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那些事儿
作者:赤脚踏沧浪
不戏说,不演义,把历史的真实完完整整呈献给您,尽量写得轻松、好玩、有趣,这就是我的写作宗旨。当年明月认为,崇祯死了,大明王朝精彩的历史已经结束,可在我心中,史可法、夏完淳、李定国、张煌言、郑成功来了,明末更加精彩绝伦的历史才刚刚开始。
明末那些事儿 第1章 奇妙
历史真的很奇妙。
有时候数百年的历史,湮没在故纸堆中,很少有人提及,比如两晋南北朝,有时候几十年短短一瞬间,却经常活跃在人们的口中笔下,引发后人无尽的探索和回味,比如三国和明末。
崇祯皇帝走了,但大明王朝并没有随之灰飞烟灭。在江淮以南广袤富庶的土地上,朱元璋的后人们又相继建立起弘光,隆武,永历等几个朱明政权,历史上称作南明。
当南明第一任皇帝朱由崧面南背北,称孤道寡的时候,满洲人已经跨过山海关,李自成已经撤离北京,中华大地上又迎来一个风云激荡的三国时代满清,大顺,南明三足鼎立。但在三个政权之中,你是否知道:就数南明的地盘最大,实力最强,人才最多。
当年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大明王朝,大笔一挥,把全国划分为十五个行省。北直隶,山东,山西,河南,陕西为北五省,南直隶,湖广,江西,浙江,四川为中五省,贵州,福建,广东,广西,云南为南五省。需要说明的是:当时的北直隶包括今天的北京,天津和河北,南直隶就是南京附近的江苏和安徽,湖广包括湖北,湖南两部分,而明朝的陕西省则涵盖了今天的陕西,甘肃,宁夏跟青海的一部分。
当时,入主北京的满清政权,仅仅占据着辽东(明朝时属山东)和北直隶两块地方,倾国不过十几万军队,李自成的大顺朝,败退回满目苍凉的陕西,正面临着崩溃瓦解。而南明弘光政权,则控制着中五省,南五省大片领土,江南又是全国最繁荣发达的地区,农业,工业,手工业迅猛发展,财源滚滚,英才荟萃,并且拥有庞大的一百多万正规军。
照理说,具备这样雄厚的实力,又有长江天险阻隔,南明君臣应该能够大有作为,退一步说,即使不能复兴大明,一统天下,也能成为历史上的南宋,东晋,偏安江南,与满清划江而治,形成新的南北朝。
但令人不可思议的是,貌似强大的南明政权,仅仅支撑了十几年,他们屡战屡败,屡败屡战,地盘一天天缩小,军队一天天减少,终于一败涂地,最后一任皇帝竟失去立锥之地,如丧家之犬,东躲西藏,狼狈的逃到了国外(缅甸)。
这到底是为什么?为什么!人们不禁痛心的发问。
南明上空的战争硝烟还没有消散,关于南明历史的反思便已开始。明末遗民,历史学家,学者,文豪甚至普通知识分子,都不约而同拿起笔来,痛苦的思考,述说和评论这段饱含血泪的历史。
据现代史学大家谢国桢先生统计,明清两代有关南明历史的著述有一千七百余种。一生醉心明末历史研究的钱海岳先生,为完成纪传体史书《南明史》,参阅的相关图书文献竟达三千四百余种之多。
