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再起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兰彻二世
“朕知晓此次任务艰巨,不然为何派遣卿家前往,朕相信卿家定能完成任务!”
“啊!”听到这,张望海瞬间哑然,这不对劲啊怎么皇帝还不死心,这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怎么改强加于我,犹豫不到眨眼功夫,他继续悲痛哭,头磕得梆梆响,道:
“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好了,我早就有安排了,不会让你送死的!”李嘉被哭的心烦,心中琢磨了一下,忽然想到一个地方,计上心头。
“臣,臣愚钝——”张望海红着眼,抬起头看着皇帝,满脸的渴求之色。
“桑落洲可曾知晓”李嘉问道。
“臣,臣愚钝——”张望海又低下头,似乎很羞愧。
“你不知晓,也是应该的!”李嘉淡淡地说道:
“桑落洲,古之练兵地,位于舒州宿松县外的长江中,乃是一处江心州,临鄱阳湖,居长江,靠雷池,进可攻,退可守,乃是兵家必争之地!”
“此地距离扬州不过数百里,你就地征集船只,又可将淮南军运送至此地,况且,若实在来不及,长江极为宽大,可在长江寻觅些许江心州,先将他们转移出扬州即可!”
想到桑落州,李嘉就想起了周瑜,周瑜曾在这修建了著名的防御工事---点将台。此台,依水而建,南临鄱阳,中居长江,北依雷池。得天独道的黄金水道让周瑜成就了赤壁之战。
而且,这里还可以入侵鄱阳湖,进入江西之地,要知道,江西是被群山给包围的,鄱阳湖等于是入口,极为便利,等于是入侵江西的前哨站。
“听闻桑落州芦苇极多,等将淮南军运送后,水师可留些许人在此,佯装渔民,收集消息!”
听到皇帝这样说,张望海这才停止了哭泣,长江里竟然有江心州,果然读书多就是好,自己待在洞庭湖,孤陋寡闻了。
“臣知晓了,自会寻到江心洲,安置淮南军的!”张望海大喜过望,不用去死,自然欢喜。
“对了,尔等征调船只,一味的强硬,只会适得其反,朕会拨下些许铜钱,每征调一艘,就分发去,当做安抚,然后还要登记账簿,日后还是要还与人家的,若是有残损,需要赔付!”
“这——”张望海轻声道:“朝廷征调他们船只,乃是他们的幸运,若是如此,就显得朝廷可欺了!”
第336章 紧急救援
因未知原因,今天搜狗突然无法搜索到本站,请各位书友牢记本站域名找到回家的路!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大唐再起 ”查找最新章节!
浩浩荡荡的船队直接北上,离开了洞庭湖,来到了长江,然后全力前进,顺江而下,来到了桑落州,这个自古以来的屯兵地。
桑落州并非一片州,而是由一座座小江心洲拼凑而成,由于被废弃多年灰黄色的芦苇成为了居民,他们一片片的汇聚在一起,将各小州组合成一片大州,看上去震撼至极。
修长且密密麻麻的芦苇,迎风而动,比人还要高大,一片江风吹来,整片芦苇瞬间摇摆,整个桑落州早就已经不见了人影,只有几个停脚的外围小州,芦苇稀少,似乎是渔民停歇的地界,勉强能歇下脚。
一条条狭窄且隐秘的小道,在桑落州中若隐若现,这种羊肠小道是通往桑落州的通道,若非有熟识的人指引,就会迷路。
“果然,此地真乃战略要地,若是屯兵数千,也难以被发觉!”张望海看着这片芦苇之地,比人还高,遮掩了土地,让人分不清是江面还是土壤,一不小心就会迷失其中。
“指挥使,咱们也不认识路啊!”一旁的属下也挠了挠脑袋,出言说道。
“笨,这桑落州看上去是废弃了,但内有乾坤,乃是躲避官差的好地界,而且古人能屯兵,肯定很大,必定有人聚居,况且,就算无人,平日里也是渔民的歇脚之地,咱们抓一些人就能问出路了!”
张望海一脸自信地笑了笑,自幼生长在洞庭湖,对于这种情况了解的很,渔民狡猾的很,这样好的地界,无风无浪,而且官服莫及,怎么会无故废弃
“留下些人,让他们指路,这个桑落州以后就是咱们的地盘了,守着这里!”
张望海看着波浪滚滚的长江,皱着眉头说道:“此地重大,不可马虎,但距离洞庭湖太近,与扬州又太远了,运送不及,咱们还要去找找,长江那么大,必定有其余的江洲,最后就在淮南附近,如此一来定能完成陛下的嘱托!”
吩咐完之后,派遣数十来号人在桑落州附近等待,然后再找寻路途,自己等三百多号船乘风破浪,继续朝着扬州而去。
一路上,南唐以及中原的沿江州县不是没有看到这只庞大的船队,但无一例外的选择了漠视,这几乎是长江最庞大的船队了,若是被劫掠,或者一不小心被灭,就只能哭了。
官僚都是这样,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惹到麻烦,反而不好了。
于是,这只船队顺风顺水,看到肥硕的商船,还敲诈一番,别提,收获比洞庭湖高太多了,若不是顾及救援一事,张望海还真的想停下来,好好收点过路费。
“啧啧!”张望海手中触摸这一匹丝滑的绸缎,双眼放光,来回不断地摸索着,这好像是蜀锦,比女人还舒服,真舍不得放下:
“这长江,果真是洞庭湖比不了的,不只是宽阔,而且商船也多,若是暂停几日,抵得上咱们一年的油水了!”
