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嫡女重生记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六月浩雪
玉熙笑着说道:“简单一些,让人看了更舒心。”她倒是想绣一副孔雀,可那得费很多工夫。有绣孔雀的时间,足可以让她绣四五副这样的绣品了。这两幅绣品足以拿得出手,何必劳心劳力。
紫苏对玉熙也算是了解了,听了这话,无奈地说道:“姑娘不想费时间就直说,何必找这样的借口呢!”看书倒是很得劲,做绣活就觉得是浪费时间。紫苏都不知道玉熙到底是怎么想的。
玉熙笑了一下,没有接紫苏这句话,而是说道:“等两把扇子都做好了,就给他们送去。”
紫苏现在也猜测到那副竹子绣品,十有八九是送给陈二爷的。当时她猜测到这事还很高兴。没办法,玉熙跟陈然定亲以后表现得太淡定了,淡定得让紫苏都觉得玉熙不大满意这门婚事。紫苏一直都担心玉熙心里不满意,等嫁过去会跟陈然相处不来。好了,现在不用担心了。姑娘愿意给陈二爷做扇子,可见心里也是接受了对方。
周诗雅的那把是团扇,好弄一些。而送给陈然的是要做成折扇,所以要弄难一些。所以,等两把扇子都做好已经是五天后了。
玉熙看着两把扇子,笑着将绣着金鱼的团扇用扇套包起来,叫了寻桃,让她将这般扇子送去周家。
周诗雅看到扇套,接过来就打开。看完以后,很是高兴地说道:“我还以为要等到年底,没想到现在就绣好了。”
寻桃暴汗,若是让周诗雅知道自家姑娘做绣活的真实速度,怕是不可能这般高兴了。
重重地打赏了寻桃,周诗雅就高高兴兴地拿着新得的团扇,跟她娘周二夫人显摆去了。
周二夫人听了周诗雅的话,戳着她的额头说道:“这团扇若是你绣的,我睡着都能笑醒。可你也不看看你自己绣的那东西?再跟这团扇比?我都替你脸红。”
周诗雅半点不觉得羞愧,说道:“娘,我是没这个天份嘛!你看玉熙,也没费多少工夫就自己钻研出双面绣出来。我都学了好几年,可死活绣不好,也不能怪我呀!再说了,就算我不会做绣活,身边的丫鬟会做就可以了。”
周二夫人听了这话越发火大了:“什么学不会,明明是你自己偷懒不愿意学?我也没要求你一定要学得玉熙那丫头好,可你为什么就不长点心呢?平日里穿的衣服可以让丫鬟绣娘绣,但总不至于过门时孝顺公婆的礼物都得让丫鬟绣吧?”按照规矩,新媳妇过门,送给公婆的礼物得是新媳妇做的鞋子衣服呢。
本来周诗雅得了这么一件礼物很高兴,结果被周二夫人一顿训,啥心情都没有了。咳,周诗雅后悔了,早知道就不给她娘看,而是先到几个堂姐妹那边显摆去了。
陈然是在第二天拿到属于自己的礼物,看着折扇上青翠欲滴的竹子,他脸上也浮现出笑容来了。陈然早听说玉熙会双面绣,倒没想到这么快就能得到她亲手做的礼物了。
心情好了,面对泰宁侯夫人,陈然的脸色也缓和了许多,不再爱理不理冷冰冰的样了。让泰宁侯夫人又是高兴又是好奇:“去问问,二爷碰到什么好事了?”
没多会,泰宁侯夫人就知道原来是玉熙送了一把折扇给儿子。去打听消息的林婆子说道:“夫人,二爷得了这礼物以后爱不释手,一直贴身带着呢!”
