伐清与殖民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回忆破天
如此六万大军在,高杰忠心耿耿还好,如果图谋不轨,那么就是三国演义里的被姜维怂恿的钟会第二。
而第三远征军团一改第一二远征军的、以半数朝鲜出身的将士充填、以部分正兵以及少年亲兵为骨干的原因就在于,航道已经开辟,危险已经降到最低,六万忠心耿耿的正兵出场,就是为了巩固第一二远征军团开辟的航道,还有航道上的殖民地。
最后还有一个隐藏的任务,那就是以威慑的效果,确保第一二远征军团的忠诚度。
人心这动心,最是捉摸不透,严惩犯罪者是一种方式,同样不给犯罪者犯罪的机会,也不失为一种更好的方式,否则与钓鱼执法,勾引犯罪何异
这边跟第三远征军团的人,千叮嘱万嘱咐,之后,那边又轮到美洲第二远征军团了。
“大哥,兵力不多,但也不少,为一万,其中三千正兵,三千朝鲜出身新提拔的正兵,四千南洋土著随从兵。
又有阎老爷子给你做军师。
美洲之行还请多多注意安全,三千正兵珍贵,如此才有了四千南洋土著随从兵,好好利用南洋土著兵。
别忘了你身负重任!
阎老爷子,大哥就交于您了!”
阎应元重重的点头,能出征美洲,即离开华夏这个是非之地,又能为华夏百姓开拓疆土,造福百姓,对于阎应元来说,就是最好的选择。
在郑恩的欢送中,赴西洋的第三远征军团,以及美洲第二远征军团,扬帆,开启了他们的征途。
当船行驶出了海湾,再也看不到挥手道别的郑恩时,美洲第二远征军团的主帅郑成功,回忆着临行前一个晚上家宴的时候,三弟郑恩的嘱托。
“大哥,您的功劳有目共睹,为弟有两大助臂,一为父亲,一为您……
美洲第一远征军,一去不复返,连一丝音讯都没有回来,这主帅高文采本就是南明的忠臣,恐怕是生了变故,想化美洲为明洲都有可能。
毕竟谁也不知道美洲第一远征军中,有没有明朝宗室,毕竟老朱家的子孙,经过这数百年妻妾成群的发展,没有个十几二十万都是不可能的。
高文采找不到先帝的儿子,拥立一个明朝宗室也不是不可以,毕竟都是朱太祖的后人,实在不行他还可以先以对方为监国,再图先帝子侄。
毕竟美洲太富庶了,又没有热带病的困扰,就算是旁人,也可能起异心。
如今能处理这样的事情的人,也只有至亲了!而大哥你的能力也是我等亲兄弟中最突出,正是此行的最佳人选。”
第507章 顺天王
因未知原因,今天搜狗突然无法搜索到本站,请各位书友牢记本站域名找到回家的路!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伐清与殖民 ”查找最新章节!
又是两大远征军团出征之后,各种人员调动频频颁布,当初那一成没有劝进者,以及那些劝进者表情很牵强的,不是入了远征军,就是升任到了塞外或者南洋,远离了北京南京中枢。
又经历了一次劝进,这一次是十成十的文武,无一例外的共同劝进,且一个个慷慨激昂的样子,好像郑恩不登基,他们就活不了了似的。
事实上,两次劝进他们都参与了,郑恩最终还要当明朝忠臣,不仅郑恩活不长,他们也活不长的,如此也是事关自身生命,情真意切了。
不过郑恩还是拒绝了,直到半年后,因为两次劝进,辖区内主动跳出来,或者是暗地里图谋不轨的,都升任塞外海外之后,加之西洋远征军与美洲远征军的捷报先后传来。
郑恩再也架不住疯狂文武的劝进,更看不得那些以死相逼者,而选择了妥协,还是退居其次的妥协。
选择称王,并上奏广京南明朝廷,直到南明朝廷封郑恩为顺天王的圣旨送到郑恩手中之后,几乎在同一时间,围攻广京的刘宗敏,也收到了撤军的命令。
————
又是年关将近,西历1651年即将过去,西历1652即将到来,正值冬季,依旧暖和的广京城外,正在忙活撤军的刘宗敏,客气的跟万礼说笑道:
“郑恩小儿倒是阴险的很,黑锅都让我们顺军背,每每都是他顺天军拯救苍生,就因为他们顺天军比我们顺军多了一个天字,他就能一手遮天了吗”
万礼很是直接的点了点头:
“顺天军确实可以一手遮天,且顺天王所行的是阳谋,不是阴谋。”
万礼如此直接的话,暴虐出名的刘宗敏只是尴尬的笑了笑,之后自讨没趣的离开了。
刘宗敏竟然奈何不了万礼了!!!
