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做官是门艺术:省委第一秘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竹心

    唐韵云说:“谢谢阿姨。”

    沈静怡拍了拍唐韵云的手,再望了李阳一眼,脸上洋溢着满足和快意。

    第二天凌晨三点,李阳和唐韵云赶往省城,李阳把唐韵云送到机场。

    李阳从兜里拿出了一个红绸包裹的东西,打开,是一个用木头雕刻成的弥勒佛,在光线下,呈现出金色的的光芒,就像是佛光一样。

    唐韵云惊叹道:“真漂亮!”

    唐韵云用手轻轻摩擦,一股淡淡的清香入鼻,令人神清气爽,好奇的问李阳,说:“李阳,这是什么?“

    李阳说:“这是我以前在山上无意发现的一颗黄杨木,后来请人把它雕成了配饰,男戴观音女戴佛,观音我自己留下了,这个给你。来,我给你系上。”

    李阳轻轻地把佛像系在唐韵云的脖子上,今天的唐韵云穿着一身素白的长裙,金黄色的佛像吊在唐韵云的胸前,显得楚楚动人,又别有风韵。

    唐韵云抱着李阳,在他嘴上亲了一下,说:“记得想我!”唐韵云和李阳都没有发现,在机场的一个角落,一个镜头正对准着他们,“卡擦”一声,拍下了这一幕。

    李阳点头,说道:“我会的。”然后把一封信放到了唐韵云手里。

    唐韵云说:“李阳,这又是什么?”

    李阳笑道:“信,专门写给你的,等会儿再看。”

    唐韵云顺从的点点头,然后,给了李阳一个深深的拥抱,随后,扬了扬手中的信,挥手和李阳说再见,转身毅然走入了安检通道。

    李阳一直站在原地,默默地注视着唐韵云走过安检通道,直到看不见唐韵云的身影后,李阳这才转身离开。

    坐在候机区的唐韵云打开了李阳光给他的信,是一首散文诗,题目是:当我们都来老了

    当你老了,蹒跚的脚步在黄昏的小路上,述说着陈年的旧事。

    请容我挽着你的臂弯,在落满了花瓣的香草园里散步。你佝偻的背影,在晚秋的风里,写满了一身的倦意。

    夕阳的余晖,笼罩着你不再婀娜的身姿。

    请容我,再给你一个深深地拥抱。我的怀里,没有了年轻时冲动的激情,却把一怀的真诚,在时间的河里,酿成了记忆的诗章。

    当我老了,不再清澈的双眼,流淌着春夏秋冬的故事。

    请你,站在我的身边,静静的凝视着我的双眸,请容我用无言的相望,默默地轻读你的心事。淡定的目光,淹没了岁月的辛劳,从容的微笑,写满了生命的每一个章节。捧起那本年轻时,为你读过的诗集,落英缤纷的诗行里,写满了别离,又记载着相遇。

    我想,当你老了,当我老了,当我们都老了,在繁华尽然处,择一地方,建一木制小屋,铺一条青石小路,与你晨钟暮鼓,安之若素。

    诗的末尾,李阳写着:韵云,我对爱情的理解是:即使我们都老了,也还能相拥在一起,一起回忆,回忆那一蓑烟雨,和那场最美的初遇!

    那一刻,唐韵云坐在空旷的候机厅里,感觉四周一片寂静,心如电击,泪如雨下,旁边一位老人以为唐韵云有什么事,忙问道:“小姑娘,怎么呢,你没事吧?”

    唐韵云泪中带笑,说:“谢谢您,我没事,我这是喜极而泣。”

    李阳始终觉得,作为一个领导者,是需要领导艺术和领导智慧的。什么是领导艺术,简单地说,那就是会做人,会用人,而且做好人,用好人。作为领导者,必要的时候要懂得谦逊,所谓拿得起放得下,就是如此。

    而作为领导者,自己的施政纲领需要变成现实,就需要具体的人员去实施,就必须把一群有胆识有能力的人紧密团结在自己周围。而真有能力的人,身上必定会有个性,这个时候,领导者必须做到礼贤下士,懂的包容。而领导智慧,则是指心智和心里,领导者需要做到未雨绸缪,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要懂得迂回,不是一味的前进,该退让的时候必须退让,不争一时之势,志在长远,这样的领导者,才会大有作为。