泰宁侯夫人笑着道:“那丫头的绣品我们也看过,确实绣的好。”不说其他,这手倒是一双巧手。而且能让自家儿子态度变好,泰宁侯夫人心里也高兴。
林婆子笑着说道:“不仅绣活好,管家也是一把好手。”
泰宁侯夫人点头道:“确实不错。之前因为被外面的传闻所误,差点错过了一个好姑娘。”自在山上听了秋氏的话,她就让人仔细打听了玉熙的事,发现玉熙身上虽然有点小性子,但本性很好,并不是如外面传闻那般不堪。大户人家的姑娘,有点小性子也正常。
林婆子知道自家夫人这是彻底接受了韩玉熙了。
玉熙倒不知道因为一把折扇,让泰宁侯夫人对她印象大为改观。这会的她,正埋头看书呢!
紫苏进屋道:“姑娘,世子爷让你到书房去。”之前因为韩景彦的话,让玉熙不敢去韩建明的书房。不过现在,韩景彦管不着她了,没就没这个顾忌了。
玉熙放下书,就去了韩建明的书房:“大哥,发生什么事?”若是没事,韩建明也不可能叫她过来。
韩建明道:“你不是一直都想知道段欣溶去了哪里吗?我已经查到了,段欣溶现在在辽东。”
玉熙很震惊,瞪大眼睛问道:“在辽东?在辽东做什么?”
韩建明微微叹了一口气,说道:“在辽东最大的妓院里。不过她是清倌人,卖艺不卖身。”也是他的人看过玉熙画的画像,知道段欣溶的容貌,所以才会认出段欣溶出来。段欣溶一直在深闺之中,见过她的人少之又少,改头换面以后的段欣溶谁又能认得出来呢!
玉熙呆若木鸡。





嫡女重生记 第243章 隐患
玉熙很久以后才恢复了冷静:“欣溶不是被人救走了吗?为什么会出现在青楼?”这点让玉熙没办法理解。
韩建明摇头说道:“这个我就不清楚了。不过救走段欣溶的是一股很庞大的势力,但幕后人掩藏得太深,我没办法查到。”
玉熙皱着眉头道:“看这个人的行为,应该跟宋家还有九皇子有不共戴天之仇。而且他又建了这般大的势力,绝对不是泛泛之辈。”想到这里,玉熙脑海之中一闪:“大哥,你说会不会是燕家的人?”玉熙会想到燕家的人,也是因为当初燕家那般轻易地弄得家破人亡有些奇怪。要知道,燕家也是百年世家,虽然后辈大半都不大争气,但也不是没有能力出众的人。比如说燕无双,资质就很出众。
韩建明沉默半响说道:“你说的也并无可能。只是这件事没有证据,也没法断定是燕家的人。”
玉熙也没在这上面纠缠太久,倒是与韩建明说起全嬷嬷之前跟她说过的事:“大哥,嬷嬷说陕西那边干旱特别严重,怎么京城这边一点消息都没有呀?是不是那边情况好转了呀?”若是朝廷赈灾,这么大的事她不可能不知道。唯一可能,就是陕西那边根本没干旱。
韩建明说道:“陕西确实干旱了,情况也比较严重。”
玉熙觉得不可思议:“为什么这么大的事,外面一点风声都没有?还有,为什么不赈灾?”玉熙当日没有第一时间过来询问,也是因为这事与她并没有直接的关系。加上外面风平浪静,她也觉得应该是情况好转了。可是现在听了韩建明的话,她却有些心惊。
韩建明说道:“京城的消息都被压制了,所以外面的坏消息并没有流传出来。至于你说的赈灾,国库没钱,拿什么赈灾?”
玉熙觉得自己听到一个特别逗的消息:“前些日子我听说工部准备将皇帝在西山的别院大修了,修北苑怎么着也得几十万两银子吧!还有,贵妃娘娘的生辰宴也快到了。我听说内务府的人已经着手准备,采买了不少的东西。怎么有钱修别院办寿辰,没钱赈灾?”
韩建明脸上浮现出冷笑:“皇帝修建别院、贵妃娘娘生辰宴,没钱户部也得弄出钱来。”至于说陕西跟甘肃的灾民,谁又在意呢!