“可惜,本指挥使还是要救淮南军,不能停留,真是太可惜了!”
“来人,这是西风,天助我也,加快行进,撑开帆——”一想起自己家眷还在朗州,张望海瞬间一哆嗦,回过神来,抬起头,高声吩咐道。
然后抬起头,看着悬挂在天上的炎日,他祈祷着:
“希望扬州军能多坚持几日!”
夜深了,天空地之间一片黑暗,今日下了一场雨,来自长江的寒风扑面而来,挟带着些许鱼腥味,拍打在淮南节度使军李重进的铠甲铁叶上,发出细密而尖锐的轻响。
虽然江风不断地吹拂着,但依旧无法掩盖扬州城外的血腥味,兴许是下雨了,禁军收兵的也早,不到太阳落山,就升起了道道炊烟。
李重进终于缓解口气,不用直接作战,但作为头领,需要不断地巡视部队,鼓舞士气,又劳累了一天,他搀扶着城墙,望着平静的江面,耳听着呼呼作响的江风,心中极为惆怅。
“陈先生,船队还没有来吗”李重进的声音有些沙哑,又有些沉重,对于普通夜盲症的士兵而言,黑夜就在数尺以外,而他富贵荣华,对于近在咫尺的江面一清二楚,没有一艘船只在江面。
期望已久的船队,还未见一丝影子,而一日甚过一日的激烈的攻城战,早已经让他精疲力竭,战争早就将他的雄心壮志磨损的一干二净,他已经四十岁了,老了,含饴弄孙才是他的归宿。
但,又不得不争,若不是不争,身为大周皇戚,新朝一立,身死族灭是必定的,哪怕赵匡胤传闻中很讲义气,很道义。
呸,讲道义,讲义气,还会篡夺皇位吗先帝对其可不薄啊!
“使君放心,船队已然在江中,不消几日,定能到达扬州,赵氏船少,无法阻拦!”陈扬此时也在夜观长江,听到李重进的询问,连忙回应道。
李重进在担忧着急,他又何尝不是,毕竟,他是大唐特使,若是城破,人头落地是在所难免的,幸亏这几日零星的几艘船乘夜而行,躲过了宋军的耳目,送来了许多物资,还能多坚持几日,不然城破就在这天了。
这几艘船来扬州,就回不去,只能向西,将一些伤员转移出去,以免影响士气,而李重进绝对不能走,不然这几万淮南军就废了,扬州城眨眼就破。
他废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劝下,幸亏李重进知晓这些军队是他的晋身之资,还知道些分寸,不过作为代价,他这个特使,也就是留了下来。
“若是将这些强军带回去,定能升官,只能忍耐了!”
两人正准备离去时,江面上一艘点着灯火的小船,两人不由大喜,连忙以吊篮将其人拉上。
“你们可是船队”李重进用浓厚的沧州话问道。
“回禀将军,正是!”吊上来的气士兵连忙说道:
“我们指挥使在扬州西去三十里中占了一座江洲,未免被宋军发现,大军须分批而行,由于距离不远,船只可夜间沿着江岸而行,只需两夜,就可全部运送出城!”
第337章 暗度陈仓
因未知原因,今天搜狗突然无法搜索到本站,请各位书友牢记本站域名找到回家的路!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大唐再起 ”查找最新章节!
这一夜,趁着夜色,以及当时士兵们的夜盲症,淮南军转移了近万人的老弱而去,数百艘船只接力而行,耗费了一夜功夫。
数日以来的激烈攻防,加上投石车的应用,使得扬州城墙出现多处破损,砂土坍塌下来形成一个个豁口。
淮南军知晓了生存的希望,虽然普通的士卒们不知晓,但军官们一清二楚,自然不一样在希望的第二天城破,不能去与家人团聚。
所以一边运送人,一边连夜开始就赶制木栅堵住豁口,然后在木栅之后填土夯实。每个人都知道,城墙巩固一分、自己生存的希望就多了一分,因此对这项工作丝毫不敢怠慢。
昨天因为下了一天的雨,为避免病损,禁军歇息了一夜,第二天刚亮,禁军就不断派出精锐的小股部队骚扰淮南军的努力,甚至一度试图通过这些豁口突入城墙。
其他的部队,则是不断地升云梯,爬上城墙,然后在不断地纠缠,夺回,来来返返,不曾断绝,但依稀可以见到是,禁军越来越强,登上城墙的时间越来越长,豁口也越来越多,甚至发生过冲破豁口的情况,赵匡胤还白白高兴了一回。
“怎么回事淮南军怎么看上去人少了一些”赵匡胤坐镇中军高台,看着抵抗的淮南军,他不由得嘀咕起来,这等场景,与昨日不一样,淮南军怎么可能那么弱
若是这么弱,也不能抵抗如此之久
“是不是伤兵太多,草药不足,加上投石车的不断投射,士气不足,所以显得弱了!”王审琦也有些怀疑起来,这才几日淮南军那么弱,这不是显得自己无能吗衬托皇帝都伟大,被当作这样的人物,着实不爽。
“会不会是李重进逃了”李处耘也不想有损自己的名望,不由得怀疑道,见到皇帝以及王审琦看了过来,他理了下头绪,沉声说道:
“前日,有几艘船只趁夜而过江,去了扬州城,当然,之后夜中也派人巡查,船只难过,但有这几艘船就够了,说不定李重进就坐船而逃了,丢下了这些淮南兵,所以士气不足,强差人意!”
