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穿越时代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老老王
也别以为这种事情就是吃饱了撑的,闲的蛋疼。要知道人的一生本来就应该是在不断的追求与奋斗之中渡过,虽然奋斗的结果有成功也有失败,但这总比无欲无求要好得多。如果一个人连追求和渴望都没有了,那么就会彻底失去人生的目标,在精神上陷入极度的空虚和迷茫之中。所以那些貌似风光无限、功成名就的大明星,会莫名其妙地去追求刺激,飙车的飙车,嗑药的嗑药,滥♂交的滥♂交……说穿了都是太无聊才会这样。相比于这些堕落的家伙而言,喜欢狩猎就真的不算什么了一个嗜好狩猎的英国绅士,可以在战争时期奋勇破敌,至少是充当一名合格的游击队员。可换成一个嗑药的瘾君子,又能给社会做什么贡献?
但是,就算这些狩猎爱好者家里收藏的猎枪再多,恐怕也不够用来武装一支军队。而且相当一部分不够慷慨大方的乡绅,也未必乐意把昂贵而精美的狩猎枪械交给那些泥腿子们使用。幸好,这年头的英国还没有彻底被去工业化,乡间各种小作坊还很多,其中不乏卧虎藏龙之辈,某些小作坊的铁匠甚至能手工敲出一辆汽车来于是,在政府放开了禁令之后,英国各郡的乡下作坊就开始疯狂制造各种土枪土炮,什么滑膛枪、线膛枪、汽枪、左轮手枪,火柴枪、杠杆枪、土豆枪都被搞出来凑数,然后还有火箭、臼炮等“重装备”。
当然,这是手艺好的作坊才能搞出来的产品,那些手艺不好的乡下铁匠没胆子造火器(害怕炸膛),就只能锻造一些冷兵器了,比如长矛、大剑、钉头锤、刺剑和狼牙棒,甚至有人搞出了作为不列颠特色产品的威尔士长弓。不过造的最多的还是斧头和草叉,因为看上去性价比最高,在战争结束之后还有用。
虽然穿的乱七八糟、装备的武器五花八门,不过这些国民自卫军的军旗倒是搞的相当精美。那些办团的乡下贵族自然是把自己的家徽纹章给挪到了军旗上,而没有贵族身份的小乡绅,则挖空心思翻着图书馆里的贵族纹章学典籍进行各自的创作。另一些由牧师和主教牵头组织起来的民团,理所当然地在军旗上画了各式各样的十字架……最终搞出来的队伍,有的像是中世纪的贵族私兵或雇佣兵,有的则宛如复活的十字军。
一时之间,从苏格兰的高地到威尔士的山林,从格拉斯哥的工厂到牛津的大学,从温暖和煦的温莎堡到寒风凛冽的设得兰群岛,到处都有成群结队的国民自卫军,穿着五花八门的衣服,拿着乱七八糟的兵器,举着鲜艳的旗帜在走队列、喊口号、唱军歌,宛如一场超大规模的“中世纪全面战争spa”。
然后,这些乌合之众在英国各地进行集训的场面,就陆续被无孔不入的苏联间谍和宇宙轨道上的侦察卫星给拍了下来,并且被迅速地传送到了另一方阵营的大人物们手里。
※※※※※※※※※※※※※※※※※※※
南太平洋,复活节岛
在烟波浩渺的南太平洋上,有一面积为一百六十五平方公里的小岛,这便是著名的复活节岛。这座由火山熔岩构成的三角形狭小岛屿,是横亘南太平洋的波利尼西亚群岛的最东端,也是世界上最孤独的陆地之一,四面八方尽是广袤无垠的大洋。距离最近的皮特凯恩岛有两千公里,距离南美洲的海岸线则有三千七百公里。
除了孤独之外,复活节岛给人的最深刻印象还有“荒凉”和“贫瘠”跟常规印象中那些植被茂密、郁郁葱葱的南洋热带海岛截然不同,复活节岛上没有溪流和泉水,没有珊瑚礁,也几乎没有一棵像样的树木,除了光秃秃的岩石和沙土,就只有低矮的杂草和灌木。乍一看让人简直误以为自己是置身于戈壁滩。
