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迹在武侠世界的道士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中原五百
周宏文洒然一笑道“文台贤弟以为我初来乍到好糊弄么,谁不知道咱们县尊那事。”
凌生也是付之一笑。
原来这县尊虽然为人不算太坏。却有龙阳之好,徐夫人跟他成亲多年,听说至今一无所出。
此事本县上下,少有人不知道。
而那县令也不引以为耻,自诩大名士风流,放诞不羁。出入公然携带娈童。
周宏文对于县令这个爱好,可以说敬谢不敏。
他长得端正,自小没吃过苦,县令召他做幕僚,不定也藏了这个心思。
当然县令这个特殊爱好,也是他来之后才知晓的,现在是木已成舟。只能稳着了,心里到底有些怨气,故而拿此说笑,同时也以调笑县尊为由,给其他人一个态度。他和县尊可不亲近,没那种关系。
周宏文整理好形容,便跟着小婢而去,到了后院大堂。
徐夫人不过二十许人。人妻少妇,虽然打扮素丽。却不掩本色。
只是眉宇之间,那份忧愁,谁都能看出来。
周宏文虽然知道县令的毛病,此刻见到徐夫人的颜色。亦不禁为之打抱不平。
只是这是别人的家事,他也不能干预。周宏文如常行礼。
徐夫人见到周宏文,便轻声细语道“周先生请坐。”
周宏文落座之后,对着徐夫人道“不知夫人找我来何事?”
徐夫人听到周宏文的话之后,不禁脸泛起一丝晕红,声音有些柔弱道“我想朝拜碧霞元君,但是路途遥远,一直未能成行,听说先生文墨不错,想请先生写一篇祭文,我派一个仆人送去泰山,烧给娘娘,就算了了心愿。”
周宏文心下了然,那碧霞元君又有道教神灵送子观音的名头,信仰极为广泛,徐夫人想朝拜碧霞元君,求她垂怜送下一子,了一了心愿。
见得徐夫人娇颜弱语,他怎么能够拒绝,可以说是义愤填膺,对县令那个特殊爱好,愈发的看不惯。
他也是性情中人,不然当初就不会在清水县得罪了黄典史。
不过这急公好义的性情,也让他交下了李志常这样的朋友,得失难说。
周宏文几乎要一拍胸脯,好在按捺住了,回道“夫人有命,在下岂敢推辞,一定尽心尽力写好这篇祭文,了夫人的心愿。”
徐夫人听到‘了心愿’更不免脸上一红,柔声道“那就麻烦先生了。”
周宏文跟李志常相交多年,受到李志常的影响,还是有些学问,县令召他当幕僚,也不仅仅是因为周宏文长相缘故。
有大儒曾为后辈作序,写到物不得其平则鸣。
周宏文为徐夫人打抱不平,文章便就气势颇足。
还用上了骈体文形式,从徐夫人生平说起,只是他激荡之下,用词并不检,其中有句话说“栽彭川满县之花,偏怜断袖;置夹谷弥山之草,惟爱余桃。”
断袖自然指的是男宠,余桃也是一个典故。两句话的意思都是暗讽县令的龙阳癖好。
这一类的句子不在少数,周宏文几乎文不加,一气呵成,可称得上生平巅峰之作。
若是有望气之人,看他这篇文章,也算有些文思之气了,虽然称不上灿烂如锦绣的锦绣文章,也是这彭川县内尖水准。
周宏文自然得意,先拿去给凌生看。
凌生是蜀中本地人士,风俗之下,还是比较敬畏神权,他沉吟道“周兄文采斐然,只是有一还需要商榷。”
周宏文写出这么高水平的文字,自然不想被打击,有些怫然不悦道“那就请文台兄斧正一二?”
