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黑嫡女:王爷太撩人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文珠兰
白英和白龙闻言,不约而同地红了脸。
姜宝珠没什么廉耻,王姨娘早就教过她人事,她瞬间就明白了姜老太君的打算,登时急了,跺脚道:“你们休想得逞!”
腹黑嫡女:王爷太撩人分节阅读71
因辩驳不过姜明月,她气得扭身就回了凌烟阁,望着王姨娘痴痴呆呆的模样儿,心中千回百转,最终幽幽一叹,晚上不再把太医开的汤药倒掉,而是服侍王姨娘一滴不剩地吃完,又填鸭似的给王姨娘灌补药。
瑞香在院子里转了一天,回来忐忑地禀告道:“姑娘,奴婢没听任何人说起过国公爷即将凯旋的消息,国公爷何时回府更不得而知。至于通房丫鬟的话,倒是听婆子们提了一嘴,任凭奴婢如何诱哄也没能撬开她们的嘴。”
“好了,我知道了,姜明月肯定是从父亲给老太君的信上知道的。”姜宝珠咬唇,暗恨姜老太君不知羞,竟插手儿子房里的事,跟那些恶婆婆一样往儿子身边塞人。
既然“婆子们提了一嘴”,这就是有影儿的事,姜宝珠反而更确定姜明月的话是真的,她越发卖力地伺候王姨娘,千万不能让那些狐媚子把父亲的心勾走了。
白英扯了扯姜明月的袖子,涨红着脸问道:“姑娘那些通房之类的话从哪里听来的啊?”
“哦,我小时候听老太君屋里的婆子说了两句嘴,年前还听二太太提了两句,给你们二少爷准备通房之类的话,这才明白了些。这些话,你们可莫到处学舌。”姜明月道。
白英这才释然,笑嘻嘻道:“是,奴婢们今儿出门没带耳朵来。”
姜明月噗嗤一笑。
白英又不满地嘟嘴道:“姑娘,你为什么要对二姑娘和王姨娘那么好啊?二姑娘她们是养不熟的白眼狼,你对她们好,她们绝不会感恩,白瞎了那些千年人参、雪蛤、燕窝。”
“你们想让国公爷回来打我板子?”姜明月反问道。
白英幡然而悟,吐了吐舌头。姜明月第二次把王姨娘吓疯了,凉国公回府必定会打死姜明月,上次的时候,他可是不顾姜家名声,要把姜明月送到官府去呢。
姜明月微微一笑,她才不怕凉国公的板子,凉国公要与宁家结亲,表面文章还是要做的,她这个嫡长女的身份不是摆在那儿好看的,关键时刻,没了她,宁贵妃绝不会把宁芳夏嫁给凉国公连前妻留下的唯一血脉,还是个不能继承家产爵位的女儿都残害,宁贵妃依然把妹妹嫁来,那不是存心给御史们找借口吐她唾沫么?
她这样做,只有一个目的。皇帝要宁氏和王氏后院争宠,瓦解凉国公和宁贵妃的结盟,她作为大孟朝的子民,当然要忠君报国,顺水推舟让王姨娘快快恢复战斗力喽。
在姜宝珠的悉心照顾下,王姨娘的病三两日便转好,到元宵节已能认得所有人,口齿清晰,只是反应有些慢。
正月十五元宵节,皇帝与袁皇后、宁贵妃在宫门口组织赏灯会,邀请万民参加,猜中灯谜的人有奖励可拿,这个在皇帝面前露脸的机遇自然是准备给民间才子的。
正在皇帝与子民同乐时,传令兵一路喊着高昂的“报”,一路骑马从城门口直冲御前,他手中举着一把令旗,沿途经过时,所有人纷纷让路,就连御林军都让开一条路。
行至御前一百米处,传令兵利索地飞身下马,一路疾奔至皇帝面前,跪地,铿锵有力地喊道:“报!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陛下,凉国公带西凉大军大败凉夷蛮军,凯旋回朝,现已在城外十里凉亭驻扎,请陛下指示!”
一言毕,万民沸腾。
☆、第110章 搅黄
皇帝激动了,不自觉起身,哈哈大笑道:“好!好!好!凉国公不愧是我朝的一代猛将,朕要亲自去十里凉亭迎接凯旋而归的众位将士!”
