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千秋谋士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小莫路

    两个下人也警惕起来,忽然一个人从路上的草木间溜出,疑惑又警惕的看着张如三人:“你们不是石崖乡的人。”

    此人二十**岁的样子,个矮,偏胖,脸又圆又大,傻乎乎的。

    石崖乡人口不多,各户皆认识,见张如三人面生,这胖子便有此问。

    张如感觉这个胖子发现他们比较早,一直在后面偷偷跟着,这一点见他鞋上的泥土便能推出,要不是方才他出了动静张如他们还发现不了他。

    “这位大哥,我们是来寻人的。”张如道

    胖子一点头,便要转身而去,张如见这个胖子行事有些怪异,便问:“不知这位大哥如何称呼”

    胖子回头说道:“常大胆。”

    张如微惊,之前那老夫人说的人家便姓常,而此人也姓常,莫非这人是常家人“这位大哥,你家门前可有一石磨”

    常大胆惊讶,看着张如:“你怎么知道的”

    果然是常家人啊!张如笑笑:“常大哥,我等次来便是寻你父亲的。”

    常大胆一愣,傻傻的看着张如,张如道:“我等此来别无恶意,是来向你父亲打听一个人的,请常大哥与我等带个路,不知可否”

    常大胆点了点头,张如道谢。三人跟着常大胆而行,一进村子便是一个很大的打麦场,周围有十几个草垛。又上了一个短坡便看到了房子。土坯房,土墙青瓦,一排排的自成一景。

    上了坡,张如眼前出现一个石磨,石磨不远处有一户人家,想来这便是常大胆的家老。

    “到了!”

    张如点头,走进着篱笆围成的大门,一进门常大胆便大声喊道:“爹,有人找你!”

    常大胆家的房子有两面,上房五间,侧房三间。其余两面皆是篱笆,房上青瓦长满了青苔,土墙面更是裂了数道口中,感觉只要稍微碰一下就要塌下来了。

    听到声音,自上房中走出一老汉,这老汉衣着破了,脸上满是皱纹,此刻他正打量着张如三人,忽道:“你们是”

    老汉刚说完,自上房中又出来一年轻人,二十三四的样子,走路一瘸一拐,他便是古物店掌柜所说卖他字的人了。

    张如向前几步,拱手道:“老人家,我等是京城来的,此来是向您打听一个人。”

    “打听人”

    (本章完)




第243章 寻江明(下)
    
因未知原因,今天搜狗突然无法搜索到本站,请各位书友牢记本站域名找到回家的路!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千秋谋士 ”查找最新章节!

    老汉看着张如,问道:“你们要打听谁呀”

    “江明!”

    张如的回答似乎让老者想起了往事,过了一会说道:“屋里说罢!”

    “多谢老人家!”

    张如三人进屋,左右一视只觉家徒四壁,既破又烂,只左边的坑是新盘的。进去之后常大胆拿过几个木凳子,看凳子的颜色当是有些年头了。

    常家给张如的感觉是破烂不堪,究其原因还是穷。肚子都吃不饱那有心情去弄这些

    坐下后老汉问张如:“你们认识江明”

    张如笑道:“算是认识罢!”

    “你们找他做什么”

    “求字,江先生的字写的好,曾有幸得到一幅,爱不释手,便求先生再写一幅。”

    “原来是这样啊!确实人家都说他的字写的好,但我不懂。当年一起从楚国过来的时候他给我留了一幅说是做个念想,后来朝廷征粮,我实在拿不出来便给卖了。”

    张如微惊,连问:“老人家,您也是楚人”

    老汉点头:“当年从楚逃难过来的,在半道遇上了江明。”

    “老人家,您与江明先生后面没有在一起吗”

    “没有,快到上京城的时候我们就分开了,他志向远大,说是要去京城。老汉我就来了这个地方,一直没有离开。”

    张如再没有继续问,他已经知道了想要知道的,在问下去这老汉也是不知道。两人在快到上京之时便分道扬镳,这老汉扎根石崖乡,没有出去过江明的去向他自然是不知道的。

    有几分失望,本以为江明这位高人隐居这里,没想到是与他一同从楚地过来的。一时线索也断在了这里,陇国之大这江明究竟居住何方

    想及此处张如便想着回去之后查一下各地户籍,只要江明没有改变姓名查户籍或许能找到他。

    说罢!老汉惊问张如:“你们是怎么知道老汉认识江明的”

    “老人家,您当年卖掉的那幅字落在了我的手中,几番打听之后才知道那幅字是从这里出去的,便寻了过来。”

    “原来是这样啊!”

