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明末那些事儿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赤脚踏沧浪
李自成迫不及待的打开内库,却不禁大吃一惊,内库里空荡荡的,只在一个阴暗的角落里堆放着可怜的十七万两黄金和十三万两白银。这就是大明国库里的全部积蓄啊!
当年打下洛阳,处死福王,缴获的金银财宝堆积如山,仓库里的粮食足够大顺军吃十年。去年占领西安,将富甲天下的秦王打翻在地,秦王府库中的金银也是“不下千百万”。
而今天,北京,京城北京,却只有一个空架子。原计划登基称帝时,拿出大量金银财宝赏赐功臣,可现在怎么办呢?
看来,只有找那些脑满肠肥的达官贵人们想办法了。
李自成打心眼里瞧不上这些不忠不义,贪生怕死的明朝大臣,他知道这些人肯定不会痛痛快快把家产拿出来。有的人在京城被攻占前,就偷偷把贵重物品转移了,甚至埋于地下。
为此,李自成成立了一个专门机关“比饷镇抚司”。
“追赃助饷”,是一项艰巨而光荣的任务,“比饷镇抚司”应该交给最得力的人主持。李自成首先想到了刘宗敏。刘宗敏革命性最坚决,威望最高,最不讲情面,而且雷厉风行,是大顺朝公认的二当家的。
像崇祯皇帝一样,李自成,刘宗敏也给大明旧臣明码标价:内阁大学士(总理级)白银10万两,尚书,京堂,大太监(部委级)7万两,科道,员外郎(司厅级)5万两,翰林1万到3万,小官几千两不等。皇亲国戚,王侯贵族没有定数,非人财两尽不罢休。
凡在京的旧臣,都捐银助饷。被大顺朝任用的官员分派的数额少,允许他们自动上缴,不被任用的官员分派的数额多,稍一迟疑就大刑伺候。
听着骨头碎裂的声音和凄厉的哀嚎,刘宗敏像听着仙乐,非常受用。很多明朝旧臣当场被夹死,有的死而复苏又死去。大臣们受不了酷刑折磨,趁看守的士兵不注意,有的撞墙,有的上吊,有的绝食。有一个官员痛极之下,突然夺过看守的腰刀,向自己的脖子上用力一抹,鲜血淌了一地。
有一个官员叫王都,被夹棍夹一次交一次银子,第三次夹完刚一松开,人就没气了。刑部尚书张忻倒是没被上刑,但让他瞅着妻子儿女受刑。最倒霉的是言官顾鋐,受刑后一迭声答应马上交银子。到家后却发现值钱的东西全让下人偷走了,气得刘宗敏把他一刀挥为两段。
刘宗敏的府邸成了名符其实的人间地狱。





明末那些事儿 第14章 按既定方针办(3)
看着白花花的银子,大顺军将士两眼都红了。他们手揣麻绳,走上街头,看到当官的或有钱的,将绳索套上脖子就牵走,甚至在大街上摁倒便打,反正不拿出金银不罢手。
有的官员实在拿不出更多的钱财,大顺军就押着去正阳门(前门)两侧的店铺借贷,债券上写着“某官同妻某氏,借救命钱若干”,店主根本不认识这个官员,但一瞅大顺军士兵那阴冷的目光,又不敢不借给。
农民军士兵认为大明官绅的家产都来路不正,怀着一种“仇官”,“仇富”的报复心理以折磨他们为乐。当然在“追赃助饷”的名义下,他们也顺手牵羊,把自己的腰包塞得鼓鼓囊囊。
在利益的驱动下,追赃的范围越来越大,不仅官绅,富商,在路上只要看到穿着光鲜,体型肥胖的行人,就怀疑有钱,立即抓走。有的献出金银珠宝当即释放,有的被迫把大顺士兵领回家,任其翻箱倒柜,家中的贵重东西被席卷一空,但所幸性命还能保全。只要送到了刘宗敏的府邸,那就算是在阎王殿里挂上了号。
抢光了金银,大顺军又开始抢掠布匹绸缎。短短十几天时间,大顺朝竟收获了金银七千万两,绸缎宝器堆积如山。“满城百姓,家家倾竭”。
如今,北京的大街小巷出现了一种奇怪现象:华丽鲜艳的衣服不见了,街上冷冷清清,除了大顺将士,偶尔走来的都是些戴旧毡帽,穿破衣服的人。
达官贵人们如丧家之犬,他们用重金可怜巴巴的向穷百姓购买破旧的青布衫裤和帽子,混杂在人群里,低眉鼠眼,唯恐暴露身份。有的富家子弟拿出好几件绸缎新衣,也换不来一件污垢破烂的旧衣服,只好躲在家中不出门。
金玉不如茅草贵,锦衣何似布衣荣。
在这个越穷越安全的年代,一件华丽新衣也许就会引来一场杀身之祸。
大顺军是穷人的队伍,对于这些穷了半辈子的人来说,现在可以任意捕捉殴打那些从前又羡慕又嫉妒又仇恨的有钱人,是一件多么开心的事情啊!