袁皇后脸上绽放出一个端庄明艳的笑容,以皇帝的名义赏赐那传令兵。
皇帝执起坐在他西边的宁贵妃的手,笑声洋溢着万丈豪情:“爱妃,走,我们一起去接凉国公和众将士!”
宁贵妃仪态万方地蹲身应诺,被皇帝牵着并行上了御辇,踩在当上马石的小太监背上时,她描得细长的眼稍瞟了眼站在原地孤零零的袁皇后,那一瞬间,她觉得袁皇后是这个世上最落魄的人,而她则是这个世上最幸福的人。
宁贵妃的眼中就闪过妖娆得意的光芒。
皇帝在御辇上询问传令兵战况,传令兵一一回答,直到到达城门口,小太监唱诺:“皇上驾到皇贵妃娘娘驾到太子殿下驾到”
皇帝下意识朝玉辇后看了一眼,却只看到宁贵妃的空辇子,他脸上的笑容僵硬了一瞬,眼底浮起一丝怒火,随意搭在膝盖上的手悄然攥成拳头,旋即他的笑容变得自然,只有手背上的青筋可见他的不开心。
出城,下了御辇,皇帝拍拍宁贵妃的手:“爱妃在这里等朕。”
经过在前开路的太子孟长信和卫世子孟长时,他皱眉轻声问道:“太子,你母后呢?”
太子一愣,支吾道:“回父皇,儿臣并未看见母后。”
孟长眼露嘲讽,皇帝眼里只有宁贵妃,哪里有袁皇后呢?宁贵妃被皇帝拉上御辇,袁皇后自恃身份,不可能自甘下贱地跟在一个贵妃后面,所以,袁皇后索性就不来了。
反正皇帝没说让她来。
皇帝面色沉了沉,脚步比之前重了些,直到见到凉国公才露出笑脸。
宁贵妃见皇帝对凉国公如此隆恩,暗赞凉国公还算有几分伶俐,竟会恰恰选在元宵节凯旋,便对宁姜联姻更看好几分。
此时,一群小太监到凉国公府接姜家人面圣,参加皇帝举办的元宵灯会,为大军庆祝胜利。
姜明月早料到有这一出,方用了晚膳便让端姑点了根安神香,姜老太君靠着绣万字不断头的大迎枕与姜明月说话,不知不觉睡着了。到消息传来,两人已小憩半个时辰,因此被叫醒时,祖孙俩都神采奕奕的。
姜明月一面换衣服,一面问道:“白檀,去问问二房的主子们找到没。二婶娘有了身子,外面熙熙攘攘的,老太君已吩咐免了她的面圣礼。”
白檀得令,应诺退下,过了半柱香的时间回来禀告:“二老爷和二少爷都从灯会上回来了,等在二门口。”
“那我和老太君得快些了。”姜明月催促丫鬟们手脚麻利些。
祖孙二人打扮完,来到二门口,还没登上马车,姜宝珠不知从哪里窜出来,哀求道:“老太君,我知道父亲凯旋归来,可不可以带上我?我也是父亲的女儿,想早点见到父亲。我保证不会给老太君闯祸!”
姜明月颦眉,看向姜老太君。
姜宝珠这张脸绝对不能出现在皇帝面前,否则有人问起,依姜宝珠那无风还起三层浪的性子,准会闹得天下皆知是她和姜老太君毁了她的容貌。
姜老太君沉下脸道:“昨儿你不是说你患了风寒么?你是带病之躯,要是把病气过给了陛下和宫中贵人怎么办?还不快回去!”
姜宝珠惊愕,乞求道:“老太君,我没病……”她昨儿什么时候报病了?
但没人理会她的辩驳,大家径直上了马车离开。
姜明度撩开窗帘,冲姜宝珠扮个鬼脸。
姜宝珠银牙咬得咯吱咯吱响,手中的帕子被揉成一团,带着烫伤印子的脸上露出狰狞之色,在寒风中伫(zhu)立半晌方敛起所有的狼狈,阴寒了声音对瑞香道:“我们走!”
