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大唐再起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兰彻二世
    “心静自然凉!”李嘉心里翻个白眼,还亿兆全中国加起来都没一亿,浮夸太多,就假了,不过,以文人的写作思维来说,这是夸张,突出皇帝的重要性。

    “天下纷乱,百姓困苦,作为唐室苗裔,怎能贪恋富贵呢”李嘉感慨道:“如此境况,是人热还是天气热”

    “若是人热,为何我不热若是天热,为何你们热”

    “心静自然凉,实乃至今名言!”

    皇帝说了一大堆,虽然不怎么懂,但却是深奥,两人闭口不言,默默地体会着其中的深意。

    “陛下的意境,臣等望尘莫及!”郑柏龙连忙终结这个话题,不懂的东西,就不要理会它。

    “好了,你们这趟出使,见到了段思聪了”李嘉也不想再扯了,直接问道。

    “臣等已然见到了大理国主段思聪,其人宽厚颇有手段,在位已然十载,乃大理国第四任国主!不过,一国朝政,渐被董氏蚕食!王室难安,恐有倾覆之事!”

    “哦”李嘉有些惊讶,这才建国多少年,就有权臣在位了难道还要改朝换代不成但历史上大理一直由段氏统治,后世还有一个存在感极强的段誉出来刷电视圈,不像是要颠覆的样子

    “段氏立国不过二十四载,竟然有倾覆之险而且,已然有四位国主了!”

    “陛下,大理开国之主段思平,乃晋通海节度使,其开国不过七载,即去,后,子段思英即位,不到两年,就被其叔段思良夺位,六年后,子段思聪方为国主!”

    听到这,李嘉颇为感叹,这不就是另一版本的宋朝吗

    “既然段思聪颇有手段,又行仁政,何来倾覆之状”

    “回禀陛下,段氏开国之初,如唐末一般,节度藩镇割据,国势不平,虽然有国主,但地方各自为政,战事频发!”

    “段思聪即位,旋令诸路节度使及都督还政赴朝,诸节度世袭朝廷官位,如董氏,世代为相,地方又世袭封地,段氏也世袭有地,只是周天子之状,地广阔罢了!”

    “这样,的确是能消除散乱!”李嘉摇摇头,不屑地说道。

    “董氏迦罗,权倾朝野,哪怕是段国主,也难以匹敌,世袭封地广阔,岂不是有倾覆之险”郑柏龙沉声说道。

    “不,如此一来,段氏才没有倾覆之险!”

    李嘉笑道。

    国主的权力遭受极大的限制,宰相又能代替国主行使权力,如此,岂不是比篡位还要舒服

    难怪后世段氏能坚持到元初,这样的虚君,怎么会有人羡慕呢甚至篡逆呢

    这也是云南部族纷立的结果,国土成碎片状,只能治理本部。

    “陛下,臣等现在所言,乃是关乎国之重事!”郑柏龙沉声道。

    “哦何事”

    “大理有骏马,可以为国用!”

    “大理不都是矮马吗怎能上得战阵”李嘉印象里,云南跑山区的滇马,可是好劳动力,但不足以为骑射,咱们汉人又不是倭国,身材那么矮。

    随后,郑柏龙欣喜地说道:“陛下所言,乃是大理东部所养的矮马,多是野放散养,用于托运货物辎重。”




第445章 马
    
因未知原因,今天搜狗突然无法搜索到本站,请各位书友牢记本站域名找到回家的路!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大唐再起 ”查找最新章节!

    “而在洱海以西,雪原之地,越赕川、蒙舍川地区,昔日的南诏国发迹之地,则更盛产骏马,高大而威武,适用于军阵!”

    “此马唤作越赕马,以青色和白色毛发最佳,其中青色别名‘越赕骢’,白色则名‘大厘雪’,大理国以外,鲜有所闻。”

    听其言,李嘉来了兴趣,第一次听说云南有高头大马,连忙问道:“此马如今有多少尔等可曾见过”

    “回禀陛下,此马一岁后,须用纽莎草做成笼头,牵之,三年,就得它喂清粥米汁,到了五岁后,又须再喂养精饲料,七岁方成战马,日行千里,冲锋陷阵,所向披靡!”

    听的这些,李嘉沉默了,他仔细地换算了一下,这马养起来,其消耗能抵得过五头契丹马,而契丹马又能抵过十名步卒,也就是说,这匹这样的马,差不多能养一队步兵,五十人,一百匹就是五千人,一千匹,就是五万人。

    与其养一千骑兵,还不如养五万步兵有用。

    “太过于昂贵,不可取!”皇帝摇摇头,遗憾地说道:“此马只能偶作骑乘,娇养过甚,不得用于战阵!”

