嫡女重生记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六月浩雪
普圆师太住的地方非常偏僻,周围也都没人,所以显得格外的幽静。这样的地方,是避暑的好地方。但冬天住在这样的地方,就会特别的冷。
秋氏带着玉熙进了屋子,望着普圆师太,双手合一,非常虔诚地说道:“见过普圆大师。”
玉熙有样学样,然后抬头看着普圆师太,就见普圆师太跟那些雕刻的菩萨一样,面目慈善温和。让人见了,就不由想亲近。
普圆大师是坐在蒲团上的,原本神情很平和。可是看完玉熙的面相以后,神情有些轻微的变化。当然,这些外人是看不出来的,只她贴身伺候的小尼姑知道。
普圆师太望着秋氏,问道:“生辰八字带过来了吗?”
秋氏忙点头道:“带过来了。”说完从袖子里掏出玉熙的生辰八字,双手递给普圆师太。
普圆师太接过玉熙的生辰八字,朝着两人道:“你们到外面稍等片刻。”算生辰八字的时候,她不习惯有人在旁。
等待的时间最是煎熬的,不仅秋氏惴惴不安,就是玉熙都没办法淡定了。她不相信了通和尚的话,但是她担心被普圆师太看出什么端倪,死而重生这种事实在是匪夷所思。
秋氏看着玉熙的脸色都有些发白,以为她担心普圆师太会说跟了通和尚一样的话,握着玉熙的手说道:“不着急,肯定不会有事的。”玉熙这么好的孩子,肯定不是了通秃驴说的,命中带衰。
过了大概有一个时辰,两人听到普圆师太说道:“进来吧!”这声音,对秋氏跟玉熙来说,如天籁之音。
进了屋,普圆师太看着玉熙,说道:“贫尼道法太浅,看不透姑娘的命理。”生辰八字很普通,没什么奇怪的,可玉熙的面相却好似被一团云雾给遮挡住了,让她看不着。
秋氏听不懂,她很直白地问道:“师太,这是什么意思?”好就是好,不好就是不好,怎么还来一个看不透!
普圆师太望着玉熙,说道:“韩姑娘命格清奇,贫尼道法浅薄,没办法参透。”
秋氏着急了:“师太,之前有人说我女儿命中带衰。师太,若是我女儿背负这么一个名声,一辈子就得毁了。师太,求你发发慈悲,帮我女儿好好看看吧!”
普圆师太摇头道:“既看不透姑娘的命格,贫尼自不可妄言。”说出去的话得负责任,她看不透玉熙的命理自然不能给出评语了。
秋氏满怀期望而来,失望而归。
玉熙看着秋氏的样子,笑着说道:“娘,普圆师太并没有说我命中带衰,只说我命格清奇。这也算是好消息呢!”说完,为了开解秋氏,笑着说道:“说不准我是大富大贵之命,师太才会看不透呢!”
秋氏觉得玉熙说的话有道理:“也是,说不准那了通老秃驴就是因为看不透你的命数才胡说八道呢!若别人问起,我们直接告诉他们,普圆师太可没说你命中带衰。”普圆师太没慧能大师名气大,但却比了通和尚名气要大。在女眷之中的影响,也更深一些。
玉熙说道;“娘,这事也不好对人说,咱们自己知道就成。”命格清奇这种事,也属于异数,还是越少人知道越好。
秋氏虽然不懂拐弯抹角,但该顾忌的事还是知道的:“你放心,这件事我不会跟别人说的。”这个别人,可不包括老夫人。
普圆师太身旁的小尼姑问道:“师傅,这韩施主的命格真有那么奇特,连师傅你都看不透。”
普圆师太阿弥陀佛一声后道:“这事,不要对外说。”八字跟面相不一,只有一个解释,那就是命格发生了变化。因为什么发生变化她没有深究的欲望。
秋氏回到国公府,老夫人听了秋氏的话,非常惊讶:“你说什么?普圆师太看不透玉熙的命数?怎么会看不透玉熙的命数?”