凌生看他神色,便知道周生的心意有些不快,不过还是劝诫道“周兄文中有些话,太过露骨,神灵看到可能不会喜欢,还是修改一下。”
周宏文觉得他文中最精彩的就是那些露骨香~艳描写用来讽刺县令的话,如果改了,就味同嚼蜡。
他淡淡道“文台兄多虑了。”
倒不是他不怕神灵报复,一来心中激荡,二来认为自己有李志常这陆地神仙般的朋友,就算神灵怪罪下来。可他们无所不知,也会不看僧面看佛面,不会太过为难才是。
这也是他不知实情,对修行界的事物一无所知,总当天下神仙是一家。
而且无所不知,那是道德天尊、阿弥佗佛或许才有的境界。即使释迦牟尼遍观天地,三界内外,俱在法眼之中,也有些看不到的盲。
周宏文不听凌生劝告,将这篇文章交给徐夫人。
徐夫人自己没什么学问,只是觉得这文章念起来朗朗上口,娘娘必定欢喜。说不定高兴之下就降下麟儿。
她把祭文交给仆人,带到了泰山碧霞元君祠。
道家之彼岸天界,佛门之西天灵山,皆是几位自开天辟地诞生的存在,开辟出跳出时间长河。躲避命运拘束的玄妙世界。
所以有天上一日,地上一年的说法。
这并非是因为天上过去一日,地上过去一年。
而是不能以凡人的眼光,来衡量天界的时光流逝。
天界也不是在天上。确切的来说,只有到了一定根行的人。才能感受到的一处玄妙世界。
若在其余诸天万界,皆受因果缠绕,故而依旧受命运摆布,即使长生不死。也说不准哪天人在家中做,祸从天上来。
天界却是一个独特的地方,能够在命运长河之下,成为一处盲区,或者成为命运长河、无边苦海中所谓的沙洲。
接引有资格的人,上来避一避。
只是若是哪日发起大水,霎时间就能把这沙洲淹没,了无痕迹。
除却阿弥佗佛、道德天尊那几位人物,即使强如佛陀,亦不敢号称,能够避免此灾厄。
到底这天界给了那些跳出生死轮回的修士喘息的地方,在那命运长河发大水也就是无量量劫到来之前,依旧能够安享清净自在。
而这天界之中,虽然清净自在,但广大无边,堪比浩淼宇宙。
凡人到此,自不消说,若是没这福分,没人接引,只能融入这天界流转的道韵之中,迷失自我,化为虚无。
一般的天仙、地仙虽说没有这危险,可是天界广大无边,找不到门路,便跟一艘宇宙飞船迷失在茫茫虚空中没什么区别。
虽然有些道门高人著作,天界‘有长年之光景﹐日月不夜之山川。宝盖层台﹐四时明媚。金壶盛不死之酒﹐琉璃藏延寿之丹﹐桃树花芳﹐千年一谢﹐英珍结﹐万载圆成。’
看起来无限美好,实际上他也没有说错。
但是这种地方虽然是天界,却也是由大乘菩萨、金仙甚至某些强横神灵开辟的洞天、道场。
你若不是这些大神通者的门人后辈,只是一介散仙,即使寻到这些地方,也只能过门而不入。
故而金仙才有资格留下道统的说法,不然你留下修行法门,等后辈飞升天界,却连个落脚之处都没有,只能喟叹天河,伴着茫茫虚无,最后无奈下去投靠天庭,做些天庭皂隶之徒,哪里还有半分半分神仙逍遥自在的风采气度。
而且入了天庭,就得受天条限制,有义务责任。
若不是位高权重,还不如当个地仙舒心。
天界避开了命运长河,没有因果纠纷,有好处,更有坏处,那就是此界修行无用。
至于其中缘故,便涉及更深层次的隐秘。
所以才有大菩萨、金仙级数以上的大神通者,寻觅他‘我’,或感悟不同修行,或归于一身,磨砺自身,继续进步,紧追道德天尊、阿弥佗佛几位至高存在的脚步。
这天界之中山头无数,可是五岳巍峨,到底不输蓬莱昆仑多少。
其中东岳泰山,更是当初青帝以大~法力开辟,这泰山宏伟,投影无数世界,即使人间道的泰山亦是天界泰山的小小镜像而已。
世人所谓东岳大帝,其实便是青帝一道化身之一。
这秘事,即使人间道亦只有最古老的几家道门知晓,留下寥寥十几字的记载。
而此刻李志常手上就拿着一本古老道书《洞渊集》,上面一段文字太昊为青帝,治东岱,主万物发生。
他既然练了太乙真诀,就不免要搞清楚青帝的一些事情,来做出一些推测。
