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之帝国崛起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柠檬绿茶2
“炎黄帝国刚刚建立不久,陛下有很多政务需要处理,所以一时脱不开身。”
说完独孤青又指了指对面的慕容淳,介绍道:“这位是慕容淳,是炎黄帝国的一名巡抚,是陛下派来的,正是他有事和你商议。而且这也是陛下的意思。”
什么小弟居然做了皇帝了这太不可思议了吧!
独孤青口中的那个陛下真的是他的小弟吗
杜文下意识地忽略了慕容淳和他有事商议的话,满脸震惊地,噌地一下从座位上弹跳起来,不敢置信地注视着独孤青。
“独孤大哥,你没有骗我吧!我小弟居然成了一国之主”杜文嘴巴张得大大的,显然一时还无法接受这个匪夷所思的消息。
独孤青很正经地点了点头道:“杜兄弟,千真万确,没有骗你,陛下是怕你担心,所以离开的时候没有告诉你真相。”
看到独孤青说得这么认真,杜文这才重新坐了回去,接受了自己小弟成为皇帝的事实。
独孤青是小弟的手下,这么大的事情他相信独孤青不会随意捏造的。
所以之前小弟跟他说的要离开长安一段时间,看来是真的打天下建功立业去了。
想到这,杜文心中不禁升起一种浓浓的自豪和骄傲。
同时他也十分纳闷和意外,小弟一直生活在杜家村,来到长安也就几个月的时间,虽然凭着博学和发明成了大唐人人尊敬的郡公,可是又怎么会摇身一变,就突然消灭了一个存在几百年的国家,成了皇帝了呢
这么大的改变让杜文确实一下子还缓不过神来。
呆愣了好一阵子,杜文脸色才逐渐恢复了一些,看着慕容淳呐呐地问道:“好吧,不知道这位慕容大哥想和我商议什么事情呢”
慕容淳正了正神情,从随身的行李中拿出来一小包精盐和一小包钾肥放在杜文座位旁的桌子上,开口道:“杜兄弟,这两样东西是陛下带领我们研制出来的,一种是精盐,一种是可以提搞农作物一半产量的肥料。”
“陛下的意思是想让我们和乘风商行合作,在大唐境内销售这两种产品。我们每月定时把货物交给乘风商行,杜兄弟只需要负责大唐境内的销售事宜即可。”
“至于价格吗,精盐统一定价5文钱一斤,钾肥统一定价4文钱一斤,所得利润乘风商行可得一成。不知道杜兄弟意下如何”
“这么便宜”听完价格,杜文显得十分惊讶。
他是土生土长的长安人,精盐的价格他自然清楚,金贵无比,一般人根本吃不上。
5文一斤可以说任何百姓都吃得起。这是一个巨大的市场呀!
对于小弟能研制出这种提高了粮食收成的钾肥,还有这么精细好看的精盐,他倒是见怪不怪了。
小弟在长安都弄出那么多神奇的东西出来了,一个精盐和钾肥也是习以为常了。
“杜兄弟,薄利多销吗!而且陛下的初衷原本就是惠泽天下百姓。长安城是陛下的家乡,所以陛下从一开始就叮嘱我:价格不能高,不能让百姓吃不起。陛下可是无时无刻都是心系天下百姓呀!”
慕容淳笑着感叹道。
“不知道这个钾肥每亩用量几何如果太大的话一般的百姓恐承受不起呀!”杜文想了想问了一句。
杜文现在经历了几个月的成长,也是显得成熟老练了。
慕容淳刚说完他就首先想到的是用量问题,4文钱一斤是不贵,但是如果用量太大,一般人也是承受不起的。
至于合作他自然是没有问题,既然是小弟的意思,他自然不会说什么。
能帮到小弟对他来说就是好事。
慕容淳从容地回道:“一般贫瘠一些的土地每亩大约需要25-30斤左右,正常的土地每亩20斤即可。”
“每次播种只需施一次肥就行,而且陛下还特别交待,如果有特别困难的百姓,可以先试用钾肥不用付钱,待收获之后卖了粮食再付钱。”
当初制定这个价格的时候,杜乘风和慕容淳就充分考虑到了各地百姓的现状。
不同于精盐,普通百姓一家人可能一个月才能吃上一斤,但是钾肥或许一次播种施肥起码得用上上百斤或数百斤。
对于一些困难的百姓来说还是有压力的。
杜文点了点头,放心道:“嗯,这个价格和方法很好,还是小弟想得周到,就按小弟的意思只吧!”
