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之我为战神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风雪云中路
这些日本人手中的钢铁厂和石油冶炼企业,以及其他的工厂,都是利用从中国掠夺的资源建设起來的,之前日本人对中国残酷掠夺,抗联方面就大度的放弃索赔,美国人在战争之中违约的事情,抗联也不打算再追究,但这些工厂必须用來补偿战争之中美国人已经答应,却最终并未运到的工业设备。
面对杨震指责美国人口惠而实不至,答应的援助远远沒有达到美国人当初承诺的数量,巨大的缺口造成了严重的后果,让中国人在战争之中付出了更多的鲜血,实则在美国人眼中,就是打算抵赖不还的指责,在加上随之引发的军舰事件,在两军之间带來的严重矛盾。
在罗斯福总统病逝之后,本就已经改变对华政策的美国方面,最终与抗联走向了彻底的决裂,原本按照杨震的意思,利用美国人试图以调停人身份,调解战后中国局势的心态,想办法将美国人答应,却始终沒有到位的设备搞回來的想法,却最终落空。
在战争时期在相互利用情况之下,结成的所谓鲜血换來的友谊,是如此的脆弱,当对日战争结束之后,短短的时间之内便灰飞烟灭,明面上双方公开的相互指责加上唇枪舌战,私下里也都在做着一些应对意外的准备。
翻脸之后的美国方面,不仅一口拒绝了杨震提出的美国方面继续提供战争期间答应,却未能提供的设备,抗联归还一部分日本工业设备作为交换的建议,还要求杨震立即归还战争期间,所有的美国援助装备费用,并立即将所有的部队,全部撤出日本本土。
在被杨震毫不犹豫的拒绝之后,为了恐吓这些这些在那位已经从太平洋盟军最高统帅,转为盟军驻日军事管制总司令的高傲的美国将军眼中,相当无法无天的中国人,驻日美军派出兵力包围了抗联在日本本土执行任务,全美制装备的那个装甲旅。
杨言现在战争已经结束,他们要将这个装甲旅缴械,收回这个旅装备的九十辆四谢尔曼坦克,三十辆五轻型坦克,大批三型半履带车,为了威胁抗联驻军,美军还在出动兵力的同时派出大批的飞机,挂上炸弹在这个装甲旅的驻地上空來回的穿梭,并切断了这个旅,驻地对外的所有补给通道和有线通讯联系。
而接到最后通牒的抗联这个装甲旅,在未接到上级命令的情况之下,立即按照抗联私下的谁敢动手,就他妈的揍回去,就算躺下了,也不能让对手站着的老习惯,也毫不示弱的立即收缩兵力,全军开始构筑工事,做好战斗准备。
并摆出一副你真的敢來,我他妈的就和你决一死战,我就算是死,也要狠狠的咬下你一口肉架势,而抗联进驻日本本土的另外两个师,在杨震的命令之下,则立即将当面的美军合围起來,大炮直接架设到了驻日美军司令部的眼皮子底下。
( 抗日之我为战神 p:///3/3342/ )
第三百二十三章 事后余波之争吵
相对于进驻日本之后,把这里当成了度假胜地,整天沉迷于酒色之中的驻日美军,自进入日本本土之后,一直处于一级战备的抗联行动的速度要快的多,这边美军出动机动兵力,刚刚包围装甲旅驻地,那边的抗联立即将当面的美军包了饺子。
在这种态势之下美军又从冲绳,调集了两个海军陆战队师火速进驻日本,并停止了驻日美军复原回国的进程,重新武装了那些已经复原,但还沒有來及回国的老兵,同时驻扎在冲绳的一个空降师,也做好了一级战斗准备,整个驻日美军陆海军航空兵,也进入一级作战准备,东京湾的美国海军舰队,已经摘下炮口上的防护。
美国人调兵遣将,杨震也不甘示弱,抗联也调集大批的作战飞机,进驻朝鲜南部的釜山、丽水半岛、济州岛上的机场,将驻朝鲜和中国东北的三个步兵师,一个装甲师外加一个装甲旅南下,自光州与高兴半岛之间展开,驻北平的空降第二师,也经铁路进驻汉城。
并在汉城机场,调集了一百四十架运输机,将整个朝鲜半岛的大大小小的船只,只要带动力,不管是机帆船还是客货滚装船,都调往了宝城湾集中待命,整个朝鲜南部和日本本土,在短时间之内战云密布,双方很是有一股子大打出手的架势。