随着“追赃助饷”的扩大化,大顺军将士的胆子越来越大,强奸的事情也出现了。
大顺朝的功臣们一进京就都住进了金碧辉煌的高门大宅。权将军刘宗敏占据田国丈的府邸,制将军李过住进袁都督府,果毅将军谷英住万驸马豪宅……他们搂抱着闯王赏赐的宫女,霸占着房主人的妻妾,每天饮酒高会,恣情玩乐,根本顾不上管束手下的士兵。
大顺军士兵们也住进了老百姓家,他们先是向主人借锅碗瓢盆做饭,不久,就提出借张床睡觉,很快,又提出借人家的妻女,姐妹作伴。不顺从的白刀子进去红刀子出来。整个北京城内,人人惶惶不可终日,不知何时就会大祸临头。
到处传言,安福胡同,一夜间有三百七十多名妇女受辱而死。有几个士兵把妇女拖到城墙上**,恰巧一名将官巡夜查岗,士兵们害怕受责罚,竟把女子抛下城头。
这才是真正的白色恐怖!
众多明朝旧臣选择更换主人,是因为感觉大明王朝气数已尽,大顺政权蓬勃而兴。明亡顺兴是大势所趋,这是历史上常见的改朝换代。
崇祯皇帝死了,可大臣们还得活下去,因为他们有父母,妻妾和儿女。他们贪生怕死,缺乏气节,对大明不忠,巴结大顺王朝,目的也不过是希望积攒的财富能够保全,在官场上还能像过去那样混下去。
但现在,他们失望了。不,简直就是绝望!积攒的财产没有了,做人的尊严粉碎了,许多人连性命都没能保住。
他们开始后悔,悔恨自己看走了眼,认错了方向。很多人千方百计要逃出京城,奔向江南。
一些人私下议论:“闯贼残杀太甚,万难成事。”
一些人不胜愤慨:“是岂兴朝之新政,依然流寇而已矣。”
只有周钟同学还在为李自成辩护:“明太祖龙兴之际也是如此。”其实朱元璋是很讲策略的,在天下未定以前始终是礼贤下士,爱惜人才,对大臣的大批屠戮,那是在坐稳了皇帝宝座以后。
仇恨的种子在心底发芽,反抗的怒火在暗处燃烧。
大顺朝把已经倒向自己的大明官绅又推回到敌对位置。就连普通老百姓,也开始怀念过去,怀念过去那并不美好的岁月。
但大顺政权的头面人物们,却仍在陶醉,仍在疯狂,根本没有察觉到危险正步步临近。
京城里人心惶惶,到处传言:死去的崇祯皇帝给长平公主托梦,说“已经起诉上帝(崇祯信奉天主教),逆贼很快就要灭亡”。
长平公主朱徽媞,那天夜里被父亲砍断了左臂,现在正躲在外祖父周奎家养伤。这里要说明是,长平公主后来并没练成过什么绝世神功,也没成为“独臂神尼”(虽然金庸大师的武侠小说中言之凿凿)。她的凄惨结局,后面我们还要交代。
进入四月份,西长安街墙上,忽然出现一张大字报:
“大明气数未尽,人思效忠,本月二十日拥立东宫太子称帝,改元“义兴”。”
有人报告刘宗敏,气得刘宗敏把大字报附近居住的几十户人家全都砍头。
但让人想不到的是,过了一夜,大字报竟然贴遍了整个北京城。
李自成,刘宗敏都傻了。




明末那些事儿 第15章 按既定方针办(4)
头脑清醒的人。
在大顺军中,还有两个头脑清醒的人。
矮军师宋献策,是一个被众多史籍漫画化的人物。史书记载:他“身不满三尺,面如猿猴,其行如鬼,右足跛,出入以杖自扶。”
宋献策长相丑陋,个子矮小,可能是事实,但其他的描述,一看可知都是胡扯。
其实,宋献策是个很有本事的人,被李自成任命为“开国大军师”。他大半生游走江湖,接触三教九流,社会经验非常丰富,特别是从小钻研《奇门遁甲》,精通星相学,占卜术,是刘伯温一类人物。若不是后来大顺朝败亡,宋献策也许会名垂史册,被尊为“宋神仙”,而不会被人们戏称为“宋矮子”或“宋孩儿”了。
在大顺朝同事中,他最要好的朋友是制将军李岩。
当崇祯皇帝还没下葬的时候,宋献策和李岩一起散步到东华门外,见灵棚前冷冷清清,只有两个和尚在旁边虔诚的诵经超度亡灵。而不少明朝旧臣刚刚接受了大顺朝的任命,穿着华丽的衣服,骑着高头大马,洋洋得意的昂首经过,没有丝毫悲戚的表情。
李岩看在眼里,大为愤慨,又感到不理解,就请教宋献策。于是史书上留下了一段耐人寻味的对话。
李岩问:“为什么戴乌纱帽的官员反而不如吃斋念佛的和尚呢?”