    李阳真正见识苏振国的领导艺术和领导智慧是在一次省委常委讨论有关人事工作的常委会之后,李阳才真正明白一个词,大智若愚。

    在外人看来,作为领导秘书,平时的工作应该是琐碎繁杂,甚至和跟班一样,无外乎给领导提包,沏茶,倒水,开门,挡酒等,这事谁都会做。李阳知道这些都没有说错,作为省长的秘书,做的事是有点琐碎,但是,如果仅仅只是做到了上述这些,那只能说这是一个平庸秘书的所为,如果真要如此,这样的秘书比比皆是,苏振国何必将李阳安排到身边,在省政府随便找个人就行了。

    李阳知道,一个真正有所作为的人,必须先磨练心智,任何人都不可能一步登天,都得一步一步往上爬。苏振国官至省长,在此之前,他就没有磨练心智的阶段?肯定有。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青涩年代,只是省长已经走过来了,他李阳还在行走而已。

    李阳自喻,自己现在就是跟着成功者的脚步在一步步前进。他现在给苏振国当秘书,就是一个磨练心智的阶段,跟在省长身边,他还有很多东西要学,也必定能学到很多东西,为自己今后的成长积累经验。这不,在这次常委会上,李阳就学到了很多东西。

    光阴如梭,转眼间,快到年底了,苏振国事务繁忙,李阳整天跟着省长跑上跑下,没有一刻轻松。这天,李阳正陪苏振国在花园大酒店宴请来自香港的客人,就在这个时候,李阳的手机响了。

    李阳有两个手机,一个是自己私人的,另外一个是省长专号,今天宴请的客人极为重要,李阳私人的手机早已经关机了,这次响的自然是省长的专号手机。省长专号只有极少部分的人知道,李阳一听到手机响,连忙跑到外面去接电话。

    电话那头,传来一个声音说:“李阳同志,黄书记让我问一下,苏省长的酒宴什么时候可以结束?是不是还需要推迟?常委们都到的差不多了,你能不能催促一下苏省长?”

    李阳自从正式担任省长专职秘书以来,省级一般领导或者熟悉的领导都在电话里称呼他李阳或者小李同志,关系一般的下面地市的书记或者市长都喊他“李秘”,以示亲密。

    听到电话里的这个声音叫他李阳同志,并且在省委书记黄中和身边工作的人员也就只有黄中和的秘书程俊飞,省委办公室秘书一处的处长。

    李阳同志这个称呼虽然没有错,但显得过于正式,李阳知道,程俊飞这是在有意拉开彼此之间的距离。在本省,秘书也分等级,根据他们各自服务的领导排座次。程俊飞是为省委书记黄中和服务的,理所当然就是省委第一秘,李阳在省政府这边是第一秘书,但是到了省委就只能排第二位了,跟着排名第三的是省委副书记陆剑明的秘书,以此类推。

    李阳思索了一下,说道:“程处,省长大约还需要半个小时左右的时间。”

    接着,电话里没传来声音,李阳猜测,多半是程俊飞去请示黄中和了,果然,一会儿之后,电话那头又传来了程俊飞的声音,程俊飞说:“那好,李阳同志麻你告诉一下苏省长,黄书记说常委会推迟半个小时之后准时召开。”

    “我清楚了!”李阳说完这句,挂断了电话。

    此次常委会省委办公厅早有安排,时间上也与省政府办公厅衔接好了,本来定于今天下午三点召开。此次常委会的议题早已经通知,是讨论通过宣恩市等几个地方市委书记市长的班子人选和省财政厅,农业厅的人选问题。这是苏振国调到西江省以来,动作最大,牵扯面最广的一次人事调整会议,影响深远。

    常委会其他的议题都好通过,但凡涉及到人事问题,讨论起来就没玩没了,毕竟这是一个权力重新分配和洗牌的时候,每个常委的下面都跟着一大对人马,大家都希望在这次权力的分配中分到一块蛋糕。

    此议题早就提出,只是常委会一直没有就此议题进行正式表决,李阳担任省长秘书以来,跟着苏振国召开过多次常委会,但每次都绕开了此议题,商量其他的事情。人事问题不同于其他,一旦提起,下面必然人心浮动,工作自然也不好开展。

    黄中和和苏振国在尽快召开常委会这一点上,意见一致,两人都认为此事必须在元旦之前彻底解决,务必在此次常委上把需要调整的市级班子人选确定下来,决不能把这件事拖到来年,否则的话,对来年的开局不利,影响新一年的工作规划和本省的政局稳定。

