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这以后,私下里,杨德水管徐东海不再叫徐省长、老板什么的,改叫师父。
根据徐东海事先的安排,星期天晚上再去拜访严相平,却被陈坤安一个电话打乱了计划。陈坤安是柳书记的秘书。
一早,杨德水陪着徐东海吃过早饭,刚回到自己房间前,正准备开门的时候,手机响了。他一看号码,是陈坤安的,微微有点吃惊。现在七点半还没到,离上班足足还有一个小时。一般来说,秘书之间的沟通都是从上班之后开始的。他刚按下电话接听,就听陈坤安惊慌失措地说,出大事了!
杨德水愣了一下,问,谁出大事了?
陈坤安说,柳书记出大事了。
省委书记出大事,杨德水大吃一惊,却强装镇定地说,陈处,你慢慢说,柳书记到底出了什么事了?
陈坤安说,柳书记中风了,很可能是脑出血,脸都歪了,不能说话。
这怎么可能?柳书记不但有医生不定期给他检查身体,而且隔几个月都会上医院做一次全面身体检查,一旦发现苗头,就会提前做好预防工作。杨德水觉得太不可思议,追问说,中风?怎么中风的?
陈坤安说,我也不知道啊,早上我去接他的时候,就发现他躺在床上,歪着嘴,流了一滩口水,怎么叫他,都答不上一句话来。
杨德水问,你几点去接柳书记的?
陈坤安说,六点半。
杨德水又问,柳书记一般几点睡觉?
陈坤安说,十一点到十二点之间。
也就是说,柳树智是在睡着的状态下发病的。
中风有两种类型:缺血性中风和出血性中风。中医学对急性脑血管疾病统称为中风。它是以猝然昏倒,不省人事,伴发口角歪斜、语言不利,甚至出现半身不遂。由于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以及并发症多的特点,所以医学界把中风同冠心病、癌症并列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三大疾病之一。中风既是危险病,又是高发病,稍稍上了些年纪的人对它都不陌生。杨德水在日报社工作的时候,身边就有两个同事得过中风。过度饮酒、高强度运动,最可能引发出血性中风。杨德水问,柳书记睡前有没有喝过酒?
陈坤安说,昨晚柳书记在办公室忙到十点才到家,之前肯定没有喝酒,到家后有没有喝,我就知道了。
中风如果发现及时,施救及时,治愈率还是比较大的,但一旦错过有效救治时间,受损的神经功能就很难再恢复。或许正是出于这份担心,陈坤安急切地问杨德水,我该怎么办?
杨德水问,送医院了吗?
陈坤安说,送了,已经在一医组织抢救了。
抢救?杨德水再也沉不住气了,大声问,你是说柳书记的病情很危急?
陈坤安发觉自己失言,忙更正说,不,不,应该说是在接受检查和诊断。
杨德水这才略松了一口气。按常理,柳书记应该没有喝酒,出血性中风的可能性相对比较少。柳树智人长得胖,又上了年纪,心血管功能肯定不怎么样,一时管路受阻,出现缺血性中风的可能性较大。缺血性中风相比出血性中风,危险性要小许多。他问,你都通知到哪个层面?
陈坤安说,就联系了你和方秘书长,其他人还没联系呢!蛋疼小说,最新最快更新热门小说,享受无弹窗阅读就在:&;a r=&;
p://annr&; ar=&;_ban&;&;
annr&;/a&; ( 首长秘书腾云录:抓手 p:///2/2223/ )
第二十三卷 凤翥鸾飞又(6)
方秘书长叫方学刚,省委常委、秘书长,是省委书记最亲密的人之一。+乡+村+小+说+网 手*机* annas.r:
杨想了一下说,除了柳书记的家属外,我看其他人先不要通知了,一切等医生诊断结果出来后再说,免得人心惶惶。
陈坤安说,柳书记的身体一向很好,这次病得突然,万一有什么后果,我担当不起啊!
杨德水说,柳书记突然病了,你很担心,我也很担心,可感情代替不了科学。要是真病得厉害,来的人再多,也与事无补。如果没什么大事,杨书记以后要是知道了,保不准会怪你小题大做。
许多人都说,柳树智这一届要退下来。陈坤安早就有自危感,曾两次在杨德水面前流露出这层意思,希望柳书记在退下来前,给他安排条出路。他给柳树智当了多年秘书,总不能白忙活。可是,他又一直鼓不起勇气,跟柳书记开口。现在,突然发生这么大的意外,柳树智要是就此一病不起,那他的前途就从感叹号,变成了问号,难怪他会惶惶不安。
杨德水之所以让陈坤安压着不报,也有他自己的小算盘。直觉告诉他,这是一条极为重要的信息,必须马上报告徐东海,再根据徐东海的指示,安排下一步具体行动。
陈坤安想了一下,说,那我听你的。说过后,又补了一句,真要有什么事,你可要拉兄弟我一把啊!