在另一个世界的未来,它将会以神秘的巨人石像和“会说话的木板”吸引着全世界的游客。但在这个时空的1946年,岛上却只有几千头绵羊和山羊,一个白发苍苍的智利传教士和几百个改信了基督教的土著。
至于遍布全岛的九百多座巨型石像,早已在复活节岛土著的内战之中被全部推倒甚至砸毁,原本就是要到日后大批考古学家上岛,以及出于发展旅游业的需要,才会被人们重新竖立起来。不过在这个时空的1946年,被所有人遗忘的它们依然静静地横卧在杂草和沙土之间,连摆设巨像的石台都已经残破不堪。
嗯,之前这里曾经有过一个美国海军的气象站,不过赶在日军抵达之前,他们都已经早早地开溜了。
而复活节岛在法理上的拥有者,南美的智利政府,也没有为了捍卫这片鸟不拉屎的偏远领土,用他们那支袖珍型海军跟日本海军联合舰队正面对垒打一仗的勇气,迄今尚未有智利军舰在附近海域出现。
总之,在日本海军联合舰队制订的作战计划之中,复活节岛就是本次“南太平洋攻略”的最后终点。
此时,王秋正站在复活节岛唯一的一小片沙滩上,看着一队日本水兵兴奋地在海岸高地上竖起旭日旗。
作为一座孤悬深海的火山岛,复活节岛的沿海尽是悬崖绝壁火山爆发形成的海岸岩层,由于受到翻腾着白沫的海浪的侵蚀,变得十分峻峭,从海面上去,简直耸入云霄,让人忍不住联想起苏格兰高地的陡峻海岸。这些悬崖普遍呈现出一层层的红棕色、黄中带灰等各种颜色,像一块切开的蛋糕。悬崖顶上可以看到绿油油的芳草,还有古代岛民遗留下来的,像是随时要倒塌下来的古老墙垣。当然,整个复活节岛的海岸也不可能全部都是悬崖峭壁,同样也有不少相对平缓的地方,可以看到青草丛生的冈峦和布满石块的田野。但是,在海岸线的外面,依然是一大片乱七八糟的黑色熔岩,像围墙般地将海岛团团围住,让任何稍微大一点的船只都难以停靠,也让礁石密布,又无避风港的复活节岛,无法成为夏威夷瓦胡岛那样的海军基地。
“……唉,这地方可真是够贫瘠的,沿海看着像是苏格兰高地,内陆看着干脆像是蒙古草原,还是位于戈壁滩边缘,已经濒临沙漠化的那种草场……岛上连一条河都没有,喝水要靠下雨,粮食很难自给不说,连水果蔬菜都搜集不到多少。真的是只有流放犯人和传教士才能在这种地方生活下去……”
跟着王秋一起上岛的马彤学姐,在顶着哆啦a梦的竹蜻蜓四处转了一圈之后,就意兴阑珊地回到了最初登陆的沙滩,如此说道而在她的背后,还跟着一大群把她当成神明来顶礼膜拜的复活节岛土著,一个个追在她的屁股后面,嘴里高叫着“鸟人!鸟人!”……好吧,这在当地土著看来是一种赞美人的话。
虽然场面有一点乱糟糟的,不过马彤学姐所说的也确实是真知灼见。复活节岛这样贫瘠荒凉偏僻又缺乏天然港湾的地方,简直是要什么没什么,根本没有长期驻扎兵力的价值。
而日本海军联合舰队也确实没打算在这里多待,只是派了些人登陆转了一圈,粗略勘察了一下岛上的地形和物产,插上几面国旗和军旗,再竖立了一个纪念碑,表示自己来过了,然后打算收工返航了。
至于日后美国太平洋舰队或者智利海军会不会钻空子收复这里,联合舰队上下都表示无所谓,反正从复活节岛到萨摩亚基地之间的距离,比从日本到新西兰的路程还要遥远呐!如果美国太平洋舰队司令部真的脑子抽风,准备拿一无所有的复活节岛作为南太平洋的反攻基地,那么联合舰队上下都可以开香槟庆祝了!
