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良岳说了声是,颇为失望地看了看徐东海,见徐东海也在看他,又赶紧低下头去。
徐东海问,杨书记有什么看法?
杨法明喝了口水,清了清嗓子,说,既然拉网式的大排查没有达到预期效果,我建议公安厅是否调整一下侦查思路。当然,我不是反对大排查,大排查能筑起一道高墙,把罪犯围在高墙里,只是我们一时没有发现罪犯的藏身之处罢了。我的意思是,双管齐下,在开展大排查的同时,也来个单兵突破,从林朝新关系密切的人,譬如其家人,或者朋友身上入手调查,没准能有意外的收获。
从当事人的熟人下手,打开一个豁口,是纪委查案的常用手法。有些**分子,嘴巴很紧,叫进纪委后,软硬不吃,油盐不侵。对付这种人,纪委自有一套办法,那就是把跟他来往紧密的人一个个叫过来盘问。人多了,就算签订过攻守同盟,说词也难免会有细微差别。这差别就成了纪委查案的突破口,通过层层抽丝剥茧,最终查出**者贪污受贿的事实。他们的方法很多,有时候会就同一个问题,反来覆去地盘问同一个人。受盘问的人本来就心里紧张,问多了,难免前言不搭后语,自相矛盾,露出了破绽。办案的同志抓住破绽,趁势而上,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成效。作为纪委书记,杨法明本人当然不会去查案,但听部下的人汇报多了,也知道了许多查案的窍门。蛋疼小说,最新最快更新热门小说,享受无弹窗阅读就在:&;a r=&;
p://annr&; ar=&;_ban&;&;
annr&;/a&; ( 首长秘书腾云录:抓手 p:///2/2223/ )
第二十六卷 (8)
第二十六卷(8)
虞良岳说,这办法我们也用了。+乡+村+小+说+网 手*机* annas.r林朝新是个裸官,老婆和孩子都入了美国籍,人在国外,没法监控他们的手机、电话。至于其他跟他有密切来往的人,我们也查了不少,收效甚微,几乎找不到有用的线索。对此,我们也做过认真的分析。赵爱花被强暴一事在网上曝光后,大家都知道林朝新出啥事了,我们再怎么查问,人家不是装聋作哑,就是一推三六九。说到这里,虞良岳自嘲起来,公安不是纪委,叫进来的人最多24小时就得放了,要不,人家会告我们非法拘禁!
听得出来,虞良岳对杨法明有所不满,言下之意是公安归政法委管,还轮不到纪委来指手划脚。政法委抓公检法司工作,纪委负责查处党员干部**问题,平时大家井水不犯河水。
张月华紧跟着虞良岳之后不怀好意地调侃,虞厅啊,你有困难,可以请杨书记帮忙嘛,纪委关人,别说是24小时,就是24天,24个星期都没有问题啊!
徐东海不无威严地说,大家都别打岔了,言归真传,说说接下来怎么办。
虞良岳嗫嚅了一下,说,据我判断,公安厅内部极可能有人参与制造了中西医结合医院的劫案,而且此人的身份很不简单。如果这个判断成立的话,那么我们就有必要调整侦查方向,变拉网式的大排查为小范围的单线突破,避免走漏……
张月华打断虞良岳说,老虞啊,你是公安厅长,说话要对全厅的同志负责,不要凉了大家的心。
徐东海说,我认为良岳同志说得很有道理。林朝新在医院被劫走,只有两种可能,一是纪委里有内鬼,二是公安厅里有内鬼。不管内鬼出在哪里,在没有查清真相之前,完全有必要加强侦查的保密性。为什么我们两天多来的大排查,没有收到半点成效?为什么案件到现在没有一丝进展?问题很可能出在我们内部。如果不能把内鬼排除在我们的侦查队伍之外,我们的工作就完全暴露在人家的眼皮底下,再多再大的努力也是竹篮打水,那样才是对同志们的最大不负责任。我顺便提醒一句,纪委、公安都要组织再排查,从5名与林朝新有亲密接触的办案人员入手,顺藤摸瓜,把背后的鬼王揪出来。说到这里,他示意虞良岳继续往下说。
得到省长的肯定和坚持,虞良岳信心大增,他说,第一步,调整侦查小组人员。徐省长提醒了我,为什么排查工作没有收到预期的成效,原因很可能出在公安厅自身。参与中西医结合医院抢人的20多名作案人员,配合高度默契,手法十分老道,显然是惯犯。既然是惯犯,就应该有前科,就应该在公安系统挂过号存过档。也就是说,他们都有据可查,可我们为什么查不出来?我想,是公安厅有人不希望查出来,甚至动了手脚。所以,接下来的第一步,是调整侦查小组人员,由我直接从各队中挑选政治过硬业务熟练的同志参加。第二,鉴于本案的复杂性,请省纪委一起组成联系调查组,一起调查此案。说到这里,虞良岳有意无意地看了看张月华。
张月华吃惊不小,刚张嘴想说什么,却给徐东海抢先了。他对虞良岳说,你继续。
虞良岳说,自从林朝新被纪委约谈后,他就失去了与外界联系,可为什么人还是被劫走呢?这只能有一种解释,那就是有人不想看到林朝新出事,害怕拔出萝卜带出泥,受到牵连。也就是说,此案背后极可能还涉牵到**案。林朝新被抓,他们坐不住了,担心他会供出更多的问题,危及他们的切身利益和自身安全,所以,才兴师动众,不惜采取极端手段从纪委和公安手中夺人。种种迹象表明,这案子非同一般,现在我们所掌握的只是冰山一角,深挖下去,极可能会挖出一个惊天大案,甚至涉黑也不一定。
徐东海侧了一下脸,问张月华,你怎么看?