    书记和省长商议这周的星期五下午三点召开常委会,之所以决定把时间定在星期五,是因书记和省长都做好了打持久战的准备,下午议不完的事情,晚上接着讨论,反正第二天休息,这样可以保证时间上的宽裕。

    李阳接了程俊飞的电话回来,苏振国正在跟香港的客人谈话,看到李阳进来,再看到李阳点了点手表,苏振国自然会意,也不隐瞒,直接向客人说明事由,需先行一步。

    看的出来,香港的客人对苏振国的直率很是欣赏,连连点头。这种场合,除了苏振国,自然还有其他不是常委的副省长作陪,苏振国简单地交代了几句,就和客人道别,带着李阳朝省委大院赶去。

    常委会在省委的会议室召开,像寻常的会议室一样,会议室的正中是一个椭圆形的会议桌,中间有几盆低矮的绿叶植物。

    本省的十三名常委,除了苏振国之外,都已按照顺序分两排相对而坐,李阳跟着苏振国走进了会议室,黄中和坐在会议室的首位正在翻开文件,看见苏振国进来,黄中和抬起头笑道:“振国省长,你可总算来了。”

    苏振国说:“抱歉,今天迟到了。”

    黄中和说:“你那边事情也非常重要,我们等等,也没关系。”

    李阳注意到,看见自己走进会议室时,黄中和竟然朝他微微地点了点头,李阳不知道黄中和是不是再跟自己打招呼,他礼貌性的回之一笑。

    扫了一眼,李阳看到黄中和右手边坐着省委副书记陆剑明,左手的第一个位置空着,不用说,这是省长的座位。李阳走过去,把省长的眼镜,茶杯,记事本放到桌子上,这种场合李阳自然不不可久留,他做完这一切后,赶紧离开了会议室。

    常委们召开常委会,自然没有秘书们什么事情,秘书们都在会议室对面的休息室休息,等候领导散会。省委那边的常委们的秘书,李阳除了只认识黄中和的秘书程俊飞之外,其他的人都不算熟悉。省政府进入常委序列的只有三个人,除了苏振国之前,还有常务副省长张宜安和常委副省长侯康去两人。

    侯康去只比苏振国大四岁,今年四十九岁,跟苏振国一样,也属于少壮派。只是李阳不知道是什么原因,侯康去和苏振国的关系不是很融洽,而且似乎是对头,所以,侯康去的秘书自然不可能和李阳亲密。

    程俊飞看见李阳走进休息室,望了李阳一眼,算是打过招呼了,其他常委的秘书一看程俊飞对李阳的态度不甚友好,自然不会主动往上凑,都只是微微点头,淡淡一笑。

    张宜安的秘书范根华看到李阳进来,站起身来,拉出身边的一张椅子,说道:“李阳,这边,过来座。”

    关系的亲疏一目了然,李阳走了过去,大大方方的在范根华的身边坐了下来。

    李阳发现,今天在场的秘书们表情很有意思,省委常委会进行的前半段,秘书们要么是在看报纸,要么就靠在座椅上闭目养神,表情很是淡定。到后半段,除了省军区政委的秘书一如既往外,其他人都开始躁动起来,秘书们手中的电话也开始此起彼伏,响个不停。

    李阳明白,此时常委会的议程已经进入了议程,现在不知道有多少人注视着这里发生的一切,这个夜晚注定是不眠和不平静的,因为许多人的命运将在今夜发生改变,这种场合注定几家欢喜几家忧。对于许多已经进入名单的人来说,此时,正一个个焦急地等待着这最后的结果。有些性情较急的,开始按捺不住,一个个电话打到秘书们的手机上,目的只有一个,探明情况,希望自己在这最后时刻不会被排挤在外。

    这时候,就充分体现了秘书的优势,秘书靠近权力中心,自然是近水楼台先得月,虽然不能起决定性的作用,但是却可以最先知道结果,让悬着的心早点落定。当然,这个时候能打电话打到这个屋子秘书的手机上的,无不都是有些私交,平时只怕没少做功课,就是等着在这种关键时候排上用场。