万礼看着这广京撤下,不下十万甲胄齐全的老营兵,还有数十万骑卒、步卒、裹挟新卒,这些都是刘宗敏也不能拿他怎么样的根本所在。
刘宗敏与万礼的大军,又在两广好好劫掠了一番,最大限度的裹挟百姓从军之后,再回到了桂林府,连湖广都不回了。
另一头,万礼的老对头关洪,也正领着五万甲胄齐全的中军,二十万精兵、步兵、裹挟新兵,从江西抗闯根据地,入两广,在两广大肆裹挟扩军,又得到了朝廷加封的桂国公,高高兴兴的出了广东,去广西找老对头万礼去。
西历1652年春,七十八岁高寿,算上虚岁,已经是八十岁高龄的李邦华,与学生郑恩,将携手于松江府上海县码头登船。
如今这上海成了又一个贸易码头,每天穿行的船只络绎不绝,航道上巡逻的海上巡捕快船,更是穿行不息,确保着航线的治安问题。
街头上,是五层筒子楼横竖成行,楼顶也被装饰成各种风格,街道上的车马井然有序的靠右行驶,但凡出现拥堵,身着绿色制服的巡逻捕快就立马到场了,或迅速处理拥堵,或充当交通指挥。
行人荣光满面,再也不见了之前的麻木,更是素质极好。
老的走不动的李邦华,就一直盯着一个手握包裹饼干剩下的垃圾的年轻人,直到他经过垃圾箩筐再扔下垃圾继续前进,李邦华的眼睛才转开。
“街道一尘不染,百姓自觉维护,这就是刹那间扩大十倍规模的上海城”
正在搀扶李邦华的郑恩打趣道:
“老师,这是因为行人乱认垃圾,要罚款啊!
整整一百枚顺天新铜钱呢!”
“势利!市侩!堂堂顺天王,就不能多想想怎么教育万民,光想着与民争利。
老夫今天还收了你一万顺天银元,可换铜钱一千万,这钱老夫也看不上,更用不到,至于老夫的子孙明面上不知道,背地里不知道收了你多少好处,钱留给他们这些不肖子孙也是白留。
是不是老夫可以在这上海新城,扔十万次垃圾,让整个上海都垃圾横飞啊!”
李邦华的训话了,郑恩也只得好好的听着,口中连连称是:
“老师教训的有理,老师不愧是一代名相,国之栋梁,一言一行字字包含正理,学生这就改,来人呀!
通知王府首相,这以后街头乱扔垃圾者,取消罚款,改为罚扫大街一个时辰!”
“哼!”
郑恩的恭顺换来的只是李邦华的一声冷哼,特别是郑恩说到首相的字眼时,李邦华更是气愤的很。
朝廷有内阁首辅,你倒好,整个首丞相,简称首相,又有次丞相,六部长,天天举行内部会议,跟内阁又有何区别
这让一直忠于南明的李邦华如何受得了,正是这一份忠诚,郑恩再是登门请师出山,都以失败而告终的原因。
都说三顾茅庐,郑恩都不知道亲顾了几十次了,书信更是从未断过,并早在设立王府首相时,就请的李邦华出任首届首相之位,可李邦华依旧断然拒绝,还气的不轻。
还好李邦华气功好,不然早死了,不过如今时日也不多了。
“老夫老了,不中用了,这临死前想出海看看外面的世界,想看看你为华夏儿郎开拓的土地是如此模样!
如果不满意,我就立马跟你烧黄纸拜把子,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
咳咳咳……”
说到激动出,李邦华剧烈咳嗽了起来,整个人弯曲成了弓形,郑恩连忙给他抚背,口中连连安慰:
“老师说的是,老师说的是,学生算上虚岁,今年二十有六,怎么也有三五十年光阴,老师您可要跟我同活这三五十年啊!
打宋末张三丰真君出世,历经宋末、蒙元,又助太祖建立明朝,如今还有真君游历人间的传言,老师您也深通修身养性,虽不知道法,但陪伴学生多活三五十年还是可以的。”
郑恩的姿态不可谓不低,不管李邦华如何冷笑相向,所言所行,都是在一个劲的哄着李邦华开心,只因为李邦华的气节值得郑恩去敬佩,值得郑恩如此去做。
不止是一生忠于明朝的气节,还有这已经这身体苍老到了极致,没有疾病离自然死亡也不远了,却还要去出海,去看看海外汉家儿郎的生活如何。
这份民族情节,同样使郑恩敬佩无比。
第508章 李邦华终老
因未知原因,今天搜狗突然无法搜索到本站,请各位书友牢记本站域名找到回家的路!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伐清与殖民 ”查找最新章节!
