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伐清与殖民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回忆破天
    还深得当初我花重金购买珍岛的精髓,花重金从莫卧儿帝国手里,购买到印度河入海口的卡拉奇及周边方圆五十里。

    而实际上,卡拉奇地区,属于莫卧儿帝国与萨菲波斯的交界处,属于莫卧儿帝国的方圆五十里,卖给了他王晓。

    属于萨菲波斯一方的,王晓又花重金买下相邻沿海地区的方圆百五十里。

    而付款的方式不过是第二远征军带过去的东方商品、侯府香料等。

    卡拉奇方圆二百里,为第二远征军的第三块殖民地,此时离泰西却还有大半的路程,因为奥斯曼帝国有过一次被第一远征军占据苏伊士地区,最终被奥斯曼帝国给收回了。

    如此哪里还会再给第二次机会,也就是说,第二远征军需要绕过整个非洲才能到达泰西,即欧洲,所以说还剩下大半的路程。

    阿拉伯半岛东南角有一国名阿曼,再次被王晓征服,成了我们的附庸国,当初葡萄牙人的殖民地—迪拜及哈伊马角,后葡萄牙人被阿曼击败驱逐,如今再次成为了第二远征军的殖民地。

    迪拜及哈伊马角,为第二远征军开拓的第四块殖民地。

    当第二远征军到达第一远征军的索马里殖民地之时,王晓再次将殖民地往内陆扩大,直接扩张到了埃塞俄比亚高原的边上。

    到达第一远征军马达加斯加岛殖民地时,将马达加斯加岛整个沿海地区都清理了一遍。

    到达南非时,第一远征军的南非三城,变成了五城。

    到达象牙海岸时,西非一城变成了三城,还组织了一支隶属于第二远征军的黑三角贸易商队。

    眼看着要到欧洲了,还不忘作怪,在不毛之地的西撒哈拉,建立一城。

    如此才总算抵达欧陆。

    南洋出口——安达曼群岛、南神洲最南部——波利加尔斯地区、印度河入海口——卡拉奇、波斯湾阿曼国——迪拜及哈伊马角、东非——索马里、东南非——马达加斯加岛、南非——五城、西非象牙海岸——三城、西撒哈拉——一城。

    还有一支黑三角贸易的商队。

    列儿!鸾叔,你们真是劳苦功高,不仅重走了三宝太监七下西洋之路,还更上一层楼,绕过了整个非洲到达欧洲。

    而且这一路上都留下了殖民地作为据点,有了这些殖民地,如此一来我方自己通往泰西的商队也该开通了。”

    说着话的正是郑恩,此时其与郑列、郑芝鸾同坐于岛北城中心公园的凉亭之中,在听完郑列、郑芝鸾述说完西征经历,汇报完第一二远征军的军情之后,发出的感叹。

    郑列、郑芝鸾却是不敢居功。

    “这都是小爷还有王将军领导有方。”

    郑芝豹与王晓,能在西行之路上,一路建立据点殖民地,这是意料之外,却也是情理之中,因为对于远航来说,中途有一定保障的据点,实在是太过重要了。

    几百葡萄牙、西班牙人能做到的事,没理由十二万汉家军队做不到,何况像安达曼群岛,波利加尔斯地区根本就是太过贫瘠,葡萄牙、西班牙人先后在此地落脚都没有瞧得起这里,而选择了在它地建立殖民地。

    不过对于拥有辛勤的汉家民族来说,这点贫瘠自然算不上什么,何况又不是沙漠、戈壁之类的不毛之地,而且安达曼群岛还有着矮黑人土著,当然现在没有了,只有第二远征军的将士。

    至于原因,肯定跟王晓在象牙海岸的商队没有关系。

    波利加尔斯的土著除了贵族好点,余等也是黑不溜秋的,而波利加尔斯比葡萄牙、荷兰、不列颠在南神洲次大陆的据点,乃至隔海相望的独立存在的锡兰岛,富庶程度、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等,相差都不是一点两点。

    在之后也是同理,最重要的是,几百欧洲人能做到的事,十二万汉家儿郎没理由做不到,如今是明末不是清末,就算没有郑恩,在明朝明郑灭亡的前一秒,依旧是东海、南海的霸主。

    再是好一阵寒暄,又留下两人用过餐之后,郑恩再亲自送走了二人,这边两人刚走,那边提前通知的又一批人带到了,只见十余人除了领头的那位,其他人都是颤颤巍巍的步入侯府。

    当看到花园里的郑恩时,一行人除了领头的中年人只是拱拱手,其他十多位差点就跪了,还是领头的一句话,这些人才没有终止了下跪的动作。

    “汉人只有站着死,没有跪着活!这是你要跪的人的原话。”

    领头人语气很是不善,剩下十余位只能讪讪一笑,改下跪为拱手作揖。

    刚休息没一会儿,茶才泡上还没来得及喝的郑恩,却是亲昵的看着领头中年:

    “还是老泰山了解我,哈哈,那个大家都别太拘谨,大力赐座。”

    说着十多个绣墩搬了出来,而这领头者就是一直搁置没有安排的、郑恩众多老泰山之一的沈廷扬了。

    “老泰山,这朝廷方面的开支,我已经供应了几年了,如今顺天军开销也大,明年我就减半供应吧!

