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再起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兰彻二世
“刚才就应该抓了他们,一人一贯钱哩!”
村民们热闹的讨论着,对于水贼的惧怕,消失的无影无踪。
“这群人疯了吗”张大个难以置信。
“是啊!之前挺好的,只是胆子小!现在还敢打我们呢!”
“走,咱们回去!”
他们很幸运船没有被找到,有惊无险地回到小岛。
其他的水贼则没有那么幸运了,大部分被逮捕,砍杀,换取赏金。
夏天越来越热,水贼们的日子更难熬了。
本来他们可以打劫商船,没事还可以劫掠烧杀一下炎湖的村镇市集,毕竟只要速度跟得上,庞大的洞庭湖,就是他们的乐园。
纵横无忌,吃香的喝辣的。
可现在,朝廷下定决心清剿他们,打劫也打劫不到,销赃也无人敢接,水陆要冲被严密封锁,生活物资也进不了,除了鱼肉可以饱餐外,别无一物,当真是可怜至极。
过了一个月的野人生活,哪怕再顽固的水贼,也只能选择归顺朝廷。
可惜,时间已经过了,朝廷不相信这群顽固的水贼能成为良民,所以置之不理。
无奈,水贼们只能操作着自己的船舟,慢悠悠的进入长江,然后小心江浪都袭击,来到鄱阳湖,南唐境内,这才算勉强活了下来。
行驶在洞庭湖平静湖面,又怎么能适应长江的波涛汹涌近半的水贼被淹没在长江之心,尸体横在江岸,令人侧目。
张大个一群人世代为水贼,无论男女老少水性都不错,再加上船只加固了不少,两百号人省吃俭用,又一次有惊无险来到了鄱阳湖。
“当家的,鄱阳湖比不上咱们的洞庭湖!”
“那群当官的不接纳咱们,但是如果咱们去鄱阳湖,也不阻拦,不来鄱阳湖,等死吗好几天没吃盐了,兄弟们都没力气,差点就淹死在大江里!”
张大个看着一望无际的芦苇,心中雀跃着,离开了一个唐国,又来到一个唐国,希望能跟以前一样,过上好日子。
…………
“大哥,这就是鄱阳湖吗”某水贼的几艘船上,一个壮汉问道。
“这里就是鄱阳湖,伪国的腹心之地,咱们小心行事,按照计划来!”
“诺——”几艘船上,上百名精神抖擞的水贼齐声应下,整齐划一。
…………
江州,长江与鄱阳湖入江口。
妇孺老少的尸体,有的横在河岸乱草里,有的就漂浮在江面上,密密麻麻,形成了一具具巨尸,在这夏日,恶臭难闻。
“快,将这些尸体都捞起来!”
屹立在岸上,看着如此凄惨的画面,江州刺史叹了口气,说道:“未曾想到,伪国如此狠心!”
第447章 心狠
因未知原因,今天搜狗突然无法搜索到本站,请各位书友牢记本站域名找到回家的路!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大唐再起 ”查找最新章节!
洞庭湖很大,而且的大湖泊一样,它都有自己的湖心岛,而且,由于范围太过于广袤,隐藏的湖心岛,数不胜数,甚至有可以耕种生活的隐秘岛屿。
洞庭水师数千人,上百条船舰,撒在洞庭湖上,也不见得有多少,更是难以找寻。
一处芦苇深处的岛屿,约莫有千亩大小,适宜的耕地也不过百亩,一伙水贼盘桓在此,约莫两百人,张大个与兄弟们在此生活,外加一些家属啥的,五六艘船,在这洞庭湖,生活的舒服很。
百亩田,种粮食不不合适的,男人们也不出力,所以都是妇女们种一些瓜果蔬菜,缺粮了就拿着抢来的铜钱去换粮食。
劫掠而来的一个铜器,就能卖十几贯钱,换几十石粮食,够吃好几个月了,如此这般,谁还辛辛苦苦去种田找累受
张大个望着平静的湖面,心里转动着。
他本名不叫张大个,只是外号叫多了,他反而习惯了,本名反倒是忘记了,反正不是张狗蛋就是张粪瓢,还不如张大个好听。
“当家的,当家的!”一个黝黑的胖子跑了过来,气喘吁吁地说道:“咱们盐不多了,要买盐了!”
“还剩多少”张大个扭头问道,长期以来的当家生涯,让他处事不惊,或者说,他知晓惊慌是无用的。
“只有十斤了,咱们两百号人,吃不到十天!”
“如今坐吃山空,十来天不见船影了!”张大个气恼地说道:“这群狗官,还真是不给咱们活路!”
“咱们公里拿些钱上岸,去买些盐和粮食,粮食只有三十石,吃不了多久了!”
“要不,咱们归顺朝廷,听闻发田哩,三年不收税!”