不过,虽说复活节岛上贫瘠得连棵树都没有,但日本人在这里也不是一无所获。至少,智利畜牧公司遗留在岛上的几千头羊,就被登陆上岸的日本海军陆战队员,本着贼不走空的节俭精神,统统笑纳了。如今正在海滩上被军队的炊事员们宰杀放血,褪毛剥皮,准备做一顿野外烤羊肉大餐给大家犒劳一下打打牙祭。此刻的王秋都已经能闻到一股胡椒和孜然味儿了……诶诶?怎么感觉更像是置身于蒙古草原了?
就是不知道,这年头的日本厨师做出来的海滩烧烤的口味,是否算得上正宗?
咽了咽口水,努力压下肚子里翻动的馋虫,王秋举起手中的平板电脑,随手调出一张照片,然后挪到马彤的眼前,低声说道,“……瞧瞧这个,你觉得这应该算是什么?”
马彤定睛一看,发现照片拍摄得非常清晰,只见一片平坦广阔的草地之中,一群穿着各式各样杂乱服装的白人,其中以老头、小孩和女人为主,拿着上个世纪的古董火枪,还有著名的长弓、大剑和钉头锤等五花八门的杂牌武器,正在一名举着十字旗的基督教神职人员的率领下,雄纠纠气昂昂地走着队列。
“……这个莫非是……有人在拍摄中世纪欧洲的古装电影?还是古装spa?”马彤猜测说。
“……不,这是丘吉尔最近在忙着的头等要务,预备抵御苏联入侵的二百万国民自卫军!”
“……什么?拿这帮老弱病残去对抗苏联红军?英国佬觉得这有可能赢吗?”马彤目瞪口呆。
“……或许他们自己真的以为能够取胜吧!毕竟这年头的英国佬实在是牛气得不行。一个个眼睛都长在头顶上。好像以为天老大地老二,自己是老三的模样……非得把他们狠狠打垮了,才有可能收复吧对?”
※※※※※※※※※※※※※※※※※※
在任何一个伟大帝国覆灭的前夕,总是会冒出一些怪异、逗比乃至于作死的思想。本质上,这都是思维观念赶不上现实变化的缘故。末期的罗马帝国是这样,明末的中国是这样,崩溃前夕的大英帝国也是如此。
这个年代的英国人,跟后世那个谨小慎微的边缘岛国之民截然不同,心中依然洋溢着傲视天下的帝国梦。
事实上。自从打赢了拿破仑战争,实力上升到世界巅峰之后,英国人就一直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哪怕如今的日不落帝国已经快不存在了,绝大多数的英国佬也依旧一如既往的高傲、固执,以及近乎愚蠢的倔强。每时每刻都不忘日不落帝国的优越感,并且发自内心地当真以为自己还能执掌世界、宰割地球。
无论是一战还是二战,都没有将这些过气的不列颠海盗们从美梦之中打醒过来。
所以,尽管局势极端不利,但英国人也依然没有放弃战斗的勇气,以及众志成城、保卫家园的决心。
但问题是,这么一副仿佛精神病人般亢奋的全民大练兵场面,能够吓阻住蓄势待发的苏联红军吗?