宋献策答:“因为这些乌纱帽本来就不是正品。”
李岩又问:“明朝选官,层层考试选拔,然后分到各衙门实习,可说是非常规范。为什么国家有难时,尽忠报效的人却不多呢?”
宋献策想了想说:“这正是科举取士的弊端!通过科举考试当上官的人认为:我十几年寒窗苦读,才得到这样一顶纱帽,多不容易呀!这都是个人千辛万苦挣来的,还没来得及尽情享受,怎能不爱惜生命呢!
“已经登上高位的人又认为:官场讲究论资排辈,走上仕途这条路,诚惶诚恐,人格扭曲,唯恐得罪上司,战战兢兢了十几年,才混到今天的地步,多不容易呀!大臣又不只我一个,我一个人死了有个屁用!”
李岩还是疑惑的问:“可也有不靠科举上来的人啊?”
宋献策笑了:
“你是说那些“官二代”,“富二代”呀。这些家伙们哪,依仗着祖辈,父辈的权势和钱财,不学无术,只知道骄横张狂,胡作非为,哪懂什么忠义!大明末世,几乎所有重要官职都是靠走上层路线花银子买来的,因此无官不贪,靠他们来振兴国家,简直是痴人说梦。”
虽然如此,可崇祯并不是昏君啊?”
“崇祯不是昏君,但也算不上英明之主。崇祯一朝,租赋最重,辽饷,剿饷,练饷,没完没了,老百姓都借“崇祯”的谐音,背后称他“重征”。
“松锦大战失败后,为了摆脱两线作战的困境,崇祯曾派兵部尚书陈新甲偷偷与满人议和,不料事情泄露,群臣哗然。众口咄咄之下,崇祯为了推卸责任,竟斥责陈新甲欺上瞒下私自议和,下旨将其“杀无赦”,“斩立决”。此后大臣们对朝政经常是“相顾不发一言”,再也没人敢于负责了。”
“噢!”李岩默默的点头,心里说,“原来如此。但愿我们大顺朝能够接受教训,不走崇祯皇帝的老路!”
也许是官宦人家出身的缘故,李岩跟大顺军这些大老粗们总不能打成一片。
记得那天闯王又邀请大家赴宴,有丞相牛金星,军师宋献策,汝侯刘宗敏,亳侯李过,蕲侯谷英等二十几个人。牛金星等文官对闯王非常尊重,而武将们则大大咧咧,旁若无人,随意杂坐。这些粗人们用手抓肉,大碗喝酒,粗话黑话,不绝于耳。
汝侯刘宗敏喝醉了,拍着闯王的肩膀,一口一个大哥叫着,嘴都凑到闯王脸上了。
桌上,地上一片狼藉,喧哗声,吵闹声伴着酒臭味飘出紫禁城。
李岩想:这就是大顺朝的王侯将相吗?
兄弟感情不能丢弃,但这样大一个集体,没有点上下尊卑,又怎能保证纪律严明,令行禁止呢?
李岩看不惯,曾劝说闯王加强权威,但闯王瞅瞅他,只是摇头。
遇上大事,闯王就跟这些粗人们讨论来讨论去,你一言,我一句,相持不下,谁也不听谁的。
李岩心里隐隐担忧。
如今,北京城到处都在乱糟糟的“追赃助饷”,李岩总感觉不妥。
大明朝确实贪官遍地,拷打甚至杀掉一批民愤极大的当然应该,但毕竟也有清廉如海瑞,黄宗周那样的正派人士呀,怎么能不分青红皂白全都上刑呢?
“追赃助饷”大顺朝筹集军饷,难道能永远采取这种简单粗暴的办法吗?过去流动作战,没有条件发展生产,只能开官府粮仓,抢官绅财产,但我们大顺朝能永远这样抢掠下去吗?“追赃”获得的钱财总是有限的,用完了怎么办?