秋氏道:“具体的也没说,但这话却是没错。娘,定是了通那老秃驴学艺不精,看不出玉熙的命格所以胡说八道。”自从知道了通说玉熙命中带衰的事传出来,秋氏就叫了通为老秃驴。
老夫人一肚子的疑问,可没人给她解答,也找不着人给她解答:“这件事你我知道就成,不要告诉其他人,哪怕建明跟建业都不要说。”怕秋氏不知轻重说出去,告诫了秋氏:“玉熙命中带衰的事传出来,众人不过是避讳她,以后婚嫁难些。可若是玉熙命格清奇的事传扬出去,不仅会给国公府带来麻烦,就是玉熙也没安宁日子过。”老夫人看事看得长远,自古身带异数之人,要不就是大富大贵,要不就是大奸大恶。老夫人不知道玉熙将来是好是坏,但现在,玉熙只是有些缺点的孩子。
秋氏忙点头:“娘放心,我再不跟别人说了。”有了老夫人的告诫,秋氏真的再没将这件事告诉别人。秋氏跟老夫人不说,玉熙更不会说出去,这件事,也就隐了下来。
七月下旬,玉熙得到武氏重病的消息,心下一沉,面上却是一副不在意的的样,说道:“我出府的时候还好好的,怎么就重病了?”
苦芙说道:“三夫人是月初的时候染病的,开始的时候只以为是风寒,并没太在意,哪知道越来越严重,到现在已经起不来了。我爹刚跟我说,若是再不能好转,怕是有性命之危了。”
玉熙当日以为武氏会被送到家庙去,却没想到韩景彦竟然会要武氏的命。不过想着韩景彦连她都想杀,想要弄死武氏也不是稀奇的事。玉熙心里有些沉重,她这是碰到个什么爹?杀女,杀妻,这还有什么是他不敢杀的呀!
苦芙见玉熙陷入了沉思,小声道:“姑娘,姑娘你在想什么?”苦芙以为玉熙听到这个消息会很高兴,毕竟玉熙跟武氏一直不对付。可现在瞧来,好像不是这么一回事。
玉熙回过神来,说道:“没什么。府邸有什么事,让你哥他们将消息送过来。”韩吉那边的消息,大多是京城发生的事。苦芙这边得来的消息,都是国公府内发生的事。不管是外面的消息还是府邸里的消息,多知道一些,总没有错。
苦芙点头后又问道:“姑娘,若是三夫人有个不测,姑娘要不要回去奔丧?”苦芙其实有些担心将来的前程。毕竟在乡下地方,也配不上什么好人家。
玉熙岂能看不透苦芙的心思,说道:“不会回去。到时候就在府邸里守孝也是一样的。”武氏现在可不是她名义上的母亲了,所以不用守三年孝。不过也有问题,武氏若真在这段时间死了,中秋她就回不了国公府了。
对于不能回国公府,玉熙没太大的感觉。在乡下也挺好的,自由自在的。回了国公府,又好像被关在笼子里的鸟儿,做什么都不自由。
苦芙看着玉熙脸色不善,不敢再说什么了。
武氏的病情越来越重,到了八月初的时候开始昏迷。越到后面,昏迷的时间越长,清醒的时间也就越来越少了。
这日武氏又昏迷过去,白大夫诊完脉以后,神色不大好。走出去,与韩景彦说道:“三老爷,三夫人时日不多,该准备后事了。“
韩景彦面色悲痛地点头道:“好。”心里是不是悲痛,只他自己清楚了。韩景彦前面两个老婆死了,若是武氏死了,这个克妻的名声,那是逃不掉的。
白大夫走在前头,他的小徒弟跟在后头。出了国公府,他的小徒弟就很纳闷地问道:“师傅,三夫人不过是一个小小的风寒,就算就病得这么严重,都快没命了呢?”