玉熙在这一刻,都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韩建明犹觉得这个消息还不够刺激,又扔下一个炸弹,说道:“不仅赈灾的钱没有,就是将士的军饷粮草都不够。辽东跟西北的将士已经三个月没拿到军饷了。”
“呃……”有钱花天酒地安逸享受,没钱赈灾发军饷。好吧,玉熙这个时候真给皇帝与朝中重臣给跪了。
韩建明看着玉熙并不紧张,问道:“你不怕?”
玉熙才不怕,说道:“怕有什么用?再者,就算天下真的大乱,京城也是最后才会波及到的地方。再者有大哥跟二哥,我不担心。”
韩建明笑了一下:“你放心,虽然现在外面不大太平,但朝廷暂时还能控制得住局面。”等控住不住局面,就是天下大乱的时候了。天下大乱,有凶险,也有机遇。
玉熙皱着眉头:“陈家是皇帝的心腹。若是天下大乱,陈家是不是得卷入漩涡之中?”这可不是她乐见的。
韩建明见玉熙终于担心起来,笑道:“不用担心。陈家底蕴很深,就算天下大乱,他们也有自保的手段。”陈家立世两百多年,长盛不衰,是有他独特的生存方式。
玉熙苦笑道:“我有什么好担心的。只是,天下大乱,苦的还是老百姓了。”
韩建明放低声音道:“这只是最糟糕的情况。九皇子能力不错,也许能扭转乾坤呢!”只要继任的是个明君,也不一定会天下大乱。
玉熙想起上辈子的事,十皇子上位以后开始减赋百姓的赋税,虽然具体效果如何她不知道,但至少证明十皇子想要好好治理这个国家:“九皇子做下的事,怎么可能会是明君。还有,暗中的那股势力又如何会让他上位?”哪怕当年的事九皇子还小,但十二岁的孩子已经到了明辨是非的年龄。为了自身的利益出卖国家,足以看出这是一个没有原则与底线的人。这样的人指望她成为明君,希望渺茫。
韩建明还有一句话没有说,那就是九皇子不成可以让十皇子上位。若是十皇子上位,韩家得到的利益才是最大。只是,这些话韩建明却不好对玉熙说:“听说你最近都不看医书了?”
玉熙无奈地说道:“时间不够用。每天的时间都安排的好紧凑,哪里还有时间看医书。”没时间只是借口,主要的是她的婚事落定了。以后嫁到陈家也用不上医术,玉熙是个实用主义者。东西学了用不上,也就不愿意再花费时间了。至于说史书,她觉得很有意思,而且这东西看多了只有好处没有坏处,所以她还坚持看。
韩建明笑道:“没时间看书,有时间做绣活?什么时候也送大哥一把扇子?”韩建明这话是在调侃玉熙。
玉熙有些汗颜,她一直觉得做针线活挺耗费时间的,所以做的东西很少。这么多年,还没送过韩建明一件像样的礼物:“大哥喜欢什么?我回去就绣。”
韩建明只是开玩笑,哪里真要玉熙的绣品:“我就不用了。不过不用两年你就该出嫁了。你的嫁妆也该开始着手准备了。”玉熙针线活好这事京城如今大半的人都听说了。所以她的嫁衣跟盖头等物都得自己绣,不能假手于人,要不然,那就是赤裸裸地打自己的脸。
玉熙一路思索着回了陶然居。回到院子里,没看见紫苏,问道:“紫苏人呢?”
