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那些事儿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当年明月
关于朱高炽和朱高煦的权位之争,我们后面还要专门介绍,这里只说与解缙有关的一些事情。
其实这二位殿下的矛盾从靖难之时起就已经存在了,大臣们心中都有数,朱棣心里也明白。其实就其本心而言,确实是想传位给朱高煦的,因为朱高煦立有大功,而且长得比较帅。而朱高炽却是个残疾,眼睛还有点问题,要当国家领导人,形象上确实差点。
但是朱高炽是长子,立长也算是长期以来的传统,所以朱棣一直犹豫不定,于是他便去征求靖难功臣们的意见。不出所料,大部分参加过靖难的人都推荐朱高煦,这也可以理解,毕竟在一条战线上打过仗,有个战友的名头将来好办事。
明朝那些事儿2朱棣篇第八章
章节字数:3347更新时间:07-02-2216:15
[282]
有人反对
只有一个人反对,这个人叫金忠,时任兵部尚书,和那些支持朱高煦的公侯勋贵们比起来,他这个二品官实在算不得什么。然而让人想不到的是,正是这个人影响了最后的结果。
这倒不是因为他本人的能力,而是因为在他的身后,有一个巨大的身影在支持着他。
这个巨大的身影就是那位不见踪影却又似乎无处不在的姚广孝。
如果我们翻开金忠的履历,就会发现他和姚广孝有着纠缠不清的关系,正是姚广孝向朱棣推荐了他,而此人的主要能力和姚广孝如出一辙,都是占卜、谋划、机断这些玩意。很多人甚至怀疑,他就是姚广孝的学生。
此人一反常态,面对无数人的攻击始终不改变自己的意见,并向朱棣建议,如果拿不定主意,不如去问当朝的大臣。
这真是高明之极,当朝和皇帝最亲近的大臣还有谁呢,不就是那七个人吗,而他们大都是读书人,立长的正统观念十分强烈,且这些人也很有可能已经和姚广孝搭上了关系,后来的事情发展也证实了,正是金忠的这一建议,使得原先一边倒的局面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我们实在有理由怀疑,这一切的幕后策划者就是那位表面上看起来不问世事的姚广孝,我们也不得不佩服这位“黑衣宰相”,他总是在关键时刻、关键问题上插入一脚。是十足的不安定因素,哪里有他出没,哪里就不太平。十处敲锣,九处有他,他活在这个时代,真可以说是生逢其时。
下面就轮到我们的解缙先生出场了,他正是被询问的对象之一,在这次历史上著名的谈话中,他展现了自己的智慧,证明了他明代第一才子的评价并非虚妄,而事实证明,也正是他的那一番话(确切地说是三个字)奠定了大局。
双方开门见山
朱棣问:“你认为该立谁?”
解缙答:“世子(指朱高炽)仁厚,应该立为太子。”
朱棣不说话了,但解缙明白,这是一种否定的表示,他并没有慌乱,因为他还有杀手锏,只要把下一个理由说出来,大位非朱高炽莫属!
解缙再拜道:“好圣孙!”
