嫡女重生记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六月浩雪
周诗雅蹙起眉头道:“玉熙,你总不能一直呆在乡下,姑祖母有说让你什么时候回京城吗?”
玉熙摇头道:“没说。不过在庄子上带着也挺好的,无拘无束,自由自在。”最重要的是,清静。
周诗雅很担心地说道:“玉熙,翻年你就十四了,可不能一直呆在这里。”若一直呆在这里,婚事都成老大难题了。
玉熙苦笑道:“我现在这种情况,有谁家敢娶?算了,不说我了,说一下你吧?你娘是什么章程?”
周诗雅沉默了一下,说道:“我二舅母前些日子上门,说将我说给她娘家侄子,被我娘拒了。”
玉熙对周二夫人的娘家不熟悉,也就不好发表意见:“你爹呢?你爹是什么意见?”
周诗雅听了这话,无奈地摇头,说道:“我爹之前看上一家,结果我娘瞧不上。我爹干脆就不管了,说由着我娘折腾。”
玉熙知道周二夫人眼光高,不过也就眼光太高了,她担心挑来挑去挑过头了,将周诗雅给耽搁了:“我觉得只要对方家风好,人自律上进,其他稍微差点也没关系。”周二夫人瞧上的人选,无一不是抢手货。周二夫人娘家权势很重,她爹是封疆大吏,手握实权,可娘家再好,夫人不得力也白搭。周家情况摆在那里,你瞧得上人家,人家瞧不上你。
周诗雅摇头道:“说了很多次,可惜我娘就是听不进去。算了,我娘也是为我好,反正我现在也不着急,还可以让她折腾两年。”像他们这样的人家,及笄说亲的比比皆是。
玉熙笑了起来:“你看你,自己不着急倒是先为我着急起来了。”
周诗雅瞪了一下眼睛:“你的情况跟我不一样好吧!”她是因为她娘要求太高,所以迟迟没有定下来。可玉熙这样的情况,很头疼。
玉熙不好接话了。
周诗雅没有多想,继续说道:“蒋欣定亲了你知道吗?定的是左都御史季家的季和。真没想到,我们三个最先定亲的是她。”
玉熙想了一下说道:“我记得季家三夫人跟蒋夫人是亲戚。”至于什么亲戚,她则不大记得了。
周诗雅笑道:“你记性可真不好,季家三夫人是蒋夫人没出五服的族妹。我也快三个月没见着她了?估计现在埋头绣嫁妆吧!”
玉熙兴趣缺缺,说道:“可能吧!”她跟蒋欣,交情是到头了。以后见面,也不过是打个招呼。
周诗雅瞧着不对,问道:“怎么了?你跟蒋欣闹别扭了?”
玉熙摇头说道:“没有。我跟她已经有五个月没联系了,怎么可能闹别扭。”想闹也闹不起来了。
周诗雅脸色一变,看着玉熙,最后还是将到嘴边的话给咽回去了。说得多,只会让玉熙越发难过。
玉熙其实不大在意,这世上趋利避害的人多了去,再者她跟蒋欣,本来就没交过心。她有事蒋欣会避着也很正常。看着周诗雅难看的脸色,玉熙笑着说道:“我没事,你别想太多了。”
两人一说话就忘记时间。周诗雅的乳娘走进来道:“姑娘,我们该回去了。要再晚,可就得抹黑到家了。”
送走了周诗雅,玉熙也回了屋子,坐在椅子上想了好一会,提笔给韩建明写了一封信。周诗雅说周二夫人心情好所以让她过来,这话玉熙是不相信的。周二夫人这么爽快,肯定是跟她有关系的。至于是什么事,眉头没尾,什么线索都没有,玉熙也猜不出来。
嫡女重生记 第224章 生子
韩建明看了玉熙的信以后,找了韩浩过来我,问道:“最近府邸里来了什么客人?”
