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大唐天子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殷扬

    “隆隆!”来到骑兵训练处,只见骑兵端着马槊,正在驰骋。

    数千枝马槊前指,如同一片槊林,槊尖寒光闪闪,如同毒蛇的獠牙,很有威势。

    “轰隆隆!”数千马槊捅在一堵土墙上,爆发出惊天动地的声响,土墙轰然倒塌,烟尘弥漫。

    这要是捅在人身上,还不千疮百孔?

    “强弩,准备。”来到弩手训练之处,只见一架架强弩如同史前怪兽似的。一枝枝粗大的弩矢装填在矢道上,闪闪发光,如同猛兽的利齿。

    “咻!咻!咻!”一声令下,只见不计其数的弩矢突然出现在空中,组成一张巨大的矢网,对着前面罩去。

    每一枝弩矢有酒杯粗细,一丈长短,如此之多的弩矢在飞掠,如同不计其数的毒蛇在飞扑,尉为奇观。

    更让人震惊的是,弩矢飞掠卷起一股劲风,吹得地上的灰尘乱飞。

    “咚!咚!咚!”密集的撞击声响起,地皮在不断颤抖,只见地面出现不计其数的弩矢。

    有些弩矢如同点水的蜻蜓,撞上地面后,还在不断朝前飞掠。

    有些弩矢刺入地面,不住颤动,如同毒蛇在摇动尾巴。

    整个场面非常具有冲击力,令人震憾。

    强弩是中国古代独步世界的利器,弩阵是唐军的三大利器之一,一旦发威,那就是毁天灭地的,是无解的。

    这要出现在战场上,一旦弩阵发威,那必然是死伤惨重。

    “好!威力十足!”贾铭点评一句。

    就这样,李隆基带领贾铭四处观看,等到看完之后,贾铭赞赏的点头,道:“还不错。楚王是不是当得名将之才的赞誉,我不知道。可我知道一点,你这军队训练得不错,有千骑的影子。你懂得任用人才,好!”

    军队的训练,李隆基只是拿大方向,真正负责实施的是陈玄礼、薛直他们,要没有千骑的影子都不成。

    李隆基能够放手让陈玄礼、薛直他们去训练,这是对陈玄礼他们的信任,也当得贾铭这番赞誉。

    “我不懂兵道,可我见过千骑,千骑一出来,那是杀气腾腾,你这军队没有杀气。”紧接着,贾铭又提出一个问题。

    李隆基翻翻白眼。

    “贾大人,你这可为难楚王了。”王孝杰为李隆基解释,道:“杀气,必须要用人头来喂养,只有经历过尸山血海的考验,才能有杀气。”

    千骑之所以一出现就是杀气腾腾,那是因为千骑都是身经百战,他们砍下的人头没有一百也有八十。李隆基这支军队还处在训练之中,还没有上过战场,不可能有杀气。

    “这我知道。”贾铭点点头,道:“我若是有机会再见到的话,希望他们杀气腾腾!”

    他虽然没有说什么激励的话,这却是最好的激励了。

    军队要想有杀气,就得上战场,一仗接一仗的打。要是李隆基的军队杀气腾腾,已经打了不少的仗,立下了不小的功劳。

    “贾祖请放心,定不让您失望。”李隆基心里一暖,这个贾铭对东宫特别关照,对他也寄予厚望。

    “我略事歇息就要回神都复旨,你有甚话要带给陛下。”贾铭赞赏的打量李隆基。

    “贾祖,要是陛下问起,您就说我说了:不破突厥,誓不还!”李隆基想了想道。

    “不破突厥,誓不还!好!”王孝杰和贾铭齐声赞赏。

    贾铭在丰州略事歇息后,就启程回洛阳了。

    李隆基接下来依然是训练军队。

    大雪纷飞,地上积雪径尺,北风呼呼吹过,卷起千堆雪。

    黑沙城,已经是一片银装素裹。

    突厥人窝在帐幕中,吃肉喝酒,打发他们那无聊的日子。

    在数不清的突厥帐幕中,有一顶巨大的帐幕,金顶金鹰,帐幕前一根粗大的旗杆,上面挂着一面狼头纛,在风中猎猎作响。

    这就是默啜的牙帐。

    牙帐中升起多堆炭火,把牙帐烘得温暖如春。

    牙帐中有不少人,默啜端坐在宝座上,面前的短案上放着烤羊美酒,只是默啜无心吃喝,紧拧着眉头,正在思索。

    群臣分列两厢,正在吃肉喝酒,大声叫嚷,一派喜庆气氛。

    突厥今年南下,收获颇丰,虽然没有达到预期目的,没有掳掠到十万口众,只完成了一半,却是无碍于其收获。

    再者,突厥明年就要复国了,这对于突厥来说是天大的喜事。

    每每念及于此,突厥无不是大喜过望。

    只是,默啜很少动刀割食羊肉,也很少饮酒,更多的是眉头紧拧着,似的思索,这有损于气氛。

    “可汗,可事忧虑?”有大臣忙问道。

    默啜的眉头拧得更紧了,瞄了瞄阿史德·元珍和暾欲谷,问道:“你们说,武则天这臭女人唱的哪出?她怎会调动这么多的军队?”