    “不过,大理国主可曾赠之”李嘉眼睛放亮,问道。

    这样的千里马,打仗是不可能打仗了,但用于骑乘倒是方便,比如逃跑啥的,很适合用于将领。

    而且,皇帝骑乘,倒是颇为威武霸气。

    “臣不敢有所隐瞒,大理国主临别前,赠予陛下四头越赕马,两青两白,臣等日夜看顾,不敢有丝毫懈怠!”

    “只有四匹忒小气了吧!”李嘉随口说道。

    “回禀陛下,由于饲养昂贵,越赕马大理国举国上下,也只有数百匹!”郑柏龙生怕皇帝不满,连忙解释道。

    “四匹就四匹吧,礼轻情意重!”皇帝无所谓地说道,这些马太娇贵,不适用于战场,只是作为观赏性的东西,等统一了天下,迟早都是我的。

    “那些矮马,倒是需要重视,行走于山地,又不挑食,而且南方多山地,很适合用于辎重搬运,比那个越赕马好多了,尔等须重视,礼部也须多讨要换取一些!”

    皇帝思量了片刻,想起来江西,又想起了蜀国,这两地都是多山的地界,粮食辎重运送困难,后勤保持困难,这种矮马比骡子和驴好多了,吃的也粗糙。

    “那就下去吧!稍后有旨意到的!”皇帝没了兴致,而且,聊天时间有些长了,没了冰块,着实难受,只能赶人。

    听到旨意二字,两人都知晓肯定有赏赐,但,汇报还没结束,重头戏还没来呢!怎么赶人了

    “陛下,大理国国主,愿意奉大唐为正朔,自贬为王,一应礼制都将削减!”郑柏龙连忙说道,这功劳,比之前说的重多了。

    劝服一国降服,虽然是名义上的,但在这天下,乱世,名义也是重要非凡。

    比如,大唐可以打大理,随便找个理由就行,爸爸打儿子还要理由虽然是名义上的。

    但,大理却不能打大唐,天底下哪有儿子打爸爸的道理,这不是忤逆吗造反吗天然就属于心里弱势,总要犹豫再三。

    况且,受到儒家文化的影响,正统情绪很大,而何为正统万国来朝不就是正统的象征吗

    “不错!”皇帝称赞道。

    两人有些懵,这天大的喜事,皇帝怎么如此冷静难道早就已经预料到了,或者射声司早就得知了消息

    一想到这,摄于射声司的淫威,两人身躯一抖,低下了头。

    “段思聪还算是识相的!”皇帝强忍着热意,他感觉自己背后已经湿透了,心静自然凉就是骗人的,该死。

    “如此,就封他为大理国王吧,一应的封赏,就由礼部草拟,呈与政事堂看看!”

    “你们功劳很大,等旨意吧!”

    “诺!”两人面露喜色,立马跪下谢恩,然后缓缓而去。

    “快,把冰块运来,扇风,热死我了!”待两人远走后,皇帝实在扛不住,这天气太热了,快将他蒸熟了一般!

    很快,冰块下水,风车扇动,凉意袭来,大饮一口冰镇酸梅汤,李嘉才缓了口气,舒坦了许多。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啊!”

    “陛下勤政爱民,真是万古贤君!”田忠连忙拍起马屁。

    “好了,这些话朕都听腻了!”李嘉摆摆手,说道:“下次换个新鲜的词!”

    “诺——”

    “你作为内侍省少监,协管后宫,皇后如今有孕在身,你们这些作下人的,须得用心辅助才是!”

    李嘉随口说道。

    “如今正是热季,稍出差错,就容易出事,几个皇子年幼,妃嫔又娇弱,冰块什么的热季时应物,不得有丝毫的缺乏!”

    “皇后有孕在身,难免有所疏漏,你们这些下人,更是要仔细一些,不提弥补捡漏,就言一应的供应,也要弄个不差大概!”

    “要记住,你们不过是下人,永远不能蹬鼻子上脸!”

    皇帝的话漫不经心,但听到田忠耳中,却是胆颤心惊,脊背发凉,整个人都颤抖着,连忙跪下直呼:“奴婢不敢,哪能有这样的非想!”

    内侍省少监虽然威风,宦官宫女之首,但也不过是下人罢了,皇帝一言即可易下,由不得他胆颤心惊。

    “你,我是知晓,跟了我两三年了,为人本分,但,你手底下的,却不知分寸,须知,持心二字!”

    “我也不多说了,你自己去办吧!”