省委书记秘书居然向省长秘书开口求救,太让人难以置信了。再说,陈坤安平时为人跋扈,谱儿摆得没边,不但在省委办公厅摆,在外头也要摆,许多部门的一把手都怕他。可这是事实,不由你不信。杨德水的第一反应是可笑,第二反应还是可笑。虽然两人都是处级干部,但含金量却不一样,省委书记秘书肯定要比省长秘书要高许多。再说,陈坤安当秘书的时间也远比他要长得多,资历要老得多。还有最重要的一点,江海省的官场是柳书记的天下,即使柳书记真有个三长两短,替他陈坤安说话的大有人在,哪轮得到杨德水替他出头。陈坤安这么迫不及待,只能说明他太缺乏胆识,目光极端短浅,整天就知道忧患个人得失。杨德水替陈坤安可怜,更替柳树智可怜。柳树智一世英明,怎么就摊上了这么个窝囊废的秘书。
当然,杨德水不会把这份不屑和轻蔑表露出来,而是情深意重地说,我们是亲兄弟,一个人缺了胳膊不行,少了腿也不行,我们谁也离不开谁啊!
安抚好陈坤安的情绪后,杨德水马上找徐东海汇报情况。
徐东海听完后问,省里四套班子和省委常委会成员都通知了吗?
杨德水说,没有,我认为在病情没有摸清之前,还是冷处理为好,所以没让陈坤安跟其他人说。
徐东海没说他处理得对,也没说他处理得不对,而是让他给省一医的院长挂电话。杨德水早有准备,马上拨通对方的电话,说,习院长,徐省长有话跟你说。
说完把手机递给徐东海。徐东海接过去,问,柳书记生病了,住进了你的医院,知道吗?
习院长说,知道,我和院里最好的五名心血管疾病专家,刚刚完成联合会诊。
徐东海哦了一声,问,情况怎么样?
习院长说,问题应该不大,缺血性中风,引起局部面瘫。
徐东海又问,怎么安排下一步治疗方案?
习院长说,初步确定中西医兼治,先用中医针灸打通穴位,恢复面部肌能后,再辅以西药,降低血酯,软化血管,防止复发。
徐东海嗯了一声后,说,柳书记的健康就拜托给你了。你一定要想方设法,尽快让柳书记恢复健康。
习院长说,请您放心,我们会全力以赴的。
徐东海又给柳书记的夫人打了电话,先是把习院长告诉他的情况,转述了一遍。柳树智出事前一天,柳夫人回了娘家,这会正急急忙忙往医院赶。她的娘家在郊县,离越州有七八十公里远,少说也要花费个把小时。听了徐东海的话,柳夫人说,你这么一说,我的心就宽了一大截了。少年夫妻,老来伴,老太婆听到老头子出事的消息,心里哪个紧张可想而知。
徐东海说,你千万不要着急,医院方面,我打过招呼了,他们已经安排了最好的医生给柳书记看病。我在北京办事,争取今天赶回越州去看他。
老太婆说,给你添麻烦了,多不好意思啊!
徐东海说,柳书记是我的班长啊,关心他的身体健康,也是我的责任。我很挂念他的病情,你到了医院后,一定要打个电话给我。
老太婆说,你放心,我到医院了解清楚情况后,就给你打电话。说过这话,她又一再向徐东海表示感谢。徐东海还是那个意思,所有这些都是他的份内之事,是理所应当该做的。
杨德水想,等柳夫人赶到医院的时候,没准柳树智就会开口说话了。两老相见,一番你长我短后,柳夫人肯定会把徐东海给她打电话的事告诉柳树智。柳树智会怎么想呢?不一定有多感动,但一定很受用,心里会很舒服,觉得徐东海这人有情有义。从此以后,徐东海在他心目中的份量就越发加重了几分。
结束了与柳夫人的通话,徐东海跟杨德水说,你跟小金随时保持联系,第一时间弄清楚诊断结果。还有,通知驻京办订两张机票,我们今天就回越州。
杨德水问,严部长那边怎么办?
徐东海说,顾不上了,下次再说吧。
杨德水回到自己房间,先是打电话给金丰成了解最新情况。金丰成所说的情况,跟习院长汇报的情况,基本一样,看来。杨德水说,说是徐省长听说柳书记病了,非常担心,正在安排返程。医生确诊出来,让他马上告诉自己。
陈坤安问,徐省长怎么说?
杨德水说,徐省长非常肯定你的做法,一切等检查结果出来再说。
金满口答应说,你放心,这边一有情况,我马上告诉你。
陈坤安满口答应说,你放心,这边一有情况,我马上告诉你。
办完这事,杨德水又给黄丽萍打了个电话。
听出杨德水的声音,黄丽萍不无激动地说,杨处,我总算把你盼来了!