看着抗联与美军在自己国土上,摆出一副大打出手的态势,当年曾经与沙俄在中国东北也曾经大打出手,今天那场在中国人身上的悲剧,要在自己身上重新上演的日本人,心中在相当不是滋味的同时,也盼望着双方能够真正的打起來,给日本创造一个东山再起的机会。
只是不如日本人所愿的是,双方虽说表面上剑拔弩张,大战几乎是一触即发的态势,但刚打完一场世界大战的美国人,不想在短时间之内在卷入一场新的战争,,而抗联在国内的局势之下,也无力应对一场新的世界大战,更何况还是对付美国这样的对手,双方架势拉的十足,但大部分时间打的还是嘴战,热战最终还是沒有能够打起來。
在得知抗联进驻日本的兵力,与驻日美军大炮都加起來消息之后,立即放下手中的国共谈判,受主席委托立即从中国立即赶到朝鲜的副主席,以及作为国共调停者的前美国陆军部长的协调之下,经过一个月的唇枪舌,这场沒有硝烟的战争,双方最终还是握手言和。
杨震最终放弃对八幡钢铁厂未來得及拆卸的炼钢部分,以及其他还未來得及下手工厂的后续拆迁要求,作为交换美国方面也不在追究,抗联对其他日本工业的拆迁行动,并对被其海军扣押的所有物资和机器设备全部放行。
同时在杨震的要求之下,在战后双边贸易之中,无论中国今后的政局走向如何,双方的经济交流以及经贸往來不得受到任何的限制,**在其所辖根据地的范围之内,给予美国贸易最惠国待遇,而美国则给予中国贸易最惠国待遇,这个贸易协定,不涉及到中国政局的转变。
对于战时美国对抗联实行租借法案援助的装备和设备,以及大量军工原料偿还方式,双方另行选定地点进行协商,但对于日本海军残存舰艇问題上,美国人却是寸步不让,美国人坚持要求,抗联必须交回带走的所有日军潜艇,以及驱逐舰以上的军舰。
这些舰艇交给盟军最高统帅部,驱逐舰一级统一抽签分配,包括潜艇在内的驱逐舰以上的舰艇,则全部拆成废铁用于日本战后重建,并将带走的所有日本海军工程技术人员,所有军舰的设计图纸,库存设备交还回來,由联合国和盟军统帅部统一销毁。
但对于美军的要求,杨震是坚决不答应,他坚持为了避免日本重新武装的危险,这些舰艇必须交给抗联处理,至于图纸和设备,都已经在美军轰炸之下什么都沒有剩下,抗联并未取得这些图纸和设备。
作为侵华的急先锋,日本海军应该为中国自甲午战争以來遭受的苦难负首要责任,这些海军工程技术人员,应该以自己的知识为中国重建效力,以便为日本海军这些年的侵华历史赎罪。
这场关于日本海军残存舰艇问題,而爆发的嘴仗,连同美国人要求抗联结算并偿还,战争期间援助装备和物资以及设备所需资金的问題,从日本投降开始一个月之后,吵到了内战爆发。
从全面内战爆发,吵到内战结束之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也沒有吵出一个头绪,最终在中国内战期间两次大打出手,双方均损失惨重之后,最终解决问題的方式是,日本海军残存舰艇问題不了了之,美军连一艘鱼雷艇、一枚鱼雷也沒有要回來。
那些日本海军工程技术人员,在为中国人效力了整整十年之后才被放回來一半,剩下的那些日本海军工程技术人员之中最精华的部分,则全部以加入中国籍的名义,彻底留在了中国。
而援助金额结算一事,则从四五年日本投降一直吵到了七十年代,也沒有吵出任何的结果,关于这件事情的谈判,从四五年每年都在日本进行一轮,美国人手中的账本,年年都拿了出來,又原封不动的拿了回去。
即便在建国之后中央几次召开会议,为了缓和与美国的紧张关系,准备偿还一部分欠款,但即时已经身为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军委委员,国防部副部长、国防科工委主任的杨震,也坚持一分钱不还。
杨震的意思是按照美国人的算账方式,中国方面也不能全盘的接受,杨震坚持这三十多亿美元,至少有一半应该找当年的国民政府,他们是当年的中国政府,美国人援助的这些物资,是给全体中国人的,不是单独给抗联的。
因为抗联用这批装备,是在与整个侵华日军,甚至是整个日军在作战,而不是仅仅与关东军作战,而当年的中国代表是国民政府,这是你们美国人,甚至全世界人都承认的事情,这笔账全部算在抗联头上,作为抗联总司令的他并不能接受。
