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伐清与殖民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回忆破天

    本身沈犹龙也是东林大佬。

    后东林与东林后继自称的复社合并,统称东林,后又开始将排除异己的步伐迈向吏员岗位,偏偏世袭的吏员根深蒂固,好一整折腾都没完成所谓的安内。

    而这期间,非东林官员,不管能力如何,都被夺官,而接任的东林新官员,往往不是以能力功劳接任的,而是站队及声望,哪怕酒囊饭袋一个,但因为站队正确还有声望高,往往能获得高官,哪怕这个官位的原任能力再出众。

    三年发展的黄金时间,在皇帝被架空,东林党掌权之后,竟然都用在了这个上面,境内百姓的死活根本没有人管,忙着拉帮结派争权夺势呢,谁管衙门的运行和百姓的生死啊!

    再说百姓落难的越多,产生的流民越多,当权的东林党反而可以以各种理由,将流民交于顺天军,换取更多作为内部斗争的运营资金。

    反正论说理,没人能说过东林党,以文盲为主的流民更别说了,各种帽子扣你头上,坑蒙拐骗偷、威逼加利诱,还能不乖乖去顺天军,换取更多的东林党活动资金

    这也应证了一句老话,狗改不了吃米田共。

    从西历1644年到如今初步平定南洋之后,又半年过去的西历1652年。

    从崇祯十七年到光武七年,从郑恩于北京拉起复仇军到现在,八年时间过去了,郑恩从十六周岁的青年成长到了二十四周岁、二十六虚岁,同时还是九个孩子的父亲。

    八年的沉淀,北直隶授田于正兵,山西授田于烈士、军官、正兵、守备兵、开拓军的成功,塞外、海外开拓事业的成功,让顺天军的地位得到了彻底的巩固。

    连远赴数万里之外的远征军,第四、五远征军军团都要即刻出发。

    是时候更进一步了。




第500章 光武七年/西历1651
    
因未知原因,今天搜狗突然无法搜索到本站,请各位书友牢记本站域名找到回家的路!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伐清与殖民 ”查找最新章节!

    西历1651年,光武七年元月,顺天侯郑恩正式翻出了1644年甲申国难时,明光武皇帝封郑恩为顺天公的圣旨,时隔八年正式接旨就封顺天公。

    天下惊动,四方来贺,神京再现万国来朝局面,可惜皇帝不在,就由顺天公代为接见了,其实本身就是来祝贺郑恩就封顺天公的。

    二月,顺国在西征屡屡碰壁后,再次把目标放在了肥羊南明的头上,竟然不顾“顺天军的威胁”,自江西出兵攻打南京。

    南京掌权东林党再次诠释了什么叫做:“不是我不耐打,而是我还没完成安内,你就乘虚而入了”,只是数日,就被丧失了军心的顺军攻破了南京,一番劫掠咳咳,应该说追赃助饷下,顺军竟然重新找回了自信,凝聚了军心。

    不到一月,南明于南直隶及浙江的地盘全部丢失于顺军之手,垄断了官位的东林党都成为了追赃助饷的对象,倒是让那些被剥夺了官位的非东林党前官员幸免于难。

    江东大地,东林官员每天都是在顺军追赃助饷活动中放声哀嚎,最后顺军发现除了当官的东林党,其他东林党好像也挺有钱的,于是追赃助饷的范围又扩大了。

    南明倒是没有就此灭亡,而是在“板荡识忠臣”的情况下,由首辅侯恂,阁老水太凉咳咳钱谦益先生带头,以及兵部左右侍郎吴甡、陈奇瑜,为两大督师,原为何腾蛟副将的毒将陈友龙,勇将关耳,朱大典副将的智将萧旷,毒、勇、智三大将,还有成千上万的忠臣,拉起了近三万大军,连同近十万依旧忠于明朝的男女老少。

