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之帝国崛起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柠檬绿茶2
或许是当了皇帝之后考虑的东西更多了,已经缺少了当初打天下的时候那种一往无前的勇气了。
李世民心情很是惆怅苦恼,虽然几个月来大唐顺风顺水,国力越来越强大,百姓越来越安定幸福,一切看起来都朝着强盛的方向发展,显得那么的美好。
可是又有谁真正知道他心中的苦楚!
他最倚重的几位大臣失踪了,他寄予重望的妹夫也离开长安几个月了,一点音信都没有。
大唐表面看起来一片和谐美好,可是再过几个月蝗灾就要来了。尽管杜乘风制定了可行性很高的治蝗四策,可是他这位主心骨还有褚遂良等人都没有音信,让李世民又怎么可能轻松得起来。
所以一下朝,李世民就把房玄龄、李绩、长孙无忌等几位心腹大臣叫到太极殿来商讨对策。
李世民端坐在龙塌上,无奈而怅然地叹息道。“诸位爱卿,说实话朕也想打东突厥一雪前耻,可是李靖不在,如晦也不在,再有几个月蝗灾就要来了,你们说,这个时候朕能不顾百姓的死活而好大喜功吗”
蝗灾的事情李世民只告知了眼前的几位心腹重臣,其他文武百官到现在还不知情。
所以他们提出这个时候要攻打东突厥李世民并不怪他们。
“皇上,虽然我们现在完全又实力打败东突厥,但是这并非是一朝一夕可以实现的事情。况且蝗灾来临在即,此时发兵显然不是最好的时机。”
“眼下已临近11月,就算同意出兵,调集兵马,筹集粮草,到达草原也是正值天寒地冻之际,于我军大为不利。”
长孙无忌当即充满顾虑地表态道。
李绩也是深深地叹了一口气,道:“皇上,关键是百官并不知晓这些事情,而且杜郡公提到的蝗灾可能波及整个关中地区。如果贸然公布的话,必然会引起民心大乱,百姓惶恐。所以当务之急,是如何稳定这些官员的躁动之心。”
房玄龄一脸沉重地接着说道:“皇上,依我看,当断不断,必受其乱,此事皇上大可态度表现得坚决一些。”
“所以皇上不如直接言明此时时机不合,等到来年粮草充足一些再议,到时我等几位老臣再在朝堂上附和一番,想来百官也不好再提起发兵一事。”
“何况东突厥经此一战之后,实力大损,没有十年八年根本难以恢复,反之我大唐军队实力却是发展迅猛,只要我们想打,东突厥随时可以歼灭,也不必急于一时。”
“只要挺过了蝗灾,百姓休养生息之后,我大唐便可随时出兵,到时定可轻而易举拿下东突厥。”
李世民听完深为赞同地点了点头,坦然道:“几位爱卿分析得很对,朕顾忌关中百姓,有些多虑了。房爱卿说得对,朕是应该态度坚决一些。若是如晦在这里,想必也会建议朕早做决断的吧!”
李世民说到这,眼睛不由自主地望向殿外,眼神中尽是怀念。
见李世民再次提起伤心事,房玄龄等人也是纷纷摇头叹气,不知道该说什么来安慰他。
大家一起共事了这么久,说不惋惜遗憾那肯定是假的。
就在大家都满脸伤感的时候,殿外几颗大树上停留的十几只喜鹊忽然欢快地叫个不停。
“咦!今日这是什么情况听这声音像是喜鹊的叫声呀!”房玄龄抚着须好奇道。
李绩闻声却是掐着手指,似是在测算一般,随即大笑道:“哈哈,好事呀,皇上!民间自古以来都有传言说:听到喜鹊叫声多半就有好事发生。”
“这么多喜鹊叫得如此欢快,说不定皇上今天会大喜临门呀!”
长孙无忌一听满面春风地拱手笑道:“李绩说的不错,恭喜皇上今日定然有好事临近了。”
李绩的本事几人都知道,虽然在预测推演方面不如李淳风和袁天罡,但是大家都知道他是道士出身,本事不小。
李世民听了心头一喜,喜逐颜开道:“哈哈,真的吗希望真如你们所言吧,自从如晦他们失踪后,朕总是像丢了些什么。真如你们所说的话,朕倒是有些期待了。”
“禀报皇上,河间郡王在殿外求见!”
李世民话音刚落,门外就传来了御林军士兵的声音。
堂兄李世民微微一怔。“快传他进来!”