“呸,咱们朗州到处都是田,田哪里值钱为了不值钱的田,天天被朝廷衙役欺负,哪有现在日子快活。”
“咱们上岸去——”
“可是,听闻村寨不允许与我们换东西了!”
“怕个甚,他们不换,咱们的刀是吃素的吗”
最终,张大个带领着兄弟们决心冒险一试,如今还有些存粮,若是到了山穷水尽,可就真的完蛋了。
他们决心用小船带着铜钱,上次劫掠的精美的神武通宝,到原本熟稔的村落,也就是郑家村去,换些米和酒肉来吃,这些钱精美的很,若不是为了打破朝廷的封锁,他们还真的舍不得花出去。
张大个一行十数人,将船拐在隐秘处,抱着铜钱,小心翼翼上了岸,躲避道路上巡逻的巡检兵,然后来到了郑家村,距离洞庭湖约莫三四里地。
等他们上岸,就被郑家村的人看到。
“有盐吗多拿些来,我们有铜钱,新发的铜钱哩!”张大个缓了缓袋子哗啦啦地响了起来,清脆的很。
扛着锄头的汉子看了一眼鼓囊囊的袋子,立马撒开丫子跑动起来,一边跑,一边喊着:“水贼来了,水贼来了!”
锣鼓声咚咚咚立马就响起来,“抓水贼啊!”
喊声是四面八方,非但郑家村,周围保甲的壮丁们,都拿着弓箭、锄头涌过来,女人在旁鼓舞帮忙。
还有人在那里大喊“快去传报巡检营,来捕拿水贼,杀了首级,官府有赏格!”
他们被吓一跳,感觉四处都敌人,几百号轰轰烈烈的,惊人的很,心中的胆气瞬间消退,钱财也不要了,直接跑走。
“嘿,水贼也没啥了不起的,跑的比兔子还快哩!”
“刚才就应该抓了他们,一人一贯钱哩!”
村民们热闹的讨论着,对于水贼的惧怕,消失的无影无踪。
“这群人疯了吗”张大个难以置信。
“是啊!之前挺好的,只是胆子小!现在还敢打我们呢!”
“走,咱们回去!”
他们很幸运船没有被找到,有惊无险地回到小岛。
其他的水贼则没有那么幸运了,大部分被逮捕,砍杀,换取赏金。
夏天越来越热,水贼们的日子更难熬了。
本来他们可以打劫商船,没事还可以劫掠烧杀一下炎湖的村镇市集,毕竟只要速度跟得上,庞大的洞庭湖,就是他们的乐园。
纵横无忌,吃香的喝辣的。
可现在,朝廷下定决心清剿他们,打劫也打劫不到,销赃也无人敢接,水陆要冲被严密封锁,生活物资也进不了,除了鱼肉可以饱餐外,别无一物,当真是可怜至极。
过了一个月的野人生活,哪怕再顽固的水贼,也只能选择归顺朝廷。
可惜,时间已经过了,朝廷不相信这群顽固的水贼能成为良民,所以置之不理。
无奈,水贼们只能操作着自己的船舟,慢悠悠的进入长江,然后小心江浪都袭击,来到鄱阳湖,南唐境内,这才算勉强活了下来。
行驶在洞庭湖平静湖面,又怎么能适应长江的波涛汹涌近半的水贼被淹没在长江之心,尸体横在江岸,令人侧目。
张大个一群人世代为水贼,无论男女老少水性都不错,再加上船只加固了不少,两百号人省吃俭用,又一次有惊无险来到了鄱阳湖。
“当家的,鄱阳湖比不上咱们的洞庭湖!”
“那群当官的不接纳咱们,但是如果咱们去鄱阳湖,也不阻拦,不来鄱阳湖,等死吗好几天没吃盐了,兄弟们都没力气,差点就淹死在大江里!”
张大个看着一望无际的芦苇,心中雀跃着,离开了一个唐国,又来到一个唐国,希望能跟以前一样,过上好日子。
…………
“大哥,这就是鄱阳湖吗”某水贼的几艘船上,一个壮汉问道。
“这里就是鄱阳湖,伪国的腹心之地,咱们小心行事,按照计划来!”
“诺——”几艘船上,上百名精神抖擞的水贼齐声应下,整齐划一。
…………
江州,长江与鄱阳湖入江口。
妇孺老少的尸体,有的横在河岸乱草里,有的就漂浮在江面上,密密麻麻,形成了一具具巨尸,在这夏日,恶臭难闻。
“快,将这些尸体都捞起来!”
屹立在岸上,看着如此凄惨的画面,江州刺史叹了口气,说道:“未曾想到,伪国如此狠心!”