白大夫冷着脸说道:“风寒虽小,也得注意,要不然也能夺人性命。”白大夫又不傻,行医看诊这么多年,哪里看不出武氏这病蹊跷。三夫人这病,开始的时候,若是按照他开的药方用药不用三天就能痊愈。现在却病得快要死了,分明是没有用他开的药。白大夫知道大户人家阴私多,他也不掺和其中。每次按照病情开药方,至于韩家的人有没有按照药方给三夫人抓药服用,那就不是他所能管得了的事。
小徒弟心里一个激灵,脑袋缩了缩。他跟师傅,还有的学呀!
嫡女重生记 第220章 武氏病逝(2)
玉容自从武氏病了以后就一直在旁边伺候。伺候了大半个月,人瘦得跟纸片似了。见到武氏醒过来,玉容擦了眼泪问道:“娘,你肚子饿不饿,要不要吃点东西?”
武氏摇头道:“娘不饿,来,坐到娘身边,陪娘说说话。”
玉容看着武氏气色比之前好了不少,心里涌现出一股希望,说道:“娘,以后有的是机会说话。先吃点东西垫垫肚子。”
这话一落,陈婆子就端来了一碗燕窝粥。玉容接过来手,一口一口喂给武氏吃。
吃完以后,武氏的精神明显好了,朝着陈婆子道:“你去将我放在柜子的那个红木匣子拿过来。”
陈婆子低声应了,走出屋子以后,擦了眼泪。玉容不知道,陈婆子却是看出来,夫人这是回光返照了。
武氏伸出瘦骨嶙峋的手,抚摸着玉容的脸庞,低低地说道:“我的儿,娘最放心不下的就是你了。”
玉容心头一顿,强笑道:“娘,你说什么话?大夫说你的病不要紧,很快就能好了。”
武氏没接玉熙的话,自己的身体自己清楚,她撑不了多久了:“容儿,你爹是个靠不住的。你的将来还是得靠老夫人跟你三姐。等娘走后,你好好孝顺老夫人,与你三姐好好处,”两个儿子武氏并不担心,丈夫以后肯定会照料好。可是女儿,她却是一万个不放心。
玉容也才十一岁的小姑娘,哪里受得住这样的事。听了这话放声大哭:“娘,你不要说这样的话,你不会有事的。娘你不会有事的。”
陈婆子将匣子抱了过来,跪在地上道:“夫人,东西拿过来了。”这里面装的,是武氏的家底。
武氏话都说得不大稳当了:“打开吧!念给姑娘听。”
陈婆子打开匣子,取出里面的东西,一张一张念了过去,念完最后一张,轻声说道:“夫人,已经念完了。”
武氏望着玉容道:“容儿,这是娘的嫁妆,娘都交给你了。玉辰跟玉熙七八岁就开始打理手里头的产业,娘相信你也能料理好这些产业。等将来你们兄妹都大了,就将这些东西分成三份,一人一份。另外娘的首饰全都给你。”
听着像是交代遗言似的,玉容心里的悲痛无法用言语形容:“娘,你别说话了,好好养身体。”
武氏觉得很累,话都说不出来了。不过她还是强撑着说道:“容儿,记住娘的话,一定要好好孝顺老夫人,跟三姑娘好好处。”老夫人虽然对她不好,但玉容是她嫡亲的孙女,不会看着玉容不管的。玉辰是未来的敬王妃,跟玉辰处好,以后玉容的婚事也不担心了。敬王妃的亲妹子,婚事再差也差不到哪儿去。
玉容的眼泪汹涌而下:“娘,我记住了。我会好好孝顺祖母,好好跟三姐相处的。你不用担心我,我会好好的。”
武氏望着陈婆子,说道:“陈妈妈,帮我好好照顾玉容。”
陈婆子知道武氏这是在托孤,郑重地点头,说道:“夫人放心,老奴一定会照顾好姑娘的,不会让姑娘受一丁点的委屈。”
说了这么多的话,武氏撑不住,又睡过去了。而这一睡,再也没有醒来。武氏,在睡梦之中过逝了。
最先发现武氏没了的是陈婆子。陈婆子见武氏没有了鼻息,跪在地上,放声大哭:“夫人,夫人你怎么就走了呀!”