    张如笑问:“老人家,这两人是您儿子罢”

    老汉点头,张如有些奇怪,按说常大胆应该是被朝廷征去了,怎么会出现在家中

    “老人家,朝廷已经分地了,你们家分了多少亩啊”

    老汉道:“四个人,九亩地。老汉,两个儿子还有一个儿媳。”

    说话之时张如心里快速计算,四个人的地不多不少是合九亩,九亩地应是四亩川地,五亩山地。

    “今年雨水多,收成不好差。”

    张如问及收成,老汉满是皱纹的脸上露出了笑容:“是啊!今年可以吃饱了。”

    与老汉又聊了一阵,张如问到常大胆,老汉突然警惕:“你们是”

    张如知他所想,笑道:“老人家,不要误会,我就是随便问问。”

    老汉只说是身体有病,其实张如已经猜了个七七八八了。这个常大胆之前便悄悄跟着他们,并且隐藏,这一看就是受过训练的。故由此推断,常大胆参过军,但现在出现在家里,必然是逃回来的。

    临行之际张如给常家留了五两银子,算是感谢他罢!天下像常家这像的人不计其数,张如不可能每一家都给银子,只有朝廷出利国利民的好政策,在加上百姓的勤劳,如此慢慢会富裕起来。

    若朝廷出了利民之策你还不能富,这便是懒,如此之家活该受穷之苦。

    老汉又惊又喜,跪地感恩,张如连紧扶他起来。不要小看五两银子,能换七百铜钱,这对于常大胆家来说不是个小数。

    送张如出卖,张如回身对其道:“老人家,听说朝廷后面还要出行政策是关于士兵的。”

    张如没有说透,只给他提一下。像常大胆这样的人不再少数,各有原因。

    离了石崖乡,张如三人策马而行,差不多太阳落山的时候三人回到了京城。

    回到相府后张如已饥肠辘辘,商珏也知道他会饿,早已备下饭菜,待张如吃过后商珏问张如:“相公,那位先生可曾寻到”

    张如摇头:“没有,石崖乡的那人是当年与江明一同从楚国过来的,到京城后便各自分离,不知其去向。相公猜测,这个江明有可能还在我大陇,听那老汉说江明志向远大,来京之后必定会想办法见先帝,如今看来因为一些原因他没有见上,但回楚国是不可能的,而陇国与陈国交恶,想来他也不会去,最大的可能应该还在陇国,就是不知道他居住在何处。”

    “相公,为何不查一查户籍”

    “相公正有此意,但只恐他换了姓名。”

    “这倒也是!”

    “待明日相公去查查再说,这个人有大才,若不能为我大陇所用便叫他永远留在陇国。”

    商珏微微惊讶,自家相公的本事她是知道的,自家相公说这个人有大才那这个人必定是有过人之处的。这样的人若效力大陇则罢!若是为他国所用必定是一个劲敌。

    “相公,我有一个办法。”

    张如笑道:“说来听听!”

    “相公,这个人之前因为没有银钱不能贿赂官员才去的楚国,想来在楚国和我们大陇的经历是一样的。如此高士想要赚钱之需阿谀奉承便可,都此人辗转两国,这足以说明他是一个高雅之士,即便不能实现包袱也不会去奉承哪些贪官污吏,若他现在还留在陇国必定生活拮据,相公可将那幅字叫人临下发往各地,叫各地官员张出告示,谁将这幅字写的最像便奖其一百银,或许能引他出来。”

    张如细细一想,连道:“不错,不错。这个法子倒也可行。”说完,看向商珏,笑道:“相公的小商珏挺聪明呀!”

    商珏轻轻而笑!心里是幸福的。

    次日朝会后张如便调查户籍,一连三天叫江明的查出了不少,但都是生活在陇地数百年的人家。

    不过张如将这些人也全部纪录下来,以防错过。

    五天后张如查完所有的户籍,同时调查叫江明的人也陆陆续续返回京城,问过之后皆不是他想找的那个人。

    (本章完)



第244章 当今丞相是高人
    
因未知原因,今天搜狗突然无法搜索到本站,请各位书友牢记本站域名找到回家的路!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千秋谋士 ”查找最新章节!