张月华说,从理论上讲,良岳同志的分析有一定的道理。可任何分析都不能脱离实际,离开现实的土壤,最好的分析也开不出漂亮的花,结不出丰满的果实。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没有,林朝新虽然是厅级领导干部,但是,省委政研室只是省委的内设机构,不像建设、市政、水利这些部门有工程建设审批权,也没有税务、财政掌管着财权,更没有组织部门的人事权。它只是咨询服务单位,既没有决策权,也没有执行权和监督权,用老百姓的话讲,就是个清水衙门。既然是清水衙门,又何来贪污受贿?至于涉黑,那更是天方夜谈。
徐东海这一次没有表态,而是点了杨法明的名,让他也谈谈看法。
杨法明说,张书记的分析不无道理。我这样说,不是推搪塞责,要跟此案撇清关系,而是基于林朝新所处岗位的特殊性。政研室是个务虚单位,说土一点,就是没有什么实权,不是一个容易滋生腐案的地方。不过,从案情分析来看,此案确实不同寻常。强暴案是真是假,虽然仍不确定,可从抢人这件事分析,性质就十分恶劣,可以说是天理难容。如果,我们不彻查清楚,那么省委的权威何在?省政府的公信力又何在?所以,我个人的看法是,不管此案有没有涉及到其他**问题,不管有没有涉黑,都要一查到底,给大家一个明明白白的交代。
徐东海还是没有发表意见,而是点了宣传部长姜永光的名。
姜永光隐约猜到徐东海通知自己开会的目的,但他没提,自己也不便主动说起,便摇摇头,表示没有意见。
徐东海说,今天请你过来,是想商量一下摩舆论引导问题。林朝新跑了,能不能及时找回来,还是个未知数。依你看,是及时向媒体通报情况好呢,还是先看看情况再说?
姜永光所料不差,心中早有了答案,便分析说,两者各有利弊。如果及时通报,说明我们的工作是主动的,态度是坦诚的。但是,群众不一定理解,难免会泼泼冷水,说说风凉话。我担心舆论会一边倒,省委省政府将承受很大的压力。如果压着暂不通报,好处也是显而易见,等案子破了,压力也就自然消失了。但是,万一在破案之前被媒体曝料了,那么我们所要承担的舆论风险就会成倍地放大,群众会骂娘,会说我们官官相护,故意瞒报。到那时,我们再出来解释,工作就被动了,恐怕很难取信于民。
徐东海说,你看这样成不成。宣传部先做一个预案,从最坏处打算,朝最好处努力。暂时不跟媒体通报,但要做好被曝光的准备,一旦媒体有说法,我们马上启动预案,主动争取他们的支持和理解。我之所以建议暂时不通报,是因为对公安厅的侦查能力充满信心。这边刚捅出去,那边案子已经破了,那岂不是自找麻烦了?不过,话说回来,不怕一万,只怕万一,万一不能如期破案,万一被媒体曝料了,我们得有应对措施,要不就会很被动,很难堪。我提议,宣传部在做好预案的同时,也要主动跟媒体热络热络,特别要跟张计贤和程光升两位同志搞好关系,争取他们的理解和支持,为后续工作做好铺垫。
姜永光说,我一定按照徐省长的指示精神,把这两件事抓好。
接着,徐东海做了总结发言,提了几项具体措施,特别强调了两点,一是充实调整侦查小组力量,二是必要时请省纪委与省公安厅一起介入调查。虽然换了种较为委婉的说法,但意思跟虞良岳的提议几乎一模一样。他这么一定调子,等于把政法委架空了。如果张月华再插手此案,就会落人口实。换个角度看,那就是徐东海开始怀疑张月华了,对他这个政法委书记失去了政治信任。