后世论一线城市的市容,深圳总能在交通、绿化、公共场所建设、房屋规划乃至整体规划,都要超过其它一线城市,甚至比深圳河南岸的国际都市多要强得多。
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深圳是一个年轻的城市,年轻到没有老城区,甚至没有超过二三十年的老房子,超过了也都是景点。
在深圳,超过十多年的住宅区,都是老小区了,都是待拆迁的对象。
整个城市都可以结合当代的实际出发、完善的规划市容,这也造就了深圳遍地高楼大厦的完美结合,整个城市都凸显着大都市的气味。
同理,大员岛如今也是如此,全新开发的大员岛,一切的道路、建筑、乃至所有城池都是崭新的,是郑恩结合后世的理念而亲自设计的,就算是立马爆发工业革命,进入蒸汽时代,再进入电力时代,让满城市都是电车,如此规划也不会有任何不妥之处。
宽敞的城市道路,井然有序的来往车辆,随时都有养路民兵的维护,以保持道路时刻畅通的官道,以及依托官道建立的村庄、乡镇。
给了李邦华崭新的体验,可惜的是,李邦华不能再多看一眼了。
“老师!”
“祖父!”
“父亲!”
在淡水城到岛北城的官道上,郑恩与李邦华的子孙发出凄惨的哀嚎,在见过繁荣安定的淡水城,又访问了官道沿途的乡村,本就垂垂老矣又漂洋过海的李邦华,最终安详的离开了人世,结束了他传奇的人生。
……
“什么,李次辅去世了”
“太好了,咳咳,这真是太令人感到悲痛了,毕竟李次辅是王上最尊重的老师,正是李次辅的教导,才让王上始终忠心南明。
不过如今是天意如此,王上也该顺应天意啊!”
“正该如此,不过这李次辅刚刚与世长辞,王上虽不用守孝三年,但也不好立马就……”
“言之有理!”
如此对话,在顺天军大小文武官员之中,私下间,络绎不绝,几乎是聚会必聊的话题,只是每次都神神秘秘的,整的别人都不知道似的。
……
两广总督府所在,原广州,如今的广京,南明光武朝第一任首辅侯恂已经病逝,第二任首辅为原来的次辅马士英,吏部尚书身份保持不变,李邦华、马士英之后第三任次辅却是后来者居上的钱谦益,同样兼任礼部尚书不变。
至于史可法,就持续在老三的位置不动摇了,也依旧是户部尚书。
阮大铖倒是成了内阁老四,工部尚书。
拥护朝廷有功的两广总督,沈犹龙,以硬实力出任兵部尚书,入内阁,论资排辈,排在了第五。
吴甡也因为护驾有功,从兵部左侍郎升刑部尚书,入内阁,为最末,至于前一任刑部尚书高弘图,却是与马士英不合,被马士英联合亲信阮大铖,给整走之后,第二年就郁郁而终了。
如此内阁之中,六部尚书兼阁老,以先后顺序落座,除主座留给皇帝以外,马士英以首辅身份居左首,钱谦益以次辅身份居右首,之后是史可法、阮大铖、沈犹龙、吴甡。
六位南明的实际话事人,如今却是愁眉不展。
“李次辅驾鹤西去,如今这朝堂还有能牵制顺天王的人吗”
马士英也是愁的很,好不容易当上了梦寐以求的首辅,还是给一个没有丁点实权的小皇帝当首辅,可以说他马士英已经是无冕之王。
可本该是南朝的无冕之王,如今却沦落岭南两广,除了两广,还有长江以南南岭以北,一些打着明朝旗号的义军,再无遵从南明号令者。
倒是顺天军的庞大地盘名义上还属于明朝,但顺天军早已经连日月同辉旗都弃用了。
辛辛苦苦得来的无冕之王宝座,却从南朝变成了岭南,如今更是连岭南的无冕之王都做不了了,他马士英很可能成为最后一位首辅,这末代皇帝没几个有好名声的,这末代丞相,更是必定是千古第一大奸臣。
虽然他马士英也排除异己,也贪污受贿,还整垮了一心为朝廷的高弘图,但他可不觉得自己是奸臣。
而且这哪怕只剩下两广地区的无冕之王宝座,他马士英也没坐够呢,永远也坐不够。
“异姓王都封了,他还想怎样”
说话的是千年老三史可法,史可法是南方勋贵之首,曾经忠于朝廷的大臣们,兵权最大的,但丢中都及淮南的时候,他麾下账目兵就折损大半。
丢江东的时候,麾下账目兵更是一个都没剩下,要不是“护南明三大将”中的关耳将他绑了起来,绑到了南明,就他那优柔寡断的性格,早就被俘虏,再被刘宗敏套上夹棍了!
当然更可能是战死。
如今史可法是空有名声,没有实权,有力无处使,因此脾气也变得暴躁了很多,如此才说出这不经过大脑的话。
异姓王都封了,这再进一步不就是明显的了嘛!这你史可法还好意思说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