    自从决定要彻底解决突厥之后,武则天就下旨调集大军,唐军从全国各地调往北地。到如今,调到北方的军队不少。

    而且,唐朝还在北方大举招蓦,招蓦了不少军队,正在进行训练。

    这番举动,与默啜的预料正好相反,他眉头一挑,道:“难道武则天这臭女人识破了我的谋划?这个臭女人固然了得,也不可能在如此短时间识破我的谋划呀。”

    默啜是个精明人,很有才华,思虑深远,要不然的话,他也不可能重建突厥。以他对武则天的了解,武则天固然了得,但想要识破他的谋划,也需要时间,至少不会这么快识破,这就给了他机会,他完全可以在唐朝对突厥动手之前北征,拿下九姓铁勒和回纥,恢复突厥。

    眼下的情况是,唐军大举调动,集结在边关。如此众多的军队调集,其用意已明,那就是要对突厥大打出手。

    一旦唐朝动手,那么,突厥就难以北征,就不能恢复突厥疆域。

    历史上,武则天没有在第一时间识破默啜的意图,错失了良机,默啜这才复国成功。如今,因为李隆基的到来,让武则天在最短的时间内识破了默啜的企图,要不调集大军北上都难。这对于突厥来说,不是好消息呀,由不得默啜不忧虑。

    “可汗,武则天是如何识破我们的谋划,我们无法知晓。”阿史德·元珍,道:“依眼下情形来看,武则天是要在来春对大突厥大打出手,我们应该早日谋划。”

    “没错。”暾欲谷大为赞同,道:“武则天这次调动的大军不在少数,到眼下我们得到的消息,至少已经调集了二十万之多。再加上在北地招蓦的,还有接着到来的军队,我预估不会低于四十万。”

    “甚么?”

    “四十万?”

    “不可能吧?”

    暾欲谷的话还未落音,就是一片惊呼声响起,一众大臣个个震惊莫铭,一副不信的样儿。

    李靖夜袭n山,唐朝也才出动十几万大军,就把突厥给灭了,还生擒了颉利可汗。若真有四十万唐军压来,对突厥的心理冲击力非常大。

    不要说打,四十万大军朝边关一放的话,那也是巨大的压力,谁能不震惊?

    “有那么多?”默啜也是吃了一惊。

    “应该不会低于四十万。”阿史德·元珍点点头,赞同一句,道:“武则天这女人这是摆出的要彻底解决我们的架势呀。要想彻底解决大突厥,低于四十万大军想得别想。”

    虽然阿史德·元珍、暾欲谷和王孝杰分属不同阵营,但他们在要想彻底解决突厥所需兵力上的判断是一样的,都认为不能少于四十万。

    “彻底解决?”又是一片惊呼声响,群臣个个大惊失色。

    ( 大唐天子  p:///2/2267/  )




第五十三章 突厥的对策
    第五十三章突厥的对策

    彻底解决对于突厥来说,这是恶梦,李靖夜袭n山,灭**,擒颉利可汗,就是彻底解决突厥。+乡+村+小+说+网 手*机* annas.r

    李靖夜袭n山,这是突厥的恶梦,虽是发生在六十年前,对于突厥来说犹如发生在昨天,他们是记忆犹新,听了阿史德·元珍的话,他们不能不惊。

    “你是不是危言耸听?”

    “就是呀。”

    群臣中,有人不信,大声问道。

    “不。”暾欲谷接过话头,大为赞成阿史德·元珍的判断,道:“武则天这女人这次就是想要彻底解决大突厥,要不然的话,她怎会出动四十万大军。这是四十万大军呀。”

    “……”

    一次性出动四十万大军,这在唐朝历史上还没有发生过,就是当年李靖夜袭n山,唐朝也才出动十几万。这次,武则天出动四十万大军,若不是为了彻底解决突厥,她出动这么多大军干什么?

    群臣脸色大变,再也不敢置疑了。

    默啜却是很镇定,点点头,道:“本可汗也是如此想。其实,只要应对得法,未必不是大突厥的希望。”

    “希望?”群臣只有绝望,就没有希望,被他的话勾起了兴趣,无不是瞪圆眼睛,死盯着默啜,静等他给出答案。

    “自唐朝创建以来,唐朝就未有出动四十万大军之事,武则天这女人虽是决心要彻底解决大突厥,大突厥的勇士岂是好惹的?”默啜颇有些振奋,道:“若是大突厥打败了武则天的这四十万大军,你们说,对大突厥有多少好处?”

    “打败?”

    “不可能吧?”