韩浩摇头道:“府邸正在守孝,没有客人上门。”顿了一下说道:“哦,五天前舅夫人过来了一趟。”
韩建明敲了敲桌子,问道:“去查一查?”国公府因为武氏的死,最近都没有宴客。大舅母过来,肯定不是来串门的。
这事很好查,问了一下门房跟在主院伺候的丫鬟,秋氏的动向就知道了。半个时辰以后,韩浩就过来回话:“世子爷,舅夫人与大夫人说了好半天话。舅夫人一走,大夫人就去寻了老夫人。还有,这几天大夫人心情一直都很好。”
韩建明大概猜测到是怎么一回事了。
傍晚,韩建明去了主院跟秋氏一起用晚膳。自玉熙跟韩建业说让他多陪陪秋氏,韩建业在家大半时间都陪着老娘,不过最近他比较忙,经常不能回家。他担心自己不在秋氏一个人会觉得孤单,所以,他就叮嘱韩建明让他有时间就去主院多陪陪秋氏。经过这段时间韩建业这个大老粗也发现了,哪怕他们老婆再好,他娘也喜欢他们陪着。
韩建明陪着秋氏用完晚膳,挥手让众人下去,开口问道:“娘,陈家是不是请了大舅母当中人,过来说亲了?”
秋氏大吃一惊,问道:“你怎么知道的?你祖母告诉你的?不对呀,你祖母还说让我不要跟你说呢!”倒不是秋氏真的一点话都藏不住,只是面对自己亲近信任的人,她也没想那么多。
韩建明心道果然如此:“不是祖母说的,是我看你这几天心情很好,猜到的。”
秋氏笑着说道:“是啊!前几****大舅母过来说陈夫人想要与我们结亲,当时娘就想告诉你。只是你祖母说,武氏的百日没过,而且玉熙过继的事外面的人也不知道。所以这事得先缓缓。”
韩建明也没生气两人瞒着自己,笑着说道:“祖母顾虑的是对的。玉熙背负了那样一个名声,遇事都得多考虑一二。”
秋氏却是笑着说道:“没事,等年后亲事定下来,别人只会羡慕玉熙,哪里还会说三道四。”
韩建明听了这话,说道:“娘,玉熙好像不大愿意。亲事还得她回来以后再定。娘也知道,那丫头执拗得很,若是她不同意,到时候好事反倒变成坏事了。”
秋氏一点都不担心地说道:“你祖母已经说了,玉熙那边她会出面说通的。这么好的婚事,打着灯笼都难找得着,我相信玉熙会转过这个弯过来的。”秋氏对老夫人很有信心,老夫人出马,什么事都能搞定的。
韩建明真的服了他老娘了,怎么什么事都跟祖母说。好吧,他娘都这么过来一辈子,说也没有用。不过这样也好,不操心,活得也简单。韩建明说道:“若是如此,那就最好不过了。”陈然也算是个人物了,不仅自己考中解元,还能说服泰宁侯夫妇上门提亲,就冲这本事,玉熙也嫁得。
回了自己的院子,韩建明就给玉熙回了信。
玉熙看完这封信的时候,心情很微妙。因为韩建明不仅告诉了她说陈家请人上门说亲,还表示出了他对陈然的赞赏,说陈然是一个有手段有能力的人才。另外,还列举了玉熙嫁给陈然的种种好处。
过了半响,将信折叠好放到匣子里。
走出了屋子,玉熙站在院子里,仰头看着天上飘着的白云。泰宁侯陈家,权势比蒋家还要好上三分,而陈然还是这届的解元,陈家能看上她上门说亲,在别人眼里真的是烧了高香。可事实上,真的就那么好吗?其他人都看到面上的荣光,却看不到背后的隐患。
有那样一个名声,泰宁侯夫人肯定不待见,玉熙都不用想就知道会妥协无非是因为陈然。可陈然为什么想要娶她呢?有了上一辈子的经历,玉熙不相信天上有掉馅饼的好事,就算真有这样的好事,也轮不上她。所以,玉熙认定陈然想娶她是别有居心。
玉熙自言自语说道:“绕老绕去,好像又绕回了原点。”她以为逃脱了江鸿锦,这辈子有新的开始。却没想到,陈然又莫名其妙地跳出来说要娶她。
陈然跟江鸿锦有区别吗?两个人好像没什么区别。也不对,也是有区别的。江鸿锦是痴迷上玉辰,想要借助她跟玉辰攀附上关系,而陈然对玉辰无感,想娶她是另有所图。可图什么呢?她身上有什么可图的呢?