玉容听到这话,摸了一下她娘冰凉凉的身体,叫了一声:“娘。”受刺激太过,叫完以后就晕了过去。
秋氏正吃着冰镇西瓜,听到武氏过逝以后,念了一声阿弥陀佛,就让人叫来了叶氏,说道:“你三婶没了,后事得张罗起来。”武氏没了,秋氏没多大感觉。两妯娌关系本就不好,又因为当日秋雁芙的事,她对武氏厌烦之极。
叶氏面露惊疑,问道:“娘,三婶身体一直都好好的,怎么一场小小的风寒就没了呢?”这事透着蹊跷呀!
秋氏没多想,说道:“阎王要收人,谁也拦不住。别说风寒,就是好端端的人说没就没了。”武氏做下的事,秋氏并不知道。而秋氏也不是那等喜欢刨根问底的人。
叶氏见秋氏面上没有多余的神情,也觉得可能是自己多想了。若三婶的死不对,婆婆不可能这般镇定:“娘,是不是该将四妹接回来了。三婶过逝,四妹怎么着也得回来参加葬礼。”
秋氏摆摆手道:“不用,就让玉熙安心在庄子上呆着吧!等过年的时候再将她接回来。”
叶氏觉得秋氏的态度很奇怪,不过她也没有多想,只是说道:“这么大的事,总归是要让人通知她一声的。”
秋氏想了一下说道:“等会我会让人告诉玉熙一声的。”
当天晚上玉熙就知道武氏过逝了。玉熙听到这个消息,沉默了半响。很多事都改变了,记得上辈子,她被江家送到庄子上时,武氏还好好地活着呢!没想到,武氏现在竟然没了。
紫苏看出玉熙心情不好,轻声说道:“姑娘,我们是不是要将鲜艳的东西都收起来呀!”这东西不收起来,总归是要落人话柄的。
玉熙点头道:“收起来吧!”
武氏的过逝对玉熙并没有什么影响。在庄子上的日子,还是一如既往地平静。
紫苏笑着道:“姑娘,周姑娘给你送信来了。”
自玉熙命中带衰的传闻传出去后,周诗雅就没再跟她联系。玉熙了解周诗雅,知道她不是趋利避害的人,十有八九是周二夫人给拦着不准两人来往了。
打开信看,就看见周诗雅一通的抱怨,说她一直想来看望玉熙,可是她娘不准,而且连信也送不出去。也就前几天不知道她娘怎么就突然开明了,准许她写信了。后面又写了很多担心玉熙的话。
看完信以后,玉熙就给回信了。玉熙都是报喜不报忧的人,信里写的都是好的,一件忧愁的事都没有。
这封信第二天傍晚就到了周诗雅的手里。这事,自然逃不开周二夫人的眼了。
周二夫人身边的婆子说道:“夫人,韩大夫人的话可信吗?”周二夫人准许周诗雅跟玉熙通信,是因为秋氏对外放了话说普圆师太说玉熙只是命中缺水,并不是命中带衰。这话也不算是妄言,毕竟普圆师太确实没说玉熙命中带衰这话。
周二夫人说道:“应该不会有错的。要不然,我那大表嫂也不会同意将玉熙过继到她名下。”借着武氏丧礼的机会,秋氏将玉熙过继到大房的事透露给了秋家跟周家等几家至亲。
在周二夫人的默许下,玉熙跟周诗雅又恢复了联系。
转眼就到了中秋节了。过节前两天,秋氏就让人送来了一大车的吃的用的,另外还有四套新衣裳。弄得跟过年似的。
这边东西刚归置齐整,韩吉就走进来说道:“姑娘,陈家来人,给姑娘送来了过节的礼物。”