张月华非常清楚,徐东海虽然只是临时主持省委工作,但如果他在柳书记面前吹一下风,说几句对自己不利的话,那么自己的地位和威信岌岌可危。他必须尽快表态,争取主动,显示自己与徐东海的立场保持高度的一致。徐东海话音一落,他就马上表态,医院抢人案,我非常关注,多次向公安厅了解过情况。我也一直觉得,这是一起性质相当严重的事件,背后极可能隐藏着**问题,甚至有涉黑的可能。我私下里和一些同志交换过意见,大家的想法基本一致,觉得一定要查个水落石出。通过今天这个会议,情况就更清楚了,问题很可能比我之前预计的还要严重,还要复杂,还要棘手。通过刚才的讨论,我觉得,现在时机已经成熟,到了该采取全面行动的时候了。我们一定要多方动员,形成一种泰山压顶之势,在最短的时间内把人抓回来,把案子查清楚,把背后的阴暗面掀过来,让它暴露在阳光之下……蛋疼小说,最新最快更新热门小说,享受无弹窗阅读就在:&;a r=&;
p://annr&; ar=&;_ban&;&;
annr&;/a&; ( 首长秘书腾云录:抓手 p:///2/2223/ )
第二十六卷(9)
第二十六卷(9)
他大讲特讲了一番,落脚点无非是,他本人非常赞同徐东海的意见,跟省委省政府保持高度的一致。+乡+村+小+说+网 手*机* annas.r
这个张月华真够滑头,轻飘飘几句话,就掩饰了他之前对虞良岳的不满和愤慨,不仅如此,还貌似自己早就估计到接下来该如何部署行动了。见风使舵,有困难就躲,有功劳就抢,难怪这种人可以爬到如此高位。这份道行,还真不是一天所能修炼成的。
有一点让杨德水困惑不解,徐东海做事一向干脆利落,从不含糊,这一次却有些磨棱两可,一边要求公安厅要如期找到林朝新,一边又让姜永光做预案。这无疑在向虞良岳释放这样一个信号,尽力而为吧,如果实在不行,在时限上也不是不可以商榷的。难道说,他是向虞良岳递橄榄枝?领导当众向部下示好,实际上是向下属妥协,牺牲的往往是领导的权威,很容易被人认为魄力不够,甚至被解读成懦弱无能。所以,大凡领导部署工作的时候,讲话都是十分严谨的,一是一,二是二,绝不会自相矛盾,自折威信。至于,最后部下能不能如期完成,完成的质量怎么样,那是另一码事。
柳树智走后,徐东海除了主持省政府的日常工作外,还要挤出相当部分的时间来兼顾党务工作,因此特别忙。
当天晚上徐东海忙到10点钟才回迎宾馆。杨德水到家的时候,差不多是11点钟了。开了门,发现屋里一片漆黑。按亮灯,发现空荡荡的,一个人影也没有。他暗叫一声不好,赶紧返身去敲杨敏的门。边敲,边小声地喊杨敏的名字,可里边静悄悄的,无人答应。从典雅咖啡馆出来,把徐东海送到迎宾馆后,他便急急忙忙地打的赶回来,准备与杨敏商量如何去公安厅正式报案。这两天,之所以让杨敏陪着赵爱花关着手机躲起来,完全是出于两人的安全考虑。现在情况已经明朗了,省公安厅在四处搜寻林朝新的同时,也在找赵爱花。她应该及时站出来,配合警方行动,指证林朝新的罪行。这不单单关系到她个人能不能雪耻,还关系到徐东海打老虎计划的成败。从徐东海和周华鸣的谈话中,可以推测,他所说的老虎并不是林朝新,而是另有其人,应该比林朝新级别更大,地位更高。那会是谁呢?从目前所掌握的信息来判断,只有两个人符合条件,一是张月华,二是杨法明。在两人中,杨法明的嫌疑最大,他一接手过去,马上就出事了,先是林朝新割腕,再是人被劫走。当然,也不能完全排除张月华涉案的可能。两人都是中央任命的副部级高官,是省委的要员,在没有找到有力的证据之前,自然是不能指名道姓地去怀疑。事态的发展,远远超出杨德水的想像和控制范围,他怎么也没料到一起性质简单的**案侦查,会演变成一场打虎行动,并最终引起江海省政坛的一次大洗牌。他之所以要劝赵爱花主动站出来,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不希望警方知道自己跟此案有什么瓜葛。万一警方查到蛛丝马迹,找到他屋里来,他就撇不清了。办法,他已经想好了,先让赵爱花在网上发一条博客,声明要去公安正式举报林朝新**,再上门报案。这样一来,就不怕警方有人对赵爱花不利。
