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伐清与殖民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回忆破天

    当千恩万谢的汉人岛民被送走之后,郑恩独自摇头,嘴角微微上扬:

    “苛政猛于虎,出海去陌生的国度,危险虽无所不在且无法预知,可这怎么说还有一成活命的可能,所以他们选择了逃出海外。

    因为恶狼一样的收税官吏,猛虎一般吃人不吐骨头的地主,连一成活命的机会都不给他们,因为这些草民在官吏与地主眼里,那是真正的草芥。

    丰年还好,饥荒年间可就真的没有活路了。”

    郑恩说这话的时候,是背对着郑大力和夏国相、王秀奇的,所有这三位护卫统领并不知道郑恩的表情,所以王秀奇、夏国相都是一副义愤填膺的样子。

    只有郑大力仿佛一点都不怜悯草民命如草芥的遭遇一般。

    当郑恩回头看到夏国相、王秀奇两人的反应时,特别是夏国相,不由有些想笑,历史上夏国相可是先吴三桂做汉奸,最后又反清,最终落得战死的下场,不过凡事不能一棍子打死,最起码基础的爱民还是有的。

    “侯爷,我们既然大事已成,为何不顺应天意呢也好拯救万民于水火,这样百姓也不用流离失所,冒着九死一生的危险出海了。”

    说这话的是王秀奇,王秀奇出身正,历史上的表现也是一生正气,或许是郑恩特意回头看他们的反应的原因,所以鼓起勇气开口提问道。

    一旁的夏国相也跟着帮腔:

    “侯爷,您看您治下的百姓,如今多幸福,甚至只要付出一点点努力,飞黄腾达都轻而易举,这是何等幸事,何等的昌盛。

    末将有时真想着早日让所有的华夏儿郎都过上如此繁荣昌盛幸福美满的生活。

    而且末将听说江南因为常年远离战乱,生活在江南的人口比如果我们治下的人口还多,能造福更多的百姓,这岂不是更好”

    说着说着王秀奇夏国相不说话了,因为郑恩正一言不发的静静听他们说。

    郑恩就这么看着他俩,看的他俩心里都发毛了,才收回目光,最后没有回答这个问题,还是一旁看似平常表现的不咋地,跟甘辉是同一批元老,却一直不知上进做个护卫统领的郑大力说了一句玄之又玄的话。

    “公子的眼界,岂是你们能知道的,不过护卫统领出身,是顺天军的核心圈,是公子亲信中的亲信,你们更多的还是要多想想怎么做好公子布置的任务,如清扫吕宋群岛。”

    “是!多谢统领教诲!”

    夏国相、王秀奇连忙出言感谢。

    而郑恩,依旧一言不发。

    早日一统好吗又沉淀了一年,加上一系列亲民的政策,确实可以再扩张了,不过这样好吗

    这个就只有郑恩自己知道了。

    ……

    吕宋群岛远大过大员岛,且常年大雨,空气也无比潮湿,包括三眼铳在内的火绳枪,很难发挥作用,连燧发枪都容易哑火。

    不过十八芝的中程武器一项不是依靠火绳枪,而是传统的,需要童子功打小练习的弓箭。

    几十年底蓄的郑家十八芝,能将强弓用的炉火纯青的精锐弓箭手,不在少数,而其实在爆发方面,精锐弓箭手其实比火枪手更能发挥作用,特别是面对无甲的土著。

    只是训练一个火枪手,可能只要三个月,甚至一个月就能上战场,但普通弓箭手都最起码要一年以上的训练,精锐弓箭手更是需要打小练武锻炼筋骨,才能驾驭强弓成为精锐弓箭手。

    随着十八芝并入了大半,这精锐弓箭手也成了顺天军的王牌之一,在这吕宋群岛,更是发挥了巨大作用。

    何况比大员岛大的也只有吕宋本岛和棉兰老岛而已,且大的有限,而这两个大岛都不是如今的清扫目标。

    要清扫的只是两个大岛之外的民都望岛、班乃、莱特岛、宿务、保和岛、萨马岛、巴拉望岛,以及更小的岛屿。

    ps:师弟的《叫我船长》那是七天八天的断更,最后还被人打赏了100块,收获了第一个舵主,我是只有爆更没有断更,最终成绩都比他差远了,他还是我师弟。

    只能说又能怎样,到这地步了还能放弃不成只是不知道下一本还写不写航海与殖民




第471章 美洲第一远征军团(上)
    
因未知原因,今天搜狗突然无法搜索到本站,请各位书友牢记本站域名找到回家的路!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伐清与殖民 ”查找最新章节!

