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迹在武侠世界的道士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中原五百
这些人闭关都是十数年以上,难得一见,若是登门求访,若不说明实情也很难见到。
加上刚才李志常一掌拍在他胸口,引来体内魔án涅槃真诀的真元,居然毫发无损,更让赤脚僧笃定李志常的厉害处。
李志常轻声笑道:“我这一生见过无数人物,什么稀奇古怪的事情也曾遇到,却没有见过,有人一心来求死的,不过你内外功均臻至绝顶,即使我一剑超度了你,若不把你碎尸万段,只怕迟早日久成精,成为练尸,解决不了根本。”
赤脚僧心中微凛,暗道:他说得也对,看来我这一死也解决不了根本。
他并不怕死,对于他这种佛门中人而言,死不过是另外一个起点而已。
但是若是死亡,依旧解决不了问题,那就是无谓之举。
赤脚僧坦然道:“那就把我碎尸万段罢。”
这话坦坦荡荡,不杂丝毫掩饰。
佛家有大乘小乘之分,小乘渡己,大乘渡己渡人。
他这番心思足有大乘佛法之精义。
在这人间道中,佛门讲究自身超脱的时代,已经分属罕见。
当今大才子便曾在皇觉寺写到:
天下丛林饭似山,钵盂到处任君餐。
黄金白玉非为贵,惟是袈裟披最贪。
生民三百六十日,不及僧家半日钱
来讽刺如今世道,佛门中人只管利己,少有超度众生的举措。
李志常向来不怎么待见佛门,不过赤脚僧确实值得令他惊讶。
虽然道家求长生快活,更有甚者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但是如赤脚僧这样的人,亦是让人敬佩的。
李志常道:“你这一身修为得来不易,如果轻易散在天地间,让人惋惜,你若愿意,你这一身修为我替你收了,再送你入轮回,他日我来渡你,给你个再次成道的机会。”
那灵隐寺虽然不是佛门六宗那般庞然大物,但是接引一个本寺高僧却也不难,李志常所言当然不是让赤脚僧轮回后,能够忆起前生那般简单。未完待续
ps:感谢书友150620135437009鼠号哎呦呦燕寻常迷蒙的水相的打赏,今天周一了,求下推荐票
( 浪迹在武侠世界的道士 p:///1/1612/ )
第七十五章修缘
李志常给的是成道的允诺。
自然天道不可假他人而成,可谓得术易,得道难。
赤脚僧即使轮回一世,能够成道的机会,依旧渺茫。
要知道无论是佛门的阿罗汉、菩萨还是道门的元神真人,看起来天下都有不少,其实百十年,在这芸芸众生,都未必能出两三个。
只因为一旦练就元神,便不易陨落。
通常一门能有**个元神地仙,便可以称得上大派了,似道门九大派加起来,也不会超过一百五十个元神真人。
这还是加上那些千年前就入道的老不死,才能凑够这些数目。似徐鸿儒偷学了正邪两道数十家的法术,除却龙虎山之外,其他派都不见得有比他更厉害的人物,但也足以在修行界立足。
徐鸿儒元神没有练就纯阳,都可以为一方教主,可见元神修为是如何的罕见。
似李志常这短短时间,遇到多位元神高手,其实已经算是极为频繁了。
这也是他修为到了,接触的层次不同。
元神高人,要么隐居名山大川,要么游戏红尘,平常人见到都未必认得出来。
似徐鸿儒那样当一方教主,另有野心的少之又少。
毕竟红尘富贵,在这些人眼中,大都跟过家家没有什么区别。
只是有的人另类,会感兴趣,又或者因为修炼功法的缘故。别有所图。
佛道两家在元神和罗汉之前都是规矩众多,但是成就元神、罗汉、菩萨之后,那些规矩便不再合适。
毕竟未证元神之辈。都没能脱开生死轮回,只是红尘中人。
元神高人固然会和后辈子弟交流,但是夏虫不可语冰,所以元神高人有些作为,在这些人眼中,就看不明白,或者以为游戏红尘、任性自然才是证得元神大道的根本。
