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圣踪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沈四宝
    这玄黄居然还是天命之主!(未完待续请搜索飄天文學,小说更好更新更快!

    ( 圣踪  p:///2/2368/  )




第四章 疑心
    觉察玄黄乃是天命之主,陆正心中一惊,一丝疑惑迅速从心头升起,瞬间又好像冰块融化在水中一样,这一丝疑虑转为透明,又从心中消失不见了。因此缘故,命镜之中的诸般景象顿时起了玄妙变化,无极大阵之中的一切忽然都静止了下来,刚说完话的蚩尤和正欲回答的玄黄以及在一旁的烛九阴居然一下子都不动了,一切都凝固了,他们的脸上仍留着最后一刻的表情。

    这时候,忽然有一人出现在了无极大阵之中,他看着静止不动的玄黄等人,脸上露出了疑惑之色,转而又皱着眉头思索了一番,随即又仿佛是恍然大悟一般点了点头,好像明白了什么。

    这个人不是别人,赫然便是陆正!

    陆正怎么会进入了无极大阵,和玄黄他们在一起,难道是他穿越了千年吗?也是他运用了大神通法力,将玄黄他们都定住了吗?当然不是,一切还需要从陆正意识到玄黄就是天命之主的刹那一念说起!

    陆正此前当然知道圣宗也得到了一朵天命花。当初在天意花降世,陆正还是陆止一的时候,他就听说过自古以来天意花多次降世,但只有一朵天命花出世,所得者正是圣宗。如今得知玄黄正是天命之主,那他必是后世所称的圣宗无疑了。陆正不是已经感通了玄黄,得知自己就是圣宗了吗,为什么在心底还会有怀疑呢?

    这倒不是陆正不相信自己命镜所觉,也不是如一般知命境修行人在运转命镜回顾前生的时候,自然而然会产生的疑惑之心。那一丝消失在陆正心中的疑惑可不是因命转而生,他是另外有所疑!

    当修行人入知命境之中,即能修成命镜,但却并不会有太多的修行人会以命镜去追寻自己前世。也许有人会觉得很奇怪,这又是为什么呢?追寻自己的前世,察探自己的来处,洞彻三生的因果,不也是一件很有趣、或者说有助于修行的事情吗?

    殊不知事实恰恰相反。当修行人以命镜看见自己前生的时候。等于是同时成为了两个人,往往会有各种纠缠随之而来。那时所面对的不止是万物劫之中的形神变化之极的劫数,而是面对真正的天化之劫。过去之我、现在之我,如何是我?从过去到现在。一切因何而成,显然并非我之变化,变化也非出自我愿,乃由身外之天变而成。当前世今生相对,诸所成相。彼此如何相融,前生后有,如何相安?这是需要洞彻知天境中天化之妙后,才能真正做到的。

    对于一名刚刚知命境的修行人而言,在命镜之中面对自己的前生,并不是去看看自己的过去那么简单。身心契入,形神感通,前生等于是与我合二为一。如此一来,等同是去面对真正的天地之道化的奥妙,稍有不慎。极容易爆发从知命境突破至于知天境的天心劫。而历劫失败的下场,往往是沦陷迷丧在种种天地变化之中,轻则不得自返,重则直接形神化灭,身死道消。

    所以一般知命境的修士,大多数只会慢慢地在巩固知命境的修为之后继续修行,等到境界成熟,然后去面对知天境的突破。在此之前的修行之中,修行人当然也会在觉得机缘适合之后,慢慢回转命镜去观自己一二生前世以助领悟天地之化的奥妙去突破知天境。但是也绝不会往前追溯太多生,一来没有这个必要,二来若经历太多生,自然存在这迷陷的危险。

    修行人在命镜之中经历前生的时候。往往有几种危险,最为普遍的一种,便是出发前生未了之缘。也就是自己前生所经历的未曾了结的事情都会莫名其妙的找上自己,比如一些情仇恩怨等等,甚至有可能前生的仇人和爱人都追溯而来,这都是修行人需要好好面对的。稍有不慎,便有生死之危。

    当然这些爱人和仇人的追溯,并不是说他们得知了他前世的身份所以才来纠缠。事实上他们往往都不会知道眼前之人就是他的前世。而是会因为一些莫名其妙的前缘发生种种联系,更让人觉得其妙的是,在这个过程之中,甚至会出现仇人变爱人,爱人变仇人的事情。也许有人会说,那面对这些事,说出自己的前生不就可以了吗,说不定自己还能得到前生所拥有的一切呢。

    这自是想当然了,修行到了这一步境界,如果一念心生回转前世,只会立即爆发知天境中之劫,落得身心同丧,形神齐失的下场。因此不要说是变回前世,哪怕只是受到前世的影响而做出一些行为举止,也有可能在无意之中沦入劫难呢!