李处耘的推断很有道理,赵匡胤也有些信服,或者说,这样的结果也是勉强可以接受的,只要攻破扬州城,扯掉这个造反的旗帜,李重进的生死,其实不太重要,虽然对其咬牙切齿。
“臣也有此猜测!”王审琦眼珠子一转,连忙附和。
“尔等所言,也有些道理,那么,就果断些!”赵匡胤站起身,黑脸上满是严肃:
“让大军全部压上去,试试看他李重进到底有没有逃走,希望不要让我失望才是!”
随着赵匡胤的命令,数万禁军如潮水一般涌去,扬州城仿佛就是个破洞的小船,不断地被冲击着,禁军的悍勇,嘶喊,似乎将这座血迹斑斑的城墙给摧毁。
“大家莫慌,咱们一定会守住的!”迫于无奈,李重进终于露面,派出自己精锐的牙兵,鼓舞士气,抵抗住这一波攻潮。
“没想到,李重进竟然还在!”远远的,赵匡胤看着那个熟悉的身影,不由得叹了口气,也不知道是惋惜还是什么。
“会不会是冒充的咱们如此之远,看得也不真切,而且还披着甲,更是难分真伪了!”李处耘说道。
“无论是他是真假,大军攻破扬州就在这几日了,让他在扬州也好,不杀他,难泄我的心头之恨!”赵匡胤咬着牙说道。
这次淮扬之乱,不知道让新立的大宋损失了多少元气,先是上党,再是淮扬,为了供应大军,朝廷不惜加税,皇宫大内,也被迫售卖珠宝,才能支持到今日,而且距离夏收,还有近一个月。
“若李重进能晚些时日,秋收之后,才是最好不过了!”赵匡胤心中滴血,淮南一片狼藉,中原没几年,真的缓不过来了。
而历史上,李重进被蛊惑,九月造反,十一月被平定,虽然有些困难,但对于兵粮充足的大宋而言,轻而易举……
这一日,何其艰难,宋军从白日,一直到了夜间,炊烟升起,仗着人多,轮番攻城,不曾停歇,扬州城的防守,岌岌可危。
“陛下,您看,这是什么”夜间,赵匡胤处理着从东京送来的奏折,又看了看后方粮草告急的文书,以及文武百官的隐晦催促,心中对于李重进的憎恨,又增了一层。
这时,李处耘与王审琦连忙赶过来,满脸喜色,送来了一张纸条,沾染了血迹。
“这是从死去的一位兄弟身上搜出来的!”
赵匡胤眯着眼睛,接过而看,署名的是一位叫做钱成的都指挥使,这是他写的信,内容就是准备在卯时一刻(凌晨五点一十五),天将亮未亮之时,放开一段城墙(城门早就被堵死了),放宋军入城。
但却要求宋军暂且停兵,不然一直攻城,他难以掌控城墙。
“你们怎么看”赵匡胤问道。
“事有蹊跷,多日来不曾有降,今日到有了,但今日扬州城岌岌可危,或许是看到了这……”李处耘说了一个模棱两可的答案,赵匡胤暗骂了一声滑头,然后看向了王审琦。
“咱也一样!”王审琦抬起头,直接说道。
“若是不理会,扬州城也就这几日了,但人心都是肉长的,哪个禁军兄弟没有亲人,能多活一个是一个,就这样吧!让军队停下,好好歇一会儿,然后卯时一刻,攻入扬州。”
“就算其中有诈,明日一鼓作气,也要攻下扬州!”赵匡胤将信拍到桌案上,大声道,黑脸涨红。
“诺——”
炊烟升起后的半个时辰,宋军就停下了攻城,大部分士兵都在养兵蓄锐。
到了寅时四刻(四点),宋军就开始啃干粮,吃死了早餐,部分士兵来到了扬州东门的一段城墙下,然后亮起了三个灯笼,晃了晃。
“怎么回去没人理会!”李处耘疑惑不已,让灯笼抬高,他一眼望去,整个城墙上,竟然没有一个兵卒,站立的不过是披着戎袍的稻草人罢了。
“该死,中计了——”
第338章 土地问题
因未知原因,今天搜狗突然无法搜索到本站,请各位书友牢记本站域名找到回家的路!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大唐再起 ”查找最新章节!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