二门上的婆子丫鬟窃窃私语,不乏幸灾乐祸者,这些都被姜宝珠看在眼里,姜宝珠冷笑,咱们走着瞧,看谁是笑到最后的那个人!
姜家的马车停在宫门口,凉国公和一众参战的将军们已到多时,姜老太君带领家人上前请安,皇帝开金口赐座,袁皇后安排席位,姜家女眷一下子就和皇族里最有脸面的卫亲王、晋王家眷同席。
姜明月坐在角落里,向晋王妃和宁王妃见礼后,坐在靠树荫的角落里,她右手边是姜明度,左手边是个空位。
晋王妃笑道:“老太君养了个好儿子,凉国公是满朝贵族子弟的楷模!”
姜老太君可不敢接下这种盛誉,连忙谦逊道:“王妃谬赞了,他不过是运气好罢了,这一仗打的艰难,即便胜也是惨胜。我这儿子的斤两,着实愧当满朝贵族子弟的楷模。”
真成了“满朝楷模”,再传到民间去,功高震主,皇帝不得记恨死凉国公。
“呵呵,老太君太谦虚了!”
晋王妃识趣地不再提,正想说旁的话题,宁王妃眼珠子在晋王妃和姜老太君身上滴溜溜一转,掩了袖子笑道:“老太君儿孙孝顺,凉国公又是这般顶天立地的男儿,当真是最有福气的人,我十五妹能说给贵府,沾染老太君的福气,也是她的造化啊!”
晋王在皇帝心目中的地位仅次于卫亲王,晋王妃却向姜老太君示好。
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不管晋王妃有什么心思,她都要给她搅黄了,谁叫晋王妃平日高高在上,一副瞧不起填房的模样儿呢?
晋王妃和晋王回京之后,一直深居简出,倒是还未听闻这件事,脸上不由闪过讶然之色,心念电转间,对姜家人的印象便差了。
她面上跟宁王妃和气是一回事,但内里是极看不起宁家的,连带的也看不起宁家的姻亲。
晋王妃朝姜明月看了眼,不禁觉得可惜,原念着颖国公老夫人(康载善的祖母)的情,又看姜明月孝顺明理,在家时便能管家,于是想做个顺水人情,把她说给娘家侄儿的,甚至还在袁皇后面前着意夸过姜明月,但一听宁王妃的话,结亲的心思立马就歇了。
☆、第111章 呛声 填房
姜老太君笑容未变,她活这么大岁数极会察言观色,过年走礼时就发现晋王妃有亲近结好之心,猜着她有结亲的意愿,可惜都被宁王妃一句话给毁了。
姜老太君一口老牙差点咬碎了,窝了一肚子气,恨不得给宁王妃两巴掌。
有句话说,上赶着,卖贱了!宁王妃硬塞宁芳夏进姜家,也不怕被人看不起。
“王妃过誉了,宁家姑娘个个如花似玉,本就是有福气的。十五姑娘愿意下嫁,是我们凉国公的福气才对。”她淡笑着回了一句。
晋王妃闻言,抿唇一乐,端起茶盏装作饮茶,遮掩唇角笑意。
宁王妃几乎气歪了鼻子,夸赞姑娘家貌美不是难听的话,但你在夸赞的时候不说品行,单单夸赞貌美,那不是赞美,那是贬损宁家女儿以色事人!而且,宁家女儿最有福气的是宁贵妃,贵妃,说到底不就是个贵妾么?而她和宁芳夏一个是填房,一个即将做填房,说明他们家女儿自甘下贱,不是做妾的命,就是做填房的命!
这是哪门子的福气哟!
姜明月看了眼姜老太君,脸上面无表情,但眼底跳跃的光芒却泄露她的开心,宁王妃想跟姜老太君斗,她的手段还不够看。
腹黑嫡女:王爷太撩人分节阅读72
说起来,这个宁王妃真是画蛇添足,以后卫亲王与凉国公就是一担挑的连襟,她却为了恶心晋王妃来得罪未来姻亲,着实少了几分眼色。
不过,姜明月一个未出嫁的闺中女儿,甚少与晋王妃来往,倒是不知就在方才几人的三言两语里丢了一门亲事。
宁王妃恼羞成怒,这话接也不是,不接也不是,须臾,硬生生挤出个笑容,转向姜明月笑道:“老太君就是会教养姑娘,听闻大姑娘在家管家?”