青帝既然可能是东岳大帝,而东岳大帝据说跟阴曹地府也大有干系,其中有些事情实在耐人寻味。
当然李志常也不可能知道天界泰山本体的状况。
自从青帝消失之后,泰山就由青帝的女儿碧霞元君掌管。
碧霞元君乃是青帝嫡女,出身高贵,天生神灵,信仰广泛,几乎和佛门四大菩萨之一的观自在比肩而论。
两者都是女身,几乎可以说是女身大神通者中,排在前列的人物,除了那几位开天辟地存在的娘娘之外,就没人能压住这二位。
碧霞元君和慈航道人俱是天皇年间就出名的角色,两人在大道之途亦有争端,不必细表。
碧霞元君“庇佑众生,灵应九州”,“统摄岳府神兵,照察人间善恶”,是道门封神之后,影响最大的女神之一。
法力滔天,幽不可测,天界也少有人敢惹。
可是少有人知道她做的这些,只是为了等父亲青帝归来而已。
泰山之西,就是碧霞元君的行宫,碧霞元君坐在床之中,头上庆,清气腾空,浊气下沉,现出日月星辰、山脉河流。
她的面容在其中若隐若现,依稀和石清水有九成相似,仙气雾之下,亦掩盖不住其清绝丽影。
此时徐夫人那仆人在人间道碧霞元君祠开始焚烧祭文。
那祭文有文气在内,一被燃,其中文气就被庙中神像感应,袅袅往神像而去,顺着无形通道,直达上苍。
碧霞元君露出一抹浅浅的笑意,看来又是哪位才子,写出了好文章来赞美她。
读书人的文气对她也有裨益,比信仰之力还要纯粹,虽然这文气比起她汪洋般的修为不过一滴水,到底有所增益,她兴致不错,便来看看文章里面写的什么。
那文气飘到她面前,然后仿佛立体投影,露出一个个文字,碧霞元君扫了一眼,便心中不快。
如她这般修为自是不会妄动无名之火,但这人言词不堪,就该有果报。
碧霞元君心念一动,就知来龙去脉,若说周宏文有什么恶行,到也不见得,但是轻薄神灵,便应有此报。
不然世人皆以为神灵可以随意轻视,信仰何存?
即使以佛陀的慈悲,亦有谤佛之罪。
此非心胸狭隘,而是关系神佛的颜面。
他们这些人个个长生久视,难以陨落,即使有什么劫难,多也是闲的无事,挣那份颜面而已。
要怪就怪周宏文这篇文章写出了风采,有了文气,给她知晓了。
她心中感应,知晓在那放逐之地人间道,某些因果报应神通尚能施展。
当夜周宏文就得了急病死去,那烧祭文的仆人同时死在路上,徐夫人却在县令回来之后,不久就怀~孕。
可是最后却死于难产,这是碧霞元君怜悯她的缘故,让她了结心愿。(未完待续。)
.
浪迹在武侠世界的道士 第三章名传天下
.
周宏文死后,却魂魄不散,其实还跟当初李志常救他出天牢那次大有干系。.
使得他魂魄凝实,远远胜过常人。
而且那次之后,其实足以让他身体康健,享得高寿,这次开罪了碧霞元君,才落得如此下场。
如今阴阳两隔,人鬼殊途,他要回家,也是不可能,本县城隍还缺一个文判。本来对他早有属意,没想到周宏文受了碧霞元君的果报,城隍微末之身,哪敢开罪碧霞元君这大人物。
只得暂时收留了他,告知前因后果。
周宏文受果报而死,时辰未到,更无可能入阴曹地府,即使阴间知道,那判官在不知道碧霞元君的意思之前,也不敢派出黑白无常来收人。
所以周宏文目下处境很是尴尬,再这样下去,只得做孤魂野鬼。
更何况他儿子还小,后妻正是青春年华,多半是不会守寡,将来他那可怜的孩子,下场还不知道有多惨。
他思前想后,唯有去找李志常,方能摆脱困境。
只是这天地茫茫,他也不知道李志常在何处。
舍下面皮去问城隍,城隍见他着实可怜,替他卜了一卦,利在西北。
周宏文万般无奈之下,就往西北飘去。
他飘飘荡荡,随风而至,径直到了五台山。
那山中,仙气缥缈,龙腾虎踞,最高的峰,仿佛插进了白云里。
一座巍峨道宫,若隐若现。
静室之中,李志常正在闭关。
他境界高明,故而破了三灾,练成太乙真诀,皆是一蹴而就。内里却还欠缺打磨,此乃水磨工夫,没有省下的可能。
只见他元神鼓荡。魂力散布全身,道意流转。
若有人看见他。就会觉得看见了高渺的星空,厚重的黄土,悠长无限,浑浑渺渺。
