伐清与殖民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回忆破天
可如今万礼的投奔,加上万礼总是能取得胜利,还将裹挟百姓扩军的招式用到了化境,这才让他刘宗敏的势力得到了恢复,才保全了这第一大将的位置。
可以说没有万礼也就没有他保持到如今的权力,这也是唯独万礼留在这里陪他的原因。
第502章 刘宗敏的后路
因未知原因,今天搜狗突然无法搜索到本站,请各位书友牢记本站域名找到回家的路!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伐清与殖民 ”查找最新章节!
刘宗敏脾气发的差不多了,嘉定士绅也因为他的“审讯”,而半死不活,要不是万礼一再坚持劝解他不要在审讯的时候闹出人命,这些士绅也不会活到现在,最少九成是活不了的。
人被万礼带了下去,要不了多久这些士绅的九族都会成了万礼麾下的“将士”。
万礼安顿好烂醉的刘宗敏之后,再出来时背后还有刘宗敏醉梦中的呼喊传出:
“他李过凭什么,凭什么他驻守南京我来这穷乡僻壤!
凭什么……”
万礼只是轻笑一下,之后恢复正色,出了衙门,已有顶盔掼甲的将领等在那里,万礼一边上马,一边询问副将万宇:
“这次目标是哪里”
“回禀万将军,是浙江边上的嘉兴,嘉兴临近太湖,有太湖芦苇荡为掩护,周边一直是南明余孽的为祸地,其中就有我们的老对头关洪势力最大,也是关洪深通我等之裹挟百姓之术。
如今就是关洪的大军攻占了嘉兴,想来又用了裹挟之术,嘉兴府富庶,其麾下大军怕不下十万。”
万宇如此回答着,一旁万礼的老兄弟只是老老实实的听着。
万礼大手一挥,呼吁一句:
“那就再败一次我们的老朋友!驾!”
万礼大军竟有五万众,浩浩荡荡往嘉兴而去,这行军速度嘛,就根本不值一提了,日行百里都算多的了,只因为大军竟是老弱妇孺皆有,手拿一根没有二两铁的长矛,就算是兵了。
也就一万拱卫万礼的中军,皆壮丁,至于战力就不得而知了。
还好嘉定县与嘉兴并不远,当万礼麾下的大军到达嘉兴的时候,关洪正在嘉兴城中进行征兵活动。
整个嘉兴城上到襁褓里的孩子,下到半边身子入土的老人,上到流民乞丐,下到绫罗绸缎加身的士绅,都被关洪聚集在了一起,麾下将士将这些百姓里三层外三层包围在中间。
很有后世二战神剧里,鬼子将百姓聚集在一起讲话的意思,只是少了一些机枪,不过不要紧,关洪有炮,轻便的虎蹲炮,和少数几门轻型佛郎机炮,将炮口对准了聚集起来的百姓,炮位后面就是火盆,用来点燃火引的铁钎已经烧的通红,只要将铁钎烧红的那一头往火门一插,火炮即可发射,那么如此密集的百姓队伍会面对什么遭遇可想而知。
这哪里还有半点拥护南明的忠骨该有的样子,偏偏他关洪就是正儿八经南明朝廷亲封的将军——太湖参将、太湖子爵。
一身铁甲外套官服的关洪位于百姓面前的高台,一本正经的号召大家入伍:
“乡亲父老们!特别是城中乡绅,多谢你们的配合,才让本将军光复了嘉兴,让嘉兴再次成为了大明的国土……”
一大堆大道理过后,显然是起不到什么效果的,不过关洪乐意,百姓也不能说什么,毕竟大炮正对着他们呢。
“本将军是大明忠骨,诸位也是,下来宣布,由开门有功的乡绅张永禄出任嘉兴府知府领嘉兴政务、张耳出任嘉兴通判加都指挥使领嘉兴军务、刘斯文出任同知……
周宝安任平湖县令……”
如此形式,关洪就将嘉兴府大大小小的官员,连同下属州县的官员都任命完了,也不管对方愿不愿意出任,同样不管下属州县的官员对方能不能到任。
“大家看到了,只要支持大明,支持本将军,官位都会有的,甚至有朝一日可以像本将军一样封爵。
这可是世世代代永富贵的爵位,现在这么好的机会我还将带给在场的每一位,也就是说诸位如今都是大明铁军的一员了!所有人都是。”
关洪此话一出,下来的人热闹了。
“怎么可以如此,太辱斯文了!”
这是士绅书生,叫他们当官可以,叫他们从军,他们是不敢的,从军苦不说,而且还是会死人的,何况要不是他们瞧不起武夫也不会有大明如今田地了。
“草民不懂打仗,草民只想好好种地,哪怕租税再高!”