朱棣笑了,解缙也笑了,事情就此定局。
[283]
所谓好圣孙是指朱高炽的儿子朱瞻基(后来的明宣宗),此人天生聪慧,深得朱棣喜爱,解缙抓住了最关键的地方,为朱高炽立下了汗马功劳。
这是一次载入史册的谈话,在这次谈话中,解缙充分发挥了他扎实的才学和心理学知识,在这件帝国第一大事上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当然这一贡献是相对于朱高炽而言的。
朱高炽了解此事后十分感激解缙,他跛着脚来到解缙的住处,亲自向他道谢。
朱高炽放心了,解缙也放心了,一个放心皇位在手,一个放心权位不变。
然而事实证明,他们都太乐观了。朱高炽的事情我们后面再讲,这里先讲解缙,解缙的问题在于他根本不明白,所谓的大局已定是相对而言的,只要朱棣一天不死,朱高炽就只能作他的太子,而太子不过是皇位的继承人,并不是所有者,也无法保证解缙的地位和安全。
更为严重的是,解缙拥护朱高炽的行为已经使他成为了朱高煦的眼中钉肉中刺。而解缙并不清楚:朱高煦就算解决不了朱高炽,解决一个小小的解缙还是绰绰有余的。
然而解缙还沉浸在成功的喜悦中,他太自大了,他似乎认为自己搞权谋手段的能力并不亚于做学问。但他错了,他的那两下子在政治老手面前简直就是小孩子把戏。一场灾难即将向解缙袭来。
来得还真快
永乐二年(1404)朱棣立朱高炽为太子后,事情并没有像解缙所预料的那样进行下去,他也远远低估了朱高煦的政治力量。事实上,随着朱高煦政治力量的不断发展,他的地位和势力甚至已经超过了太子一党。而且他的行为也日渐猖獗,所用的礼仪已经可以赶得上太子了。
此时,解缙做出了他人生中最为错误的一个决定,他去向朱棣打了小报告,报告的内容是,应该立刻制止朱高煦的越礼行为,否则会引起更大的争议。
真是笑话,朱高煦用什么礼仪自然有人管,你解缙不姓朱,也不是朱棣的什么亲戚,管得着么?此时的解缙脑海中都是那些朱棣对他的正面评价,如我一天也离不开解缙,解缙是上天赐给我的之类肉麻的话。在他看来,朱棣是对他是言听计从的。
然而这次朱棣只是冷冷的告诉他:知道了。
[284]
解缙太天真了,他不知道朱棣从根本上讲是一个政治家,政治家说话是不能信的,你对他有用时或他有求于你时,他会对你百依百顺,恨不得叫你爷爷。但事情办完后,你就会立刻恢复孙子的身份。很明显,解缙搞错了辈分。
朱棣给了解缙几分颜色,解缙就准备开染坊了,还忘了向朱棣要经营许可证。
这件事情发生后,解缙就在朱棣的心中被戴上了一顶帽子——干涉家庭内政。你解缙是什么东西?第一家庭的内部事务什么时候轮到你来管?
此后解缙的地位一落千丈,渐渐失去了朱棣的信任,加上他反对朱棣出兵讨伐安南(今越南,后面我们会详细介绍此事),使得朱棣更加讨厌他。于是,这位当年的第一宠臣,永乐大典、太祖实录的主编在朱棣的眼中变成了一个多余的人,他做的每一件事都得不到朱棣的赞许,取而代之的是不断的斥责和批评。
朱棣讨厌他,不希望再看到这个人,只想让他走远一点,越远越好。但他并没有急于动手,因为他还需要解缙为他做一件大事。
这件大事就是永乐大典的编纂工作,如果此时把解缙赶走,大典的完成必然会受到影响,想到这里,朱棣把一口恶气暂时压在了肚子里。
可叹的是,解缙对此一无所知,他还沉浸在天子第一宠臣的美梦中,仍旧我行我素。朱棣终于无法继续忍耐了,解缙实在过于嚣张、不知进退了,于是,在永乐五年(1407)二月,忍无可忍的朱棣终于把还在编书的解缙赶出了朝廷,远远的打发到了广西当参议。
这对于解缙来说是一个晴天霹雳,好端端的书不能编了,翰林学士、内阁成员也干不成了,居然要打起背包去落后地区搞扶贫(当时广西比较荒凉),第一大臣的美梦只做了四年多,就要破灭了吗?
解缙并没有抗旨(也不敢),老老实实的去了广西,此时的解缙心中充满了茫然和失落,但他没有绝望,因为类似的情况他之前已经遇到过一次,他相信机会还会来临的,上天是不会抛弃他的。
毕竟自己还只有三十六岁,朝廷还会起用我的。
然而他等了四年,等到的只是到化州督饷的工作,督饷就督饷吧,平平安安过日子不就得了,可解缙偏偏就要搞出点事来,这一搞就把自己给搞到牢里去了。
[285]
事情是这样的,永乐九年(1411),解缙获得了一个难得的机会,进京汇报督饷情况,一个偏远地区的官员能够捞到这么个进城的机会是很不容易的,按说四处逛逛、买点土特产,回去后吹吹牛也就是了,能闹出什么事情呢?