突然之间,李志常睁开双眼,神光内敛,收起自身气势,便听到小武在外面求见。
李志常走出门去。小武禀报道:“老爷,你那故人周先生在外面飘飘荡荡,随风而动,你还是出去看一看。”
李志常心下了然,小武看在他面子上,没说周宏文变成了死鬼。
那纯阳道宫,等闲进不得,周宏文一介魂魄,自然被阻止到门外。
李志常看着周宏文叹了一口气道:“周兄要是跟我披发入山,何至于有今日。”
周宏文十分惭愧。说道:“事已至此,不可回转,我开罪了天神。李兄亦不要为我费心,只是小儿元亮尚且年幼,还请李兄看在他身世可怜,我家就这点骨血以及昔日的情分上,莫让他夭折了。”
说完之后,周宏文魂体逸散,化成星星点点,那风一吹,就要将他魂力带走。消散山中。
李志常想要伸手,最后又止住了。周宏文已魂飞魄散的代价,便是不让他为难。
他已经从城隍那知道碧霞元君到底是何等样厉害的神灵。若是为了他,让李志常和神灵结仇,岂非连累了朋友。
同时他这一死,前后便也干干净净,到此为止。
他和李志常相交一场,或许李志常看在昔日情分上能让他死而复生,可是那碧霞元君若是发现岂能善罢甘休。万一李志常也抵不住碧霞元君,最后又有谁能来庇护小儿。
索性自绝,把最后仅剩下的情面留给他的儿子。
李志常知他心意,本来能阻止,还是放弃了。
此乃天数,周宏文一死,却是造就了周元亮。
这是周家十代人积累下的福分,注定要出一位大放光彩的人物,便要应在周宏文的幼子周元亮身上了。
小武见得李志常默然无语,站了许久,只好跟着站。忽然李志常说道:“小武,你是不觉得老爷有通天彻地的手段,却没有出手,是否太无情了。”
小武满头大汗,心想老爷喜怒无常,这一个回答不好,又让我去后山的竹林砍柴怎么办。他急中生智道:“老爷外面风大,咱们还是先进去。”
李志常一笑,看着山中云雾变幻,幽幽道:“这场风波,注定不平静,走吧。”
见李志常撇开这话题,小武也是暗自侥幸。
李志常自从一剑威压五台山,伐山破庙之后,威势浓重。
崂山上清宫大长老洛秋白亦同李志常远隔千里,过了一剑,平分秋色。
洛秋白可是有道家第一神剑之称,一人独力战败钱塘君和白月妖圣,稳坐道家第一人。
当时那千里斗剑,虽然只是一招,却也让李志常稳坐天下绝道:“这是我故人之后,不久后将会来寻我,这一路千山万水,他得一一走过,你暗中保护他一下,别让他出了意外。”
秦梦瑶道:“好哩,祖师的话,梦瑶岂敢不听。”
李志常正色道:“你可不要粗心,将来他将会集成我的儒学,并将之发扬光大。”
秦梦瑶道:“难道祖师还要收他做徒弟”
李志常道:“这倒不会,我要是收了他做弟子,只怕将来不好和中古诸子碰面。”
在蜀中益都郊外,某处小院之中,一个眉宇有些清秀的少年,相貌有当年周宏文的几分影子,将劈好的柴,堆放好之后,然后入了堂屋,一个荆钗布裙,徐娘半老,风韵犹存的美貌妇人正在做针线。
她看见少年进来后,说道:“说yue儿,你柴劈好了”
少年道:“劈好了,母亲我有一件事想请教你。”
美妇道:“说吧,只要别要钱就行。”
少年目光盯着美妇,十分坦然,美妇先有些不在意,这时才吃了一惊,心中想到这孩子也大了。
她道:“有什么快说吧。”
少年道:“母亲,我不是你和父亲的孩子对吧。”
美妇就是周宏文的后妻王氏,当初周宏文暴病而亡,她青春年少,自不可能从一而终,只是带着周宏文的儿子,改嫁十分困难,几次想要将这孩子扔掉,却莫名其妙回到她身边。
这怪事发生了几次,加上听闻丈夫死的传闻,心中畏惧,就不敢丢下他,最后带着一个儿子,无奈下改嫁给附近的一个普通人朱文瀚。
对方膝下无子,倒也把周元亮视如己出,还隐瞒了周元亮的身世,改名朱说yue。
只是改名朱说的周元亮在两年前,也就是十岁那年,王氏又生了个儿子,所以朱说的地位在朱文瀚和王氏眼中就尴尬起来,本来在私塾上学,颇得先生赞赏,却被迫辍学,名义上是为了减轻家里负担,照顾弟弟,而待遇也直转急下。未完待续。
...