停了一下,杜文忽然皱着眉头问道:“只不过,慕容大哥,据我所知,大唐的盐和铁都是官营,我们这样直接销售难道不会引起官府的不满或者查禁吗”
慕容淳淡定地说道:“这个杜兄弟大可不用担心,相信以陛下在大唐的声望和功劳,就算乘风商行要私营精盐,大唐皇上想来也是不会干涉的。”
“而且陛下说过,他信不过大唐的那些官员。就算是官营,又如何能保证天下百姓都能吃得到平价的精盐呢”
“这里面可是巨大的利益呀!说没有人心动那是不可能的。大唐官场多数受世家操控,如果不能把这货物的源头权益把握在自己手上,就很难保证天下百姓能够享受到真正的实惠。”
“说白了,只有把这个事情交给杜兄弟,陛下才能够放心啦!”
第556章 李孝恭的重视
因未知原因,今天搜狗突然无法搜索到本站,请各位书友牢记本站域名找到回家的路!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盛唐之帝国崛起 ”查找最新章节!
“慕容大哥,我明白了。既然这样,我会让乘风商行全力配合的。”听慕容淳这么一解释,杜文也算是明白了小弟的良苦用心。
慕容淳欣喜道:“那就太谢谢杜兄弟了。经营的事情就全权依靠杜兄弟你了。另外我听说大唐的河间郡王李孝恭和陛下十分交好,关于精盐和钾肥的事情还需和大唐的皇上面呈协商一下,而由这个河间郡王推荐我进宫最为合适。不知道杜兄弟可否帮我引见一下这个河间郡王。”
杜文爽朗道:“慕容大哥客气了,这个自然没有问题的。河间郡王平日里对乘风商行多有关照,慕容大哥直接随我一起去见他就可以了。”
慕容淳微笑道:“好,那一切就听从杜兄弟安排了。”
之后,杜文又问了一些杜乘风的近况,了解了一下精盐和钾肥的进货价格之后,便转身离开了。
他没有打听杜乘风何时回长安探望他,他相信小弟一定不会抛下他不管的。他唯一的要做的,就是打理好小弟的产业。
虽然他成了孤儿,可是他并不孤单。
长安城有小弟留下的许多保护他的人,照顾他的人。还有许多小弟忠心的手下在暗中帮他,但一点也不担心。
知道小弟成为一国之主之后,他的心也更加坚定了。
至于慕容淳,知道他一路奔波很多天,需要休息。所以杜文没有让他即刻去会见李孝恭,而是约定好第二天一早再去。
而慕容淳的身份,经过三人一致商定,慕容淳可以自称为西域来的商人。
有克隆士兵的护送,他们并不担心会有人会跟踪送货的队伍来找到精盐的产地来源。
而杜乘风本身的目的,也只是暂时性的对大唐隐瞒炎黄帝国的所有动向。
只要时间稍为长一些,通过往来商人的一传播,大唐终会知道炎黄帝国的事情。
第二天,为了配合自己西域商人的身份,慕容淳还特意让独孤青去弄了一套西域的服装,穿上之后才跟着杜文去了李孝恭的王府。
李孝恭吃完早饭,正欲外出,见到杜文带着一个陌生人走了进来,倒是怔了一下。
杜乘风的大哥杜文他自然是知道的,因为生意的关系李孝恭与乘风商行常有来往。
对这位商业天才自然也是十分敬佩的。
杜乘风离开长安几个月,所有产业都是杜文一个人在打理,不但是游刃有余,乘风商行在长安城更是做得风生水起。
只不过像今天这样杜文主动上门找他还是第一次。
“杜掌柜,稀客稀客呀!怎么今天有空到本王府上来呀!”李孝恭快步迎了上来,微微有些吃惊地热情招呼道。
虽然李孝恭的身份地位远不是杜文这种商人能比的,但是他却不敢有丝毫的怠慢。
即便杜文是商人身份,但就凭他是杜乘风的大哥这一点,就足以让李孝恭足够地重视起来。
“王爷,在下来是有事相求,不知王爷可否借一步说话”杜文拱了拱手,从容淡定,开门见山地直接表明了自己的来意。
在长安待了几个月,杜文也变得越发的老练持重起来,即便是面对身份高出他很多的李孝恭,脸上也丝毫不见有胆怯之意。
李孝恭没有任何的迟疑,爽朗笑道:“杜掌柜客气了,你是杜郡公的大哥,只要你开口,本王一定会尽能力帮你!走,去本王的书房!”
说完转身就要领着杜文朝书房走去,丝毫不考虑杜文相求的是什么事情。
这时跟在他身边的管家却突然提醒道:“王爷,你一会儿不是和几位大人约好了商议要事的吗”
“啊,有这事吗”李孝恭故意装傻充愣地大声问道。
李渊手下的众多大臣就数李孝恭最会做人,看人。
他能在李渊退位之后还一直受到堂弟李世民的重要,不仅仅是因为他会做人,更是因为他分得清事情的轻重好坏。
他又不傻,他可以不给其他官员面子,但是杜乘风的面子不能不给。
尽管论爵位他比杜乘风还要高上几个等级,但是架不住人家在皇上和太上皇心中的地位高呀!