寻桃期期艾艾地说道:“紫苏姐姐在房间里面。”
玉熙也没有多想,只是说道:“是累着了在房间休息,还是身体不舒服?”紫苏平日很勤勉,就算没事也不会呆在屋子里的。
寻桃不知道该怎么说。
玉熙瞧着就不对了:“怎么回事?难道是有人欺负了紫苏?”玉熙的地位节节高升,身边的丫鬟自然水涨船高。府邸里的人,玉熙还真想不出谁会欺负紫苏。
寻桃低着头说道:“姑娘,具体如何我也不清楚,这事彩蝶应该知道。”寻桃不是推脱,而是她确实不知道怎么回事。只知道彩蝶从外面回来与紫苏说了几句话,紫苏脸色难看地进了屋。
玉熙脸色也不大好看,说道:“叫彩蝶到书房来。”玉熙喜欢在书房谈事。
没多久,彩蝶就过来了。见玉熙追问,她也没瞒着,说道:“姑娘,我娘跟我说万家大郎跟他姨母家的表妹有些纠缠不清。”彩蝶娘在府邸里也是老人,加上人缘好,消息比较灵通。她听到万家华与表妹撕扯不清,怕紫苏吃亏,赶紧将彩蝶叫了过去将这消息告诉她。
玉熙知道彩蝶娘是个妥当的人,若不是有十分的把握也不会让彩蝶将这事告诉她:“你将这事跟紫苏说了?”
彩蝶点头道:“说了。”
玉熙对这事感触不深,万家华这人她原本也不大看好。再者又没定亲,对方跟别的女的纠缠不清,从名单上剔除就是了:“方妈妈想将你聘给她大儿子,这事你知道吗?”这么久方妈妈也没给个回话,显然是彩蝶娘没答应了。
彩蝶的脸一红,低着头嗫嗫地说道:“我娘前两天跟我说了。”彩蝶娘没一口答应,她对连家一点都不熟悉,哪里会贸贸然地就答应婚事。这些日子她一直托人打听连家的事。了解清楚了,觉得连家各方面条件都不错,这才问彩蝶的意思。
玉熙道:“你是个什么主意?”
彩蝶羞得不行,低着头说道:“奴婢都听姑娘的。”连家大郎她也见过几回,是个周正性子好的。与其两眼一抹黑嫁给不认识的,还不若嫁个知根知底的。
玉熙笑了一下:“这可是终身大事,还是得你自己满意。若是你同意,就跟你说去。若不同意,直接拒了就是。”
彩蝶轻轻地应了一声。
玉熙摆摆手道:“去叫紫苏过来一下。”
见着紫苏眼圈红红的,玉熙好笑道:“不过是见过两次面,又没定亲,你难过个什么劲?”不舒服正常,但难过到哭真没必要。
紫苏很是委屈地叫了一声:“姑娘……”紫苏还以为玉熙会安慰两句,没想到一上来就埋汰她,真是太难过了。
玉熙笑道:“紫苏,长得忠厚不一定就真是老实本分的。这世上,披着羊皮的狼多得是。早些知道他的真面目,反而好。反正也没定亲,于你的名声也没碍。”玉熙原本就不大瞧得上万家华,觉得这人配不上紫苏。只是紫苏自己死心眼了,就觉得万家华老实本分。
紫苏说道:“姑娘,我不想嫁人了。这辈子,我就守着姑娘。一辈子也清清静静的。”
玉熙知道这个时候也不能跟紫苏硬来,说道:“这事暂且放下吧!”等寻到合适的人选,再定下不迟。




嫡女重生记 第244章 韩景彦续娶(1)
将圆未圆的明月渐渐升到高空,一片透明的灰云淡淡的遮住月光,院子里仿佛笼起一片轻烟,股股脱脱,如同坠人梦境。
一年多过去,玉熙如今是完全长开了。仿若剥了壳的鸡蛋那般细腻滑嫩的皮肤,姣好的五官,前凸后翘的身段,走出去也是吸引众人眼球的大美人一个。不过此时的玉熙,正定定地站在走廊上,看着夜景出神。
紫苏走到玉熙身边,说道:“姑娘,你也太不爱惜身体了。这么大的风,你也不知道进屋。”两个月前姑娘知道三老爷要续娶没什么反应,没想到三老爷明日大婚,姑娘今日倒是反常起来了。
玉熙将紫苏准备给她披的大毛衣裳推开,说道:“我不冷。”这话不是推辞,她确实不冷。
紫苏迟疑了一下,问道:“姑娘,三老爷续娶,与你干系又不大,你何必多想?”这点让紫苏尤其想不明白,三老爷娶不娶与她家姑娘八竿子打不着,也不知道姑娘在郁闷啥子。
玉熙笑道:“你想太多了,我在想其他的事。”见紫苏一脸不信,玉熙道:“三叔现在成亲,三姐明年二月成亲,我五月成亲。我在想国公府最近好事连连呢!”