想来想去也想不出个所以然出来,想不出来玉熙干脆不想了。反正只是两家口头约定,又没真的定下来。就如大哥所说,要结一门亲事很难,可若毁了一门亲事却很容易。定亲之前,想办法搅和了。
转眼就到了十月中旬,玉熙算了一下时间,说道:“二嫂的预产期应该就在这些日子了。”
紫苏点头道:“是呀,听府邸里的妈妈说,二奶奶这胎是个儿子。”那些经验老道的婆子看这个还是比较准的。
玉熙笑道:“娘一直盼着抱孙子,希望这次得偿所愿了。”既然大家都这么说,那十有八九也就是了。
就在玉熙念叨的第三天,国公府就传来了消息,说二奶奶生了,生了一个大胖小子。
玉熙将准备好的衣服鞋帽让人送回府。
秋氏看着这些衣服鞋帽的线头都在外面,低声说道:“这孩子也也太有心了。”自己在庄子上什么都不方便,还惦记着给未出生的孩子做衣裳。
李妈妈笑着说道:“四姑娘一直都是这样的贴心。”要不然,也不会让夫人将她当亲生女儿一般对待。
秋氏皱着眉头说道:“要我说,现在就可以将玉熙接回来,偏偏娘不答应。”老夫人不答应,秋氏也不敢忤逆了她。只是想着要马上要变冷了,乡下地方又不能很好地取暖,秋氏就忍不住担心。只是再担心,也没办法将人接回来。
李妈妈道:“老夫人有老夫人的顾虑,夫人,也就两个月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二爷前段时间不是说了,姑娘在庄子上挺好的。”要李妈妈说,就四姑娘的性子,去乡下庄子上受不了苦。
秋氏才不相信韩建业的话,说道:“这小子就知道报喜不报忧。”不管韩建业跟韩建明说得红枣庄多好,秋氏都不放心。乡下地方,再好又能好到哪里去。而且,外面再好哪里有家里好。
正说着话,就听到丫鬟说叶氏过来了。
叶氏看到秋氏手里的衣裳鞋帽,笑着问道:“这衣服鞋帽应该是四妹做的吧?”玉熙之前也给七七做过衣裳鞋帽,所以叶氏对玉熙的针法有些熟悉。
秋氏点了一下头,将东西给了李妈妈,与叶氏说道:“帖子都发出去了吗?”洗三,也是要邀请亲朋好友过来的。
叶氏笑着道:“都发出去了。娘,洗三邀请的客人是不是有些少?”只邀请了几家姻亲,人数很少。
秋氏说道:“你三婶的百日没过,请几家亲戚就可以了,等满月的时候,再多请一些客人。”其实就算百日,也不能大肆宴请宾客的。到时候也只能请相近的亲朋好友。
说完了事情,秋氏又去了秀春苑看孙子。若不是孩子刚出生还离不得亲娘,秋氏真想抱到自己的院子里养。
叶氏心情很不好,不过等回到院子里看着女儿在床上爬来爬去,脸上不由地浮现出淡淡的笑容。
华婆子心头却有些发酸,说道:“大奶奶,世子爷到底是什么章程?总这样拖着也不是个事?”卢氏儿子都生了,世子爷膝下还空虚,说出去总归是不好看。
叶氏听到这话,脸色又不大好看了,叫来了乳娘将孩子抱下去,然后朝着华婆子说道:“以后这样的话不要当着七七的面说。”