    也有一些特殊的情况,那就是修行人被前生吞没,再度去成为前生之人,成为过去之人,重现天地之间。其身已变,再不是当初之人,哪怕是自己的前生,当然也不能真正成为前生。除非是有了脱天境界之后,否则当然只是妄念。这样的修行人,往往会陷溺在追寻过去之中,但天地已变,到最后只会落得凄惨的下场!

    所以修行人大都不会轻易尝试取面对前生,但如果想要进入知天境,却又不得不去求证生生之变,过去未来之变。所以修行人为了两全,往往采用另外一些修行之法,比如观天地众生万物的变化,或者扪心自问等等,从中体察,为求迎来道生一悟。这一点,正是佛门之中有许多禅机的来源!

    因此缘故,修行人在面对前世,一旦发现自己产生疑惑之心的时候,往往会立即退转化消命镜,绝不可能久久停留其中。陆正当然也十分清楚的知道这一点,所以他之所疑,并不是因前生自己是圣宗而疑,而是对已经变成红衣人的白衣人师父有所疑!而他的这一丝疑惑的消失,也不是说他变得重新信任师父;恰恰相反,他是证实了自己心中所疑,确信自己已经洞彻了红衣人师父的意图!

    陆正心中一念耿然,红衣人师父助他运转他的命镜,的确是要让他知道自己的前生,但他的目的不是为了证明自己的确是圣宗的一道残念,而是为了让自己心甘情愿地去成为圣宗!也就是说,师父要让自己成为当初的那个圣宗。变成自己的前世!

    正是这一念洞明,所以刹那之间,无极大阵才会忽然静止,就维持在那一刻不动。而同时陆正身心之中才会倏然起了一种玄妙的变化。仍旧保持着与玄黄的感通,但神念之中却分化出了另外一道心念,从与玄黄的感通之中跳了出来,变成了今生的陆正,来到了这个静止的无极大阵之中。

    无极大阵之中“多”了一个人。但实际上却一个人也没有多。对于无极大阵而言,这个陆正是不存在的,因为本身这个无极大阵就在前世而不是在现在。陆正所进入的也是命镜之中展现的一切罢了。

    知命境之中,命镜发动偌久,就算是进入知命境界再久的修行人,只怕也已经沉浸在与前世的感通之中,不能自拔了。当然,倒不一定说这名知命境的修士就会沉迷其中,爆发意想不到的劫数。但不管怎么样,与前生如此感通。是绝对无法从中抽离而出、护持自身神念,继而再行观照自身的。如果要能做到这一点,除非是这名修行人已经有了知天境界的心境修为!

    红衣人师父当然是深明这一点,所以十分放心,但是令谁也没有想到的是,陆正却偏偏在这样的感通之中,以知命境的修为,从与前生的感通之中化念而出了!

    这其中究竟是为什么呢?为什么陆正可以做到?

    修行之道,知命境求证的是万物变化,所历之劫名万物劫。入知命境洞彻明了天地如何生我。此后修行再进,以圣宗所言,乃是所谓知天境。相比知命境,知天境则是明白生我之天地从何而来!

    我在万物之中。与万物齐同,天地生我又生万物,那么又是谁造化了天地?

    修行到了这一步,与之前诸般修行不同,并非需要再于形神之中求变化,而需要所谓的道生一悟!所谓道生一悟。是说通过此番领悟去明悟何为真正的天地之道,从万物之变化领悟万物之生生,由此而求证知天之境。若以道门修行而言,也就是去求见所谓的天地造化真宰。修行人若能求证知天境,便等于是求证造化生生之本,得此境界便是所谓不死境,此后才能进入脱天境界。

    陆正乃是知命境的修为,明晰万物变化之极,但是却不知生生,所以面对前生后身,应该是是会产生困惑的。但对于陆正而言,他之所悟却已远超知命境界了。按照白衣人所言,在两界山上陆正突破万物劫成就知命大成之际,其实便已经悟入知天境界,只是所悟不全,并不能立即就入知天境罢了。

    白衣人心中也曾经揣摩过,陆正之所以能够在知命境之中对知天境有所领悟,一来是因为他修习的是御龙诀的缘故,另外一点,也是他炼化天命花在身,人命之中含天命,自然会有所影响。甚至在白衣人看来,倘若不是陆正没有知晓自己真正的身份,只怕在他经历知命境的时候,刹那生出道生一悟,连续突破万物劫和天心劫,登时知命知天双成,也是不无可能的!