这是农民在求饶,农民更不愿意了,本来好好的闯王来了,也不用纳粮了,可以跟湖广、江西的百姓一样,过上从未有过的幸福生活了,要不是关洪打败了嘉兴的闯军,又把他们揪了出来,他们才不愿意支持什么大明呢。
只是这闯军也太不经打了,随随便便就被关洪的明军打败了,还好当初闯军征兵的时候自己没参加。
打仗就交给闯军了,自己在家中等着闯军打过来,之后过上不纳粮的好日子就可以了。
“妾身还要带孩子啊!可怜我孩儿还未周岁!”
……
求饶的很多,基本没谁愿意的,大明强盛的时候这些人都不愿意出钱出力,何况现在已经日落西山了。
不过关洪就没想过他们会愿意,只是含笑的走到一门佛郎机炮面前,拿起了烧红的铁钎就要往火门递,这可吓坏了士绅百姓,很快除了少数孑然一身的顽固分子,余等都选择了愿意。
顽固分子在享受了一番单独”面试”之后,也愿意了。
如此关洪的大军聚集了整个嘉兴城的人,加上原来的,人数比万宇估计的还多。
只是将麾下“新兵”依葫芦画瓢的按照流寇大军一般简单划分为对应老营的中军,对应马卒的精兵,步卒即步卒,刚裹挟的百姓即新兵。
连晋升之道都与流寇如出一辙,那就是新兵参与三场战斗下来之后,晋升步卒,步卒参战三场战斗升精兵,精兵参战三场升中军,再以明之官职区别高低。
如此,关洪新得新兵近十万,又有中军上万,倒是人数比万礼还多,也造成了万礼刚步入嘉兴,还在汇聚嘉兴顺军残兵败卒,关洪就领着大军来攻了。
大军倾巢而出,留下一个空荡荡的嘉兴城,给了新上任的知府张永禄、同知、通判等官员们。
同样缓慢的行军速度,总算让两支“大军”在浙江嘉定与南直隶松江边界相遇。
第503章 万礼对关洪(上)
因未知原因,今天搜狗突然无法搜索到本站,请各位书友牢记本站域名找到回家的路!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伐清与殖民 ”查找最新章节!
嘉定与松江交界处的一块平原,明军义军与义军顺军在此展开了阵形。
同样浩浩荡荡扶老携幼的队伍,同样只有躲在最后的中军或者老营有点军队的样子,同样顶在最前面的还是刚裹挟、还穿着百姓衣服、毫无阵形与纪律可言的新兵。
光双方正在给孩子换尿布的母亲,正拄着棍子喘气的老者等等,都是如此统一的应有尽有。
相互间的区别只是看头巾,红头巾代表明军,白头巾代表顺军。
双方各有一队最精锐的骑兵,护送着耀武扬威的主将来到了阵前,很有千余年前的斗将的架势,双方“将士”都不明所以的为自己的主将高呼着,恨不得由双方主将斗将来决定战场胜负,毕竟小说三国演义都是如此写的。
可双方将士都要失望了,他们的主将只是在阵前互相交换了一些“狠话”,又互相骂了一阵子,就回到了大后方。
完事关洪敲响了战鼓,不明所以的新兵被步兵、精兵,驱赶了才知道这是进攻的命令,看着手中的简易长矛,看着凶神恶煞比敌军新卒还吓人的多的步兵、精兵,刚刚裹挟而来的嘉兴百姓只得硬着头皮磨磨唧唧的前进。
恩,是前进,不是进攻。
随同督战的精兵、步兵开始呼吁,算是鼓舞士气:
“将士们,大家都是大明的忠骨,都是大明的铁军,都是战无不胜的,再说不管战况如何,只要大家没有后退,三场战斗下来,你们也将像我等一样,成为督战的步卒、精兵。
甚至位列最后方的中军了!
未来做地方官,做将军,做京官,封妻萌子,指日可待!”
“将士们,大家……”
同样的一句话,被随军督战的精兵、步兵千百遍的重复着,再配合皮鞭、刀背、腿脚,新兵们不得不继续前进着。
看着浩浩荡荡红头巾的明军“杀”来,万礼的顺军阵形慌了,他们可不知道对方是什么水平,就像对方同样在害怕自己一样。
但明军是进攻方,而已方却迟迟没有进攻的命令,甚至来老营、骑卒的影子都看不到,只有少数步卒在维护秩序,由此顺军“前军”更乱。
两边现在简直就是在比较谁比谁更乌合。
当双方进入百步的时候,没有弓箭互射,也没有火铳,更没有火炮,因为这都不是双方的新兵、新卒队伍能拥有的,倒是双方都有人手一面简易盾牌。
不大的盾牌都用来挡脸了,就像是将头埋起来的鸵鸟,可最终磨磨唧唧的双方大军还是相撞了。
“杀!”