杨德水问,你盼我什么呀?
黄丽萍性格直爽,快人快语地说,你可是答应过我帮我调回越州的,你不会给忘了吧?
杨德水说,我要忘了也就不会特意打电话给你了。
听到特意两字,黄丽萍惊喜地问,你是说我的事有门了?
杨德水说,有门没门,我不知道。我只知道徐省长就在北京,今天要返回越州,你给我订两张机票亲自送到华侨饭店来。
黄丽萍说,好的,我马上去办。
北京到越州的有两个航班,一个是上午十点半,一个是下午四点十分。一会,黄丽萍回话过来回他要哪个航班。
杨德水想了想说,就定下午的航班,订到票后,马上送过来。
黄丽萍说,杨处,你可是我最后一根救命稻草了,你可要帮我一把啊!
杨德水说,要我帮你也行,不过我有个条件。
黄丽萍问,什么条件?
杨德水说,从现在起,你不要再叫我杨处了。
黄丽萍说,哪叫什么?
杨德水说,叫小杨,叫得越亲热越好。
黄丽萍笑着说,这叫什么条件啊!
杨德水说,这就是条件,听我的准没错。
黄丽萍兴奋地说,这太好办了,我以后天天叫你小杨,叫得你心烦意乱,坐立不安。
电话聊天中得知,最近驻京办特别忙,许多领导都要来北京,不仅省里的领导来,市里的也来。大家像是约过似的,前脚后步地往北京赶。再过两个多月,党代会就要召开了。这是一次换届会议,大家进京的目的,无非是找关系,通关节,为自己的前途谋得一席之地。这可忙坏了驻京办,迎来送往不亦乐乎。黄丽萍有意无意把这些信息透露给杨德水,也算是投李报桃感谢他。
安排好这边,杨德水回到徐东海房间汇报工作。听说订的是下午的机票,徐东海问,今天得浪费大半天时间啊。
趁此机会,杨德水说起了第二件事。他说,最近驻京办很忙,同志们都没有放假,很辛苦。李贤润主任希望你抽空能去驻京办走走,接见一下在那里工作的同志,给他们鼓舞一下士气。
徐东海说,也好,那今天上午就过去看看。
黄丽萍的动作挺快,半个小时左右,就赶到华侨饭店了。一见到杨德水的面,她就说,小杨好啊!说完,掩嘴而笑。
杨德水说,不能笑,你一笑就穿帮了,我就帮不上你了。
黄丽萍听了,没事似地又说了一句,小杨好啊!说完,又想笑,但终是没笑出来。
杨德水说,不错,跟我去见徐省长吧。
两人有说有笑地朝徐东海房间走去。到了房门前,杨德水朝黄丽萍使了个眼色。蛋疼小说,最新最快更新热门小说,享受无弹窗阅读就在:&;a r=&;
p://annr&; ar=&;_ban&;&;
annr&;/a&; ( 首长秘书腾云录:抓手 p:///2/2223/ )
第二十三卷 凤翥鸾飞又(7)
黄丽萍懂得他的意思,后退两步,静静地站到了一边。+乡+村+小+说+网 手*机* annas.r:他伸手敲了敲门。门开了,他进去后,又把门重新掩上。徐东海正在看书,杨德水用余光扫了一下,发现是本经济类的书籍。
许多领导,上学时品学兼优,参加工作以后,就把书本抛得远远的。至于办公室书柜里排得整整齐齐的书,目的不是供阅读,而是为了装饰。更干脆地说,是为了掩饰内心某种担忧,生怕外人说他不学无术。领导平时工作都很忙,不可能有太多的时间读书。这是事实。工作之余,又有大量的应酬,看书的机会少之又少。开会讲话什么的,稿子都是秘书,或者有关部门早就准备好的,照着念就是了。久而久之,习惯成自然,变成了传声器,没有了思想和见解。徐东海不是,他有个习惯,不管出差到哪里,都会随身带上一两本书。这不是做样子,有些书他看了许多遍,书皮都翻皱了。书里,有他许多批注,重点的地方写得密密麻麻。
杨德水说,驻京办的黄丽萍送机票过来了。
徐东海放下书,抬头起头问,李贤润同志呢?
杨德水说,李主任被刘震云书记叫去机场了。
徐东海不无警觉地问,刘书记来北京办什么事?
杨德水说,听黄姐说,从今天开始,有许多领导都要陆续来北京。刘书记是第一个,估计这会应该下飞机了。至于他来北京干什么,她也不知道。
徐东海又问,都有哪些人要来北京?
杨德水说,除了刘书记,还有政法委的杨法明书记,宁州市委书记卢国晓,信州市委书记丁沛河,海州市委书记汪志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