要还可以,先让当年的国民政府还,现在的确当年国民政府已经流亡海外了,但是他们当年的高级人物不是都还在吗,你美国人可以扣除他们存在你们美国银行之内,个人账户上的资金吗。
至于剩下的一半至少有三分之二,是应该计入苏联人的账上,毕竟在美国人的账本上,给抗联的援助是列入援苏份额之内的,既然这样,那么你要账应该去找苏联人,按照杨震的计算,抗联以及后來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只欠美国人总计一千五百万美元。
杨震的这个计算方法,差点沒有把美国人气吐血,有你这么算账的吗,当年为了照顾你们,考虑到整个战局,美国特地将你们的配额,列入了苏联人账户上,而且当年援助给你们的物资和装备数量,远远的超过了国民政府。
给你们的部分武器,像四中型坦克、b十七轰炸机等,就连国民政府都沒有得到过,现在倒好,你让我们找苏联人和国民政府算账去,先不说苏联人会不会认这笔账,就国民政府现在都已经垮台了,我上哪去找人还去。
当年中国代表是国民政府这不假,但现在中国的政府叫做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按照法定程序來看,既然你们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继承了当年国民政府在联合国的席位,以及对整个中国的权利,那么这笔账自然应该是现在的中国政府偿还,你这么做,明摆着就是要赖账不还。
别说主要的资金杨震沒有想过偿还,就是剩下的那点金额,美国人催问的时候,杨震就一个态度,英国、苏联、法国那些受援金额远远超过抗联的国家还了,中国人马上还,而且其他的欠款,中美之间也不是一点再商量的余地沒有。
如果其他国家都还了,这一千五百万美元,现在的中国政府保证偿还,但如果其他欠债大户都沒有还,那么美国人更不应该追着得到援助更少,也更加贫穷和落后的中国偿还,既然英苏两国的国力远远超过中国,那么他们更应该做一个表率。
但对于这件事情,苏联人的态度是你美国人援助抗联的物资,算在我头上怎么一回事,当初是你们主动要求的,可不是我们要求将这个份额划到我们头上,那些物资和装备,我一个子都沒得到干我屁事,至于自身欠美国援助金额的问題,苏联人的态度是英国人和法国人还我就还,老子也是坚决不赖账的。
而英国人的态度是,我真的想还,我不想赖账,但现在我的殖民地都已经独立了,沒有了殖民地,我现在真的是沒钱还,要还可以,你等着吧,我啥时有钱了保证还,再说咱们现在是铁哥们,你看我现在穷的都要要饭了,你也好意思让我还钱那。
英国人赖着不还,法国人是能躲就躲,见到英法两国这个态度,苏联人也坚决不还,这几个欠债大户都不还,杨震自然也坚决不同意还,无论美国人怎么催债,杨震的意思就是一个,中国是这几个国家之中最穷的一个,别人都欠账不还,你就好意思逼着中国人勒紧裤腰带还钱。
结果英国人在美国人不断催账的情况之下,用了几十年的时间,到了八十年代末总共还了三亿美元,到了七十年代末期,苏联人好赖最终还了一千余万,而在杨震的坚持之下,中国人到底还是一分钱都沒有还。
反正他之前存在美国银行内的那点交易抵押金,早在战争结束之前早就变成设备和技术,回到了中国东北,新成立的新中国,穷的叮当三响,自然也沒有什么存款在美国银行之内,美国人想要扣押一些资产捞回本,也沒有地方扣押去。
至于双方贸易最惠国待遇,当初杨震坚持签订的这个协议,现在让当初沒有当回事的美国人,后悔的差点沒有把当时的那位批准的国务卿,从墓地里面挖出來,再鞭尸一万下,这他妈的那叫经济协议,简直就是一个滔天的骗局。
( 抗日之我为战神 p:///3/3342/ )
第三百二十四章 新的攻势
当初在签订协议的时候,美国人压根就沒有想过当时贫穷的,大不多老百姓连肚子都吃不饱,连粮食都要美国支援的中国人,除了部分矿产资源和能源之外,还能有什么可供出口的。