其实每一个人成道的路径都是不同的。就好比普通人想成为富翁,只看到了富人鲜衣怒马。以为只有出手阔绰,才能成为富人。
岂不知这只是成了富人之后,才会做的事情。
在那些人成功之前,亦是千辛万苦。筚路蓝缕。
而且每个人的道路,都不能复制,需要根据自身,坚定目标,坚定心性,方才有可能成功。
因此虽然玄门正宗的功法直指长生,但是若依样画葫芦,照样是镜中花,水中月。看得见摸不着。
而李志常一句‘能给你个成道的机会’,才显得弥足可贵。
毕竟同门能够渡你回本寺,却不可能指引你成道。
天道固然不可假他人而成。但有一个脱出轮回,已经长生的人,悉心指引,虽然未必能给你找到正确的成道之路,却能恰时提醒你是否走错了。
故而练气士有‘法侣财地’,这道侣便是除了相互挟持之外。还可以适时提醒。
如果赤脚僧当初有李志常指点,至少不会沦落到今天这个结局。
李志常这个机会也不是白给。而是他看上了和尚这一身淳厚的功力,正可以用来磨练他的肉身。
本以为他肉身还需多年,才能大成,但是若能以和尚这魔凰涅槃真诀的真元,来刺激他的肉身,便可以将他肉身在极短时间里面,练到圆满。
只因为这魔凰涅槃真诀也是虚空宇宙中,都算上乘的炼体法门。
李志常将这些跟赤脚僧说明白,赤脚僧也洒然答应。
和尚本来是来找李志常求死的,最后反而把一身魔凰真诀的修为,尽数给李志常凝练成一颗舍利子,可以说这出乎他意料,却也没有让他一身修为浪费。
李志常也能提前将自己肉身,通过这舍利子中的魔凰真元,重回巅峰。
其实修行之路本来是稳扎稳打为妙,只不过李志常隐然觉得这人间道绝非那么简单,好似有一场劫数,逐渐把天地间的练气士都包裹进去。
这种感应模模糊糊,却不能小看。
自他获得大圣国师王留下的画卷开始,冥冥中,他仿佛就走上了一条无形之手操纵的路。
比如说,他杀了僧王法明的弟子,却得了那枚铜钱,然后靠这枚铜钱,得了那不知来历,却极为可怕,化作拂尘的玉如意。
又在路上遇到了找他求死的赤脚僧,虽然大都是巧合,可是冥冥中,却有一种必然。
或者说,他不知不觉已经入了一个局,或者一场涉及妖魔、神圣仙佛的天地大劫,已经拉开了序幕。
毕竟证就元神的练气士,已经脱出轮回,吸纳灵气,却又不返归天地,对于人间道这片天地自然是掠夺者。
天道之下,除却天劫之外,自然还有人劫,来清理这些长生之辈。
庄子说圣人不死,大盗不止。
其实说的就是这个现象。
练气士证得长生之后,对天地只有索取,没有奉献,除非成就金仙,自开小天地,能够扎根虚空宇宙,汲取力量,无须借助天地元气,方才能避开这种清洗。
这也是金仙无灾无劫的缘故之一。
因为没有再从天地索取什么,两者就没有因果,自然无须避开这场清理。
李志常便可能是恰逢其会,刚好遇到了这场天地大劫。
解决的办法当然不止一条,要么增强实力,要么到虚空中,去到其他世界,避开这劫难。
只是逃避终究不是解决根本的办法,何况劫难也是机遇。
当然这一切都可能是李志常的猜测,但是如果从这个观点来看,有些事情就能够解释了。
何况这世道看似承平,却更像是暴风雨前的宁静。
也是李志常在这方天地扎根,立下道统的契机。
所以他情愿急功近利一点,也要先让自己内外功先圆满,才有以不变应万变的本钱。
李志常带着小武继续往普陀山而去,这天便到了一条岔路口。
小武道:“老爷我们走哪一条路?”
李志常道:“走右边。”
他们走入了右边的道路,不多时就看到一对夫妇,那妇人肚子挺着,显然是个孕妇。
李志常轻轻一笑,挥出一道淡不可察的白光,到了孕妇体内。
然后那孕妇就生了。
婴儿出生后,李志常到了近前,那婴儿居然不哭不闹,对着他咯咯直笑。
婴儿的父亲,见到李志常自有一番仙风道骨,心中一动,拱手道:“在下是永宁村李茂春,先生似乎跟小儿有缘分,能否替他取个名字?”