第448章 腹心之疾
因未知原因,今天搜狗突然无法搜索到本站,请各位书友牢记本站域名找到回家的路!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大唐再起 ”查找最新章节!
“伪国视水贼如仇龇,须知水贼之属,皆是良民所化,朝廷暴政迭出所致,这样看来,伪国国主,着实不堪!”
一旁的别驾轻声附和道,一脸的优越感,摇摇头,莫名的又自矜起来:“如此,咱们大唐,才算是正统!”
“伪国如此行事,颇为不仁,不怕失去人心吗”刘万青作为江州刺史,面对如此惨绝人寰的场面,于心不忍。
虽然不是本国子民,但身为寒门子弟,刘万青仍旧有些愤慨,对于去年攻城拔寨的伪唐国主,更是不满。
江州位于沿江地带,又处于鄱阳湖地界,对于渔民的管理,也是极为松懈的,毕竟是太平盛世,但此时大规模的水贼袭涌而来,对于衙门而言,已然是极重的负担。
这些活不下去的水贼,逃离了湖南,已经开始劫掠他管辖内的村镇了,他曾亲自赶赴过对敌水贼的战阵,目睹火裸露的尸身,也曾见过如何被吊起来示众的水贼脱水而死。
“让张司马严阵以待,对于这些水贼,一定不能松懈!”刘刺史轻声说道。
“诺!”一旁的刺史府佐吏,纷纷点头,可脸上,依旧满是担忧。
“明府,水贼势大,而咱们江州承平多年,猝不及防之下,恐有闪失,还是需要禀明朝廷才是!”
“鄱阳湖地方千里,本来就盘踞无数的水贼,此番又多了洞庭湖的水贼,以后恐怕得大乱,百姓必被骚扰!”
所有人都谏言道。
在这个外力的影响时刻,还是求救于朝廷比较合适,若是出了差错,肯定会危及仕途的,甩锅一定要快。
“如此,也对!”虽然读书有点多,有些迂腐,但对于仕途的重要性,刘刺史还是知晓的,连忙点头,让幕僚草拟奏折,禀明朝廷。
随后,鄱阳湖果然如他们所言一般,本地的水贼与洞庭湖的水贼,势不两立,不断地进行争斗,殃及百姓,鄱阳湖沿岸被烧毁了大量的村镇,浓厚的硝烟不断地涌现。
毕竟鄱阳湖虽然大,但地盘早已经划分一清二楚,外来者若是讨食,安稳下来,必定要一番争斗。
温暖的鄱阳湖,在整个夏季,突然就沸腾起来,对于安享太平,一心防备中原的南唐朝廷而言,鄱阳湖一乱,等于是腹心处被人捣鼓了一锤,那是极为难受的。
不到半个月的功夫,整个鄱阳湖瞬间失控,捕鱼业受到重创,许多州县也受到袭扰,曾经的粮仓,如今伤痕累累。
本来就匮乏的国库,不仅要满足皇帝的葬礼,还要犒赏百官,供养贵族,如今,粮仓首创,文武百官和贵族们,体会到了难受。
此时,新任皇帝李煜为了稳定高层重心,开始任用旧臣,如,对于军功累累的旧将何敬洙,授予其“右卫上将军”之衔,封芮国公。
而对于南都留守林仁肇,本地南人由原先的异议满满,突然就平静了,还有人提议加官进爵。
洪州,正处于鄱阳湖重心,为了尽快清剿水贼匪患,只能让能战的林仁肇,继续发挥能力,不要失常。
林仁肇何许人也其原是闽国将领,后归南唐,救援寿州,并在正阳桥一役中逆风举火焚桥,力阻周军进击,被任命为镇海节度使,又改镇武昌。
北宋建立后,林仁肇力劝唐后主李煜:“淮南兵力很弱,宋国又连年用兵,先后平定西蜀、荆湖、岭南,千里奔波,士卒劳累,这正是可乘之机。陛下只要给臣数万兵马,臣就能夺取淮南。陛下可以对外宣称臣起兵反叛,那么臣若成功,淮南归国家所有,臣若兵败,陛下便灭我满门,以此表示陛下并不知情。”
可惜,李煜已经被中原禁军吓破胆子,惊惧莫名,但新主新气象,林仁肇便被任命为南都(今江西南昌)留守、南昌尹。
可以说,对于武将匮乏,兵卒羸弱的南唐而言,林仁肇是仅有可以对战北宋的能将,不亚于战国后期,赵国的李牧。
赵匡胤对林仁肇非常忌惮,便贿赂他的随从,得到他的画像,悬挂在别室中
可惜,如同李牧一般,总是有一个遗憾的结局。在开宝五年(972年),唐后主中了宋太祖的反间计,将林仁肇杀害。
其死后不久,失掉这个擎天柱般的人物,南唐旋即灭亡。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