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之帝国崛起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柠檬绿茶2
“凡背叛者,杀!不服从管理者,杀!阳奉阴违者,杀!日后青衣楼的规模只会越来越大,你要想做到绝对的掌控,就一定要有一个铁血的森严制度。”杜乘风郑重地嘱咐道。
“是!爵爷,我一定会做好的!保证不会让爵爷失望。”独孤青再次保证。
“好。”杜乘风拿出自己整理的飞鸽传书的训练方法,递给独孤青,“这东西给你,对你传递消息有大用,拿回去以后安排人手抓紧训练,争取能在一个半月左右派上用场。”
“飞鸽传书用信鸽来传递信息”接过杜乘风递过来的训练手册,独孤感觉有些好奇。
“嗯,这种方法目前还只在沿海一带的渔民手中流行,信鸽的飞行速度要比马匹快得多,而且更为安全,所花代价也最小。我费了很多功夫才弄到的,你要好好保管。”杜乘风淡然开口道。
独孤青粗略翻阅了一下,如果按照上面的训练方法,确实如此。相比较养快马,信鸽的成本要低得多。
独孤青内心欣喜,爵爷给自己的每一样东西都价值不凡呀!
接下来杜乘风又交待了一些事情之后就让独孤青回去了。他打算再去望江楼视察一下。
也不知道推出那些现代菜肴之后,这些天望江楼的收入如何。
自从开业第一天去了之后,杜乘风就没有再去过望江楼,也不知道现在的收入情况如何。
这次杜乘风没有坐马车去望江楼,而是换了身便衣,信步走到望江楼去。
沿着朱雀大街慢慢地朝着走着,杜乘风还不时能听到路上的不少过客,口中在啧啧称赞着望江楼最近推出的新式菜肴口味如何的别具一格。
听着这些人的议论,杜乘风心想:看来这以后望江楼可以稳坐长安城第一酒楼的名头了。
想想也是,最好的酒,最好的菜都被望江楼占据了,加上铺天盖地的广告宣传,望江楼要是还不能稳固自己的地位,那就真说不过去了。
待半个月后,望江楼酒店正式营业,那望江楼在大唐的地位只怕再无人可以憾动。
杜乘风欣赏着长安城的各种热闹情景,不知不觉间便走到了望江楼门口。
门口的门僮见到杜乘风来了,连忙把杜乘风迎进了内堂,并匆匆地去回报卢掌柜去了。
“二东家,你今天怎么来了”杜乘风在内堂坐定不久,卢掌柜便挂着一脸笑容地走了进来。
“这些天我不在,辛苦你们了,所以来看看你们。这些天经营状况如何”杜乘风笑了笑,随口问道。
“二东家,这个新式菜肴太吃香了,现在我们望江楼在长安城算是彻底出名了!二东家你是没看到前面几天的火爆场面呀!那场面属下这辈子都忘记不了,太激动人心了。”
杜乘风一问到这个,卢掌柜就显得特别兴奋似的,滔滔不绝地跟杜乘风汇报起这些天的经营情况来。
虽然开业三天的打折促销活动已经过去了几天,但是望江楼的生意依然火爆得不要不要的。
各种等级的包厢基本都是满的,就算是大堂也很少有桌子空着的时候。这个杜乘风走进来的时候确实看到了。
第306章 杜乘风视察工作,大理寺卿的震惊
因未知原因,今天搜狗突然无法搜索到本站,请各位书友牢记本站域名找到回家的路!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盛唐之帝国崛起 ”查找最新章节!
听完卢掌柜的汇报,杜乘风舒了一口气,看来以后就算自己不在,卢掌柜他们也可以把望江楼经营得很好了。
自己以后只要定时收取应得的那三成收益就可以了。
“收入情况如何”杜乘风又问了一句。
“二东家请看!”卢掌柜递过一沓报表,“按照你的吩咐,我们每天都有做统计报表的,这是这些天以来的经营报表。”
杜乘风大致看了一下,开业三天以后,单是神仙酒和现代菜肴的经营收入每天都能保持在2000贯左右,虽然较之开业那三天有所下降,但仍然是一个恐怖的数字。
这个数据让杜乘风很满意,按照这个程度发展下去,一旦新的望江楼酒店开业,这里就会成为一个真正的销金窟,杜乘风和李孝恭都将赚得盆满钵满。
杜乘风不由得在心里感叹了一句:这长安城内的有钱人还真多呀!