可现在,赵爱花和杨敏一起不见了,怎么不教他担心。林朝新的厉害他是初步领教到了,两人要是落入他的人手里,恐怕凶多吉少。杨德水赶紧打手机,两人都是关机。饶他一身是胆,此刻也感到寒意阵阵袭来。他的第一个念头就是报警,可报警等于自暴身份,这是他所顾忌的。不报警吧,又没别的好办法。冷静下来想想,决定先等一阵子再说,说不定两人只是因为耐不住寂寞,溜到街上闲逛去了。再说,如果真被林朝新的人抓去,即使报警了,也恐怕无济于事,要不徐省长也没必要请周华鸣喝咖啡了。
杨德水分析得没错,杨敏和赵爱花确实是因为整天呆在屋里闷得慌,溜出去逛街了,就十几分钟前的事。赵爱花的想法很简单,认为白天不安全,夜里应该没问题,便吵闹着要出去透透气,说是再不出去,人要疯了。杨敏拗不过她再三央求,便陪着她上街。两人出了单身公寓,走了大概几十米远,拦了一辆出租车,直奔闹市区的一家酒吧。两名负责监视单身公寓的便衣公安发现情况后,立即向周华鸣做了汇报。周华鸣听说赵爱花出现,便让他们先不要打草惊蛇,悄悄尾随跟踪,并保护好两人。
郁闷了多天,赵爱花在酒吧里玩得很,又唱又跳,喝了不少酒,直到凌晨两点,才摇摇晃晃地从酒吧里出来。正准备上出租车,突然从身后冒出四五个腰粗膀圆的大汉,不由分说,抱起杨敏和赵爱花塞进停在一边的商务车里,风驰电掣地朝过江通道方向开去。
车上,杨敏和赵爱花大声尖叫,呼喊救命。一个领头模样的大汉,拿着明晃晃的匕首朝两人的面门晃了晃,威胁说,都别给老子鬼叫,再叫,我让你们都变成大花脸!杨敏和赵爱花吓得花容失色,大气也不敢喘一口。车子到江边的时候,大汉让手下的人先缴了她俩的手机,扔进滚滚的江水里,再用黑头套套住两人的头,只留着两个鼻孔出气,什么也看不见了。大概过了半个小时左右,车子停了下来。赵爱花和杨敏被推搡下车,捋去头套。赵爱花早已吓得魂飞魄散,一屁股坐在地上,浑身筛抖,说不出半句话来。杨敏也很害怕,不过,还算镇定,先眨了眨眼睛以适应环境。这是间大房子,只有一扇门,没有窗户,屋里只有一盏破旧的小灯,灯管上布满了灰尘和蛛丝网,灯光昏暗,视线模糊。房子应该很久没有人来过,空气里有一股浓郁的霉味和粉尖味。因为光线太暗,杨敏看不清这群人的真实表情,只有个大概的轮廓印象。她壮着胆子问,你们是什么人?什么要绑架我们?
远处一个粗犷的声音响起:你是雪糕化了乐队的领队杨敏吧?
杨敏说,没错,我是杨敏,你是谁?
那声音继续说,你别管我是谁,我问你,你们愿不愿意跟我们做一笔交易?
杨敏问,什么交易?
对方阴森森地说,别给老子装糊涂。这交易做不做全在你们一念之间,做,那么我们就痛痛快快成交,不做,今晚这里就是你俩葬身之地。
赵爱花一听,越发害怕了,赶紧答应说,做,我们做!
对方浪笑了两声后,又问杨敏,你呢?
杨敏问,你是指举报林朝新一事吧?
对方嗡里嗡气地说,明知故问,别废话,干脆点,做还是不做?
杨敏说,这事跟我没关系啊!
对方愣了一下,让手下的人把一张银行卡扔到赵爱花脚下后,说,只要你在网上声明此次的举报纯属个人炒作,根本子乌虚有,并保证以后不再举报,这两百万就归你了。
两百万,对赵爱花来说,有绝对的诱惑力。她看了看银行卡后,可怜巴巴地望着杨敏。
杨敏说,你别看我,你自己拿主意。
赵爱花犹豫了一下,还是拣起了地上的银行卡放进口袋里。
一道白光划过,对方又扔了一样东西过来,掉落在离赵爱花半米远的地上,发出了金石相击的丁当声。原来是一把三角刮刀,上面隐隐还带着斑斑血迹。赵爱花吓得大哭,赶紧爬起来躲进杨敏的怀里。杨敏也很害怕,强装镇定地搂着赵爱花安慰说,别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