这当然是绝对不可能的,在斯大林这位钢铁大叔眼里,这不过是一群等着接受他审判的罪犯而已,都是已经失败或者未来即将失败的失败者……钢铁大叔的本名不叫斯大林,后来自己改名才叫的斯大林。因为斯大林这个名字,是钢铁的意思。他认为自己是无敌的钢铁侠,他的人生格言是:只有胜利者才能不被审判。列宁对他的评价是,斯大林这个人很粗暴,要是哪天我不在了,同志们你们可得小心点。
然后,斯大林果然发动了大清洗,将早期的革命元勋杀了个人头滚滚,血流成河。
真实存在的钢铁侠斯大林,虽然跟漫威世界的钢铁侠一样身高悲剧,只有区区一米六二,但是却是一副真正刀枪不入百毒不侵的钢铁身躯。他得过天花,后来靠着百毒不侵的体格自己痊愈了,不过脸上留下了一些麻子。之后又得过致命的败血症,又是靠着钢铁一般的体格自愈了,只是左边的胳膊因此而变短了一截。在革命的初期,因为经费紧张,他经常冒死去抢劫运钞车和银行。抢的钱全部交给组织,自己一分都不留。后来苏联工业的傻大黑粗,钢铁洪流的画风,也全是斯大林个人风格主导国家意志的产物。
斯大林上台之后,为了充分发挥出来社会主义国家集体化大生产的优势和效率,为了让国家迅速实现工业化,不惜采用最残酷的手段剥削人民,甚至造成了乌克兰的饥荒。但在三个五年计划之后,苏联的钢产量也一跃增加了二百多倍,傲视整个欧陆,成为了仅次于美国的工业大国,也为打赢二战夯实了基础。
总之,钢铁大叔是一个对别人狠,对自己也狠的红色暴君,引导全球无产阶级革命的超级狠角色。
很显然,对于英国人这种可笑的虚张声势,斯大林是绝对不会被吓倒的就算英国民兵训练得再好又怎样?他们就算能够以逸待劳击溃登陆的敌军,难道还能奈何得了丢核弹的苏联战略轰炸机吗?
“看起来,这原子弹果然是不能停啊!既然如此,索性就让核爆来得更加猛烈一点儿吧!”
于是,在“一百小时大轰炸”结束的两周之后,这些拿着简陋武器依旧日夜苦练、士气一片高昂的英国“国民自卫军”,没有等来登陆的苏联红军突击队,而是迎来了苏联人的下一波更加猛烈的核爆……
( 大穿越时代 p:///2/2490/ )
第九十七章、让核爆来得更加猛烈一点儿吧!(中)
第九十七章、让核爆来得更加猛烈一点儿吧!(中)
十一月的大不列颠岛上,到处都是一副蘑菇丰收,辐射爆表,难民奔逃的热闹景象。
随着英国政府和皇室的搬迁疏散,原本常驻伦敦的各国外交官,自然也要跟着一起搬家。不过由于搬运财物和整理文件的工作实在是千头万绪,大多数国家的驻英大使馆,眼下都还没来得及完全撤出伦敦。
伦敦市区的美国大使馆,一间因为有许多人在来来往往焚烧文件和打包行李,而显得十分凌乱的办公室里,美国海军情报系统出身,刚刚就任不久的艾伦柯克大使,正手持一根红色铅笔,皱着眉头在墙上悬挂的英国地图上,标注上一朵又一朵的蘑菇云……在他的眼中,它们就仿佛一道又一道直通地狱深渊的裂口,要把整个英伦三岛吞噬这可不是什么富有浪漫色彩的文艺修辞,而是铁板钉钉的残酷事实。
十月三十一日,在沉寂了两个星期之后,苏联战略轰炸机编队再次出动,对英国著名重工业城市曼彻斯特投下了原子弹,对这座城市和英国的军工生产造成了毁灭性打击。同日,为了确保对要塞的毁伤效果,苏军再次核爆直布罗陀,让正在直布罗陀地区清理废墟的残余英军幸存者,又遭了一回辐射浩劫。
