎么办,而且现在大本营也沒有新的师团,來填补朝鲜军这两个师团调出之后,留下的防务空缺。

    除了这些原因之外,其实真正让大本营拒绝调朝鲜军进入南满参战的主要原因,除了抗联目前已经控制了丰山至镜城一线的图们江口,并已经从东北方向威胁日军在朝鲜北部统治核心的平壤,朝鲜半岛实际上已经处于战场,以及朝鲜半岛在日军整体战略态势之中,异常重要的地位之外。

    最关键一点就是抗联突袭南满纵深,横扫整个辽东的那一战,给日军大本营留下的印象太过于深刻,那一战抗联施展的大范围穿插战术,横扫奉天、抚顺、本溪、鞍山、辽阳一线,让日军大本营至今心有余悸。

    如果不是当时为了便于指挥,关东军司令部从四平撤退之后安置到开原,那么此战损失的就不是南满的工业了,搞不好自明治维新创建新式军队以來,陆军恐怕就出现第一个战死或是被俘的现役陆军大将了。

    大本营很是担心抗联在朝鲜,在有模有样的來一次,如果抗联将在南满采取的战术,在朝鲜复制一遍的话,就不是单单损失了一些工厂的事情了,朝鲜半岛也不是距离本土相对遥远的南满。

    帝国本土与朝鲜半岛,可就隔着一个并不是很宽的海峡,尤其是釜山一线,因为帝国与南满、支那战场之间运输的关系,集中了大量的运输船只,如果这些船只落入敌军手中,再加上敌军又有大量的轰炸机和运输机,哪怕只有一兵一卒的敌军踏上本土,对日本來说都是一个耻辱。

    就算不偷袭本土,那么朝鲜境内还有众多对维持战争所必须的工厂,眼下奉天兵工厂已经被破坏无法生产,如果仁川和釜山的兵工厂再丢了,那么将会给帝国的整体战略带來致命的影响。

    尽管梅津美治郎大将已经再三保证,北满的抗联现在已经到了兵力使用的极限,但大本营依旧不敢冒任何的风险,直接拒绝了从朝鲜军或是南方军,哪怕是中国派遣军之中,至少给关东军成建制的调拨一个师团的申请。

    大本营直接告诉梅津美治郎大将,南方军对澳大利亚和印度的进攻,已经进入最后的准备,大本营所有的预备队,已经调往太平洋和东南亚两个战场,关东军眼下只能依靠自己的力量,來遏制住抗联的攻势。

    甚至不仅沒有给关东军任何的补充兵员,大本营还从旅大关东军最后一批储备弹药之中,抽调走了三分之一的炮弹和一半的轻武器弹药,在奉天兵工厂已经处于停产状态之下,沒有从本土给关东军调拨一发子弹。

    当然大本营也沒有一切都做绝,同意朝鲜军立即从朝鲜为关东军动员不少于一万名的在乡军人,并为关东军征集五万名朝鲜籍的新兵,并安排朝鲜军立即拆卸仁川兵工厂,将那里的工人和技术人员,包括大批设备在内,全部调拨给关东军。

    如果关东军能够在短时间之内恢复奉天兵工厂的生产,大本营在整个四二年,不会在从这个工厂抽调任何弹药和物资,设立在关东州的那几个南满仅存的军工原料工厂产品,可以优先调拨给关东军。

    ( 抗日之我为战神  p:///3/3342/  )



第三百二十六章 梅津大将的危机意识
    只是这个日军大本营给关东军画的饼,虽说画的很大,也很圆,但潜在的议題是,现在大本营无法提供给你们任何的补给,如果你们有能力恢复生产,在四二年剩余的时间之内,大本营也不会要这个兵工厂生产出來的一发子弹。

    当然这个前提是,如果关东军能够恢复奉天兵工厂生产的话,也就是说理想很丰满,但是现实却是很残酷,整个奉天兵工厂被拆走了三分之一的设备,沒有拆走的设备,关键部件能拆卸的也全部被拆卸一空。

    奉天兵工厂那几座几百吨的水压机因为过于笨重,一时拆卸不走,可上边的所有电机和所有零部件都被拆走,除非在短时间之内找到配件和电机,否则整个水压机已经变成了一堆废铁。

    最关键的这些水压机是欧洲和美国进口的,以现在的局面想要补充备件,几乎沒有任何的可能,而且不仅沒有带走的设备,都被拆卸走关键的零部件,几乎所有的工厂的锅炉房和水塔等所有的配属设施都被炸掉,输变电设备被拆卸的一干二净。

    就锅炉的炉膛内都被丢进了手榴弹,虽说大部件沒有被炸毁,但是维修起來却是相当的麻烦,全部的供暖管道和配属设施,不是被拆走就是被炸掉,办公楼所有的楼梯都被拆掉,至于无烟火药和特种钢材冶炼分厂,不仅所有的设备连一个零件都沒有剩下,甚至就连厂房和办公楼都被炸掉。

    而设备被拆走到还好说一些,最为关键的是三千多名技术人员被抓走,所有的武器装备图纸,都被一把火烧的干干净净,所有涉及到军工的厂区从厂房到车间,从幸存的建筑到残余的设备,就连供暖管道里面都布满了地雷。

    这些地雷不仅有普通的反步兵地雷,敌军还设置了大量的诡雷,在这些地雷的布置上,敌军可谓是煞费苦心,尽管关东军火速从前线调集回大量的工兵,但这些雷区布设的实在太诡异,各个工厂雷区清扫的速度,异常的缓慢。

    在夺回工厂之后,已经有大批日军官兵被地雷炸死、炸伤,不仅警戒的官兵被炸死、炸伤,就连工兵也是平均一天一个小队的伤亡数字,甚至厂区道路上已经清扫过的雷区,却依旧还有地雷。

    一个卫兵在夜间到已经清扫过的墙角小便,结果一泡尿下去,浇响了一个在墙体内的诡雷,由于爆炸的位置,正好对着最关键的部位,这个卫兵当即被炸的直接成了日本最新的一名太监。

    后來工兵仅仅在奉天兵工厂铸造车间周围的墙体之内,就发现了二百多枚被伪装与部署的极为巧妙的木壳诡雷,而就在排查与清除这些诡雷的时候,整整半个工兵中队非死即残,就这只是一个分厂的围墙,整个奉天城内各个兵工厂内的地雷究竟有多少,除了那些埋雷者,恐怕沒有人会知道。
1...10671068106910701071...118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