    户籍查不到江明,查到的也不是一个人,皆是名字重合。现在张如基本可以肯定江明必定是更换了姓名,或者说离开了陇国,当然这个可能是非常小的。

    小归小,但还是有些担心。

    这一日朝会之后张如去见秦议,将江明之事告知秦议,秦议听后更是大喜。这样的人才若能为大陇所用大陇必定是如虎添翼。

    张如说完后秦议有几分的可惜,问张如:“先生,既如此你如何寻找此人”

    “回陛下,臣打算用江明所书的那幅字引他出来。”

    “如何引出”

    “江明志向远大,为人高雅,之前我大陇奸邪当道,以致如此人才不得面见圣驾,此乃我大陇之损失。依臣推断,此人绝不会与奸邪同流合污,生活必定拮据。若将臣所得之字临下发往各地,张榜出告言,能将此字临摹相符者可得银一百。如此或能引出江明,其人高雅,但生活拮据,此字本由他书,如此一来他不会觉得有何不妥。”

    秦议一番思考,道:“先生此法可行。”

    张如笑道:“陛下,此商珏之策,非臣之法。”

    秦议惊喜:“商珏果然与先生是绝配啊!”

    说完之后张如便回了相府,第二人将字拿与秦议,秦议命人临写,三日之后发往各处。

    在各郡、县热闹之处张榜出告,旁边又贴着江明所书的那幅字。当然是宫中画师临摹的,并非是江明的那幅手迹。

    告示一出,都是围满了人,这些人皆是冲着那一百两银子去的。人虽多但却没有人去试上一试,皆围观看着。

    不一会,一个四十来岁男人首先出来,说自己可以,看告示的士兵便要他去写,写罢之后交给士兵,士兵收起,对其说明。

    须将所有书写之人的字交由太守,由太守选出最相近之人,这个人便能得到一百两银子。

    这话自然是给老百姓听到,若是说要送至京城由陛下定夺只恐人皆疑惑,以为朝廷要做什么呢!

    临帖分发陇国各郡县后两天之后便要地方官员派人陆陆续续的将老百姓临的送到京城,军事处内张如,韩玄,谢元,林楠等人仔细观看这些人临的字,看后皆摇头。

    这时,谢元道:“张相,我这里没有。”

    林楠也道:“我这里也没有相似的。”

    韩玄亦是如此,张如点头示意,说道:“这才是个开始,未来几日还有临帖送来。”

    三人点头,之前张如将字拿给群臣观看,韩玄谢元林楠这些懂字之人皆是惊讶。所谓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他们因为懂字,一下便看出了这幅字的作者是用怀才不遇的心情写下了这幅字,便知这个江明是个人才。

    故他们力谏秦议无论如何要寻到此人,即便不能为大陇所用断也不让叫他为敌国所用。

    他们这个想法与张如不谋而合,张如也是这个意思。这样的人要么用要么杀,没有别的选择。张如虽有系统,但凡事没有绝对,小心驶得万年船,这话没有错。

    与此同时济川郡外的一个小山村里,一个四十多岁的男人背着背篓,在山中采药。

    此人身长八尺,粗布裹身,更有几处打了补丁。肤色偏黑,但五官很是周正,乍一看倒像是个书生,仔细一看却是个普普通通的老百姓。

    男人仔细的在草间寻着药材,不放过如何一处可能长有草药的地方。在他的在侧不远处还有一个十七八岁的少年,亦是背着背篓,穿着粗布衣裳。

    这时这少年抬头看向男子,只见他笑容灿烂,喊道:“守一,商量个事”

    男人头也不抬,回道:“说!”

    “把你家女儿嫁给我呗!”

    “呦呵!你小子斗大的字不识一箩筐还想娶我女儿,等你什么时候能考个进士了再说。”

    少年这话半真半假,但听他们对话两人关系应该是极好的。要不然一个十七八岁的少年直呼一位四十多岁之人的大名。

    少年一撇嘴,道:“你读书多也不是和我一样”

    叫守一的男人摇头:“不一样,不一样的。”

    “有什么不一样的”

    “读书可以修身养性。”

    少年似乎不相信男人的话,反驳道:“有钱才能修身养性。”

    男人也不反驳,一笑置之。这时,少年又道:“守一,你考进士吗”

    “考!”男人回答果断,眼神之中有一丝的期盼

    少年摇头:“算了吧!官都是有钱人当的。”

    男人笑道:“原来是,现在不是了。”
1...136137138139140...16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