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大唐再起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兰彻二世

    望着这位自己一手提拔的射声司指挥使,李嘉郑重地说道:

    “番禺,重中之重啊!”

    “臣明白!”吴青一脸认真地说道,闻其言,李嘉突兀地就笑了,还未起事,君臣名义就来了。

    这是一个聪明人。

    广州地区,自古以来就是岭南的重心,农村包围城市,除非在特定的条件下施行,不然就是死路一条,因为城市与农村掌握的资源,相差太多。

    傻乎乎地信奉这条准则的人,已经进行二次穿越了。

    广州就是岭南的龙头,掌控了这个头,其他自然任由李嘉摆布。

    “如今,我们已经有人掌握了城门,进入番禺城,是易如反掌!不过,番禺城有三道关城,只开了一道,余下两道,极为艰巨!”

    吴青低下头,眼珠子转悠着,说道。

    “无事,掌控了外城,接下来的路,就好走了!”李嘉淡定的笑了笑。

    “潮州的局势如何”

    “左右雄勇军,祯州军,加上地方团练约两万人,已经集结完毕,只消粮草运到,海阳城旦夕可下!”

    “多送些粮食和武器过去,且告诉他们,城池若撑不住,可以去往山林之中,亦或者,来到我这里!”李嘉微微一笑。

    “邕州呢”

    “还是老样子,建武镇其余人马已经集齐,但就是无人敢前行一步,说是要等朝廷的禁军来。”

    “让李信吃了这些人,禁军太磨蹭了,需要加把火!”




第一百一十五章风波不平(下)
    “李维见过观军使阁下,指挥使阁下!”年迈体重的邕州军都指挥使李维,微微弯腰,行礼道。

    “毋须多礼,此次剿灭蛮僚,还多需李统军扶持才是!”左龙虎军指挥使四十岁模样,出身地方大族,为人处事很是周到。

    李维刚行礼罢,他就急忙搀扶着,一脸的尊敬之色,哪有禁军的傲慢,在列的邕州军将校不由得松了口气。

    “坐——”坐在诸位上的不只是邕州的监军刘文,还有左龙虎军观军容使,不过二十来岁模样,心中的傲气却是不小。

    “刘监军与李统军在邕州多时,想必对这些蛮僚了解不少,还有什么见教吗”端着态度,年轻的观军使尖声问道。

    “哦!我倒忘了,若是早有见教,恐怕这些蛮僚早就被剿灭了!”

    落座的李维与刘监军还未答话,就被噎了下去,脸色难看。

    “李统军驻守邕州多年,这些蛮僚又是怎么回事”左龙虎军指挥使黄阳则一脸的温和之色,轻声说道,打破了这种尴尬的气氛。

    “哼——”对于这种老好人,观容使不屑一顾。

    “也无甚的,自高祖以来,六十八洞满脸一向安定,年岁不好时,倒是下山劫掠,但近些时日不知怎地,蛮僚集合一起,围堵邕州已有半月之久!”

    李维听得其言,心中宽慰了一些,这才慢慢说道,众人也仔细听着。

    “这次蛮僚,聚集过两万之数,咱邕州军不过两千,又多年不闻战事,幸亏咱禁军来援,不然建武镇恐万劫不复啊!”

    “是也,这蛮僚前些岁月倒是安生,也不知是长和国,亦或者安南的安排,手中的刀枪多了不少,甚至还有骑兵!”作为建武镇的监军,刘文的发言甚是有力。

    云南的南诏国被权臣杨干贞灭,建立大长和国,虽然段思平灭了大长和国,不过因为南汉宗室与其国王联姻,众人依旧称呼大理国为长和国。

    安南自不赘言。

    “两万之数,还有骑兵,这倒是麻烦了!”左龙虎军指挥使黄阳沉思起来。

    待其他人离去后,黄阳沉声道:

    “观军使,此次邕州战事,其中有不少的蹊跷!”

    “两万的蛮僚,铠甲齐备者能有几人不过是一些乌合之众罢了,邕州军也就罢,在我等禁军面前,杀之犹如土鸡野狗!”

    观军使尖声喊道,对于所谓的蛮僚,丝毫不放在眼里。

    “想来也是!”黄指挥使听了,也松了口气,南汉建国以来,对于蛮僚的了解颇深,甚至还建立了土军,来参与对外战事。

    可以说,对于蛮僚的控制,南汉已经比前唐还要深些,数十年来,这些蛮僚早就没了唐时的习惯性动乱。

    “邕州李氏,啧啧,朝廷竟然也能容忍如此大的势力盘踞在地方!”想着探子打探到的李氏的消息,黄指挥使感觉十分诧异,朝廷什么时候那么好说话了

    摇了摇头,自高祖走后,这个朝廷越来越难懂了……

    “大哥儿究竟在做甚”回到府中,李统军一屁股坐在榻上,他的跟前,李信垂首而立,很是恭敬。

    “整个六十八洞蛮僚,哪个不与我李家面子竟然突然地就围攻邕州,前些时日你不在,今个儿,你必须与我说清楚。”

    虽然多年未掌家,但说到底,李维才是整个李府的家主,庞大的压力突兀而来,李信深吸口气,脑海里组织了一下语言,毫不犹豫地说道:

    “这些事情,都是郎君的安排,小的并不知道什么!”