华婆子道:“姑娘好小,听不懂。”
叶氏说道:“就算还小也不能当着她的面说,记住了?”这种糟心的事,她不愿意让女儿听到,哪怕女儿不懂。
华婆子点头道:“我以后会注意的。大奶奶,世子爷到底是个什么章程?总不能一直拖下去吧?”世子爷拖着不纳二房,不管是老夫人跟夫人,还是外面的人,都只会认为自家奶奶没有尽到妻子的责任。
叶氏沉默了一下,说道:“世子爷已经挑中了人选,只是因为府邸最近事多,所以才会拖着没办。”
韩建明确实已经挑好了人选,只是这事还没说出来,武氏就一副病得要死的样子。这个当口,他这个当侄子若是纳二房还不得被唾沫星子淹了。所以,他就将这件事压下来了。只是这种事,又如何瞒得住叶氏。
叶氏感觉到他已经挑选好了二房,只是不管她怎么打听,都打听不着一点消息。丈夫将这事,藏得太深了。
华婆子唬得不行:“怎么一点风声都没听到?定的是哪家?”见叶氏摇头,华婆子心急火燎地说道:“这么大的事,世子爷怎么能一个人决定而不跟大奶奶商议呢!”
叶氏说道:“世子爷,这是防着我呢!”
这个比世子私自定下二房的人选更糟糕。华婆子忙问道:“大奶奶,这话怎么说?世子爷好好的怎么会防着你?”
叶氏苦笑道:“若是我没有猜错,去年秋雁芙的事世子爷应该知道了。”瞒得了一时,瞒不了一世。
华婆子有些怔住了:“大奶奶,世子爷问都不问过你,就将人给定下了,若是个奸猾的以后可怎么办?大奶奶,你看要不要回家去说一声。”
叶氏摇头说道:“不用,现在还不是时候。”她只是猜测,又没有证据,让娘家出面只会让夫妻关系进一步恶化。
华婆子很担心地说道:“大奶奶,那现在我们怎么办?”
叶氏说道:“今年肯定不会提这事,怎么着也得出了元宵。先过好这个年再说。”丈夫太能干了也发愁,做下什么事都能被他知道。所以叶氏现在什么都不做,因为做多错多。
叶氏会这般淡定,也是有缘由的。一来是她娘家得力,二来她也相信韩建明不是宠妾灭妻的人;再者有老夫人跟夫人在,那人就算进门也越过她这个正房。若是对方是个不安份的,想要越过她,也得看看她有没有这个本事。
嫡女重生记 第225章 田洋(加更求月票)
天气渐渐变凉,地上落满了枯叶。
玉熙看书看看得累了,走到院子里,正好一片树叶飘落下来。玉熙伸手将枯黄的叶子接住,轻声说道:“又一年过去了。”这都十月底了,再有两个月,这一年就没了。
正感慨着呢,就听到外面一阵哭声。玉熙住的地方离庄子上的农户并不远,这也是为安全考虑,太偏僻了,若是有事就寻不上人,所以偶尔她也会听到小孩的哭声。玉熙第一次听到哭声还特意问了一下,知道是孩子调皮捣蛋被父母揍,当时还觉得很新鲜,后来听多了也就习以为常了。可这会听到的哭声却跟以往不一样,那哭声特别凄惨,而且还一直叫着哥哥,听得玉熙心里很不舒服。
玉熙叫来了韩吉,说道:“去看看外面发生了什么事?”