可是大家不要忘了,解缙同志不一样,他是从城里出来的,见过大场面,此刻重新见识京城的繁华,引起了他的无限遐思,就开始忘乎所以了。偏巧朱棣此刻正带着五十万人在蒙古出差未归(远征鞑靼),解缙没事干,加上他还存有东山再起的幻想,便在没有请示的情况下,私自去见了太子朱高炽。
真是糊涂啊,朱高炽家是什么地方?能够随便去的么?
解缙的荒唐行为还不止于此,他私自拜见太子之后,居然不等朱棣回来,也不报告,就这么走了!解缙真是晕了头啊。嗯,
果然,等到朱棣回来后,朱高煦立刻向朱棣报告了此事,朱棣大为震惊,认定解缙有结交太子,图谋不轨的形迹,便下令逮捕解缙,就这样,一代大才子解缙偷鸡不着蚀把米,官也做不成了,变成了监狱里的一名囚犯。
至此,解缙终于断绝了所有希望,皇帝不信任他,太子帮不了他,这下是彻底完了。
回望自己的一生,少年得志,意气风发,虽经历坎坷,却能够转危为安,更上一层楼,百官推崇,万人敬仰。那是何等的风光,何等的得意!
可是现在呢,除了整日不见光的黑牢、脚上的镣铐和牢房里那令人窒息的恶臭,自己已经一无所有。输了,彻底输了,但愿赌就要服输。
解缙想不通的是,为什么最终会失败?自己并不缺乏政治斗争的权谋手段,却落得这个下场,他百思不得其解。
其实在解缙之前和之后,有无数与他类似的人都问过这个问题。但他们都没有找到答案,我们也只能说,解缙是在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参加了一场错误的赌局。从才子到囚徒,怪谁呢?只能怪他自己。
明朝那些事儿2朱棣篇第九章
章节字数:3604更新时间:07-02-2216:16
[286]
终点
如果事情就这样结束,解缙也许会作为一个囚徒走完自己的一生,或者在某一次大赦中出狱,当一个老百姓,找一份教书先生的工作糊口,但上天注定要让他的一生有一个悲剧的结局,以吸引后来的人们更多的目光。
永乐十三年(1415),锦衣卫纪纲向朱棣上报囚犯名单,朱棣在翻看时找到了解缙的名字,于是他说出了一句水平很高的话:“解缙还在吗?”(缙犹在耶)
缙犹在耶?这句话的意思很明显,就是问纪纲为什么这个人还活着,但同时这句话的另一层意思就是——他不应该还活着。
朱棣是擅长暗语的高手,在此之前的永乐七年(1409),他说过一句类似的话,而那句话的对象是平安。
事情的经过十分类似,朱棣在翻看官员名录时看到了平安的名字,便说了一句:“平安还在吗?”(平保儿尚在耶)
平安是一个很自觉的人,听到朱棣的话后便自杀了。
平安是可怜的,解缙比他更可怜,因为他连自杀的权利都没有。
长年干特务工作的纪纲是一个善于领会领导意图的人,他对这种暗语是非常精通的,加上他一直以来就和解缙有矛盾,于是便有了开头的那一幕。
解缙就在雪地里结束了自己的一生,洁白的大雪掩盖了解缙的尸体和他那不再洁白的心,当年那个正义直言的解缙大概也想不到自己会有这样的结局。
无论如何,解缙的一生是有意义的,因为不管他做了什么事情,是错还是对,都无法掩盖他的功绩,由他主编的永乐大典一直保留至今,为我们留下了大量的知识财富,当我们看到那些宝贵典籍时,我们应该记得,有一个叫解缙的人曾为此费尽心力,仅凭这一点,他就足以为赢得我们后世之人的尊重。
迁都
朱棣所做的另一件影响深远的事情就是迁都,而迁都这种事情无论在哪个朝代都是一件大事。朱棣的这次迁都无疑是对后世影响最大的一次。今天的北京拥有上千万人口,无数的高楼大厦,是我们国家的首都,也是世界上最繁华的城市之一,而这一切的起点就源自于朱棣的一个决定。
永乐元年(1403)三月,蒙古军队进攻辽东,大肆抢掠了一通,当地的都指挥沈永是个无能之辈,即无法抵御,又不及时向领导汇报,朱棣听说此事,大为恼火,立刻杀掉了沈永,并召集大臣,询问北方军事形势恶化的原因。
[287]
朱棣质问他的大臣们,北方防御如此之弱,蒙古军队竟然如入无人之境,这样下去怎么得了,谁该为此负责?
