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大唐再起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兰彻二世

    “安家钱大胆,你作甚了李氏商会何曾有了养家钱”突然地婆姨猛地跳了起来,一脸的讶色。

    “咱家住这棚屋好几个年了,大姐儿也大了,老是住这也不好,大哥儿也到了启蒙的年纪,要读书,读书好啊”张大胆环顾一眼这个破洞漏风的木棚,摇了摇头,语重心长地说道。

    “当家的,咱不要这钱,咱家不能缺了你!”婆姨瞬间想到了什么,带着哭腔说道:

    “读甚书,书哪有你阿耶重要!”

    “你这娘们,我不过是加入了劳甚的船队罢了,听说还打了胜仗,给的钱多,怕个甚哭哭啼啼的像什么话”

    张大胆揉了揉眼睛,拍着胸脯,大声说道,底气十足,令人不得不不信。

    “真的”婆姨颇为不信地问道。

    “当然是真,不只是安家钱,以后,你也不用去干杂活了,直接去那织布厂去,安排个活计给你,每个月几百个大钱,比现在快活多了!”

    张大胆说到这,想起自己即将面临的危险又算的了什么再说,那人说的清楚,若是没了命,自家小子会养到大,也不知是真假

    这几天,万家灯火,兴奋与喜悦似乎将整个海南笼罩,绵绵的细雨,持续不断地下了起来,在这个冬日,一股暖气来到了千家万户。

    “这李氏商会,究竟在搞什么名头”四海商会,鹿鸣商会等,满脑门的疑惑,这个李氏商会到底在作甚

    “如今这海南岛,李氏商会一家独大,我等利钱越发的浅薄起来,诸位还要忍到何时”规模最大的四海商会,率先发言,矛头直指李氏商会。

    “这,共处了多日,如此太过于”势力最小的通源商会则弱弱地反对道。

    自从开辟了高丽市场,李嘉也分了些许份额与他们,虽然只是刚刚尝试,但却利钱已经让人难以忘怀。

    “共处若不是李氏商会,这整个海南,就是我们几家的,况且,去年的粮灾,就是李氏商会的手笔,你们瞧瞧!”

    说着,四海商会就拿出了一叠口供,上面还有指印,有理有据,符合逻辑。

    “岂有此理,去年之事,我家损失的钱财,超过五千贯,这还不提信誉等,岂能饶了李氏”鹿鸣商会连忙拍了拍桌子,气愤地说道。

    “该是如此,改是如此!”通源商会掌柜点了点头,轻声附和着。

    “好,既然如此,咱们齐心,将李氏赶出海南,独占高丽!”四海商会大掌柜大喊着。

    这一刻,似乎已经体会到四海商会体量膨胀的妙处了

    “知道!”看着手上的两封告密信,李嘉甩了甩,脸上露出一丝冷笑。




第一百一十四章番禺李氏
    番禺李氏,来自于前岭南节度使李知柔,李知柔时,也算读懂了世事,带着些许家产亲友,来到了偏远的岭南地区,也算是避难吧!

    因为识时务,所以,哪怕病逝了,李家也安稳度过了这个乱世,家族也不断的繁衍开来,在整个岭南也算是大有名气。

    如邕州的李氏,也算是比较出名的那一辈了。

    经整个岭南李氏的嫡系,依旧在番禺混的不错,但与邕州李家相比,还是差了点。

    “听闻,邕州一系,近些年发展的甚是不错!”家庙中,李氏嫡系的家主,李修贤坐在主位上,叹了口气。

    “我等虽然留在番禺,目前官位最高者,也不过是一个小小的门下省侍郎,有愧于先人啊!”

    “这是邕州而来的信件,你们看看吧!”手中发下一封拆过的信件,从番禺各地赶来的李氏分支,脸色凝重地传阅着。

    “听闻邕州之地,几乎掌控在他们手中,势力极大,其钱财不可计数,比我们好上太多,但终究是偏远之地,蛮僚遍地,不太妥当!”一个分支家主忍不住地说道。

    “我等虽然钱财不多,官位不高,但子孙还算昌盛,想来还是适宜的。”

    有人幸灾乐祸。

    “瞧着,几万蛮僚,可不是小数目,邕州李氏势力不小,咱们亡国之族,正应该团结才是!”

    有人心怀远大,看到了后来。

    “诸位,七兄向我等求援,发动关系,力求多派禁军去往邕州,不然灭门之祸不远矣!”

    李修贤五十来岁,头发花白,精神抖擞,与李嘉之父同辈,年龄短了几岁,但气质犹在,作为嫡系的派头一拿出来,众人为之一震。

    “想当年,吾父在时,十五兄常与我等来往,面容依旧可亲,遥想当年,五叔时常带着礼物看望我等,邕州的特产,我现在依旧难忘。

    近些年,若是各家有难,

    邕州李家,虽然也算是自立门户,但与我等未出五服,其中的血脉亲情,诸位犹可见证啊!”