玉熙皱着眉头说道:“将礼退回去。”当日也不过是举手之劳,后来陈家世子夫人上门的道谢,给了丰厚的报酬,也算是两清了。
玉熙实在是不想再跟泰宁侯府有什么来往。不管外面的人将泰宁侯夫人传得多好,将陈然传得有多优秀,玉熙都不愿跟这对母子打交道。传得好,不意味着就是真的好。上辈子于氏名声也很好,江鸿锦也是才貌双全的好儿郎。结果呢?结果将她一辈子都给毁了。
这礼物并不是泰宁侯府送去的,而是陈然让人送的。被人退回来,陈然也不生气,只跟身边的小厮说道:“将东西拿去分了吧!”这些东西也不是什么贵重物件,都是一些吃用的东西。
陈然做的事瞒不过泰宁侯夫人。知道陈然送了东西给玉熙又被退回来,泰宁侯夫人心情很复杂。
之前泰宁侯夫人得了武氏病逝的消息还松了一口气。毕竟武氏死了,玉熙得守孝三年,她想着也许三年以后有转机。没想到,她还没高兴两天,就得了消息说玉熙过继到大房。
泰宁侯夫人真是想不通,与身边的林婆子说道:“你说,这两年我给他相看了多少好姑娘,却偏偏看上韩家那位。”也不知道儿子到底什么眼神,怎么就瞧上了韩玉熙。她是怎么想都想不通。
林婆子知道陈然想要娶韩玉熙的时候,也非常惊讶。听了这话,说道:“夫人也不用着急,就算韩四姑娘过继到大房,也得守孝三个月。这三个月,我们还能想想办法。”
泰宁侯夫人苦笑道:“若是有办法,我也不用这么发愁了。”三年还有转机,三个月,那是肯定没撤的!对小儿子,她是打不得骂不得,都不知道怎么办才好了。
林婆子迟疑道:“那二爷考中了前三真得去韩家求亲吗?那韩家四姑娘,不管从哪里看,都配不上她家二爷的呀!”
泰宁侯夫人道:“老二的性子你又不是不知道。若是答应了不兑现,他非得闹的全家都不得安宁。”闹得全家不安宁是小事,就怕到时候儿子跑去当和尚。
陈然十岁那年,泰宁侯气急之下打了他一巴掌。结果当天人就跑了,寻了大半个月才在一家寺庙里将人给寻上了。也是到了寺庙陈家人才知道,陈然跑到寺庙说要出家。好在出家需要家人同意,寺庙的僧人没答应,陈然才没出家成功。也是那次的事,将泰宁侯跟泰宁侯夫人吓得半条命都没了。这也是两夫妻对陈然不敢打骂的真正原因。内疚什么的,那都是骗外人的事。
ps:亲们,很快就到了一年一度的光棍节了,你们不准备做点什么吗?来点小月票,凑够了数咱们去买彩票,中奖了去淘宝订购帅哥!
嫡女重生记 第221章 解元
中秋佳节,是一家团圆的日子。这日,郭大娘做了一大桌子好吃的,可玉熙却没什么胃口,东西再多,一个人吃也没味道。
用过晚膳没多久,紫苏几个人就从屋子里搬出了两张桌子。桌子上放着月饼还有各类的瓜果,非常的丰盛。
一行人在院子里望月,等红烛燃了大半,开始拜月。拜完了月,玉熙望着天上圆圆的月亮,笑着说道:“都说十五的月亮十六圆,今日的月亮却是格外的圆呢!”
紫苏看着玉熙虽然在笑,但眼中的落寞却掩饰不住:“姑娘,起风了,进屋吧!”
玉熙点头道:“将东西都搬进屋吧!”
话刚落,吹来一阵的大风,将烧得正旺的红烛给吹灭了。紫苏想上去将红烛点亮,玉熙拦着道:“不用点了,就这样吧!”