没多久,紫苏就回来了,眼圈红红的,脸上的神情也很难看。瞧着就知道不对了。
玉熙问道:“那孩子怎么回事?”哭得那般凄惨,还一直叫着哥哥,听着就不对。
事情并不复杂,那孩子的爹跟后娘要将她送给人家当童养媳。她又惊又怕,所以才大声呼救,希望她哥哥能来救她。紫苏说道:“姑娘,那孩子真是太可怜了。要不,我们帮帮她吧!”紫苏还是第一次见到这么可怜的孩子。见玉熙不为所动,紫苏说道:“姑娘,你是没看见,那孩子,真的很可怜。”
玉熙点点头说道:“带她进来。”
很快,紫苏就将人领了进来。望着跪在地上的小姑娘,玉熙脸上的神情也是变了又变。那小姑娘穿着一身跟乞丐差不多的衣裳,脸色蜡黄,全身上下估计都没二两肉,就只一把骨头了。
玉熙望着跟着小姑娘一起进来的陈管事的媳妇,问道:“你说她爹娘想将她送给别人家当童养媳?”这模样,谁家会要?看着都担心养不活。
陈管事的媳妇听了玉熙的话,解释道:“姑娘别看她瘦,年岁也不大,可洗衣做饭、养猪养鸡等家里的活都能做的。”
玉熙看着那么丁点大的孩子,就这样的孩子还要洗衣做饭做一堆的家务,可见在家受到怎么样的苛待。玉熙沉默了一下,问道:“是白送的?还是要收钱的?”
陈管事家的来之前就将事情打听清楚了,说道:“她爹要了别人家一百斤的粮食。今年行情好,一百斤的粮食也有人拿得出来。带回了家,不仅能帮着干活,还能省一笔彩礼钱。”
玉熙算是听懂了,与其说是送,倒不如说是卖。只是这孩子长得太差,人牙子不要,所以就卖给人当童养媳了。可童养媳是那么好当的吗?玉熙以前在庄子上时就见过一个童养媳,真不是一般的可怜。睡得比狗晚,起得比鸡早,累死累活从早干到晚,不仅吃不饱穿不暖,每日还被那家的人打骂。
韩吉走了进来,说道:“姑娘,这小姑娘的哥哥来了,就在外面。姑娘看……”
玉熙回过神来,面无表情地说道:“让他进来吧!”
韩吉也领着一个孩子进来。玉熙抬头望去,就见这孩子大概六七岁的样子,跟跪在地上的小姑娘一样瘦骨嶙峋。还有,这都十月的天了,身上还只穿了一件打满补丁的衣裳,脚上打着赤脚。
小女孩见到来人,一改刚才的沉默,爬过去哭着叫道:“哥,哥你终于来了,我差点就见不着你了。”
少年抱着妹妹,说道:“多谢姑娘救了我妹妹。”
玉熙心里暗暗点头,口齿清楚,见到他们也不慌不乱,倒是不错:“我救得了一时,救不了一世。”
少年咬了咬牙,抱着妹妹跪在地上,低着头说道:“求姑娘买下我们兄妹,给我们一条活路。”既然那毒妇已经打定主意要送走菊花,这次没成下次还会送走的。下次,也许就没这么幸运了。
玉熙笑了一下,问道:“我买下你们是没问题,但你们能为我做什么呢?”
少年低声说道:“我上了一年学堂,认几个字。”这也算是他唯一能拿得出手的了。
小姑娘搂着少年的脖子,朝着玉熙说道:“东家,求你买下我跟我哥哥吧!我会洗衣做饭喂猪养鸡,我哥能去山里捡蘑菇、打野鸡、兔子等猎物。东家,我们什么都能做,吃得也不多,求你买下我们兄妹吧!”东家若是买下他们兄妹,以后就不用再分开了。
玉熙望着那小姑娘,小姑娘面带怯意,右手紧紧地抓着少年的衣裳。玉熙问道:“刚才将你送走,你为什么不同意?