    “自当如此,李十五虽然数十年未见,但与我等,还是兄弟,岂能见死不救”

    “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吧!”

    “惭愧,我家中仅能温饱,有心无力啊!”

    自祖父李公知柔逝去后,其十三子,纷纷自立门户,即使大部分人都居在兴王府,但相聚之日愈发的短暂。

    半年,一年,三年,到如今的十年,李氏嫡系的威望,越发的低下,李修贤万分的渴望恢复到父亲那一辈的威望,李氏家族上下一心。

    毕竟,开枝散叶数十载,李氏家族的势力,已经达到了一个一种不可预估的境界,如果再次统合,其中的效果极为庞大。

    “像当年我们李氏家族,在整个大唐也是皇族,再不济,一个郡王也是有的,而如今却是如何沦落到贱民一般,为了每日的餐食,而苟且。”

    李修贤拍了拍桌子,试图拿出属于大家长的气势来。

    “大唐已经亡了半百之年,天下也乱了那么久,还不知要乱到何时,我等本就容易遭人嫉恨,若还不团结,有何面目去见祖宗”

    “八兄,听闻你家女子,还被一个小小的县令逼婚”

    “十三弟,你家小子误杀了人,如今正在受牢狱之灾!”

    李修贤特意指了指几位参加大会的族内兄弟,一脸无奈地说道:

    “若是我等团结,这样之事,又怎么会发生在我等身上”

    “族长所言极是啊!”

    众人沉默了些许,然后点头表示认同。

    “好,如今我等团结未晚,此次若将十五兄救下,我等也没算白忙一场!”

    番禺的李氏家族,比李嘉想象的还要强大,三教九流,官场上下,都有李氏家族的身影,如此关系不利用起来,岂不可惜

    除此之外,李嘉还发动岱宗派,毕竟番禺的道观确实不少,崇敬的很多,上有所好,下必效之。

    咚咚咚

    番禺的真元观一向香客盈门,所以大门也极为气派,数个端正的小道童站立在阶梯两边,欢迎着达官贵人。

    李霖穿着一身道袍,敲了敲这家道观的小门。

    “无量天尊,贫道自邕州而来,无奈盘缠用尽,想入贵观借住些许时日!”

    “无量天尊,道长客气了,天下道友自一家,请跟我来!”道童脸色不变,恭敬地说道:

    “未知道长出自何派”

    “惭愧,贫道来自岱宗派!”李霖一脸惭愧地说道。

    “道友请坐!”很快,李霖就被带到了会客厅,观主玄松道人很有礼貌地接待了李霖,亲热地说道:

    “我与岱宗派甚是相熟,贵派老仙师身体如何”

    “师叔祖年已九十有七,还算健朗,有劳观主挂念!”

    此话说完,观主反而放松下来,聊了聊话题,不知何时,就扯到了岭南近日的气氛之中。

    “近些时日,番禺也不太安生,潮州乱匪,邕州蛮僚,甚至巨舰军出海不及三日,就被海盗歼灭,道友需小心才是!”玄松道人出了口气,面带愁色。

    对此,李霖自然清楚,真元观一直受刘氏家族的看中,年年赠予大量铜钱,但如今形势不稳,真元观自然需要安排下。

    “多谢观主指点!”李霖低头说道:“贫道自然明白!”

    观中住了数日,李霖自然发觉真元观的确势力不小,朝廷的高官,军中的悍将,都来此上香,收获不小。

    如,他发觉,番禺南门守将张韬近日来很是苦恼,上签的时间愈发的频繁起来,脸上的苦涩极其显眼。

    “无量天尊,将军有礼了!”李霖拦截一步,行了一礼。

    “道长有何事”张韬也回了一礼,好奇地问道。

    “将军额头发黑,近些时日,霉运当头啊!”李霖故作神秘地说道。

    “道长何以教我”张韬连忙拜服,一脸的诚恳。

    对于此人,李霖自然打探清楚了,皇帝近些时日大修皇宫,需要大量的宫女充数,而他家的女子甚是俊俏,远近闻名,自然找上门来。

    偏偏又是个独生女,娇养惯了,刘鋹的名声,哪个女子想去

    “简单,只需送到观中,修行些许时日即可!”李霖故作神秘,心中极其欢喜,镇定地说道。



第一百一十四章风波不平(中)
    “潮州动乱,数县之地沦陷,潮州城陷落之日不远!”