而中国东北和华北控制在**手中的根据地,又会成为战后大量美国农产品和轻工业产品的倾销地,签署了这个协议,对于美国人來说百利而无一害,可以廉价的获得大量的中国矿产资源,同时又为美国商品找到了一个新的倾销地点。
中国人在经济上,根本就不可能会对美国带來任何的威胁,中国人除了钨和锡之外,并沒有可供出口的任何东西,包括农业在内,美国方面都占据着绝对的优势,所以在这件事情上,根本就沒有太多的考虑。
在二战之中奠定了世界头号军事、政治、经济强国地位的美国人,实在是太过于自信了,也许在军事上,他们曾经视中国人为威胁过,当然这个威胁,最多也是针对他们所谓的势力范围,而不是对美国本土。
即便新中国的中程地对地导弹,远程轰炸机服役,美国人也沒有认为中国会对其本土形成威胁,但美国人又认为必须遏制中国在军事上的强大,一直在对中**事工业的发展采取遏制手段。
所以在二战一结束,便以制止中国内战爆发的名义,对**各个根据地,实施最严厉的技术和工业设备的封锁,所有涉及到重工业发展的设备,除了部分发电设备之外,清一色的禁运。
在新中国成立之后,也一直实施比对苏联更为严厉的技术制裁,虽说在五十年代末,工业设备出口管制略微缓和了一些,不过在高科技的封锁,反倒在一定程度上还变相加强,但是在经济上他们从來沒有认为过,中国人会成为自己的对手。
新中国成立之前划出的对美实施贸易最惠国待遇的地区,正忙着大规模的工业建设,需要大量的工业设备,但美国人又对中国实施技术封锁,需要的工业和技术设备他们不卖,卖的那些轻工业产品,却已经成为进行解放全中国战争的根据地,既沒有能來也沒有需要去购买。
煤油在大庆油田开采之后,已经用不到美国人的产品,重点以航空燃油和船用柴油为重点所有的燃料,美国人统统对根据地实施禁运,至于农产品的消耗,有了东北这块中国最富饶的高产农业区,除了棉花之外也压根沒有美国人什么事情。
三江平原与嫩江两岸的大规模开垦,使得东北粮食产量翻了几翻,从原抗联所属改为直接隶属中央军委,建国后改为东北农垦总局的东北生产建设兵团,粮食产量足以满足关内外所有部队的需求。
不仅不需要进口美国粮食,反倒是每年还向美国出口上千万美元的大豆,依托抗战时期东北建立的工业基础,以及解放战争时期通过对苏与东欧国家的易货贸易,以及拆卸日本本土的大量工业,东北经济一直迅猛发展。
在加上那个年代的中**员,所特有的坚忍不拔的意志力,以及建设新中国的干劲和冲劲,东北工业发展几乎是一年一个大变,整个解放战争时期,东北工业发展速度高达百分之二百,美国的粮食和轻工业产品,在根据地是沒有人购买的。
等新中国成立之后,又实施的高度计划经济与地方集体经济并存的经济体制,所有外汇的交易,外贸审批权都由国家一手掌控,即便给予美国贸易最惠国待遇,但是所有的贸易计划,都需要中央审批。
而且还是那个老问題,中国最需要的技术和设备,以及所有涉及到军事装备方面技术的东西美国人不卖,就连中国进行工业建设,最急需的大吨位载重卡车,矿山设备和工程卡车,大马力船用柴油机等美国人都对中国实施相当严厉的出口限制。
至于中国人不需要的那些生活奢饰品,虽大规模的倾销但却沒有人去购买,而且美国批准出售的轻工业产品,在中国市场因为价格的原因,根本就沒有市场,这个贸易最惠国待遇,对于美国來说几乎是屁用沒有。
但是对于中国人來说,那就完全两码回事了,建国后在国家大力鼓励之下,那些投资少、见效快的轻工业,发展速度很快,不仅牢牢以价格和相对不错的质量优势,占据了国内的市场,而且出口量一直都很大。
先是纺织品和轻工业产品,后是小排气量汽车、家用电子产品攻占了大半个美国市场,从美国人的口袋里面捞足了美元,甚至中型客机,都抢占了一部分的美国市场,而美国的产品因为劳动力价格昂贵,导致普遍价格偏高,虽然质量占据优势,但是却很难打入中国市场。
最关键的是,这个该死的协议当初签订的时候,给予美国贸易最惠国待遇的地区,是指当时**的控制区,也就是华北、东北,加上华东与西北的一部分,但是美国人要给中国出口贸易最惠国待遇的,却是整个中国所有的地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