    再过几年,就该停了。”

    “哼!”




第480章 黄金航线
    
因未知原因,今天搜狗突然无法搜索到本站,请各位书友牢记本站域名找到回家的路!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伐清与殖民 ”查找最新章节!

    “哼!”

    沈廷扬一声冷哼之后什么也没说,说来从南明朱三太子继承大位,建立光武朝以来,相比较崇祯朝,朝廷的税收是更加收不上了,也没有自耕农给它收税了。

    赋税担当自耕农,要么被各种摊派而破产,变卖了田产,要么将好好的店产靠到了免税的乡绅名下,土地兼并到了顶点,并也是特权免税阶级内部的吞并了。

    明朝政策,除了田税,其它税收都低的可怜,就理论上最大的收税处——商税,实际上只有三十税一,而商人还不缴纳,因为商号都挂在举人、进士乃至秀才这些有功名之身的人名下,这些有功名之人就是不用交税的特权阶级。

    农业大国却收不上田税,商税还收不上,历朝历代的官方垄断产业如开矿,却也成了地方的了,还不交税,为了将开矿权收为国有,最终闹得沸沸扬扬举国抵制,最终皇帝败下阵来。

    盐也是士绅把控。

    如此南明朝廷根本就没有收入,而开支却不在少数,勋贵、满朝文武、军队、皇家用度、地方用度等等。

    要不是郑家一力承担,南明朝廷早就因为无法化解的财政危机,而名存实亡了。

    为何无法化解,因为大部分忠臣和几乎所有的奸臣,都是不会放弃自己免税特权的,口头上拥护朝廷,实际上给朝廷做官可以,但将自家的钱献给朝廷,就是不可以的了。

    这也是朝廷明知道郑家尾大不掉,却一直没有跟郑家翻脸的原因之一,当然还有更多的其它原因。

    奸臣不交税,忠臣也不交税,是南明的现状,不过凡事有例外,沈廷扬就是例外。

    自崇祯朝开始,沈廷扬的沙船帮就一直免费给朝廷做事,甚至倒贴,最重要的是沈廷扬坚持如此,始终如一。

    郑恩不愿再供应朝廷的财政开销,这是早晚的事,能保留余面,逐步减少供应,给南明朝廷,或者说把控朝廷的士绅们一个反应的时间,已经是很仁慈了。

    所以明事理的沈廷扬只是用一声冷哼回应,同时他肩膀上的担子也重了,郑家不再供应朝廷财政开销,这担子只会落到他沈廷扬这样不仅愿意给朝廷出力、还愿意给朝廷出钱的少数人身上。

    而就沈廷扬所知,愿意给朝廷做官的很多,愿意给朝廷出力的也不少,但愿意又出钱又出力的,崇祯朝已经证明了——还真没几个。

    崇祯一朝,朱由检不止一次请求百官捐献,补充空虚的国库,最终不过是一个个闹剧、一个个笑话而已,每次收的钱加起来还没有皇后变卖嫁妆首饰来的多。

    最终几千万两真金白银、价值几万万的不动产,先是入李自成的顺朝之手,又让郑恩截取了真金白银,让满洲鞑子截取了不动产,再最后连神京一起,全部落入了郑恩之手。

    所以沈廷扬这即愿出力又愿出钱的极少部分,担子很重。

    沈廷扬再看郑恩,只觉无尽的膈应,不愿再多留一刻,就要告辞离去,郑恩却道:

    “老泰山,别着急,如果只是这事,我也不会让您亲自过来,朝廷财政我也不是完全不管,大明对华夏有再造之恩,要不是大明朝廷驱逐蒙古鞑子,也不会再现汉家天下。

    或许你我还如蒙元一般,是四等南,并且连取名的资格都没有,叫什么二七、三九、一四什么的。

    我给您支两条路,两条可以解决朝廷财政的路。”

    这下沈廷扬也不急着走了,耐人寻味的看着郑恩。

    “第一条,就是如秦国公吴三桂、晋国公姜瓖一样,与顺天军签订互通贸易协议,用人口换钱粮军械乃至雇佣兵等一应物资。”

    刚说第一条,沈廷扬就又想告辞了,朝廷如果跟与顺天军狼狈为奸的军阀一般,还有何颜面。

    不过想着还有第二条,实在急需路子的沈廷扬又耐着性子听了下去。

    “第二条就是下西洋!”