    南海县,范府,鼎鼎大名的才子范棣,正与自己的父亲,商讨着如今的时事。

    “邕州之地蛮僚又四起,真是亡国之相啊!”

    范老爷叹了口气,继续说道:

    “岭南安定日久,不想如今又成了乱世,这天下,还有甚容身之地”

    “阿耶过虑了,大汉坐拥六十州之地,兵甲上十万,小小的潮州之乱,与蛮僚,不过是小患罢了!”

    范棣自从抛弃了进士之名归来,读了不少经史子集,对于政治的关心程度,越发的上升,气度也稳妥了些。

    “你知其一,不知其二!”范老爷摸了摸胡须,走动了几步,说道:

    “刘氏之所以窃居帝位,一者是中原未定,无暇顾及这偏僻的岭南之地!”

    “二者,刘氏重文,虽然信任宦官,但所依赖的,就是我等读书人,甚少有杀戮,尽收百姓之心!”

    “三者,宗室掌军,地方军权未丧,自然难以有匹敌者!”

    “而如今,为官者必阉,连国家储相的进士,也难逃一劫,士林之心,丧去大半!”范棣认真地听着,然后再进行述说道:

    “宗室之中,先帝与当今吝啬血亲,先帝之弟尽皆被屠戮,军队被一群宦官掌控,岂能齐全”

    “先帝与当今大修宫殿,耗费的钱财不计其数,听闻为得珍珠,以潜入深海,所建的媚川都脚部绑石,所归者,十不过有五六,民心自然不附!”

    说到这,范棣心中有些不忍,为了敛财,媚川都每年所丧去的人数超过千人,古之暴君,也难及如此吧!

    更何况,还有千古奇闻的阉割状头,这个汉国,简直就是孔夫子说道暴君当道啊!

    不过,刘氏统治岭南数十年,已历三代,人心已在,除非中原大势一统,不然再坐个几十年犹未可知。

    “如今,辽东有契丹,晋地有汉,中原有周,以及吴越,唐国,楚国,蜀国等,列国纷争,文风昌盛者,不过唐国及吴越罢了,岭南也占一席之地,甚是不易。”

    “刘氏如今窃居帝位,治国无道,所幸是人心思定,岭南找不到一个比刘氏更适合的了!更遑论匹敌者难也!”范老爷摇了摇头,脸上突兀地露出一丝笑意:

    “不过,此次动乱,你瞧见了没有,各地竟然平静如水,那些忠于王室的世家大族们,竟然纷纷观望,想来,对于刘氏,已经失望太多!”

    “潮州与邕州竟然同时出乱,想必你也不知,禁军中的巨舰军已经败了,被一伙海盗给打败!”

    “阿耶,时局竟然败坏如斯!”范棣有些不敢置信,大汉的水军在列国中,也是数一数二的,楚军不敢南下,就是因为忌惮水军。

    谁能想到,巨舰军竟然被完全击败,南汉海防千里,如何能一一抵挡防守

    “龚澄枢领走了左右雄勇军,约一万之数,潮州之乱必不长久。而邕州,乃建武镇中枢,必不能被陷,不然岭西尽失,糜烂不可收拾,所以又必出一军!”

    “禁军六军,已出三军,如今存留之数,不过数万,若是楚军南下,结果犹未可知!”

    范老爷颇有些幸灾乐祸的心思,撇了撇嘴,无奈道:

    “可惜,就算如此,岭南无一也比拟者!”

    父子两人相望而叹,良久不再言语。

    “郎君,具体情况就是如此,巨象军以及神弩军乃是汉国的主力,不可轻动,静波军乃内河军,难以出海,因此,出征邕州的,必是左龙虎军或右龙虎军,约五千之数!”

    海南各地不断地对新招募的新兵进行训练,不要求言行令止,只求能听懂军令,严守军法,即可。

    这些人,一则壮声威,二则作为留守,看守被攻下来的城池,野战的话,自然有其余精锐效劳。

    “也就是说,精锐的部队,已经有一半离开了番禺,哦豁,这是个好消息!”

    李嘉愉悦地眨了眨眼,心情颇为不错。

    “郎君,这只是番禺的部队,若是加上地方的镇军,团练,以及土军,再次组织十万大军易如反掌!”

    射声司终于确定了指挥使吴青,自琼州而来的一个小伙计,完成了购粮之任,在泉州射声司发展极快,水泼不进的晋江王府,也已经有了眼线。

    如此,回到琼州后,将其调为射声司指挥使,全面负责射声司在整个岭南、占城,闽地,山东,乃至于辽东、高丽等分舵,掌控大局。

    “番禺,兴王府,户口超过十万户,乃岭南的精华之地,腹心之地,夺之,则全国胆气丧!”
1...3536373839...13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