“嗯,不错!对了,那些伙计的资金都发了没有”杜乘风问道。
“二东家放心,都发了,王爷亲自发的。二东家你不知道,你不在的这些日子,都是王爷天天在操劳的。”卢掌柜心疼道。
在他的记忆中,王爷从来就没有像现在这样这么重视一件事情,从来没有有哪一件事情让王爷能够如此的劳心劳力过。
杜乘风把经营报表放在桌上,郑重说道:“既然奖金发了就行,伙计们这些日子都辛苦了,以后表现好的还要适当地涨涨薪资,我们要把望江楼做成大唐的一块响亮的招牌,所以对待伙计也不能太小气明白吗这些天倒是让王爷辛苦了,对了王爷还在店里吗”
“哦,王爷这会估计在后面的工地上。”卢掌柜如实地答道。
“好!那你先下去吧,我去找王爷谈点事情。”杜乘风吩咐道。
“好的。”
离开望江楼内堂,杜乘风又去几个工地上看了看。
他发现望江楼酒店在水泥添加剂的作用下,居然已经修好了六七层了。
而且周边的很多配套建筑也多修得差不多了,只等装修好把家具那些搬进去就可以了。
果然还是人多力量大呀,在李孝恭和阎立德的督促下,以及大量的工匠日夜不停地加班加点下,这个杜乘风亲自设计的现代花园式娱乐酒店估计还有半个月就能开业了。
长安城的两座学院的建造也是进展神速。四大才子分工合作,两座免费学堂相信用不了多久也能发挥它应有的作用了。
而且在几人的通力宣传下,长安城内的百姓很快就知道了这两座免费学堂。同时也对新的教育方式有了更清晰的认知。
知道这两座免费学堂教的学识和以前的四书五经有很大区别。
在四大才子等人的宣导下,百姓们的观念也从以前儒家倡导的‘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渐渐开始转变。
明白了读书识字更多的是强大自身,启发心灵,丰富知识开阔视野。
所谓博学多才,自然要接触的知识多了,才能具备更多的才能,才会更有出息。
而现在居然有这样免费上学的好事情,百姓们自然是求之不得。
因为名额有限,而且还要给那些有过捐助的商人留出一些名额,所以两座学堂的招生工作一开始,百姓们申请入学的热情是一个比一个高涨。
不过因为杜乘风早先有过交待,优先录取穷苦百姓中的子女和孤儿,所以在录取名额满了之后,仍然还有许多百姓的子女未能入学。
对此杜乘风也只能表示无能为力,以他目前的能力暂时只能维持这两间学堂。
视察完望江楼和免费学堂之后,天色也渐渐暗了下来,杜乘风这才回到县伯府上。
翌日,大理寺卿程少堂刚下朝回到自己的办公处,就发现自己的案台上多了厚厚的一叠证据口供,旁边还有一些相关的物证。
程少堂习惯性地拿起最上面的一叠证据浏览起来。
可是刚看了几页,脸色就遽然大变,呼吸也变得急促起来。
越往下看,越是心惊,上面列举的犯罪事实简直耸人听闻,如果这些证据属实的话,那必将在朝廷上引起一场轩然大波呀!
待程少堂仔细审核之后发现,这些证据可以说非常详尽真实,口供也都是相关证人签字画押的,甚至有些还提供了证人现在的职业,住址等信息。
程少堂看得出来,提供这些证据的人应当是极为熟悉相关的办案流程,非常专业。
没错,这些相关的证据口供正是杜乘风在出发荧阳之前让青衣楼的人暗暗送到大理寺的。证据上面详细列举了郑家成员的大部分罪状。
郑家所迫害的很多百姓仍然有后代子女在世,有很大部分当事人都健在,之前因为郑家势大,仗着强大的背景和世家威风一手遮天,很多人迫于郑家的yin威不敢站出来,所以青衣楼也只是取了一些物证,口供。
现在郑家已经彻底被杜乘风从人世间抹去,相信只要大理寺根据证据上面提供的当事人名录,一一寻访,郑家的很多犯罪事实也将昭然若揭。
反正郑家人都已经死绝,想赖账也赖不掉了,而李世民肯定会利用此事件大做文章的。
此刻的程少堂神色肃穆,脸上表情深沉。这上面列举的东西太过骇人,已经不是他这个大理寺卿可以掌控和担当得起的了。他必需尽快禀告给皇上,让皇上来做定夺。
想起前段时间发生的几件大事,包括长安府尹一家被灭门,长安所有郑家成员一夜之间被灭口,还有国子监所有学子大白天被神秘人杀害。
把这些事件联系人在一起,加上这些犯罪证据,程少堂几乎可以肯定地推测出,长安郑家的势力一定是因为太过无法无天,所以才以至于得罪了一股强大的神秘势力。
而这股神秘势力极有可能就是直接杀害郑家所有成员的凶手。
只是这股势力的实力也太过强大了吧,能够在天子脚下杀害这么多人还不留下一点线索,简直是细思极恐。
正在程少堂准备把这些证据口供和相关物证打包好,打算一并送往宫中呈报给皇上定夺的时候,一名寺丞气喘吁吁地拿着一封信件失神慌张地朝着程少堂跑了过来。
第307章 房玄龄的惊人推断
因未知原因,今天搜狗突然无法搜索到本站,请各位书友牢记本站域名找到回家的路!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盛唐之帝国崛起 ”查找最新章节!