上世纪初,在“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的旗帜下,痛恨满清腐朽统治的热血青年,孜孜不倦的从张煌言,夏完淳等南明英烈身上汲取革命的激情。在面临亡国灭种的抗战时期,蒋介石先生竟从明末这段多灾多难的历史里,挖掘出“攘外必先安内”的谬论。新中国建立前夕,人民领袖**也研究这段历史,提出“我们决不当李自成”,向全党发出了“两个务必”这样振聋发聩的号召。
对于明末这段动人心魄的短暂历史,著名学者顾炎武,黄宗羲,王夫子,章太炎,梁启超,孟森,胡适,钱穆,郭沫若,陈寅恪等都发表了引人注目的论著,并且还吸引了大洋彼岸一位美国的女大学生司徒琳,她穷十年心力,在一九八四年出版了一部别开生面的英文版《南明史》。
但是也有人在处心积虑的要抹杀这段历史。清朝官修的《明史》及《明通鉴》等史书,都截止到崇祯帝自杀殉国,没给南明诸朝留出丝毫位置。因为满清贵族和他们的御用文人不愿意让后人知道,清朝初年还有一个正统的南明政权曾与它分庭抗礼,不愿意让人们记得,曾有那么多不屈的灵魂为了理想和尊严,在反抗民族压迫,民族杀戮的惨烈斗争中坚贞不屈,浴血奋战,前仆后继,视死如归。
受官修《明史》的影响,现在的中小学历史课本中根本不提南明,很多明史专著也是蜻蜓点水,语焉不详。即使粉丝遍地的当年明月先生,在述说《明朝那些事儿》时,也是崇祯一死,就戛然煞尾,留下明末一段历史空白,让满怀期待的“明矾”们欲罢不能,抱膝长叹。
一般而言,一个王朝越到后期,牛人,猛人,巨人,能人会日见稀少,但明末却是后浪推前浪,英雄,豪杰,枭雄,狗熊层出不穷,动人心魄的故事愈演愈烈。
明末是一段惊天动地,气壮山河的历史,是一段刀光剑影,鲜血淋漓的历史,是一段群雄逐鹿,众星璀璨的历史,是一段金戈铁马,侠骨柔肠的历史,是一段滑稽荒诞,热闹非凡的历史。
一世枭雄李自成,张献忠,左良玉,吴三桂,多尔衮,孔有德,孙可望你方唱罢我登场,各领风骚三五年,
而史可法,黄得功,陈子龙,夏完淳,阎应元,何腾蛟,堵胤锡,瞿式耜,张同敞,李定国,郑成功这些顶天立地的英雄豪杰,则临危不惧,正义凛然,不屈不挠,杀身成仁,恍如划过天际的流星,照亮了中国历史绚丽的天空。
在当年明月先生看来,崇祯皇帝死了,大明王朝精彩的历史已经结束,可在我的心中,史可法,夏完淳,瞿式耜,李定国,张煌言,郑成功……一个个忠臣义士,民族英雄,豪情满怀,神采奕奕,大义凛然的走来,明末更加精彩绝伦的历史才刚刚开始。
明末那些事儿 第2章 那一夜(1)
公元1644年,天崩地坼。
这一年,中国历史的天空,赫然冒出四个年号:气数已尽的大明王朝,称这一年为崇祯十七年,雄踞辽东的满清政权,称这一年顺治元年,野心勃勃的李自成,更名李自晟,在西安建立大顺政权,称它永昌元年,而在四川折腾疯了的张献忠,建立大西政权,仿佛跟李自晟较劲似的,把年号偏偏定为大顺元年。
仿佛四颗血红的太阳,高高悬挂在人们头顶,追逐着,碰撞着,撕咬着。
大地仿佛被烤焦了,到处颗粒不收,到处血雨腥风,到处死尸狼藉,老百姓的苦难似乎没完没了,变本加厉。
这一年,发生了太多太多的故事,让人撕心裂肺,痛断肝肠。