紫苏有些无语:“这算什么好事?也不知道三老爷是怎么想的?三姑娘跟姑娘你明年就要出门子了,他却还要迎娶新妇,也不怕被人笑话。”韩景彦早成亲晚成亲都没问题,偏偏赶在这个时候成亲。
玉熙不在意的说道:“我倒无所谓,就是三姐脸上有些不大好看了。”不仅脸上难看,估计心里还不好受呢!她对韩景彦早就没半点情份了,韩景彦如何折腾她都无所谓。可玉辰却不同,她对韩景彦的感情很深,而且一直相信韩景彦深爱着她娘。瞧着韩景彦娶新人,心里肯定不是滋味了。
玉辰确实很难受,与桂嬷嬷说道:“嬷嬷,你说,我爹到底是怎么想的?”这都快奔四的人了,竟然还娶个跟她年岁差不多大的的女人进门。对着年岁差不多大的女人,她都不知道明年能不能交出母亲这两个字出来。
韩景彦新娶的这个夫人,是已经致仕的一位五品官家的庶女。那姑娘今年只有十七岁,比玉辰大一岁。据闻长得花容月貌,温柔可人。当然,这些都是听说,府邸里的人暂时还没见到真人。
除了开解,桂嬷嬷还能说什么:“姑娘,内宅没有管事的主母到底是不方便。若是你以后有事,让三夫人到王府说个话什么的也方便。”文家那位大爷为了上位,都能将庶妹嫁过来。
玉辰并不反对韩景彦再娶,可是也不该选在这个时候。完全可以晚一年,等她嫁了再娶:“算了,多说无益,只希望这是一个好相处的人吧!”亲爹要娶妻,她当女儿的还能拦着不成。
桂嬷嬷安抚道:“姑娘不用担心,老夫人已经见过了,是个温柔娴淑的。再者姑娘马上就要出门子了,过门的三夫人再怎么样也不敢给你脸色看。”姑娘可是嫁给皇子,除非这女人脑子进水了,否则只有巴结自家姑娘的份。
玉辰叹了一口气:“是都凑一堆。”若不是要给武氏守孝,她今年初就出门了。没想到只是晚了一年,就闹出这样的事。
桂嬷嬷也不知道如何说了,老夫人都没拦着,姑娘再郁闷也只能接受了:“姑娘,别想了!”想再多,除了增加烦恼没半点用处。
玉辰微微点头。
第二天,国公府张灯结彩,处处洋溢着喜庆的味道。
秋氏一早就起来,洗漱的时候忍不住抱怨道:“别人一辈子只成亲一次,他倒好,前前后后都四次了。”说完这句,又道:“希望不要再有第五回了。”第三回还算好了,毕竟不在京城办。可其他两回,再加上这回都是她张罗的。娶一回亲累她一次,前后都累了她三回了。还不要说这几回成亲的花费,这些费用大半都是从公中出的。
李妈妈也觉得韩景彦真够可以的。之前就不说了,自四年前回来以后,这几年除了俸禄交入公中,其他啥都没见着。这当官的一年到头俸禄能有多少,不过是几百两银子罢了。可三房上下的开支加起来,包括韩景彦自己的开支,一年到头怎么着也得五六千两银子了。也就自家夫人不是个爱计较的,要不然有的饥荒打了。
屋子也没其他人,秋氏也不掩饰自己内心的想法,说道:“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可以不填这无底洞!”三房的开支全都是走的公账,可是父母在,不分家,她只能忍了。
这话李妈妈就不好接了。
秋氏也是心里气不平,发发牢骚,该张罗的还是得张罗,要不然不仅得被外人笑话,老夫人也不会给她好脸色了。
收拾齐整以后,秋氏说道:“今日客人应该没有很多,让玉熙不要出来了,就在院子里呆着。”玉熙就算过继到大房,也是韩景彦的亲生女儿。这种场合还是不要出来的好,省得听到什么风凉话。
不仅玉熙没出面招呼客人,就是玉辰跟玉容都没出面招呼客人。好在这次上门做客的亲朋好友,也没有带姑娘过来。
玉熙在陶然居,一直到中午,都没听到什么动静,非常诧异地问道:“怎么一点声响都没有?”这大喜事,府邸里竟然这般安静,实在是匪夷所思。再简办,可这也简单过头了吧!