家里有媳妇,却让姑娘管家,不是说明府里乱,尊卑不分,就说明姑娘好强,这样的姑娘家是没婆家会喜欢的。
宁王妃恨姜老太君敢嘲讽她,迁怒到姜明月身上,对姜明月也看不顺眼了,心底默默道,让你们看不起我,等哪天你们家的女儿、孙女儿做了填房,看你们还得意!
一念至此,她心思活络起来,挨个把朝臣们和他们儿子的名字过滤一遍,看看能把姜明月说到谁家去。
姜老太君心里有气,存了心跟她呛声:“京城女儿到这个年纪的,该学都学了,只是少了几分历练,她二婶娘打量她年纪到了,便教她做事,管家倒称不上。”
宁王妃一口气堵在嗓子眼,宁家是商家,宁家女儿在闺中时学的多是狐媚手段,琴棋书画、唱曲跳舞倒是学得精,哪里学过管家,但姜老太君偏偏说“京城女儿到这个年纪该学管家了”。
当年宁贵妃曾插手六宫事务,可惜管得一塌糟,所以这么多年,后-宫竟是稳稳地管在袁皇后手中,宁贵妃倒是想学一学再插手,奈何皇帝不给她机会,让她专心伺候他即可。
而她呢,更挫!
她花一年的时间费尽心思笼络住卫亲王,又花一年时间有了孟长城,接着的三年时间都在养难产时留下的病根,等病情稍有起色,卫亲王的心早偏到小妾身上,她花了两年时间才拢回卫亲王的心。连续七年,卫亲王府早乱得没个规矩礼法,还是袁皇后派了个宫里的嬷嬷帮忙管家,不然不知得乱成什么样,直到最近一年,她才把王府的管家权完全掌控在手中。
为这事,宁王妃把袁皇后恨到了骨子里袁皇后是世家贵女,瞧瞧,把她们宁家女儿比得个个连渣都不如。
宁王妃更恨的是,她好容易当家做主孟长年到十八,人家要娶媳妇了!
若是孟长娶妻,名正言顺的原配嫡妻,比她这个填房王妃有底气的多,管家也更名正言顺,毕竟孟长是王府继承人,没得让个有儿子的继王妃压在王府未来当家主母头上的说法。
所以,哪怕是为管家权呢,宁王妃也不希望孟长成亲。
说来说去,归根结底还是在“填房”二字上。宁王妃为这二字不知生了多少闷气,连姜老太君一个国公老夫人也敢跟她叫板。
回想当年是一把辛酸泪,宁王妃想到“填房”,蓦然意兴阑珊,气势低了下去,干笑道:“那也是大姑娘讨人喜欢,才会使得贵府二太太肯教她。”
京城谁家不知谁家的底细,姜明月偶然也听过姜老太君和韩氏说起过卫亲王府的烂账,姜老太君的话可谓句句戳在宁王妃的心坎上。
她装作害羞地垂了头。
姜老太君见宁王妃服软,气也消了大半,笑道:“月丫头是比较孝顺,不过比贵府十五姑娘的至孝还是差远了,以后还得十五姑娘多多关照月丫头。”
宁芳夏对宁老夫人唯命是从,自从进入社交圈子,渐渐传出至孝的名声来,因此姜老太君才有这一说。
宁王妃顺着梯子下,一派和气:“呵呵,老太君说笑了……”后面一堆贬低自家亲妹,褒扬姜明月的话。
年仅八岁的孟长城很不耐烦,溜溜圆的眼珠子转到这边,转到那边,听他母妃一个劲夸赞旁边的大姐姐,他好奇地朝姜明月瞅了几眼,但见姜明月虽然害羞地低着头,她脸上却分明没有一丝红晕,反而有股子冷冷的如霜赛雪的意味。
她根本就不害羞。
孟长城一下子被勾起好奇心,蹦下椅子,一把拉住姜明月的袖子,回头朝他母妃说道:“母妃,这个姐姐这般漂亮,想来也很聪明,我想让她带我去猜灯谜!”
姜明月愣住,袖子攥在孟长城手里,扯也不是,不扯也不是。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