中秋过后没多久,秋闱成绩就出来了,陈然得了第一名,为这一届的解元。这事一出来,引发了一阵轰动。
这下,连于家大夫人都很是心动了,透话出来说想与陈家结为儿女亲家。泰宁侯夫人得了这个消息是既高兴又难过。高兴的是儿子这般优秀,于家都主动来说亲了。要知道,于家的姑娘一向都不愁嫁的。难过是这么好的亲事可能要失之交臂了。
也是于家名气太大,于家的姑娘名声也都很好,泰宁侯夫人想来想去都舍不得推掉,含糊着说要回家问一下泰宁侯。
晚上的时候,泰宁侯夫人将这件事跟泰宁侯说了一下:“于大夫人想将她的嫡次女说给然儿。那姑娘我见过,样样出众。比韩家四姑娘强了不知道多少倍了。”若是之前,她肯定想也不想就答应了。
泰宁侯望了一下自己的妻子,说道:“然儿什么性子你不清楚?你若是出尔反尔,你就不怕他闹起来?”陈然闹起来,可不是跟三岁孩子那般似的,那是直接来狠的。到时候夫妻两人都招架不住。
泰宁侯夫人僵着脸说道:“我也是为他好。”于相爷在朝中势力极大,加上于家的大姑娘又是九皇子妃,儿子能娶了九皇子妃的胞妹,对他将来是一大助力。再者那于惜娴可是真正的大家闺秀,容貌才情举止做派样样都合泰宁侯夫人的意。而且于家的家教很好,小儿子娶了于家的姑娘,以后也不担心婆媳跟妯娌关系。反观,若是儿子娶了韩玉熙,以后婆媳肯定不会融洽,妯娌肯定也相处不来。
泰宁侯又不傻,能不知道儿子娶于家的姑娘更好,可问题是他那个儿子不愿意,他又奈何不了这个孽子:“你还是顺着他的意来吧!要不然你这边定下亲事,他那边跑去庙里说要出家,到时候与于家亲嫁做不成倒成了仇家,可真就赔了夫人又折兵。”
泰宁侯夫人想起儿子那冷漠的神情,眼圈就红了:“你说,我怎么就生了这么一个孽障呢?”当年的事,也不是他们故意的。却没想到,因为那年的事让儿子对他们落下那么大的心结,到现在都不原谅他们。还动不动就拿出家的事来威胁。
泰宁侯看得开一些:“儿孙自有儿孙福。然儿看上了韩家姑娘,顺了他也好。也许,等他娶亲有了自己的孩子,这性子也就掰正过来了。”等陈然成亲了,他也不用提心吊胆担心他出家了。
泰宁侯夫人擦着眼泪说道:“韩家那丫头性子不好,我担心然儿娶了她,以后会跟我们越来越远了。”若是让她自己挑,是怎么都不可能挑中韩玉熙的。殊不知道,玉熙也不稀罕陈然。
陈然考中解元的当天就去了红枣庄。不过这回没上次那般幸运,没碰到玉熙。
玉熙听到陈然又来了,冷着脸说道:“将他赶走。若是不赶走,就将他绑了扔到路上去。”对这样一个损坏自己名声的人,玉熙是半点都不愿意客气的。不打她一顿就算是好的了。
韩吉面色发苦,说道:“姑娘,那是泰宁侯府公子爷,我们若是将人绑了,岂不是跟泰宁侯府结仇?”
玉熙冷笑一声,说道:“结什么仇?也不用扔路上,直接送到泰宁侯府去,跟泰宁侯夫妇说,让他们管好自己的儿子。若是下次再来,可就不是绑着了。到时候缺胳膊少腿,可不要怪我没提醒。”
韩吉暗暗叫苦,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三老爷上次来刺激上了姑娘,让姑娘都化身为母老虎了。
韩吉得了玉熙的示下,走出去跟陈然说道:“陈二爷,还请你回去。我家姑娘说了,孤男寡女见面不合适。要不然,外面又得传出有损我家姑娘名声的传闻了。所以,还请陈二爷体谅一二。”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