十一月二日,英格兰南部纺织业中心城市考文垂遭遇核爆,市民虽经疏散,依然死伤三万之多。
十一月四日,一枚苏联原子弹在约克郡的利兹市爆炸,超过十万英格兰军民死于非命。
十一月六日,英国第二大城市,另一个重工业和制造业中心伯明翰遭遇核爆,居民死伤逾四十万,而且英国本土的军工生产至此濒临崩溃,很多武器都因为配套零件生产厂家的毁灭而被迫停产。
十一月八日,苏联红军准备核爆苏格兰的工业重镇格拉斯哥,但因为英国皇家空军的拼死抵抗和自杀性突击,运载核弹的苏联轰炸机半途坠落于英格兰北部的纽卡斯尔港,在引爆后造成数千市民的伤亡。
十一月九日,在丘吉尔内阁的一再哀求之下,杜鲁门总统硬着头皮拿出了被部署在欧洲前线的最后一枚美国原子弹,丢在了荷兰的阿姆斯特丹,不仅杀伤了数十万市民,还炸开了海堤,淹没了大片荷兰国土。
然而,这种好像猫爪挠人一样的反击,根本没有吓住凶残的红色恶魔,反而更进一步刺激了对方的凶性,不再延续着之前每两天丢下一发核弹的“缓慢”节奏,而是发动了更加夸张和庞大的对英本土核打击!
十一月十二日,法国与比利时机场的苏联轰炸机大举出动,同时在谢菲尔德、利物浦和威尔士首府加的夫这三座城市丢下原子弹,当日即造成超过三十万人的死亡,英国的国内铁路公路交通也因此而全面瘫痪。
而此时欧洲战场上的美英盟军,手里却是连一枚核弹都没有了,再也没有半点反击之力。
十一月十五日,也就是前天,苏联人又对牛津大学城也投下了原子弹,让这座英国文化的摇篮毁于一旦。一位侥幸逃出牛津的美国留学生,在来到使馆避难之后,用抒情的笔调对此事做了如下描述:
“……天空中仿佛又出现了一个太阳,发出耀眼的光芒,巨大的烟云腾空而起,滚热的狂风席卷而来,毁灭了大地上的一切……仿佛从地狱里喷出的火焰,将大地变成了熔岩,江河湖海都沸腾起来,鱼儿被煮熟漂浮在水面上,热闹的市镇瞬间毁灭了,满身是火的人们四处奔逃,直到化成了灰烬,天空下起了黑雨,浇在了幸存者的身上,灼烫着他们的皮肤,人们惊恐万状,眼睁睁地看着末日的来临……”
好吧,听上去简直就是不折不扣的世界末日或者说盎格鲁撒克逊民族的末日!
在正式开战的一个月之后,英国的主要大城市已经宛如地狱。即使是在首都伦敦,因为近郊挨了一发原子弹的缘故,也是全城停电兼断水,连配给食品的供应站也都关闭了。至于清理废墟和安置难民的工作,也随着诸多蘑菇云在国内各郡的升起,而彻底陷入了停摆。丘吉尔这个胖子带着内阁、议会和皇室拍拍屁股跑到了北爱尔兰的贝尔法斯特,只留下一座陷入无政府状态的混乱首都和一群饥寒交迫、茫然无措的市民……
即使是那些身在乡下的英国人,也同样深受其害。因为,除了核爆导致的直接死亡之外,核爆炸的蘑菇云里还含有大量辐射尘埃,与云中的水汽混合在一起,就形成高辐射性的“黑雨”飘落下来,最多能够污染方圆几十公里,甚至是上百公里的河流与池塘,凡是喝了辐射污水的难民,多数都在一周时间之内死去。即使是没有喝到辐射污水,仅仅是被辐射“黑雨”沾染了房屋和衣服,也足够让人毛骨悚然的了。此外,那些被辐射污水浸泡和灌溉过的耕地,日后究竟会长出什么样的奇葩庄稼来,恐怕也只有上帝才能晓得。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