就在三月十八日那个凄风苦雨的夜晚,兢兢业业埋头苦干了十七年的崇祯皇帝朱由检,瞪着发红的眼睛,逼死皇后,送走太子,砍倒公主,一路跌跌撞撞的爬上煤山(现在叫景山),径直走向那棵树。
对于这样的结局,朱由检早有预感,但来得这样快,他死也不甘心。
朱由检是一个有追求的人。
他17岁登基,小小年纪不动声色,步步紧逼,像猫捉老鼠似的慢慢玩死了人妖魏忠贤,一时间人们都把他当成传说中的“中兴英主”。
他自己也感觉智勇兼备,能力非凡,信心倍增,发誓以超级劳模朱元璋同志为榜样,废寝忘食,励精图治,立志完成大明王朝的伟大复兴事业。
但最初的辉煌似乎昙花一现,后面的事情他几乎一件也没办好。
朱由检从父亲和哥哥手中接过来的不是一个烂摊子,而是一个烂得不能再烂的坏摊子,他却恨不得一天就治理得服服帖帖,天下太平。
因此,他自己拼命干活,对满朝的文武大臣,眼里也从不揉沙子。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手下给他打工的,他感觉没一个省心。
执政十七年,他一口气走马灯似的换了五十个内阁大学士,刑部尚书下课十六个,兵部尚书下课十七个,并且剁了十八个办事不力的封疆大吏(包括大名鼎鼎的袁崇焕),也没有迎来梦想中的太平盛世,反而把事情弄得一团糟。
对现在的首辅陈演,他也越来越不满意。
最后,他得出一个著名的结论:“朕非亡国之君,臣皆亡国之臣。”
这年正月初一,沙尘暴突然袭击了北京城,飞沙走石,日月无光,狂风摔打着门窗,发出凄厉的呼啸,就像鬼哭狼嚎。
朱由检感觉到一种不祥之兆。
元旦早朝,大臣们照例来给皇上拜年,祝贺新春快乐。
朱由检早早来到皇极殿,可大臣们没有一个按时上班。朱由检强压怒火,命令太监再一次敲钟,咣咣咣的敲了好长时间,才把文武大臣们从家里慢慢腾腾“敲”出来。
新年第一天遇上这种事,朱由检心里很不痛快。
散朝后,他派人找来一个道人,让他占卜一下新一年的运气。道人装神弄鬼一番,竟然摇头晃脑念出一首打油诗来:
“帝问天下事,官贪吏要钱。
八方七处乱,十灶九无烟。
黎民苦中苦,乾坤颠倒颠。
干戈四处起,休想太平年。”
由检歪着头听着,脸色铁青,想要发作,又唯恐晦气,于是挥挥手让道人退下。
他满眼含泪,长叹一声:“哎!朕非亡国之君,事事皆亡国之象,太祖出生入死打下的天下,就要断送在我手里,我有何颜面去见列祖列宗啊……”
也难怪朱由检不甘心,因为他不是一个昏庸荒唐的皇帝,十几年如一日,每天比鸡醒得都早,比狗睡得还晚,不贪酒,不吸烟,不赌钱,不好色,一心操劳国事,三十刚刚出头,头上已见丝丝白发,满脸憔悴不堪。
为了让皇上消愁解闷,田贵妃的父亲给他进献了一个能歌善舞的绝色美人,名叫陈圆圆,他连瞅都没瞅,就让田国丈赶紧把人领走。
正从西安向北京进军的老对手李自成也承认:“君非甚暗”。
但现在,朱由检宁愿自己是一个浑浑噩噩的人。如果真能是那样,他心中就不会如此苦痛和不平。
可怜的人!
曾经,有三次难得的机会摆在他面前,他却没有珍惜,等一切都将失去的时候,他开始锥心的悔恨。
人世间最悲惨的事情莫过于此!