甘露殿中,李世民正愁眉苦脸地看着手中的一份奏折。
奏折上的内容让他久久无语,内心是充满震怒和惊讶,还有满满的无奈感。
应该说这一阵子他都时不时的有种满满的无奈感。
这份让李世民头痛的奏折正是荧阳城关于郑家被灭门一案的。
因为原来的县令也在灭门一案中丧命,所以奏折还是一个县丞在案发现场实地考察之后呈上来的。
让李世民感到无奈的是这郑家也不知道是得罪了什么势力,一次比一次离奇,也让李世民感到了巨大的压力。
前些天长安郑家的事件在朝廷上被那几个蠢货捅出来之后,已经有不少人开始质疑长安城的治安。
谁知道风波还没有平息下来,又来一出更大的。这样下去只怕这些质疑的声音只怕会愈演愈烈。
“来人!”李世民无奈地叹了一口气,朝着殿外唤了一声。
殿外候着的太监总管高公公闻声急忙推走了进来。“皇上。”高公公鞠身唤道。
李世民放下奏折,面色茫然,语气有些无助地说道:“高图,传旨:让房玄龄、杜如晦、长孙无忌、虞世南、程咬金、魏征他们速速进宫议事!”
“好的,皇上。”高公公不敢怠慢,转身就匆匆地走出甘露殿就去安排太监传旨去了。
一刻钟后,杜如晦等人纷纷赶到甘露殿。六人都是一脸凝重之色,各自坐下之后,李世民开口了。
“各位爱卿,这里有份奏折,大家传阅一下,看完之后,说说你们的想法。”
李世民把荧阳县丞递上来的奏折递给高公公,让他传给几人参阅。
奏折写得并不长,只是大致把郑家被灭门之事描述了一下。并且着重强调了在郑家庄园被袭击的时候,同时有一拨人埋伏在荧阳城内,将所有官兵衙役打昏,以及庄园外杜乘风立的那块警告的木板。
随奏折一起呈上来的还有荧阳县的仵作验尸找出来的致命凶器:一枚枚金黄色的圆锥物体。
虽然杜乘风一把火把郑家庄园里里外外烧成了废墟,但是大部分的尸体并没有烧焦,尸体中的弹头很容易被仵作找了出来。
荧阳县丞特意在奏折中提到,所有的郑家成员都是被这种金黄色的圆锥物体一击致命的。
而这一点也正是让李世民头痛的一点,因为同样的,之前长安的郑家学子被杀害,根据仵作验尸表示,郑家学子也都是被这种物体一击致命的。
这让李世民十分疑惑,之后他让将作监的官员把这种金黄色的圆锥物体拿去分析了很久,都没有任何可用的结果。
只知道这是一种质地非常好的铜,按照将作监的推测,这些圆锥物体极有可能是某一种强大的暗器通过某种方法发射出去的。
而且这种暗器力道定然非常强大,因为这些圆锥物体在从尸体中取出来之后,很多都已扭曲变型。
至于到底是什么样的暗器,将作监的所有人都给不出答案。
很快,奏折六人都传阅完毕。几人神情有震惊的、有愤怒的、有匪夷所思的、有担忧的。
“房爱卿,你先说说看,有什么想法”李世民目光望向房玄龄。
六人当中,就属房玄龄分析能力最强,所以李世民很先想听听房玄龄对这种事的看法。
房玄龄还在凝思当中,听到李世民点名,整理了下思绪,面色凝重地回道:“皇上,微臣认为:这明显是一起恶性的仇杀事件。”
“起因应该是长安郑家的子弟与这股势力之间发生了某种不可调和的冲突,才导致郑家遭此横祸。”
“而且,微臣认为,郑家子弟的四次被杀案件极有可能都是同一股势力所为。”
“哦,何以见得”李世民问道。
其他五人听了房玄龄的结论也是颇为好奇。对于郑家是被仇杀几人倒是都很认同,但是房玄龄认定四次事件皆是同一股势力所为让他们有些踌躇。
房玄龄润了润嗓子,缓缓分析道:“皇上,首先从杀人手法来看,长安郑府尹一家和长安城内的那些郑家产业内的郑家子弟被杀害的方法基本一样。”
“首先他们都是一刀封喉,或者是被扭断脖颈而死,同时也说明这股势力擅长暗杀。”
“其次,正如之前大理寺调查的结果一样,这两起事件中,大部分的郑家下人都未受到伤害。说明这股势力很明显只是单纯地针对郑家成员,对于那些无辜之人他们都是刻意放过的。”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