    一听下西洋,沈廷扬就是眼前一亮,不过很快黯然下来,西洋的海路可不好走,当初领先世界的宝船技术,也已经失传了。

    不过沈廷扬知道这点,他也知道郑恩肯定更了解这点,果然:

    “如三宝太监一般下西洋,且超越三宝太监,可直达泰西。

    这是一条黄金航线,比您之前的北洋贸易,乃至郑家的东洋贸易的利润还大,当然也更危险。

    就看老泰山和朝廷百官愿不愿意如此去做了。

    至于如何走这条黄金航线,那就不用老泰山担心了,从南京到泰西,这一路上都有顺天军的海外领地可以作为补给点,哪怕只是老泰山麾下的福船、广船,皆可借助这些补给点通行到泰西。

    当然,广船更适合远洋一些,顺天军也愿出售西洋盖伦船给朝廷,同时远提供相应的操作盖伦船的水手,且不收钱,提供人口来交换即可。

    这领航员也愿雇佣给朝廷,一位领航员主用,两位备用,一支船队三位领航员即可,一年的佣金只需要百户汉家儿郎,每户必须有一位男丁。

    同时顺天军正在开发美洲航线,介时也愿与朝廷共享……”

    郑恩的指路让沈廷扬看到了方向,他麾下光沙船帮的老海狗就有万余,这些年因为有顺天军供给军资,麾下人马也扩张到了三万,要不是朝廷信不过他这种与郑恩是翁婿的存在,他早就死在多尔衮屠城扬州时的扬州了。

    曹友义、黄得功、刘肇基最终走向军阀之路,也跟与郑恩是翁婿关系有关,当然更多的还是武人根本融不进被文人把控的南明的圈子的关系。

    如今郑恩提供西洋贸易之路,麾下有着三万将士,介时再找还忠于朝廷或者想沽名钓誉的朝廷官员士绅拼拼凑凑,再有江南苏杭的丝绸、景德镇的瓷器,又有郑恩的支持。

    下西洋说不准真能解决朝廷财政问题。

    想到这,沈廷扬下定决心,哪怕舍得一身剐敢,助朝廷度过这次财政危机。

    最后,郑恩才看向一直处于看戏的十余人。



伐清与殖民第481章 归化军
    
因未知原因,今天搜狗突然无法搜索到本站,请各位书友牢记本站域名找到回家的路!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伐清与殖民 ”查找最新章节!

    “诸位都是海商,虽不如郑家,也不如老泰山的沙船帮,甚至有些还只有一条海船,不过不要紧,西洋黄金航线同样愿意跟你们共享。

    你们要做的只是凑够人手,领航员、广船乃至盖伦船、补给点、航线,顺天侯府都愿提供。”

    “多谢侯爷!”

    十多位中小海商东家,再次拱手作揖,连带着沈廷扬都跟着拱了拱手。

    通往欧洲的航线,漫长又充满了各种变数,同时沿途从南神洲次大陆的莫卧儿帝国开始、再到萨菲波斯,都处于最鼎盛的黄金时期,乃至奥斯曼帝国,也没有完全衰败。

    如此,这条航线相比较美洲航线,还是处子般的富饶美洲,更值得开发一些,简单来说开发环南海即环印度洋,不如环东海即环太平洋。

    何况环太平洋还有一个真正的处子——澳洲。

    即环东海是顺天军以后主要的发展方向,通往欧洲西黄金航线,跟朝廷共享又何乐而不为呢

    围三缺一,这西黄金航线就是缺一。

    再将这批人送走之后,又一批人被带进了府中,郑恩看着已经凉了还没来得及喝一口的茶,苦笑一下:

    “凉茶也不错。”

    说着借着这批人到自己跟前之前,喝了一口正儿八经的“凉茶”。

    这一批进来的,跟慎小慎微的沈廷扬一行人又有不同,分两种皮肤的存在,中等身材的白人、矮的一批的黄种人,像如今平均身高领先世界的华夏人,是一个都没有。

    领头的正是杰夫特郎布,正儿八经的红发荷兰人,地位第二的是郑德牧,正儿八经的倭国人,之后就是金发碧眼不列颠爵士亨利黑斯廷斯、神圣罗马帝国汤若望、德意志黑森人汉斯皮特、黑发黑瞳葡萄牙人洛朗伯纳特,还有一些其它欧洲国家以及倭国、南洋土著等将领。

    当然他们如今都入了汉籍。

    一行也有十多个。

    “末将叩见侯爷。”

    三跪九叩,额头磕的咚咚响,包括汤若望都是如此,汤若望能在华夏混迹那么多年,这磕头早就学会并养成习惯了。

    郑恩没有赐座的意思,周围的绣墩郑大力也早就命人撤走了,也省的他们这些归化汉籍觉得尴尬。

    必要的寒暄过后,这些欧洲出身、倭国出身、南洋土著出身的将领已经是感恩戴德,而郑恩也就直奔主题。

    “当初强调征召外籍军的事情,如今进行的如何了”

    主要负责人杰夫特郎布领命出列:

    “启禀侯爷,如今军中包括归化籍在内,外籍军已经超过了两万,不过欧罗巴人并不多,只有一千余,这很多还是您最初组建西式军团时,招募来的。

    余等,有黑人两千余、印度人三千余、倭国人五千余,剩下不到一万是南洋土著军。”
1...195196197198199...23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