这话他张口即来,却没有觉得请一个陌生的路人替自己刚出生的孩子取名有什么不对。
李志常若有深意地笑道:“那就叫李修缘如何。”(未完待续)
( 浪迹在武侠世界的道士 p:///1/1612/ )
第七十六章有仙则灵
李茂春世居这附近的永宁村,算起来也是官宦人家之后,家境富裕。今天陪着妻子出来散步,没想到居然这就生了。
还遇到个仙风道骨的人物,替儿子取了这样的名字。
他迷迷糊糊又问道:“修缘是什么意思。”
李志常哈哈大笑道:“忘却前生,不求来生,缘法只在今生修得,故名修缘。十二年后,还有见面的机会。”
说罢,李志常大袖一拂,一道清风拂过,李茂春和妻儿眨眼就会居然回到了数里之外的家中。
而那仙风道骨的年轻人,和他身边的小厮,早就不见了。
李茂春看着妻子怀中的儿子,不哭不闹,露出安详地笑容,心中想到此子来历恐不寻常,不知是福是祸。
那人说十二年后,还会相见,李茂春不禁有些担心和好奇。
他这些心思,李志常自然不会去管。两人立在一座山头之上,小武又感受了一番道家飞行绝迹的剑仙手段,心中想到不知自己何时才能做到这样。
到时‘绝云气,负青天’当是何等快活。
李志常负手而立,看着底下万家炊烟,南方比之西北,人烟更加稠密。
红尘万丈,气机纷杂,才演绎得许多悲欢离合,又有那些仗剑高歌,足为可道。
前面不远处便是一座山,一座奇山。
有何奇处?
此山前峰後屏。左环右抱,形似凤翔。
浙州书院之多,乃是天下之冠。
而前面这座山。便叫凤凰山。
上面有一座凤山书院,闻名遐迩,仅在四大书院的名头之下,里面有不少大学者在其中讲学。
常人只能看到这凤山形如凤凰,而在李志常望气术下,又是另外一番光景。那书院中,有文气溢出。缥缥缈缈,色彩缤纷。灿烂如锦锈。有股文气,所发出的光芒直冲云霄,足以与日月争辉。稍稍次之的数十股文气,光芒也有几丈高。或者几尺高,依次递减。最次的文气也有一点微弱的光,胜过萤烛之火。
以最强的那股文气,恐怕一般的元神高人都不敢在其上空飞过,不然铁定会被冲下云霄。
文气也是天地气的一种,不同于神力受制于天庭,受制于阴司,那文气浩浩汤汤,自有一番神妙。
正所谓‘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于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
这文气在儒家又称之为浩然之气。
养生延年还在其次。最重要的是这一口浩然之气,足以万法辟易。
在对邪祟的克制上,犹自胜过道家的纯阳元神。
当然儒家追求的也不是除魔卫道。而是讲究‘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又或者说‘立功立德立言’之三不朽。
儒家修行,跟道佛别有不同。
道佛两家虽然法门各自不同。最终都是要求长生的。
儒家修行的却是不朽之道。
这‘道’便是道佛两家所谓的‘性’。
以其性灵之光,不朽不灭。光照万世,为毕生追求。
“公子这山除了长得像只鸡之外,没什么出奇处,有什么好游玩的?”一声娇脆的声音凭空在这山头响起,说的自然也不是李志常他们所登上的小山坡,而是前面的凤凰山。
小武暗自发笑:这山说长得像鸡,确实更恰当一点。
不过自来附庸风雅的人多,若以小姑娘的天真烂漫之词,恐怕就不免大煞风景。
李志常和小武回头,只见到一个男子带着婢女也到了这坡顶。那人披头散发,磊落不羁,身穿秋香夹软纱青袍,脚穿玄色浅面靴头鞋,白绫袜上,罩着水绿绉纱夹袄。
只是眉眼两旁,皱纹略多,显示出其年纪当是不小了。
但其神态风雅,容貌清俊,李志常生平所见人物,亦少有人及得上。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