机会,摆在朱由检面前的第一次机会,是南迁。
新年后,当李自成大军从西安出发的时候,满朝文武大臣都大眼瞪小眼,束手无策,唉声叹气。
这时,一个小人物向朱由检提出了一个非同寻常的建议:“迁都南京,暂避贼兵锋芒。”他强调说:“唯有南迁,可缓目前之急”。
这个小人物叫李明睿,五十九岁,经都察院左都御史李邦华推荐,刚刚从家乡被召到京城,任职左中允,是个六品小官。
大人物一般比较超脱,小人物总爱义愤填膺,高谈国家大事。李明睿一路听到起义军声势浩大,攻城略地,势如破竹,很快就要逼近北京,因此从老家赶到京城,气都没喘匀和,就急急的向皇上递交了一封奏章。
为了论证“南迁”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李老头列举出两个有力的论据:盘庚迁殷,让商朝获得中兴,赵构南渡,使宋朝延续了一百五十年基业。现在北京危在旦夕,当前最紧迫的事情,就是皇上亲征。
因为皇上亲征,定会使各地的忠臣良将大受鼓舞,闻风响应。只要到达陪都南京,驻守南京的史可法,刘孔昭都是忠义之士,精通军事,长江下游还有左良玉几十万大军,就一定能战胜流寇,振兴大明。
老头子唯恐人们把“南迁”误解成临阵逃跑,故意换了个说法“亲征”,并且把皇上“亲征”的路线,护卫,粮饷以及何人留守北京的细节都考虑到了。
其实,朱由检早有“南迁”不,“亲征”的想法,但一想到这是放弃祖先宗庙陵墓的敏感大事,传扬出去必将遭天下人耻笑,所以一直犹豫不决。
朱由检是一个完美主义者。他太注重个人颜面了,唯恐在历史上留下一个不完美的形象。他希望“南迁”的事最好由大臣们先提出来,然后内阁和六部重臣轮番苦劝,他则表现得实在拗不过大家,万般无奈之下才决定迁徙南京。
现在一看李明睿老头的奏章,正中下怀,暗暗高兴,立即将奏章拿到朝廷上让大臣们讨论。不料大臣们看了奏章,一个个都沉默不言。朱由检大声问了几遍,也无人应声。
朱由检瞅着内阁首辅大学士陈演,希望他说几句,陈大人低着头好像什么也没看见。他正专心致志的研究昨夜的一个梦。他梦到自己戴着远游冠,骑着一匹没有尾巴的苍龙,飞到了一座高山顶上。他想:也许我这位从龙之臣,还有更加飞黄腾达的一天。
陈大人不开口,其他大臣也就不吭声。其实大家明白皇上的心思,但迁都这样的大事,皇上不拍板,大臣们谁敢举手。如果因为南迁,北京城被反贼攻破,这责任可非同小可。再说大家都有庞大的家产在北京,带又带不走,谁割舍得下!
大殿里安静得能听见彼此的呼吸,大家低着头各想心事。朱由检简直要被气爆了。他的眼睛扫视着大殿,盼望有个人能打破沉寂。
终于有人响应朱由检的号召了。只听大殿里声色俱厉的一声怒喝:
“一派邪说!不杀李明睿,怎能安定人心!”
大家吓了一跳,扭头一看,原来是兵科给事中光时亨,一位言官。
言官者,乌鸦嘴也。
只见光时亨义正辞严,说着说着竟激动得哭了起来:“列位大人世受皇恩,不思忠君报国,反唆使皇上弃城南逃,动摇民心,居心何在啊!”
听着光时亨的斥责,众位大人都像似惊醒了,开始七嘴八舌议论起来。首辅陈演也抬起头来,随声附和。
朝堂上开了锅似的。但舆论几乎一边倒,矛头都指向了小人物李明睿。
朱由检傻眼了,看着陈演,光时亨等人的表演,感到一种孤立无助的悲哀。他伸直身子,长叹一声,站起来走了出去。
南迁之议搁浅了。
但嘴上的豪言壮语不能阻挡李自成进军的脚步,进入二月份,形势更加危急。
支持李明睿的都察院左都御史李邦华又提出来一个折中方案:皇上坚守京城,让太子朱慈烺去南京监国,同时分封太子的两个弟弟定王,永王到太平,宁国二府。
其实,李邦华已经做了最坏的打算,万一京城失陷,皇帝父子四人不能被一网打尽。
朝堂上又是一片议论哗然。脑满肠肥的首辅陈演大人瞅着乌鸦嘴,希望他再次出面阻拦。
乌鸦嘴光时亨果然出语惊人,又一次把人们震住了:
“护送太子去南京,诸位想干什么,难道想效仿唐肃宗灵武旧事吗?”