在西安的时候,李岩就提出:“大兵到处,秋毫无犯,在任好官,仍然留任,贪官污吏,立即斩首,一应钱粮,比原额只征一半。”
是啊,轻徭薄赋,发展生产,才能保证国家机器的正常运转。
可惜,这些只知道打打杀杀的粗人都听不进去,连闯王李自成也心不在焉。
大顺朝的文臣武将都搬进了高门豪宅享乐,谁还有心情带兵?现在,这么多大顺兵驻扎城内,借住民房,军民混杂,军纪如何维持!能不骚扰百姓吗!“取天下以人心为本”,闯王应该懂得这个道理呀!
闯王自己就没带好头,早早的搬进皇宫,深居简出,听说又封赐了什么窦妃,张妃,闯王一向可是“不喜酒色,脱粟粗粝”的,怎么一进北京城就变了呢?
李岩每次外出,都很注意探访民间疾苦。他统领的士兵一直驻扎城外,只带三四十名亲随在身边,并且约束很严。碰到违法乱纪的士兵,他抓住就严惩不贷。
李岩认为各营兵马都应退居城外,操练武艺,听候调遣出征。我们虽然占领了北京城,江南的半壁江山可还在明朝官员手里,驻守山海关的吴三桂虎视眈眈,战争一触即发。怎么大家都视而不见呀!
现在要赶快派人去招抚吴三桂,许诺给吴家父子加官晋爵,那吴三桂可是个厉害的角色。不为我用,就为我患!
也应该选一块地方封赐明太子朱慈烺,让他延续朱家的一脉香火,从而安抚那些仍然不忘大明恩泽的臣民。
李岩脑子很乱,想了很多,他整理一下思路,马上给闯王上了一封奏章,提出四项合理化建议。
一,请大王暂时搬出内宫,立即择定吉日,举行登极大典。
二,对百官区别对待:贪污**者严刑拷打,没收家产,抗命不降者追赃以后,仍然治罪,对清官则免除刑罚,保全自尊,让他们主动捐献。
三,各营兵马,退居城外,毋混民居。
四,招抚吴三桂,许以大国封明太子,令其奉祀宗庙。
李岩兴冲冲的把奏章呈给李自成,但李自成只瞅了第一行,就有些不高兴,草草签下三个字“知道了”,把李岩给打发了。
李自成有些不耐烦李岩的婆婆妈妈,啰里啰嗦。你建议的这些我都心中有数。大军开进城内,由五家老百姓供养一个士兵,不正好解决了士兵的吃饭问题嘛?至于吴三桂,我们已占领大半个中国,他父亲吴襄又掌握在咱们手上,吴三桂能掀起多大风浪!我正准备安排唐通携带四万两白银去山海关犒赏三军,还让吴襄老头专门写了一封劝降信呢。你就等着好消息吧!
李自成有些自鸣得意。




明末那些事儿 第16章 按既定方针办(5)
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如果这一步也值得骄傲,那是比较渺小的。**
攻占北京,是闯王李自成事业的巅峰。现在,大顺朝的控制范围涵盖陕西,山西,河南,山东,北直隶五个省和湖广部分地区,广袤数千里(需要说明的是,当时的陕西省,还包括现在的甘肃,宁夏及青海的一部分,北直隶则大致相当于现在的北京,天津和河北)。
但也就从这时起,李自成开始走下坡路。因为李自成,刘宗敏,牛金星等人,就是**所说的这样一群渺小的人,他们陶醉于眼前的胜利,缺乏真正的战略眼光和政治头脑。
进入北京后,他们主要忙着两件事:拷掠百官,尽情享乐。他们不知道全中国的人,都瞪大眼睛注视着北京。
十几万大兵拥挤在京城内,李自成根本搞不清,自己正在干什么,下一步应该怎样做。凭着一腔热血打下了江山,却不知道在废墟上如何建立一个新政权。
“迎闯王不纳粮”是大顺军发动群众,争取民心的革命策略。它是理想,更是空想,现在夺取了政权,条件变了,只有建立合理的赋税制度,建立稳固的经济基础,巩固各级地方政权,才能保证大顺朝的长治久安。
古人造字既有意思又讲道理,“赋”字从贝从武,本义就是军费,“税”字从禾从兑,指的就是公粮。赋税制度是国家机器得以运转的先决条件,而发展生产则是获得稳定的物质基础和赋税来源的可靠保证。
在那万恶的旧社会,在落后的小农经济条件下,没有哪一个地方会保证百万大军的吃饭问题。既不能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又不能向占领区人民轻徭薄赋,就只好继续掠夺了。史书上说:“贼兵无饷,皆资掳掠。”
“追赃助饷”本质上就是一种掠夺,它就像一只潘多拉魔盒,打开后,空气中到处漂浮着贪婪,暴虐,血腥的气息。掠夺也许客观上具有“均贫富,等贵贱”的效用,但追赃扩大化却直接造成了大顺军的军纪败坏,失掉民心。
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线(**语)。光抓革命,不促生产,是不会长远的。
不能及时调整既定的政策和策略,是大明旧臣的悲剧,更是大顺朝李自成的悲剧。
对刘宗敏等人的胡闹行为,李岩和宋献策感到忧心如焚。
宋献策知道刘宗敏不是一个好说话的人,就拉上牛金星,宋企郊等几个文官,一起去找刘宗敏。
“现在大顺士兵到处抢掠奸淫,刚进城时严明的军纪荡然无存,民心已经开始变了。”
刘宗敏却蛮不在乎的说:“现在只担心兵变,老百姓算什么,掀不起多大的浪头。大顺军每天消费万金,不抢夺从哪儿来!”