    只不过这一切都是白衣人自己心中所思罢了,并没有告诉陆正。因此上,陆正虽然是知命境的境界,但是因为身为天命之主的缘故,加上所悟也有知天境的天化之妙,使得他自然有一份对于自身命运的审视,能够超越命转之变,在天化之中审视自身命运之变化。

    这就是陆正能够在感通自己前生,却还能保留一丝心念,化念而出的缘故。这一点是白衣人也没有意料到的,虽然他知道陆正领悟了部分知天境的心境,但却不认为对此有任何的影响。这不能说是白衣人的倏忽,毕竟谁也难以预料陆正所领悟的部分知天境界会产生怎样的玄机。(未完待续。)118

    ( 圣踪  p:///2/2368/  )



第五章 天地之心
    一念之身出现在了无极大阵之中后,陆正和圣宗玄黄的感通仍旧不断,但是他却多了另外一个自己在一旁观看一切。◇↓只是一切都已经静止不动,却不知道后面又发生了什么。听刚才蚩尤的言语之中透露出玄黄的身份来历极不简单,陆正可是十分希望能够知道背后的究竟的。

    毕竟玄黄和他自己可是有着极不寻常的关联,玄黄是他的前世,他当然会想要有更多的了解。再者毕竟圣宗乃是传颂千古之人,历来传说极少,最为神秘不过。如今他的身份既然可疑,当然会引起他的好奇之心,想要探寻个究竟。

    此外,不管怎么说,自己所修御龙诀就是得自圣宗所传,圣宗也算是自己的祖师了,万一圣宗有任何的问题,总也会涉及到自己,总得提前做好准备才是。除了自己之外,要知道日月庐中的两位先生可也是圣宗所传呢。就算自己无所谓,也总得为两位先生负责才是。

    自己就是自己的祖师,这可是有些让人哭笑不得了。要是被两位先生知道了自己的来历,不知道历来讲究礼仪的老师李仪,又会是什么样的表情。陆正想起老师头上的高高的古冠,想象他得知自己居然就是圣宗的吃惊以及不知道该如何称呼自己的窘迫,就有些好笑。

    不过现在胡思乱想这些有的没的可没什么用,无极大阵之中的一切都已经凝固了下来,接下来发生的一切自己可就看不到了,眼下最要紧的,总得想个办法,让这一切继续动起来才是。陆正思索着当下的情形,猜测这等情形十有**便是因为自己化念而出造成的。他想起当初在大雷音山。凭借三生石见到了过去未来的幻影的场景,其实跟眼前所见也是差不多的。这一切都是自己前世经历过,所以才能被命镜化转而出。这命镜就好比大雷音山幻心大阵之中的那块三生石差不多。

    三生之变,经历一身,既然是自己的过去,自己当然能够看见。只是前生和后世的区别。期间经历生死,知命境虽有感知,却不如知天境来得洞彻清晰,出入自如。陆正顿时想到,自己如今不过是知命境的修为,按理说是不可能是如此清晰地化显过去命中如此清晰的景象的。因此,这并不是自己命镜之中所见,而是师父让他看见的。

    别忘了,白衣人师父可是自称是圣宗的一道残念。他才是这一场赌阵的亲身经历者,眼前的一切正是他助自己运转命镜得以让自己看见的。刚才陆正也已猜到了几分师父的用意,他是要自己看见前生之身,由此而恢复玄黄之身!

    如果修行人的前世是普通人,今生追溯到了前生之身,想要回复成前生之人,那就是沉沦迷惘之中,乃是知天境中劫数爆发。妄念入劫,只会是身心崩溃。形神散离的下场。但是倘若修行人的前世并不一般,而是有着脱天境界的修为,那就又大不一样了。脱天修为的修行人本不必再入轮转,自可脱天而去,即便是因为什么目的再成受有之身,也与一般人之转世不同。真灵不灭。证得脱天境界之后,仍旧可恢复过往,而不会沦入劫数之中。

    这其中的缘故,是因为修行人入知天境已是不死境,至于脱天之后。乃是真正迈上长生之境的开始。所谓转世之身,与普通境界不足的修行人相比,可以说他们并没有死,只是以轮转受有之身,再入天地之间修行罢了。既然始终没有死,等于如今之我还是当初之我,其中并无天地变化,当然不会沦入劫数。

    以圣踪的修为,当然应该是脱天境界,那么从这一层上而言,这一世的陆正,不过是圣宗真灵以此肉身再入天地罢了。要知道修行人入知命境,可证身心变化之极致,从中可得命转之功。何为命转?见自有形之身,乃命运之载舟。见己化念之心,乃命运之津渡。见命之际,身心皆不见,无处可名我,此即为命转!在证入知命之后,已知一切唯有变化,而变化之中无一可名为我,此境界在佛门证大清净无我之境,而在道门则称忘我之境。

    换言之,由此命镜而言,天地之间,从未有过陆正,只有圣宗的入轮回后的再转之身。这情形好比是当初陆正陷入七情心劫而成为了陆止一一样,所谓的陆止一,不过是忘记了自己是谁的陆正。那么如今的陆正,也不过是忘记了自己是玄黄的圣宗罢了!