    护送皇帝,借道福建,到达两广时三万将士有上万在途径福建的路上“掉队了”,是十万百姓更是过半“掉队”,两万将士,五万百姓总算到达了两广。

    又被沈犹龙接驾到了广州,从此以广州为都城,改名广京。

    ————

    西历1651年六月,大员都司衙门岛北城,郑恩正在与迁到岛上城中的家眷小聚,岛北如今作为大员岛权利中心、都司衙门所在,同样有着外城内城之分,中央还有一个星形城堡。

    就在这顺军占据南京的第一百天,从内陆一支骑兵着急忙慌的赶到这里,当到达外城高耸的木墙面前时,古龙纹金令牌一亮,门卫连忙打开侧门。

    侧门后有一条不宽的小道,却贵在笔直,且没有任何行人阻碍,连道路都是干干净净。

    领头的壮年看了看如此快速通道,只是疑惑了一会儿,就策马奔腾。

    光溜溜的石板路上,一路畅通,连不可避免的与民用道路交汇,都是走“高架桥”穿过,行人走桥底,内陆来的骑兵队伍走桥上。

    当战马奔腾到桥头时,走马观花的壮年匆匆看了一眼桥下的行人,马速未减,只来得及留意一个人流熙熙攘攘的映像,与军用快速通道上连只老鼠都看不到的情形有着巨大的反差。

    所进入的外城与内城相隔5里,只是一刻钟就到了,可见一路过来马速根本没减过,速度之快,还要快过城外大路,因为大路也有会拥堵的现象,毕竟商队多。

    而这快速通道却没有。

    再入砖石结构的内城,同样的快速通道直通城中心的星形城堡,直到到了城堡,才下马,留下多数随从之后,壮年只带了几个贴身护卫冲进了城堡之中。

    城堡分前后两半部分,前为都司衙门,后为顺天侯府别院,恩,应该说顺天公了,而壮年就是直冲别院而去。

    还没到后院,郑恩说笑的声音,还有还在学话的小孩牙牙学语的声音,以及学会说话的小孩奶声奶气的声音就已经先一步传来。

    “父亲抱抱!父亲不要抱阿妹了,壹天要父亲抱!”

    “壹地也要抱抱!”

    “阿妹不乖,壹玄乖!壹玄要骑马马!”

    “壹玄儿,骑马马也叫乖呀!来来父亲让你骑大马,壹天,壹地,你们也一起骑大马!”

    “夫君使不得!”

    ……

    如此声音一入壮年之耳,刚刚还凝重的表情,变得慈祥了起来,笑容也爬上了黝黑又沧桑的脸庞。

    步入后院,映入眼帘的就是一个场面,三个小男孩骑在一个青年的背上,而青年像马一样在地上趴着走。

    壮年一进入后院,青年就看到了他,并跟他问好,显然是事先有人提前告知了。

    “祖父来了,祖父来了,孩儿们快去拜见你们的祖父,祖父袋子里有好吃的哦!”

    “祖父,祖父……”

    刚刚还围着青年的孩子,又乌央乌央的围向了壮年,看样子比跟他们的父亲还亲,倒是三个骑大马中最小的一个男孩,依旧不肯“下马”,为此青年让他骑在肩膀上,站了起来,躬了身:

    “孩儿郑恩拜见父亲,壹玄在孩儿肩上,不能行全礼,还勿见怪。”

    青年是郑恩,壮年自然就是郑芝龙了,郑芝龙摆了摆手:

    “不碍事不碍事,话说恩儿啊!你也多该多陪陪孩子了,不用再那么势必亲恭,该试着让下面的人多承担一些。

    你陪孩子的时间,还没有我这个做祖父的多,不过你也不用太担心,孩子我来帮你看管着,自不会教坏了!”

    “父亲教训的是,孩儿会尝试着将一些小事情,慢慢交给下面的人。

    孩子都有九个了,做父亲的却不能多加陪伴,这襁褓里的都不识有我这父亲,抱一下都不许,还是举家迁到这大员岛,我才能多陪陪……

    可如今正值多事之秋啊!”

    父子俩叹息着,这还不如平常人家,父子陪伴的多呢,特别是时下,寒暄还没两句,郑芝龙已经换上了正经的脸:

    “恩儿,你我都非平常人,自无法享受平凡的生活,再说叫你我去过平凡的日子,你我也活不下去!

    这次来不止是你将孩子接到了这大员岛,让我这个做祖父的想陪陪孙儿都要漂洋过海。

    更多的还是江东之事,江南浙东,可是我们郑家的命脉啊!切不可再让闯贼祸害下去了!”



第501章 生丝不能断
    
因未知原因,今天搜狗突然无法搜索到本站,请各位书友牢记本站域名找到回家的路!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伐清与殖民 ”查找最新章节!

    “江南浙东一带是我们郑家的命脉!”

    郑恩疑惑了,这是自己所没注意到的,因为自己管理的还是顺天军,郑家的事,包括郑家的海贸,多是父亲郑芝龙在打理。

    郑芝龙重重的点头,一边给小孩派小礼物,一边开口道:

    “郑家以何发家世人皆以为是这过往澎湖海峡的水令旗,是水令旗是郑家的一大收入。

    但更多的还是郑家独占了售往海外的生丝、瓷器,余等皆不可比。

    就算是倭国的漆器、白银,都有荷兰人与我等分一杯羹,唯独这生丝、瓷器,为我们郑家独占。

    可以说所有售往海外的生丝、瓷器都要经过我们之手,价格多少,完全我们说了算,并且我们有的是办法让它处于有价无市的状态。

    可如今这江南、浙东都被闯贼占领了,这是生丝的原产地,还有景德镇,更是瓷器的原产地,如此以来,可就真是有价无市了!

    闯贼毕竟是流寇,根本不知道养蚕种桑,连养蚕种桑的价值,闯贼当权者都不一定看得到,不然就不会放着聚宝盆看不到,只知道劫掠那些真金白银了!