    “诺!”皇帝没直接怪罪,还有缓冲的余地,田忠瞬间松了口气,立马起身而去,杀气腾腾。

    “阿爷,怎么了”干儿子田福看到老爹煞气冲天的模样,不由得问道。

    “去杀一些不本分的奴婢!”田忠沉声道。

    秀华宫,周雅玉,周婕妤的宫殿。

    此时的秀华宫却闷热不堪,周婕妤就直坐在床榻上,冷笑,不言语,直看着田少监拽着几个宦官宫女进来,磕头认错。

    “奴婢管教不严,还望娘娘恕罪!”田忠跪在地上,磕头说道。

    “少监哪里的话,您日理万机,哪能照顾了我这小小的婕妤,一些宵小之辈见着有机可乘,不干您的事!”周雅玉一脸平静地说道。

    “这是奴婢的罪过!”田忠扭头看着痛哭流涕的几人,说道:“会给娘娘一个交代的!”

    “来人,将这几个不知规矩的家伙押出去杖毙!”

    “诺——”几个有力的宦官随即将这几人押下,啪啪声随即传来,痛呼声渐渐高昂,又落下,直没了声响。

    “自今日起,娘娘宫中的供应恢复如常,以往欠缺的也将补上!”

    “那就好,我只要应得的!”周雅玉冷声说道:“不是我的,我不会要,是我的,我也分毫不让!”

    看着这位从宫女提为婕妤的娘娘,田忠感觉,此人在后宫,日后倒是有一席之地,如果诞下子嗣的话。



第446章 水贼
    
因未知原因,今天搜狗突然无法搜索到本站,请各位书友牢记本站域名找到回家的路!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大唐再起 ”查找最新章节!

    炎热的夏季,对于王公贵族而言,不过是烦热罢了,但对于日夜辛劳的百姓而言,却是一年中最忙碌的时分。

    农夫们忙活着进行秋稻的种植,一刻也不得闲,尤其是对于澧州、朗州的百姓而言,兵灾结束虽然快,但到底还是有所损伤的。

    朗州,武陵县,山阳乡,郑家村。

    日中时分,田埂上的树影下,零零散散坐了不小短衣的汉子和妇女,他们一家人团坐着,吃着婆娘送来的饭菜,饮着冰凉的井水,不知何时,就聊了起来。

    “听闻咱们以后不是湖南人咯!”

    一个黑瘦的汉子说道。

    “咱们几代人都是湖南人,国主还是咱们朗州的,怎么不是湖南了”几米外的树下,吃着饭团的男人说道。

    “咱们现在是大唐人了,又被划入了啥荆南府,前一阵子收粮食时,你又不是没听见,荆南府的朗州!”

    “管他哪个,反正我只晓得,今年的粮食少缴了一些,我婆娘再织几匹布,积攒些钱粮,明年就让我家大郎娶个婆姨!”

    “不过,官盐便宜了许多!”

    “官盐吃不起,私盐便宜!”

    “嘿,日子不也是这样过咧!”瘦个子叹了口气,说道:“湖里的张大个让咱们多缴粮,每家二十斤!”

    “去年不还是十五斤吗”

    “听说咱们少缴了粮,他们就想多弄些!”

    “该死的水贼!”

    几户人家,没有不骂的,每斤粮食,就能让肚皮多饱一分,在这春黄不接的时候,可是能救人命的。

    哗啦啦啦——

    村里的一条泥路上,突然出现了一队兵卒,领头的是一个年轻的汉子,穿着薄衣,汗流不止。

    “军爷,咱们早就缴了税,而且,转运使说只由他们收,其他人不让收!”村长连忙从田埂上爬将起来,将脚上的污泥在草上蹭了蹭,不顾地面烫脚,直接跑过来。

    “咱们不是收税的!”领头的军爷发声说道:“咱们是武陵县的巡检营,这次有事找你们!”

    “军爷您说,能办到的一定去办!”村长点头哈腰地说道。

    “你们这有没有水贼有没有去当**的后生”

    “咱们都是良民,不会当水贼的,哪个去了,我打断他的腿!”村长连比带划地说道。

    “这就好!”领头军爷点头道:“你们传一下,到七月底,还有当水贼的,咱们大军清剿下,可活不了!”

    “还有,你们不许去给水贼销赃!”

    “军爷,啥是销赃”

    “就是不许卖给他们粮食,盐,还有布啥的,哪怕给现钱,也不许卖给他们!”

    “知晓了,知晓了,军爷放心,我一定给传到!”

    “恩,若是有水贼的消息,就到县里传话,有赏钱,一个水贼,一贯钱哩,是神武通宝,铜钱。”

    “好嘞,咱一定说到!”
1...128129130131132...13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