    “大突厥没有这么强的实力呀。”

    “莫要说四十万,就是当年黑山一战,唐军才出动十几万,就打得大突厥死伤数十万。”

    一众大臣瞪圆眼睛,一脸的不信,如同在听天方夜谭似的。

    自从唐朝创建以后,唐朝与突厥打了那么多年,突厥就没有捞到好处。在那么多次的大战中,最为得意的应该要数颉利可汗趁着唐太宗玄武门之变后才登基,根基未稳之机,率领十几万大军直取渭水了。

    那一战,突厥虽然进入了关中,却是毛都没捞着,只是订了一个“便桥之盟”,重申了“兄弟之谊”。颉利可汗是想灭唐朝的,最后不得不以“兄弟之情”而退兵,这是响亮的耳光抽在他脸上。

    而且,说他是撤退,不如说是逃跑,因为唐太宗调动了数十万大军从后追来,并且,唐太宗给诸将下的旨意是若有机会就痛击突厥。若是颉利可汗逃得迟了,就会吃大亏。

    在此之后的一系列大战中,突厥很少有赢的时候,比如李靖夜袭n山、黑山之战,打得突厥血流成河,尸积如山。

    要众将相信能打败唐军,真的很难。

    “如何打败唐军,我们等会再议,本可汗就先说说打败唐军的好处。”默啜眉头一挑,扫视一眼群臣,把他们那副心惊胆颤的样儿看在眼里,颇有些不悦,道:“四十万大军必是唐朝的倾国之兵,若是我们能打败唐军,这对唐朝来说是巨大的损失,唐朝会元气大伤。自此以后,唐朝无力防守北方,大突厥抓住机会进军,就会占据北方广大地区,得到这里的土地、口众,大突厥的实力就会大增。”

    “不错。”暾欲谷和阿史德·元珍齐声附和。

    “更有可能,大突厥的国力会超过大突厥曾经最为强盛之时的国力。”默啜右手紧握成拳,重重一挥,一脸的振奋。

    他这话没有夸张的意思,而是实话。若唐朝这次真的吃了败仗的话,唐朝肯定会元气大伤,会过很久才能恢复。在这期间,突厥就能趁势扩张,不仅能复国,更可能占据北方,占据了这些地方,突厥的实力就会暴涨。

    正是因为看到这一点,武则天这才不理睬武三思告刁状,还下严旨把武三思狠狠训斥一通,丝毫不留情面。

    “占据了北方之后,大突厥的利剑就对准了中原,进入中原的日子也就不远了。”默啜的声调有些高,有些尖细刺耳。

    自从突厥崛起后,突厥就在想着进入中原,役使中原,却是一直没能成功。若真能打进中原,役使中原,那好处还用想么?

    “呵呵。”群臣的恐惧一扫而光,大为振奋,发出一阵畅笑声。

    “大汗,要如何才能打败唐军呢?”默啜描绘的蓝图固然美好,若是不能打败唐军,一切都是枉然。

    这话正是群臣心里所想,无不是瞪大眼睛,死盯着默啜,竖起耳朵,静等他回答。

    “你们两个有何高见?”默啜并没有为群臣作答,而是冲阿史德·元珍和暾欲谷问道。

    这是突厥的两大谋主,在每次征战之前,默啜都要征询他们的意见,这次也不例外。

    群臣对这两人大为信服,目光齐刷刷落在二人身上,一脸的急切。

    阿史德·元珍和暾欲谷对视一眼,微一点头,阿史德·元珍缓缓开口,道:“大突厥要想打败唐军,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拖!”

    “拖?”群臣好一阵惊讶。

    “没错!就是拖。”阿史德·元珍点点头,解释道:“唐军训练有素,装备精良,战法先进,号令严明,战力极强,这远不是大突厥所能比的。大突厥不能与唐军正面硬碰,而是要与之游斗,利用大漠的广阔无垠,把唐军拖在大漠中。”

    唐军战力强悍,在于唐军训练有素,装备精良,战术战法先进,号令严明,机动性高,若是与唐军正面硬撼的话,突厥无论如何也是打不过唐军。

    这点,在历次大战中,突厥已经用鲜血与尸骨验证过了。

    李靖夜袭n山,颉利可汗大惊失色,丢下十几万大军不管,自顾自的逃走。他为何惊慌失措而逃走呢?那是因为他误判了。他之所以误判,就在唐军战力惊人。

    颉利可汗听说李靖到了他的老巢,他就想唐军应该是全部到达了,要不然的话,李靖怎敢冲进他的老巢?唐朝大军赶到,突厥打不过,所以他就怕了,丢下大军不管,独自逃生。

    若是正面硬撼的话,唐朝只需要十万大军,就能把默啜的大军碾成碎片。

    “好计较!”默啜重重点头,大为赞赏。

    “我也是这么想的。”暾欲谷接过话头,道:“四十万大军,人吃马嚼,一天就要吃空一座山,即使以唐朝的强大国力也是支撑不了多久,一年半载就能见分晓。只要我们挺过去,拖他一年半载,就足以把唐军拖累拖疲,然后,大突厥抓住机会,大举进攻,就能打败唐军。”
1...8384858687...22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