.
浪迹在武侠世界的道士 周一求下推荐票啦
.
ds_d_x();
ds_d2_x();
因为马上要考研了,所以更新很慢,大家见谅下,同时求下推荐票啦(未完待续。)
.
浪迹在武侠世界的道士 周一求下推荐票啦
.
因为马上要考研了,所以更新很慢,大家见谅下,同时求下推荐票啦未完待续。
.
浪迹在武侠世界的道士 第四章不教双眼识玄都
.
少年读书自立,颇有颜回居陋巷,一箪食一瓢饮,人不堪其忧,回不改其乐的气节。★傻★逼★小★说,www.shabixiaoshuo.com”
因此为家务操劳,缩衣节食,劳其筋骨,饿其体肤,亦没有自怨自艾。
只是自半月前,他天天晚上都梦到一个情景,好似有一座山,山很高,团团云雾缭绕,其间有一个高台,明月如水,披洒在道人身上,幽远飘渺。
他就坐在道人底下,那道人化出一面水镜,上面居然有一家子其乐融融的情景,其中一个美貌少妇和一个儒雅男子,带着一个幼儿,过得极为幸福。
直到后来,那男子有一天得了暴病,很快就逝去。
妇人最后亦改嫁他人。
种种场景,如露亦如电,变换极快,到后来幼儿渐渐长大,分明就成了他自己的模样。
偶尔一梦还算不了什么,连续半月皆是如此,少年不得不心生疑惑。
对应种种,加上近日在邻里间旁敲侧击,心中有了猜疑。
只是他性情沉稳,没有表露。
今日如往常一样,做完手上的活计,才从从容容入堂询问母亲。
3,
他之前毫无异样,突然发问,王氏自然掩饰不住,眉宇间生出异色。
王氏见到少年不急不迫,十分镇定,心想到:到底是他的种,即使长在寻常人家,这份气度风采,亦不是乡野小儿,可以比拟。
她说道:“你既然听到了什么风声,那我也不妨告诉你。你本来姓周,名元亮,远祖周斌还做过大夏朝的宰相。数百年来你周家败落,直到你高祖周秦的时候,在关中清水县做了县丞,定居那里,你祖父、你父亲亦在清水县,你生身母亲生你时难产去了,后来便是我嫁给了你父亲周宏文。后来因为一些事故,不得不举家搬到这蜀中,只是在你两岁的时候。你父亲就得了急病走了,他走之后,咱们孤儿寡母,无依无靠。只好带着你嫁给了朱家。”
王氏说来简略。落在周元亮耳中,不吝于九天霹雳,原来梦中所见,无一不是真的。
当然他也没看到王氏抛弃他没有成功的那些事,王氏自己也没说。
他只知道王氏虽非他生~母,却带着他改嫁,着实难得,这份恩情。这份养育之恩,重于泰山。
同时亦知道自己不是朱家的子孙。更不知如何自处。
他心中伤感,戚戚之情,王氏亦能感觉到。
当时即使有抛弃他的心思,可是这么多年下来,早就将对方视如己出了。
周元亮默然而退,第二日终于做了决定,说要外出游学。
王氏心里知道留不住,也随他去了。
周元亮孑然一身出了朱家,只感觉天地茫茫,无一可容身之处。
他想到了那座山,山上那个道人。
到底他是有根性的人物,心中隐约知晓恐怕那道人跟自家干系不小。
他读书过目不忘,仔细回忆那山情景,以及山中草木,对应从前见过的荒经,发现那山极有可能是五台山,起初又叫做太乙山。
只是这一路千山万水,他不过十二三岁,要去那里,可谓艰难险阻。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