架不住人家在民间的声望高呀!
千古第一人呀!何况杜乘风只要一回来,马上就和皇上太上皇成为一家人了,所以孰轻孰重他分得很清楚。
人家大哥难得一次主动上来找来帮忙,他要是推脱的话,那以后杜乘风回来了,知道自己大哥第一次找他帮忙就吃了闭门羹,会怎么想
他和杜乘风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信任和交情或不或因为这件事情遭到质疑
“回王爷,属下不会记错的,昨日王爷还让属下提醒你来着。”管家很不醒目,还一脸认真严肃地重申道。
杜文微微有些尴尬,嘴角动了动,道:“王爷,要是不方便的话,那我明日再来也可以的。”
李孝恭大手一挥,对着杜文说道:“方便,本王哪有不方便的,杜掌柜不要听府上管事瞎扯。”
说完扭头看向管家,眼神狠狠地瞪了他一眼,很是失望地斥责道:“你也是府上的老人了,怎么还如此的唐突,没有一点待客之道。”
“没看到杜掌柜难得上门一次吗去和那几位官员说一下,就说本王今日有要事,不方便,不管什么事情改天再说。”
“是,王爷,属下这就去!”管家有些纳闷地看了一眼杜文,十分困惑地离开了。
“走吧,杜掌柜,请随本王去书房详谈吧!”李孝恭诚挚地说道。
“多谢王爷!”见李孝恭如此重视,杜文也就恭敬不如从命了。
到了书房就座以后,杜文直接了当地对李孝恭介绍道:“王爷,我身边这位是我们商行最新的合作伙伴,来自西域的慕容淳。”
“他想向我们大唐出售精盐和一种可以提高粮食一半产量的肥料。我知道盐铁一直在我大唐是官府经营,但是这位慕容先生所带来的精盐质量远非我们大唐的精盐能比,而且价格非常低廉。”
“为了大唐的百姓都能够吃上实惠的精盐,我们打算让这位慕容先生亲自面见皇上,当面跟皇上说清楚精盐和肥料的好处,奏请皇上允许我们在大唐境内经营精盐。”
“但是毕竟慕容先生是外来人员,所以还想请王爷代为引见一下。”
杜文说完又示意慕容淳把准备好的精盐和钾肥放到桌上。
精盐还是价格十分低廉的精盐还有提高粮食一半产量的肥料
李孝恭喜形于色,迫不及待地抓起一些细盐品尝了之后,眼中更是惊喜连连。
“杜掌柜,你的要求本王答应了,要不你们现在就随我一起去面见皇上”在品尝精盐的味道之后,李孝恭当即做了决定。
其它的问题不用多问了,既然杜文都说了价格十分低廉,那就是代表普通都消费得起,这样利于百姓的好事情,皇上知道了一听会龙颜大悦的。
“好的,那就有劳王爷了!”杜文也不扭捏。
第557章 李世民的苦恼
因未知原因,今天搜狗突然无法搜索到本站,请各位书友牢记本站域名找到回家的路!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盛唐之帝国崛起 ”查找最新章节!
太极殿,李世民刚下了早朝不久。
今日早朝,又有不少大臣上奏,建议发兵消灭东突厥。
几个月前东突厥不顾盟约,趁人之危出动几十万大军攻打他们大唐的事情,在李世民和所有大臣的心中仍然是一道挥之不去的耻辱。
虽然最终有一支神秘军队挽救了大唐,但是这股恶气却是一直压在大家的心头。
而且此战东突厥损失了几十万铁骑,全国兵力十去其六,加上杜乘风的钢铁冶炼技术令大唐的钢铁产量增加上百倍,大唐的军队装备较子以前不知道上了几个档次。
而且因为受望江楼酒店,乘风商行,户县旅游产业等发展带来的经济影响,大唐的赋税较年初增加了近两倍,可谓是国库充盈。
所以许多大臣一致认为现在正是一举歼灭东突厥的最好时机。
程咬金,尉迟恭等一众武将更是跃跃欲试,个个像打了鸡血一样,狠不得马上就提前兵器冲上草原大杀四方了。
李世民何尝不是如此,心中这口恶气不出,他也始终是耿耿于怀的。
只是如今杜如晦和李靖都失踪了,他心中有些不踏实和踌躇不决。
没有了杜如晦帮他迅速做出合适的决断,没有了李靖这位军神运筹帷幄,李世民总觉得多了一些担忧。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