“不要过来,过来我杀了你!”
“好!我不过来,但你也别动,不然我的长矛也会要了你的命!”
……
麻杆打狼的场景在战场上上演,偏偏双方都觉得自己拿的是麻杆的人,对方是恶狼。
双方大军总算短兵交接的了,换来的就像是小学生约架,光乌央乌央的互相对骂了,气势倒是很强,就是谁也不敢先动手。
如此情形双方将领竟然一副见怪不怪的样子,看来早已习惯了,实力在互相“对骂”的时候,已经确定了谁胜谁负,如今不过是走走过场罢了。
“噗呲~噗呲~”
顺军一方传出了利刃切肉的声音,有着精兵、步兵的明军,见对方没有多少对应的马卒,连对应的步卒都少之又少,果断的抓住了“战机”,杀进了顺军队伍里,顺军队伍一下一又沸腾了。
“杀人了!杀人了!”
“明军杀过来了!李四被杀了,快跑啊!”
“死人了!死人了!母亲母亲,我们快跑吧!”
……
可笑的呼喊声在可笑的战场上传出,很快,缺少马卒、老营随同督战震慑的顺军前军崩溃了。
一时间整个平原全是溃逃的顺军,还有不知道怎么就胜了,之后很兴奋的参与了乘胜追击。
打仗不行不要紧,白给的战功不能不要,连刚刚还将长矛当做拐杖的半入土老者,都蹦蹦跳跳的乘胜追击了。
倒是那些带着孩子的母亲,挥舞着长矛,小心的把孩子护在身后,已防止被疯狂的友军给踩踏。
实际上带着孩子的她们,本就很靠后了,且双方都有明确军规,不得已不可杀害她们这些特殊群体,同样在战斗失败后她们也可以带着孩子一起投降,而不会受到惩罚。
排练好的战场需要她们的存在而更真实,但不需要她们和她们无辜的孩子为此承担生命的代价。
顺军万礼部大败,为了追击扩大战果,关洪连少的可怜的骑兵都派出了,最终斩首没有多少,倒是俘虏了两三万敌军老弱妇孺。
大胜之后,关洪麾下大军士气高涨,前脚驱赶了万礼,后脚就要占据嘉兴府全境。
乘着大胜之势,配合一些心理战术,很快整个嘉兴府全境都被光复,后世同属上海的嘉兴府,人口稠密,不下七八十万人,如今在关洪的帮助下来,全都被加入了明军义军队伍。
一时间关洪的名声在南明朝廷之中流转,人们又将他们和挺身而出救国的将军关耳相提并论,南明朝廷直称二人为“二关”,据说两人都是关云长的后人。
不过现在关云长还不是武圣,关云长武圣的位置还是清朝人为了掩盖时下武圣岳飞的光芒,给改了。
如今清不过昙花一现,只没有关云长做武圣的事了,但拿二人跟关羽相比,也是说明了朝廷对他俩的倚重。
同时两人都是如关羽一般,封侯的了,只是关洪的圣旨还在路上。
当然这都是后话。
如今关洪全取嘉兴府之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扩军,不分男女老少高低贵贱,哪怕你之前是豪门、皇族,亦或者你之前是佃农、乞丐。
只要你还活着,有一个算一个,全拉入了军中,一晃眼关洪麾下就有了“八十万大军”,号称“八百万”。
扩军之后的第二件事不是扩大地盘,也不是去找老对头万礼的茬,而是卖,咳咳,交换俘虏去了。
第504章 万礼对关洪(下)
因未知原因,今天搜狗突然无法搜索到本站,请各位书友牢记本站域名找到回家的路!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伐清与殖民 ”查找最新章节!
嘉兴府乍浦所码头,位于钱塘江入海口北岸,是主要生丝码头之一,往常车水马龙、船只如雨,可自从顺军占据浙东以来,码头的船只都带着他们的主人,还有一部分士绅富豪跑到了郑家的地盘避难。
回想那时,一艘小渔船、只要能出海都能卖上造价百倍的银子,大船的名额都要数百两人次,贵不可言。
还有很多巨商、士绅没逃出去,成了闯贼追赃助饷的对象,再之后,码头再无一艘船只。
但就在这条,这个乍浦码头热闹了,数百艘大船停靠了过来,其中竟然还有西式的夹板巨舰。
如此舰队靠岸,舰船上的炮窗根本就没关,一排排红夷大炮露出狰狞的炮口,从未见过如此大炮的关洪麾下人马,吓得如履薄冰。
“这,这,这……”
关洪的军师紧张的说不出话来,这军师可是大有来头,正是鼎鼎大名的复社四公子最具传奇色彩的方以智。
方以智是关洪攻下嘉兴府城时主动来投的,等他来到关洪麾下时,关洪都已经“打败”万礼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