唐朝安史之乱时,唐玄宗仓皇出逃,一部分大臣保护太子李亨逃到灵武,拥立为帝,尊奉唐玄宗为太上皇。李亨就是唐肃宗。光时亨引用这一典故,言外之意是指责提出太子南迁的人阴谋拥立太子,逼迫朱由检退位。
这顶大帽子压下来,所有的争论戛然而止。南迁之议正式宣告破产。
朱由检气恼而无奈的说:“国君死社稷,朕将焉往!”
从此,他抱定了自杀殉国的决心。
平心而论,面对农民军咄咄逼人的攻势,朱由检迁都南京,暂避民军锋芒,徐图恢复,是一个可行的方案,而且几乎是唯一可行的方案。
退一步说,即使北方失守,大明和大顺隔江而治,形成南北朝对峙的局面,像南宋,东晋那样,也比一败涂地,全盘输光好得多。
但皇帝死要面子,大臣老奸巨猾,南迁之议终于泡汤。朱由检既不派太子去南京,本人也不离北京,结果京城失陷,父子四人无一幸免,明朝中央政府的大批文臣武将也被大顺朝,大清朝先后接收。
崇祯帝朱由检固守北京的决定直接导致了两个恶果:一是在后来恢复大明的斗争中,再没能形成一个众望所归的领导核心,结果被敌人各个击破,二是在反清复明的阵营中,失去了一批立志恢复失地,渴望对清军发动反攻以便光复家园的北方人(几乎都投降了)。
在这里顺便提一下那位极力排斥南迁之议的“勇士”光时亨,在北京城门被农民军打破的时候,他竟率先投降了闯王,诚恳地表示愿意继续为国家,为人民做点事情。李自成考虑到他在关键时刻的表现,让他继续充当了言官。
明末那些事儿 第3章 那一夜(2)
第二次机会,摆在朱由检面前的第二次机会,是下诏勤王。
勤王者,进京救驾也。
既然南迁已成泡影,接下来就该调兵遣将,保卫京城。但到如今,大明朝能征惯战的那批猛人几乎凋零殆尽。洪承畴降清,曹文诏,卢象升,孙传庭战死,左良玉也早撒丫子撤到了江南。现在还能指望谁呢?
朱由检冥思苦想半天,突然想到一个人:一个猛人中的猛人。
这个人就是宁远总兵吴三桂。
提到这个名字,你先不要吐唾沫,再狠狠的骂一句:狗汉奸!