全嬷嬷说道:“总要顾忌三姑娘的面子。”明年三姑娘就要出门子了,若是三老爷大操大办,三姑娘面子上不大好看。
玉熙嗤笑道:“他若是真的顾忌三姐的面子,就不该在这个时候娶妻。”韩景彦就是一个自私自利的人,他心里最重要的是自己,何曾为别人考虑过。
全嬷嬷觉得这个话题很敏感,不宜讨论:“姑娘,你还有盖头没绣好呢,还是去绣盖头吧!”玉熙的嫁衣半年前就绣好了,没办法,玉熙双手刺绣,速度不是一般的快。没人帮忙,也很快就绣好了。而被面套枕等大半都是丫鬟帮着绣的,速度自然更快了。独独那个盖头,玉熙一直绣得不大满意。
玉熙道:“不着急。”还有半年多时间,不担心绣不好。
紫苏觉得与其让姑娘在这里胡思乱想,还不如去做绣活呢:“姑娘,早点将盖头绣完,你也不用总惦念着不是。”
玉熙这个时候哪里有什么心情绣盖头:“盖头是绣不了了,不过倒是可以练字。”
练了一个时辰的字,玉熙的心也就彻底静下来了。到了下午,紫苏就与玉熙说道:“姑娘,新三夫人长得很娇美。”
玉熙笑道:“是吗?明日看看,到底有多美。”
第二日会亲的时候,玉熙也不着急,打拳一套五禽戏才开始梳洗。这一耽搁,到上院她又是最后一个了。
这个时候,屋子已经乌压压地一片了。不仅老夫人跟秋氏在,大哥跟二哥也都在呢!至于新人,此时正准备敬茶呢!
玉熙好像没看到韩景彦难看的脸色,行了礼以后,非常乖巧地站在了秋氏身后。
韩景彦对于玉熙这个样子非常不满。只是他知道以他现在的身份,已经不能够再训斥玉熙了。要不然,他大嫂可不会给她留面子。
屋子里的人看着韩景彦的神色,都知道他对玉熙迟来非常不满。老夫人也不是瞎子,自然看到得到,面无表情地说道:“敬茶!”说实话,老夫人真不想喝这杯儿媳妇茶。老夫人觉得韩景彦年岁大了,膝下儿女也有五个,没必须续娶。当时韩景彦想要再娶时,老夫人并不赞成。按照老夫人意思是纳一门贵妾,这样既有人照顾韩景彦的日常起居,也有人管理三房的内务。可是韩景彦觉得纳妾不如娶妻,老夫人拗不过,也随他了。
玉熙站定后,抬头望着文氏,看清楚文氏的容貌就明白过来为什么韩景彦会娶这位为妻了。文氏小脸只巴掌大,五官长得也好,一双美目顾盼生姿,皮肤细润光滑,樱桃小嘴不点而赤。这样的女子,很容易勾起男人的心思。
玉辰接了礼物,客套又疏远地说道:“谢谢母亲。”再不甘愿,这也是父亲娶进门的妻室。
接下来就轮到了玉熙。文氏曼联笑容地将手中准备好的荷包双手递给玉熙,笑着道:“都是一些小玩意,希望四姑娘不要嫌弃。”要嫁入国公府之,她自然是要对国公府的情况有所了解。说起来三房男丁不显,可两个姑娘名气却很大。好在四姑娘已经过继出去,三姑娘马上要出嫁了,要不然她真觉得亚历山大。
1...134135136137138...106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