    当郑恩在吕宋岛又过了一个年之后,时间已经进入到了光武四年,西历1648年。

    如果西方历史没有受太严重的蝴蝶效应影响的话,如今已经是三十年战争结束的一年了。

    不过因为消息传播困难,连基础的电报都没有,所以西方如何,在东方的郑恩并不太清楚,而有时候眼见为实耳听为虚,也是一个大问题。

    但因为赶上了牵动整个西方的三十年战争的末班车,实际好处还是有的,比如吕宋,比如如今吕宋马尼拉港正在进行的事情。

    马尼拉港,吕宋都司最大最繁华的港口,顺天军最高统帅郑恩,正在举行一场盛大、并值得载入史册的壮举。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天之计在于晨,在这一年的这个春天,这个凌晨,马尼拉的港口格外的热闹。

    这一天清晨,大白天,马尼拉港口挂满了红灯笼,整个港口建筑物都挂满了红绸红花,各种各样的彩旗在心情澎湃的民众手中挥舞,古龙纹旗在迎风飘荡。

    在激情澎湃的民众中,有着顺天军充做卫士,拉出来的大道,大道埔着黄土,在道路的终点接连港口的一头,更是铺着一条崭新的红地毯,火红的地毯直达如今整个世界都最大型最新进的,也是世界上唯一一艘的二级战列舰。

    道路另一头,一队胸膛佩戴红花的将士,正激动的面红耳赤,却始终目不斜视,保持着横竖成行的队列,齐步走着。

    “踏踏踏……”

    整齐的脚步声所过之处是民众如浪潮的欢呼。

    “英雄!英雄!英雄!”

    民众统一口径的呼喊,像是一个个火红的烙铁,烙进了佩戴红花,保持队列,齐步走的将士们的心中。

    欢呼伴随着彩带、花瓣,还有民众摆在路边的各色食物衣物,而佩戴红花的将士们并没有去拿百姓的一针一线,反而始终保持着队列。

    在踏上红地毯的那一刻,佩戴红花的将士,狠着心将满是黄土的脚踩在名贵的红地毯上,当即将到达红地毯的尽头,即将登船的那一刻,顺天军最高统帅郑恩,先行拱手作揖。

    “郑恩给英雄们行礼践行了!”

    郑恩的声音铿锵有力,佩戴红花的将士已经眼眶湿润,正努力的让热泪不从眼眶流出。

    “你们是华夏民族的英雄,是汉家儿郎的英雄,今天的你们将载入史册,你们中的每一个人都将名垂千古青史留名!

    你们将是华夏、是汉人永远的英雄。

    给致敬!”

    说着郑恩再次拱手作揖直至九十度,整个港口的军民都一齐拱手作揖,夷籍、外来者更是直接给跪了。

    慷慨激昂的践行词之后,郑恩让出了红地毯道路,在路边做出了请的姿势。

    “去吧!早去早回!”

    当佩戴红花的将士登上船之后,热泪再也无法停留的滑落,一些将士更是无声哽咽,哭的像个小孩,却始终保持着纪律。

    二级战列舰是船头装饰红花的,除了二级战列舰之外,还有一艘最初停留在吕宋的马尼拉大帆船,这艘马尼拉大帆船的吨位已经很接近二级战列舰了,当然战力无法比拟。

    除此之外,三艘顺天军最新的盖伦船、三艘崭新的快速盖伦船,共八艘时下先进与最先进的海船,都在船头装饰着红花,自马尼拉港口扬帆。

    此舰队的名字是美洲第一远征军团,提督为高文采,高文采再次被往外派了,这次还是彻底远离南明的美洲。

    军师冯厚敦,也是一位心怀南明但做事认真,兢兢业业的人。

    大副,施琅,万年二副的他,这次总算提了大副。

    二副,萨比尼亚诺曼利克德拉腊,也就是西班牙驻吕宋总督府的那位,德拉腊是主要领航员,除了他之外,还有几十位西班牙备用领航员,所以不怕他将舰队带到海沟里去。

    算起来这是第三支远征军团了,不过是兵力最少的,为两千海师,三千陆师。

    不是不愿派更多的兵力,而是因为这只是探路。

    看着甲板上拱手作揖而渐行渐远的身影,因为好友的远征,已经来到了吕宋的黄淳耀跟同时好友阎应元开口叹息着:

    “此去一行万万里不知何时才能相见。”

    阎应元倒是洒脱很多:

    “冯兄是英雄,大丈夫当是如此,只可惜不能随同前往。”

    “可这万万里之外又有何好的”

    黄淳耀依旧有些难以接受,这也是人之常情,且不说故土难离,光去一个万万里之外,举目无亲,人生地不熟,又是蛮荒的地方,各种各样的危险数之不尽,光这数万里世界上最辽阔的、充满危险的东海,就够美洲远征军喝一壶的了。

    这也是这些华夏先行者,被称之为英雄的原因。

    这边阎应元刚想用深明大义反驳,一旁不知何时郑恩已经走到了旁边轻轻的说了一句:

    “美洲远吗”

    这下黄淳耀与阎应元以及周围人都疑惑了,难道不远吗

    只听郑恩自问自答道:

    “远。”

    这不废话吗不过想想郑恩如此身份,在这个时候是没有必要说废话的,于是周围人都屏气凝神的听着。

    “如今泰西人从马尼拉去美洲有三条航线,其中最常走的一条航线是,马尼拉—天竺南部果阿—非洲最南部好望角—非洲西海岸刚果—美洲东海岸。

    走这条航线除非在非洲装满了黑奴,黑奴即昆仑奴,关于黑奴还有一个三角贸易,不过这个是后话。

    如果没有在非洲买到足够多的黑奴,不然都会去一趟葡萄牙里斯本,再转美洲东海岸。

    这是沿途最容易补给的航线,途径国度众多,最适合边航行边贸易,不过也是最远的一条航线,一去数十万里,又因为季风、天灾、**等等各类问题,往往要航行一年之久。

    所以说很远。”

    在枯燥生活条件又艰苦的海上航行一年,简直是没谁了,非常人才会如此选择,对于高文采一行人以及第一远征军的郑芝豹一行、第二远征军王晓一行,不由更加敬佩。

    不过郑恩只说了最常走的一条。



第472章 美洲第一远征军团(下)
    
因未知原因,今天搜狗突然无法搜索到本站,请各位书友牢记本站域名找到回家的路!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伐清与殖民 ”查找最新章节!

    “这第二条是,马尼拉—澳门—长崎—东海明珠檀香山—北美洲西海岸—美洲最南海角麦哲伦海峡—美洲东海岸航线。

    这条航线以前很繁华,不过随着我们郑家霸占前往日本的航线,又在福建到大员岛笨港之间拦路收税,走这条航线的远洋船已经很少了。

    最后,也是高兄他们要走的航线,马尼拉—圣贝纳迪诺海峡基—美洲墨西哥西海岸阿卡普尔科港航线。

    此航线直接横跨东海,到达美洲西部,泰西人再在阿卡普尔科南下转麦哲伦海峡,再北上泰西人殖民者主要活动区域美洲东海岸。

    这也是如今西班牙人走的最频繁的航线,每年最少走几趟。

    如果要去泰西人聚集的美洲东海岸,这两条航线都要行进半年有余,有时候错过季风还得等来年。

    实际行程也有数十万里,所以说很远。”

    说到这,郑恩停顿了一下,眼睛从周围人身上扫过,记住了这些人一个个愁眉不展的样子,才开口继续道:

    “不过,我们不需要去美洲东海岸,或者说暂时不用,我们要去的就是美洲西海岸。

    也就是说,高兄及美洲第一远征军要做的是横穿东海,行驶超过三万万里,沿途最多幸运的碰到一些有淡水的小岛,休整一番,再直接到达美洲西海岸。

    从路程上来看同样很远,最可怕的还是沿途基本无从补给,而淡水哪怕是煮开过的水,用不了七八天就有怪味了,十多天后就已经成了绿油油的了,根本无法饮用,在补充新淡水之前,船上的人只能依靠朗姆酒、前些年我们研制的啤酒或者其它低度酒解渴。

    新鲜的果蔬,我们还有豆芽菜、各种船上种植的蘑菇,泰西人就是什么新鲜果蔬都吃不上了。

    高兄一行不可谓不艰难,何况船上医疗也是一个严重的问题。

    但大家可能不知道这世界上,有着洋流,洋流就是海洋的寒流、暖流、逆流,简单来说就是顺不顺风的问题。

    就像是我们华夏,冬季刮西北风,正是海船南行的季节,借着季风,从山东登莱航行到吕宋,不过十数天,如果使用西式软帆船,那么耗时将更短。

    夏季多东南风,正是海船北上的季节。

    跨越东海航行同样如此,夏季走赤道逆流,运气好的可一路顺风顺水,三个月时间即可到达美洲西海岸。”

    “三个月!!”

    有些将领已经忍不住惊呼出声,竟然只需要三个月左右。

    而已经语句惊死人的郑恩,还在持续挑动大家的心里承受极限,来打破大家在面向世界的时候的认知匮乏:

    “其实从我们华夏沿海去一趟美洲西海岸,比去一趟欧洲,或者从广州到甘肃凉州卫、北京到云南孟艮府都要快的多。

    如果我们正在研究的飞剪船能够问世的话,那么,乘着洋流,从华夏沿海去一趟美洲西海岸,还要更加快捷,耗时还要更短。

    恩,快的话,一个月行程就够了,正常情况下也是一个半月左右。

    也就是从北京到广州的马车车程。

    那么,现在大家还觉得去美洲远吗”
1...191192193194195...23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