其实在整个明末,绝大多数明朝人都认为:吴三桂是一个能起死回生,力挽狂澜的大明忠臣。
吴三桂,字长伯,辽东中后所人,万历四十年(1612年)出生,比朱由检小两岁。
辽东民风剽悍,临近战场,是个盛产猛人的地方。吴三桂的父亲吴襄能征惯战,凭军功升任总兵官,刚刚调到京城担任中军都督府提督。吴三桂的舅舅就是鼎鼎大名的辽东猛将祖大寿,三桂的哥哥吴三凤在祖大寿手下做军官。
吴三桂从小习练武艺,练就一身高超的马上功夫,射箭百步穿杨,并且最喜欢耍大刀。他16岁中武举,20岁到27岁短短八年间,像坐火箭一般,由游击升到参将,再窜到副将,崇祯十二年(1638年),经当时的蓟辽总督洪承畴(他的恩师)提名,钦命监军太监高起潜(他的义父)一力保举,被朝廷任命为宁远总兵,成为统兵数万人的高级军官。
史书上说,吴三桂自少年时就“智勇兼备,勇冠三军”,连老对手皇太极,阿济格(满清第一猛将)都称赞“三桂敢战”,他率领的部队就是让人闻风丧胆的关宁铁骑。
调这样一个人来守御京城,应该是最合适的人选。但朱由检却顾虑重重。调吴三桂及其精兵入关,就意味着放弃宁远城及山海关外的大片国土。他害怕落个不战而丢弃祖宗土地的坏名声。
正月十九日,朱由检提出调吴三桂入关。他谨慎的说:“此事重大,先生们应该一力主持担当,决不能推诿塞责。”他的用意很明确,还是让大臣们拿主意。
大臣们都是老油条了,比泥鳅还滑,当然不愿承担责任,于是全唱起了高调因为维护国土完整,永远是不会有罪的。
首辅陈演首先发言,他先把皇帝恭维了一番,说“调吴三桂精兵入关,确实是抵挡反贼的高招”,然后话锋一转,语气沉重地说:
“陛下,一寸山河一寸金”,无故弃地三百里,我等不敢承担责任。”
其他大臣也纷纷表态:“我们愚昧无知,唯知寸土必争,寸土不让,无论如何,还是请皇上圣裁。”其实都在打太极拳。
兵部尚书(国防部长)张缙彦来得更干脆,他说:“何必罗嗦!三桂调不调,宁远弃不弃,两句话就可以决定……”可是他说到这里不说了。
怎样决定?他瞅着皇上。
球仍然在朱由检手里。
讨论了一天,没有结果,第二天继续讨论,还是一点结果没有。
朱由检玩不过这些油滑的大臣,气得半死,只好自己决断:“放弃宁远,调吴三桂退守山海关,首辅大学士陈演立即代朕拟旨。”
陈演老头提起笔来,想了想,却又放下了。他向朱由检提出了几个棘手的问题:宁远放弃后,山海关如何防守?关外的老百姓如何安置?是不是应该听听辽东地方官员的意见,考虑个万全之策才好?
朱由检无可奈何,只得下达谕旨,征求蓟辽总督王永吉,宁远总兵吴三桂等人的意见。
责任又推给了地方官。
陈演私下对大学士魏藻德说:“现在形势危急,皇上主张弃地,等情况好转了,必定会追究“弃地”的责任,给全国人民一个交代,到那时我们的脑袋还保得住吗?”
魏藻德佩服得不住点头。
山海关外的总督,巡抚,总兵官也在慎重思考:明清松锦大战后,洪承畴降清,明朝在山海关外的八座城池除宁远外全部失陷。宁远这座光荣之城,曾在名将袁崇焕指挥下,把一世枭雄努尔哈赤打得一败涂地,让清军闻风丧胆,如今却孤悬关外三百里,四面强敌虎视眈眈,想继续固守,能行吗?
蓟辽总督王永吉知道形势危急,心急如焚,他抓住巡抚杨颚大人的胳膊,摇晃着动情地说:
“宁远已不可守,应赶快调吴三桂回兵山海关。如果京城危机,从山海关出兵救援,清晨出发,傍晚就能赶到。这是如今唯一可行的计策。朝廷里那些脑满肠肥的家伙只知道推诿扯皮,我们两人责无旁贷,应立即给皇上上书。”
王永吉的奏章送到北京,几位重臣当即傻眼了。
退路全堵死了!
首辅陈演再不能推脱,只得提笔代皇上拟旨。
陈老头在官场混了三四十年,真的不白给,在别人看来陷入绝境的时候,他又心生一计,建议皇上征求一下吴三桂的老父亲吴襄的意见。
高人!真是高人!
朱由检立即召见吴襄。
吴老头像跟陈老头串通好了似的,开口就说,祖宗之地一尺一寸也不能放弃,接着夸奖了一通儿子吴三桂神勇,消灭李自成易如反掌,最后提出,如果调吴三桂进关捍卫京城,至少需粮饷一百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