小姑娘仅仅抓着少年,说道:“若是被送走了,就再也见不着哥哥了。”再苦再难,有哥哥在,她就不怕。
玉熙望着这对相依为命的姐弟,心里有些羡慕,不管日子过得多艰难,还有一个可以牵挂可以依靠的人。而她,却是一直都在孤身奋战。玉熙稳了稳神,说道:“想好了?你得清楚,一旦签下卖身契,就再没有反悔的余地。”签下卖身契,就从良民变成了奴仆。
韩吉很想翻白眼,姑娘这话真是多余,庄子上不知道有多少人想将女儿卖过来呢!只是都被他拒了,这小子也是运气给碰上了。进了国公府,其他不说,至少衣食不愁。
少年点头说道:“不后悔。”当下人,总比饿死、兄妹分离的强。
玉熙微微点头,望着一侧的韩吉说道:“这事你去办吧!”要买下他们,还得找他们父母签下卖身契。
少年说道:“东家,让我跟着一起去吧!”
玉熙以为是去做个了断,所以也就没有拒绝,朝着韩吉说道道:“去他们兄妹一起过去吧!”那样的父亲,不要也罢。
半个时辰不到,韩吉就回来了。将两张身契交给玉熙后说道:“姑娘,那小子是个人才。”
玉熙惊疑道:“怎么了?”
韩吉笑道:“姑娘是不知道,他那继母知道我们要买人,竟然敢开口要三十两。那小子也还值点银子,那小姑娘白送都没人要。我当时还没开口说话,这小子就说他们兄妹只值八两银子。他那后母当时脸上的神情别提有多精彩了。最后,我就只付了八两。”其实,就算那小子没说话,他最多也就付十两银子了。
姑娘宽厚不假,但也由不得刁民欺到头上。惹着了他,就将这一家子赶出庄子上,看他们拿什么生活。真是不知道天高地厚。
玉熙想着自己,心情有些沉重,说道:“我记得京城买一个小厮大概十二两,买个小丫鬟大概七八两,两人合起来应该是二十两的身价。你将另外的十二两银子给那孩子,任由他自己处置。”
韩吉瞪大眼睛,问道:“姑娘,你这……”见玉熙面无表情地望着他,韩吉赶紧说道:“成,我待会就将银子给他。”
玉熙没有解释这么做的原因,而是转身进了书房。若是这个少年真有才,那好好培养以后会是她一个很好的助力。府邸里的人不是不能用,但隔了一层,而且关键时刻就会掉链子。比如苦芙,虽然瞧着跟以前一样,但玉熙很清楚苦芙心思浮动。也就现在大伯母跟大哥仍然照佛她,要不然苦芙肯定不会留下来。
傍晚时分,韩吉过来与玉熙说道:“姑娘,我将另外的十二两银子给了那小子。那小子拿了这钱就回村子,还了欠债。”说还债其实也不对,是还恩情,之前兄妹两人过得很苦,吃了上顿没下蹲。村里有善心的人会接济一二,否则兄妹两人估计早就饿死了。田洋,现在去还这些人的恩情了。
玉熙对田洋这个举动很赞赏,说道:“恩怨分明,很好。”能力怎么样暂且不说,就这性很对玉熙的胃口。
韩吉也觉得很不错。
玉熙想起昨天忘记问的一个问题:“田洋能认字,家境应该不差。我们也都看出这是个聪明的孩子,后母再恶毒,他也是家中的长子,他爹怎么也放任不管?”有后娘就有后爹这话不假,但对于能撑起门户的长子,总归是有几分不同的。
韩吉哪能不知道玉熙所想:“姑娘,田洋家境是不差,只是他爹娶了个有手腕的寡妇,那寡妇长得漂亮,去年年底又生了个儿子,将男人笼络在手心,家里哪里还有他们兄妹的容身之处。也就靠着村上的人帮衬着,要不然这兄妹早就饿死了。”
玉熙低声说道:“没娘的孩子,都是草。”玉熙就纳闷了,怎么就那么多后母呢!
韩吉听了这话,低着头不说话了。四姑娘也是生母早逝,后母不容,亲爹也厌恶的,要不然也不会被赶出府邸。这境遇倒是跟这两孩子有些相似。唯一不同的是,姑娘有大夫人跟世子爷照拂,别人也不敢欺凌她。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