宋献策愣住了,不相信刘宗敏竟会说出这样的话来。
他垂头丧气的往回走,不知道闯王李自成还能不能听他的意见。
我要立即向闯王进谏。
可怎样劝说才能够打动闯王呢?
宋献策仰头望了望灰暗的天空,暗暗拿定一个主意。
四月初七,闯王李自成来到刘宗敏府邸,看到刘宗敏所居宅院前后共三个大院,三百多人正在受刑,有凄声哀叫的,有干张嘴叫不出声来的,惨不忍睹。李自成都看不下去了。
“宗敏,你要帮我做个好皇帝啊!”
刘宗敏竟然回了一句:“皇帝大权归你,拷掠之威归我,你不用多说!到时候我会把追出的银子交给你。”
李自成被噎了一口,满心不痛快,但仍然强压怒火对刘宗敏说:
“宋军师观察天象,发现天空昏暗,日色无光,一片惨烈,这是明显的不祥之兆,必须赶快停止用刑,全部放人。”
刘宗敏虽不情愿,但老天爷都出面了,只好答应。第二天把所有关押人员都释放了,共释放出一千多人。但不知又有多少人已经永远回不了家了。
其实被关押的人员,真正有钱的明臣不过十分之一二,大多数是小官小吏和小贩,经过严刑拷打,几乎都倾家荡产了。
由于宋献策的巧妙劝谏和李自成出面干预,北京城的追赃工作停了下来,但大顺军其他占领区的追赃活动却仍在如火如荼的进行中。




明末那些事儿 第17章 按既定方针办(6)
劝进。
李自成在西安称王,但并没有登基称帝。
西安毕竟偏处一隅,要君临天下,就必须在北京举办登基大典。
李自成心里早盼望这一天了,但表面却装得并不热心。他知道按照古礼,需要文臣武将们寻死觅活的反复劝进,他则一再推辞。最后被逼无奈,才心安理得的登基坐殿,称孤道寡。
进京不久,原首辅陈演就曾率领大明旧臣“劝进”,希望李自成早登大宝。三月二十六日,丞相牛金星,礼政府正堂巩焴率领文武百官上表,劝说李自成立即登基。以后,每隔几天,文武大臣和一些年高望重的知名人士就聚集到李自成住处,苦苦劝说李自成当皇帝。
在向李自成“劝进”活动中,闹得最起劲的有三个人。
头一个自然是丞相牛金星,他专门编了一部《永昌仪注》,对登基大典时的环境布置,君臣服饰,站队行礼,敬天祭地等等,规定得明明白白,详详细细。
第二个是礼政府正堂巩焴,他主持的礼政府(礼部)是筹备登基大典的主管部门。在组织有关人员一遍遍劝进的同时,他竟迫不及待的跑进太庙,把明太祖朱元璋的灵牌捧出,送进历代帝王庙,其他明朝皇帝的灵牌,全部烤了火,烧成了灰。
第三个是大才子周钟,著名的复社领袖。
东林党遭到残酷迫害衰落后,复社继之而起,以“复兴古学”为号召,切磋学问,砥砺品行,关心时政,后来名满天下的顾炎武,黄宗羲,陈子龙,吴伟业,侯方域等都是复社的重要成员,而当时的周钟则是他们的领袖。
周钟,江苏金坛人,文采风流,粉丝遍地。当年他与喜欢夜观天象的魏学濂同学一起参加高考(会试),成绩优异,高中榜眼(第二名),入翰林院,成为皇帝的亲随。因为名气大,当魏藻德等人削尖脑袋想在大顺朝混个一官半职的时候,周钟同学却得到了牛金星的赏识,被直接推荐给李自成。
123456...4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