殿门打开,李孝恭领着杜文和慕容淳笑容满面地大步走了进来。
李孝恭右手提着慕容淳交给他的精盐和钾肥,还没走到李世民跟前,便按捺不住兴奋大声说道:“皇上,天佑大唐,天大的好事呀!”
长孙无忌、房玄龄、魏征等人一愣,这么快就应验了
还真有天大的好事。
第558章 觐见,质疑,解释
因未知原因,今天搜狗突然无法搜索到本站,请各位书友牢记本站域名找到回家的路!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盛唐之帝国崛起 ”查找最新章节!
李世民心潮涌动,脸上浮现出喜不自胜的悸动。
皇兄说是天大的好事,早已把他的心撩拨得痒痒的。
李世民瞟了一眼李孝恭手中不起眼的包裹,欣喜道:“皇兄快坐,是什么天大的好事,快给朕仔细说说。”
他甚至下意识地忽略了李孝恭还带了两个陌生的人进来了。
慕容淳和杜文没有得到李世民的同意,自然也不好就坐,只好静静地站在了一旁。
不过长孙无忌等人却是认识杜文的。乘风商行的掌柜,杜乘风的大哥,杜文在这些朝廷重臣的眼中,也算是长安城的名人了。
他们虽然好奇李孝恭怎么突然带杜文进宫,但是出于礼貌,还是纷纷微笑着向杜文打着招呼。
李孝恭喘了口气,稍稍平复了一下激动的心情,大声说道:“皇上,微臣先给你介绍两个人,臣所说的天大的好事就与眼前的两人有关。”
随即李孝恭又站起身来走到杜文的身旁,介绍道:“皇上,这位是杜郡公的大哥杜文,也是乘风商行的掌柜,皇上想必应该听说过。”
“杜掌柜身边的这一位是来自西域的商人,名叫慕容淳。他现在也是乘风商行的合作伙伴。”
哦!杜乘风的大哥李世民闻言面色变了变。
早就听百骑司的人说杜乘风在长安还有一位大哥,今日一见,果然是年轻有为!
李孝恭介绍之后,杜文便拱手对着李世民道:“参见皇上!”
慕容淳也施了一礼道:“参见大唐皇上!”
“两位快请坐!”李世民语气十分友好的说道。
同时心里对皇兄口中所说的天大好事越发的好奇起来。
两人就坐以后,李孝恭这才兴奋地打开桌上的包裹,大声说道:“皇上,这就是微臣所说的天大的好事。”
“这是何物”李世民问道。
李孝恭从容地介绍道:“皇上,这里面一种是精盐,比我们大唐品质高出几倍的精盐。”
“还有一种据这位慕容先生说是可以提高任何农作物一半产量的肥料。”
说完便把精盐和钾肥拆开,指了指,道:“皇上请看!”
话风说完,大殿内的几位心腹大臣包括李世民全都惊讶万分地从座位上站了起来。
精盐他们都了解过,即便品质好一些,暂时还不足以引起他们的兴趣。
重点是李孝恭说的可以提高天下所有农作物一半产量的肥料。
他们都听得非常清楚,这个肥料可是针对所有农作物。
如果此物的效果真有这么神奇,那大唐的粮食产量未来不是可以再上一个档次。
杜乘风提供的高产水稻和红薯的产量已经让他们欣喜不已了,如果再配合这种肥料,大唐以后还会缺粮食吗
长孙无忌一众大臣更是迫不及待地冲到李孝恭的身前,各自捧起一些钾肥仔细观察起来。
这些钾肥呈乳白色,如同米粒一般大小,一众大臣观察之后,都十分确定,他们从没有见过这样的肥料。
要知道这个时代的肥料还十分单一,百姓们种地收成几乎都是全凭天意。
雨水好收成就高一些,碰上干旱收成就是惨不忍睹。
像这种可以大幅度提高产量的肥料他们可以说是闻所未闻。
不过,观察过后,一众大臣也都纷纷冷静了下来。
魏征首先提出了质疑:“这位慕容先生,在下很想知道,你如何证明这种所谓的肥料可以提高一半的农作物产量呢”
魏征这么一说,长孙无忌等人也都纷纷反应过来,全都带着困惑的眼神看向慕容淳。
这关系到天下百姓粮食产量的大事,他们自然不可能就凭慕容淳的一面之辞就轻易相信。
不同于杜乘风提供的高产水稻和红薯,那个产量都是他们亲眼所见,这个所谓的肥料究竟能不能提高产量,效果还有待证实。
李世民心中同样也有这样的疑问。“是呀,慕容先生,不知可否证明一下。”
这个……这怎么证明呀!