    此时常委会还在进行,至于进行到了哪个议程,先前议程的结果如何,秘书们谁都不知道,秘书们此时接到电话,因为不知道结果,自然都是三言两语挂断电话,态度模棱两可。

    这就是权力的魅力,今天对面的办公室就是权力的磁场,本省不知道有多少人在四处打探消息,希望自己最先知道结果,在这个名单里的人好多只怕就坐在酒桌边,只等尘埃落定,消息确认后就打开香槟庆贺,而没在名单上的,也最想先知道消息,这样就可以在第一时间对新晋升的领导去电表示祝贺,表**迹。

    相对来说,在场秘书,程俊飞的电话响的次数最多,这个电话刚挂断,另一个电话又响了起来。这个可以理解,人家是省委书记的秘书,省委第一秘,自然有好多人向他靠拢,百般巴结。

    且不说他,就是李阳,担任省长秘书的头几天,下面市的书记,市长,电话接踵而至,内容千篇一律,套套近乎,说说话,无非就是想和李阳建立起某种关系,以便关键时候可以搭上省长这根线。李阳对此心知肚明,他记住曹毅交代的话,不想与下面的领导交往过深,就打着哈哈,说不上热情,也谈不上生疏,保持足够的礼貌,毕竟人家是书记,市长,是一方要员,不能伤了彼此之间的和气。

    今天程俊飞的电话很多,实属正常。程俊飞的电话,如果比别人的少,反而显得不正常了,要么就是程俊飞失势了,失去了黄中和的信任,要么就是黄中和要走了,离开本省政坛。世态本就炎凉,官场更是如此,如果不是互相欣赏,真心实意,彼此交心,那肯定就是人走茶凉,换来一声叹息。

    范根华的电话不多,但也接到了一两个,也就是说,今天拿到常委会上讨论的名单里,至少有两个人和范根华走得比较近,或者是说这两个人和张宜安走得比较近。范根华在接电话的时候,有些不安的望了李阳一眼,李阳笑了一笑,表示理解,并且低下头去,看今天的报纸。等范根华接完了电话,主动找他谈话,李阳这才很随意地和范根华聊一些无关紧要的话题。

    相对来说,李阳的电话,自始至终都没有响过一下,其他秘书们心里不免有些奇怪,连程俊飞都忍不住投来探寻的目光。

    李阳担任省长秘书以来,也有好几个月了,没有人会认为李阳在省长面前失势了,也没人认为苏振国要离开西江了。因为官场中人谁都知道,这几个月来,苏振国对李阳信任有加,对李阳大为倚重,苏振国在短短时间里,根基越来越稳。本来本省政局,如果不出意外,中央把苏振国调到西江,就是有将来接替黄中和的打算。既然省长和李阳都没有问题,那这就只能说明一点,省长和李阳的自律性很好,下面的官员不敢打电话向李阳打听消息,这也是范根华在接到电话的时候,眼中会出现不安的神色的真正原因,范根华有些自愧,心里忐忑。

    李阳觉得,今天应该会有一个电话会打到自己的手机上,那就是宣恩市市长孙海的电话。

    李阳之所以这么认为,是因为今晚有一项议程与孙海有关,孙海不可能不想在第一时间知道结果。

    此次会议的第一项议程就是讨论宣恩市市委书记的最终人选。

    宣恩市是仅次于省会西昌市的大市,是本省的经济重心。省政协有一位副主席是京城人,马上就要退休了,这次回京城,在政协谋了一个闲职,宣恩市原来的市委书记陈为民在十二月二十日接任省政协副主席。

    陈为民还有两年就要退休了,在退休之前,能解决副省级,又可以在政坛上多活跃几年,自是心满意足。中央的批复一下来,陈为民没有丝毫的耽搁,立即到省政协走马上任,这样,宣恩市的市委书记一职就空缺下来了。

    有人说,陈为民之所以能解决副省级,担任省政协副主席,苏振国在其中出了不少力,否则的话,陈为民就得在宣恩市到老退休。之所以让陈为民担任省政协副主席,是苏振国和陈为民协商的结果,苏振国需要陈为民让出市委书记的职位,好让宣恩市市长孙海接任。

    开始,李阳还觉得这多半是空穴来风,可后来他发现,或许还真不是别人凭空捏造,苏振国真的有让孙海接任市委书记的打算。因为在陈为民离开宣恩市的第二天,苏振国就正式向省委提名孙海作为接任宣恩市市委书记的人选。既然孙海是市委书记候选人之一,那么孙海就绝对不是唯一人选,他还有一个强有力的竞争对手,那就是鹤峰市市委书记王大国。
1...6061626364...9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