    由此观之,白衣人师父的用意,那就是要自己想起自己本来就是圣宗。只不过他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呢?而且这与要把小鱼从颠倒梦想之中救出来,又有什么联系呢?难道说只有自己知道了自己是圣宗转世,恢复成为了圣宗,才能助小鱼从颠倒梦想里走出来吗?

    但眼前似乎是又不是怎么回事啊?陆正心念电转,刹那之间不知道转过多少个念头,始终不得要领。不过既然是白衣人师父的安排,眼前的一切应该不至于永远都是静止,还是会继续变化,让自己得以知道玄黄和蚩尤之后又发生了什么事吧!

    就在陆正此念方兴之际,突然,无极大阵之中一切由静而动,重新开始活动了起来。

    只见玄黄拱手道:“多谢天妖前辈好意,只是玄黄眼中的天地与你并不相同。前辈以为天地有主宰,视天地为对手、为仇敌,所思在毁天灭地,所求在再造乾坤,但玄黄却与前辈不同,晚辈不仅不觉得天地与我作对,反而觉得自身乃是天地的一部分,与天地是一不二。所要做的并非是去毁天灭地,而是去感悟天地之道。如此一来,想必前辈会知道,其实天地并无主宰,从未与前辈作对,也不必改变!毁天灭地,到最终所毁灭者只会是自身!”

    陆正听得这番话,但觉玄黄所言,不只是在劝解蚩尤,也是再说出一番玄妙之理。这些话似乎就是在述说知天境境界,让他隐约有所感悟,但却不能真正透彻。

    玄黄刚一说完,那边蚩尤却哼得一声:“若非天地作弄,本座岂得困于地妖之身,不得自在。你刚才也说到,本座有一个名号,叫做天地之缺,你可知这四个字的意思吗?”

    玄黄躬身行礼道:“晚辈不知,还请前辈赐教!”

    蚩尤却道:“你不是不知,故意要本座自己说出罢了。哼,本座之名,并非他人所称,乃是本座自号。所谓天地之缺,正是本座所见造化之残。天地生物而有私,故厚此薄彼,万物不齐。只需放眼天地之间,生灵之中不仅有强弱大小之分,弱者为强者若食,小者为大者所欺;兼有智愚巧拙之别,愚者为智者所诈,拙者为巧者所压;更有祸福始终之变,所遇不同,福而忽然为祸,始而突然终结,变生莫名,令生灵惊恐畏惧,漂流生死,茫然悚然于天地之威之下,惶惶不可终日。玄黄,这一切难道不是造化所成,天地所致?天地之间的生灭变化,莫不如是,本座说的可是事实,没有冤枉天地半分吧?”

    陆正听得这番话,惊讶之余,也不禁对蚩尤大为改观。本来以为这妖物祖宗张口闭口的要毁天灭地,定是一个穷凶极恶之辈。但是现在听他这一番话,说落出天地之间生灵所遭受的种种厄运。蚩尤说的实在是太对了,这些倚强凌弱,恃大欺小,福祸惊变,不得善终的事,也是陆正所感同而身受的。

    陆正在人间和修行界都待过,但不管是在人间时为乞丐,还是在修行界为天宗弟子,他的所见所闻,包括自己所历所受,莫不是如蚩尤所说一般。哪怕是所谓的修行人,也都是各逞智谋,为一己之私而不择手段。当然并不是说每个人都是如此,但不得不说这却是一种最真实也是最普遍的状况。有些是陆正能够避免的,有些却是他怎么也避免不了的。因此,不管在人间还是修行界,其实陆正的感受是差不多的,唯一的区别便是修行界的修行人可比人间之人要强大太多了。

    想不到蚩尤居然会说出这番话,听他的意思,他之所以要毁天灭地,倒是为了要打破这种种令人不满的现状,去建造一番万物平等,互不欺凌的新天地来一般,如果是这样的话,那蚩尤的毁天灭地可是大大的有道理。陆正甚至想,这妖物之祖这番话倒是不好反驳,他用这个由头来毁天灭地,那天地之间受欺凌的众生灵可都是要站在他这一边了。那这样一来,圣宗玄黄岂不是成了坏人?

    不对不对,蚩尤既然是要毁天灭地,再造乾坤,那为什么要斩杀人类呢?哦对了,他是觉得人类就是天地的化身,想要打败天地,就需要先打败人类再说。他居然想通过杀绝人类来跟天地斗,这可好像有些找错方向了。那造化之残可不是通过杀人就可以解决的问题。
1...460461462463464...50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