    北京、南京最值钱的可不是明面上的真金白银,而是两京本身,光这两京的土地、商铺的价值,都不是那些现银能比的。”

    郑恩表情凝重了起来,可让闯贼占据江东也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其中的好处自然很多,只是没想到会影响甚至断送郑家的生意。

    父子俩也一边陪着孩子一边思考这,最后干脆由他们的母亲给带走了,给了两人一个安静思考的环境。

    “父亲,您知道孩儿为何纵容闯贼占据江东吗”

    是的,不止是江东,连江西甚至湖南,要不是顺天军的纵容,都不可能被闯贼占据,可以说要灭西国、满清余孽、南明,都因为各种原因需要大费周章,唯独这闯贼,什么时候都可以一举而灭。

    但正因为如此,利用闯贼去做一些顺天军不方便出面的事,反而最放心,而这些自己从未跟父亲说过。

    郑芝龙没好气的回道:

    “你是我儿子,你小子靠我起家,你老子我可是以驱逐出家族弃子的身份,亲手打下的家业。

    老子我经历的生死阴谋,比你吃过的饭还多,你想着什么,我还能不知道

    无非是你那殖民大业!殖民好与坏,我不加评论,因为我也只开发过一个笨港,深知你那种殖民之法需要多少人,命,如填。

    但家族的命脉也不能断,一开始我以为你只是放任闯贼为祸江南一两月你就出来拯救苍生,可如今耽搁的可就久了。

    春茧是耽搁了,这还好说,因为上半年气候通常潮湿多雨,蚕也容易生病,导致丝的干净程度以及光滑程度等等都会下降,且断一季的生丝供应海外,也利于我们抬高价格。

    但如今眼看着要步入下半年,再将高品质的秋茧给耽搁了,能不能再垄断生丝贸易就不好说了,毕竟倭国也是产丝的,只是不管是丝的品质还是产量,加上我们郑家截断了航道,从倭国采购生丝的荷兰船,水令旗的价格是最高昂的。

    如此,倭国的生丝产业才一直发展不起来。”

    呃,还有这事情,后世的丝绸市场还要被倭国的丝绸抢了风头,恐怕就是因为没有像郑家一般的管控者,管控着倭国生丝产业吧!

    也是,就清朝那德行,什么东西到他们手里,都会被玩坏了。

    可……

    “可,父亲都已经耽搁一季了,再说我们就没有存货吗,实在不行将荷兰人通往倭国的商路给断了,让闭关锁国的倭国闭关的更彻底一些。

    如此可好”

    郑芝龙摇了摇头:

    “没有倭国还有你保留的朝鲜王国,就算你再灭了朝鲜保留国,那还有其它,万一泰西人自己学会了种桑养蚕,那就更加得不偿失了。

    所以,这江南浙东的闯贼,你最好快些处理。”

    “半年。”

    “不,一个月。”

    “五个月。”

    “不,一个月。”

    “四个月。”

    “不……”

    一个失败的讨价还价,郑恩还是服软了,因为时下的丝绸贸易对于郑家,对于华夏来说,太重要了。

    “父亲,你动用家族存货,再从其它地方比如福建多收集一些生丝,福建的生丝肯定不如江南浙东一带,且分布极散,但总有一些。

    同时这成品的丝绸也可以拿出了卖,如此泰西人也不用直接运生丝回去加工。

    孩儿再警告一下闯贼,让他们注意一下蚕农。

    您就给孩儿多宽限几天。”

    郑芝龙这才点了点头:

    “尽快。”

    郑恩只得称是,再回头看了看远处玩耍的孩子,还有正为了要跟父亲玩而哇哇大哭的郑壹玄,郑恩摇了摇头,离开了大院。

    很快,一队队传令骑兵通过快速通道,离开了岛东城。

    ……

    南直隶嘉定,没有了剃发令,攻占嘉定的也不是异族,也就没了嘉定三屠,如今这里是顺军第一大将汝公刘宗敏的行营。

    “哐当~”

    坛子碎裂的声音,从主帅衙门传出,衙门内,醉醺醺的刘宗敏正在发脾气,一旁陪伴的除了女人和正在被刘宗敏追赃助饷的士绅,就只有万礼一个男人。

    刘宗敏是顺军第一大将,万礼如今也是刘宗敏麾下第一将,什么任务交到万礼手里,万礼总能出色的完成,可以说一片石失败之后,刘宗敏麾下嫡系精锐尽失,实力大损,加上李过的崛起,他刘宗敏的第一大将的位置也越来越不稳了。

    甚至刘宗敏还收到风声,当初在太原的时候,李自成就想杀了他祭旗了,只是李岩、张家玉的崛起,大大的动摇了顺军的凝聚力,再不可动了军心,不然那还有他刘宗敏活到现在。
1...204205206207208...23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