然而出乎朱棣意料的是,大臣们虽然个个都不开口,却并不胆怯,反而直愣愣的看着他。朱棣心头一阵无名火起,正准备发作,突然心念一转,把话又缩了回去。
为什么呢?
因为他终于明白这些大臣们为什么一直盯着他了,该为此事负责的人正是他自己!
在明朝的防御体系中,负责北方防御的主要就是燕王朱棣和宁王朱权,可是在靖难之战中,朱权被他绑票,他也跑到了南京作了皇帝,北方边界少了他们两个人,基本上就属于不设防地段了,怎么怪得了别人呢?
南京是一个很不错的地方,也很适宜建都,因为这里地势险要,风水好,外加是主要粮食产地,由于当时中国的经济中心已经南移,建都于此是很有利于维持明朝统治的。
但问题在于,明帝国的住宿地并不是独门独院,在帝国的北方有着几个并不友好的邻居,这些邻居经常不经主人允许就擅自进屋拿走自己喜欢的东西,还从来不写欠条。一次两次也就罢了,长此下去怎么得了?
出兵讨伐也没有什么效果,因为这些邻居基本上都是游击队编制,使用的是你进我退,你退我再来的政策,他们自己属于游牧民族,又不种地,每天的工作也就是骑马跑来跑去,闲着也是闲着,不抢你抢谁?
讨伐不行,不管更不行,这真是个难题啊。
军事政治形势固然是后来迁都的主要原因,但还有一些原因也是不可忽视的,这就是朱棣本人的特点。
难道朱棣个人与迁都也有关系吗?
答案是肯定的,如果你还记得,我们之前曾经提过朱棣虽然是在南京出生,是南京户口,但他21岁就去了北平,并在那里生活了二十年,虽然并没有转户口(当年进北平不难),但他的生活习惯已经完全北方化了。
据史料记载,朱棣偏好北方饮食,而且十分喜欢朝鲜泡菜,当时的朝鲜国王李芳远曾派出朝鲜厨师(火者)侍奉朱棣,而他也欣然接受,想来喜好北方口味的朱棣对南方菜不会太感兴趣。北方虽然多风沙,远远不如南方的秀美山水,但朱棣一直以来就在这样的环境下生活,对他而言,熟悉的才是最好的。
当然了,朱棣迁都的主要原因还是政治需要,既然下定了主意,那就迁吧。
[288]
且慢!这可不是说迁就能迁的,迁都不是搬家,绝对不是打好包袱,打个电话叫搬家公司来就行的。最大的难题在于,朱棣并不是一个人搬去北平,如果是这样,那倒是省事了。
迁都不但要迁走朱棣,还要迁走他的大小老婆若干人,王公大臣若干人,士兵百姓若干人,这些人也要找地方住,也要修房子。北平打了很多年的仗,街道、宫殿都要重修,城市布局也要重新安排。而且跟他去北平的都不是一般人,需要大笔的资金才能安置好这些人。其难度绝对不下于重新建都。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