    “不过,郎君说,他不想见这些禁军回来,所以需要您的帮助!”

    “甚这些可是禁军,大哥儿想造反不成”摇晃着脑袋,肥硕的身躯仿佛是个弹簧一般,直接弹了起来,李老爷脸庞直发冷汗。

    “老爷你没事吧您快坐下,您快坐下!”李信吓了一跳,连忙搀扶着,缓缓坐下,安慰道:

    “不是造反,郎君言这是宫内权势的倾轧,我们不过是顺势而行,不会有事的!”

    此言一出,李老爷瞬间信了三分,前一阵子李嘉还言巴结了一位宫内的大人物,如今却给了不少助力,如今做些脏事,也是应当的。

    “吓死咱了,做这事,得耍些手段,不能让咱家陷进去!”李老爷眯着眼,堆积在那,细细说道。

    “你说的,可是真的”观军使尖声直冲屋顶。

    “小的可以用性命担保!”穿着黑衣的商人大声说道:

    “这些蛮僚之所以造反,其实就是李家涨了大山内的盐钱,那些蛮僚们其实只是迫不得已才围城,别看这些蛮僚人多势众,其实粮草不多,只消再多几日,这些蛮僚就会山穷水尽,自行退去!”

    “看来这些祸端,就是李家弄出来的,军使,我等应该禀告朝廷,治其罪!”黄指挥使腾然而起,义愤填膺地说道。

    “黄指挥,暂且息怒!”军容使脸色一动,继续问道:

    “你是说,这些蛮僚粮草不多了”

    “是的,他们的粮草,其实就是在邕州城外数十里外的山谷中,邕州兵少,若是冒然袭击,就得不偿失了!”商人恭敬地说道。

    “好,若是此事当真,无论是官位还是钱财,都能与你!”

    “小的别无所求,只望能分些盐利,赚些糊口钱!”商人一脸渴求道。

    “一介商贾之言,不可信!”黄指挥使出言道。

    “不,正是因此,才可信!”军容使淡淡地说道:

    “商贾贪利,李家虽然在邕州势大,但邕州终归是圣人的,今个派些斥候去那打探一二,若果真如此,咱们可就立了大功!”

    “这邕州偏僻之地,咱家可不想多待几日,在这开春,蚊虫就如此多久,差番禺太多!”

    到一天的功夫,斥候已经打探出来消息,那片山谷果然有数千蛮僚驻守,山林中人影晃动。

    “既然如此,咱们就出动大军吧!”观军使满心的欢喜。

    “咱们要不邕州军唤上”黄指挥使有些疑虑。

    “让他们看守邕州城,这些蛮僚的人头,可全是功劳啊!”



第一百一十六章暗流不止(上)
    这个一个狭小的山谷,一条纤细的小径弯弯曲曲地沟通内外,平日里,除了那些采药的农夫外,没有另外的在意这里。

    而今日,在暖日的照耀下,原本密不透风的山谷,倒下了大批了草木,露出久不见光的黑土。

    借着霸道的枝桠倒下的功夫,那些深埋地下的种子,开始迫不及待地开始发芽,汲取阳光,努力地为生长而努力。

    更令它们欢喜的是,地面上,突然有一具具的尸首慢慢地与地面融为一体,而被鲜血浸染的土地,更是为生长,提供了极大的助力。

    山谷中,有的尸体满是箭矢,满脸的痛苦之色;有的尸体被枝桠贯穿,嘴巴张的大大的;还有尸体残缺断臂,巨大的牙印述说着他的遭遇,更有甚者,已经被碾压在巨石下,变成了肉泥……

    “都头,左龙虎军已经完全歼灭,俘虏三千三十一十六人,包括观军使,指挥使在内,余者,皆沒。”

    “很好!”李信眺望着山谷内密密麻麻的尸体,横七竖八的旗帜,以及横洒的红色鲜血,脸上难得露出一丝喜意。

    “着令辎重营仔细打扫,旗帜,甲胄,衣物,全都不能落下,至于尸首,须好好填埋,不然引起瘴气瘟疫就不好了!”

    “宪兵队仔细核对各人的功绩,呈报与我!”