慕容淳顿时愣住了,一时也犯起难来,不知道该如何开口。
这可真是给他出了一个大大的难题。
因为所谓提高产量的说法也只是杜乘风亲口告诉他们的,想要证明除非等几个月以后,农作物收割之后称重之后才能知道。
格尔木城的百姓之所以愿意购买并且相信这种肥料可以提高产量,完全是出于对刺史府的信任。
而眼下还远不到施肥过后农作物成熟的时候。
见慕容淳神情纠结,沉默不语,李世民和一众大臣脸色有些不好看了。
就连李孝恭也开始有些后悔,后悔自己太好大喜功了。
这时杜文突然灵机一动,镇定地说道:“皇上,各位大人,小弟几个月前离开长安的事情相信大家都知道吧。”
“这个和杜郡公离开长安有何关系”长孙无忌皱眉不解道。
杜文淡然道:“几个月前,小弟正是得知西域有这样的奇物,所以才匆匆放弃与公主的订亲仪式,马不停蹄地前往西域进行求证。”
“如同各位大人所想的一样,小弟起初也并不相信这种肥料可以达到如此惊人的效果。不过经过小弟亲自在多种农作物上试验之后,已经证实这种钾肥对所有农作物都有提高产量的效果。”
“为了早日能让我大唐的百姓不再忍受饥饿的困扰,小弟特意给我传信告知了试验的结果。并且让这位慕容先生带着一部分的钾肥前往长安,将此物呈现给皇上。”
原来如此!听杜文这么一解释,一众大臣顿时释然了,心里也信了**分。
“既然此物经过杜郡公亲自试种证实了,效果定然是真的了。慕容先生,是魏某唐突了。”魏征拱了拱手,眼中流露着一丝歉意。
他虽然跟杜乘风打交道不多,但是杜乘风为大唐所做的一切,大家都看在眼里。
论对大唐的功劳贡献,他们在座的所有大臣加在一起也无法与杜乘风相提并论。
尽管杜乘风极少上朝,可是所做所为却是一心为了天下百姓。
如今更是为了让大唐百姓能够尽快温饱的日子,竟然不惜孤身一人远赴西域亲自求证。
如此高风亮节的珍贵情操,让魏征打心里敬佩。
今天坐火车返工,请假一天
因未知原因,今天搜狗突然无法搜索到本站,请各位书友牢记本站域名找到回家的路!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盛唐之帝国崛起 ”查找最新章节!
今天坐火车返工,请假一天,还请各位书友谅解
第559章 合作,惊喜,大气的李世民
因未知原因,今天搜狗突然无法搜索到本站,请各位书友牢记本站域名找到回家的路!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盛唐之帝国崛起 ”查找最新章节!
打消了众人的疑惑,杜文心里暗暗松了一口气。
说到底,这些话都是他临时瞎骗的。
钾肥究竟能不能提高产量,他心里也没底,他只是出于对小弟无条件的信任。
既然小弟派手下的官员来大唐,那想必是已经有了绝对的把握。
至于魏征他们会如何脑补他就管不了。
刚才还有些失望的李世民此时更是龙颜大悦。
原本他的心里对杜乘风一声不响就离开长安几个月的行为还有些不满。
经过杜文这么一解释,杜乘风在李世民心中的形象顿时无限拔高。
大唐能有杜乘风这样的人才,何其幸也!
这是李世民此刻内心真实的想法。
慕容淳经杜文这么一提醒,也反应了过来。
他定了定神,淡定地对着李世民说道:“大唐皇上,虽然钾肥在施肥过后,需要几个月才能看得到产量提高的结果,但是也并不是说短时间内看不到效果。”
“各位只要取适量的钾肥洒在小麦的根部,浇点水,只需五到七天,就可以看到小麦会有明显的改变。”
“比如说小麦的长势会比平时快上许多,麦苗也会比没有施肥之前更为粗壮结实一些。其他的农作物也是一样,只要施了这个钾肥,短则五天,长则七到十天,都会有非常明显的改变。”
慕容淳这样一说,众人的心就更加踏实了。
因为种过小麦的百姓都知道,小麦是否可以高产,跟麦苗前期长得是否粗壮结实有很大关系。
停了一会,李世民问道:“慕容先生,如果大唐购买你们的这个精盐和钾肥,价格如何,每月又能提供多少精盐和钾肥呢这个钾肥每亩土地又需要多少斤才能达到提高一半产量的要求呢”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