    一条条军令被分发下去,战后的善后工作是非常重要的,不得耽误片刻。

    “都头,这些禁军如何是好”

    “把黄指挥使及观军使请上来!”李信施施然地说道,身后的亲兵自然地端来一把椅子,坐下后,吩咐道

    “那些禁军,一个个鼻孔朝天,我以为有多大的本事,只不过是一些石块木头罢了,竟然就投降了,唉,久不经战事,腐朽了——”

    身后的亲兵听到这,鼻子一抽抽,您说的轻巧,数百块缸大的石头,那叫怎么个绝望不投资真的就是肉饼了……

    “哦,瞧瞧,这不是指挥使阁下吗怎么如此狼狈!”

    这时,被俘的左龙虎军黄指挥使,已经被押解上来,灰头灰脸的,衣甲破洞,非常狼狈。

    “你是谁袭击禁军,后果你知晓吗”黄阳眼瞅着这群甲胄比自己等禁军还要光鲜的军队,心中大吃一惊,这是怎样的财力,才能有此装备。

    莫非,他们想造反不成

    “禁军我自然知晓,并且,袭击你们,我还得到朝廷的授意!”李信眼珠子一转,自信满满,空口白牙地说道

    “你们自番禺而出后的一举一动,都有人汇报与我,今日之事,不过是早晚罢了!”

    听其一言,黄阳面容瞬间失色,朝廷的内斗如此激烈了吗

    一瞬间,他脑海里不断地涌现是哪位大人物的手笔,龚太师陈宫使亦或者朝堂上的相公

    迷茫,不甘,前途尽毁,这样的痛楚,令他沉默。

    “阁下,我乃龚太师的人,愿意投降,更是可以让军士归附!”一旁的观军使立马尖声叫唤着,对于生命的渴望令他无法保持沉默。

    “阉人老子平生最讨厌阉人了,拖出去,杀了!”

    “救命啊!救命……”尖锐的声音响彻整个山谷,惊起了一群歇脚的鸟儿。

    “需要我做些什么”黄阳低头问道。

    “让士兵归附,才能保住你的首级!”李信直视这位指挥使,轻声道。

    “可以,无论你们为哪位效力,但请对外说,黄阳黄子光已经为王尽忠!”

    “可以!”李信思量一下,点头答应。

    “多谢!”干瘪的嘴唇出了这样一句话,黄指挥使终于露出了笑容。

    数不尽的尸体摆放在道路上,其中,有妇女,有孩子,有老人,更有骨瘦如柴的男人,放眼望去,极其壮观。

    “这场动乱,本就不该产生!”死在马上,赵匡胤看着这场一边倒的屠杀,感慨万千。

    此处是密州,属于山东地界,整个山东各州,今春,突兀地就动乱起来,数股大大小小的匪徒,甲胄俱全,袭击城池,掠夺村庄。

    一时间,整个平卢镇就不安起来。

    对此,位于东京的皇帝大力镇压,作为郭荣的麾下大将,赵匡胤受命前来镇压,不消一个月功夫,这些匪徒不堪一击,消灭了大半。

    面对这胜利,赵匡胤反而没有多少喜色。

    “这些人何其无辜,平白受了这份罪责,今春动乱,又耽误了春耕,这年岁,农夫越发的难了!”

    “节帅此言有理,谁不知晓,这动乱,不过是那些地方大族的手笔罢了,其中的用意,就是为警告东京。”作为掌书记,赵普也跟随而来。

    “官家已经派使者慰抚孔氏,想来能安生些许!”

    “治标不治本罢了,官家此举,只是往沸水中添些凉水,暂时止沸,只要田亩一直勘察,这齐地,就不会稳当!”赵普摇了摇头,否决了赵匡胤的话。

    “与民争利,这天下,怕不是不稳咯!”

    闻言,赵匡胤点了点头,在他心里想着,虽然勘察田亩是利国利民的好事,但代价太高,没有那些地方大族的支持,东京的官家,又怎么坐稳皇位。

    “天下还未一统,官家做事也太过于急切,若等天下一统后,再徐徐图之,则是王道。”

    “节帅此次平定乱民,想来愈得官家信赖,加官进爵不在话下!”

    “难,前些时日,俺刚随官家平了淮南,加官进爵,还需等些时日!”赵匡胤的黑脸一暗,摇了摇头。

    “此次也算轻便,俺们回去吧!兄弟们急切回家!”

    “节帅,此次来齐地,就那么走了”

    “不然俺来到这里,不就是平定民乱吗还有甚事”赵匡胤满脸的疑惑,这赵普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去孔府拜见文宣公,此乃一等一的大事!”赵普一脸的庄重之色。

    唐时,封孔子为文宣王,后裔世袭文宣公。
1...3637383940...13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