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浪迹在武侠世界的道士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中原五百
他心中不免道:“亦未必是那里,怎么能为了一个虚无缥缈的梦,就千山万水而去。
心中另外一个声音道:“你已经破家出门,难道就这样灰溜溜回去。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
他长在蜀中,当然耳濡目染下,知道大儒彭端淑的为学一首示子侄的故事。
那篇文章讲道:蜀中有两个和尚,一穷一富。
穷和尚对富和尚说:“我想要到南海,怎么样”富和尚说:“你凭借什么去南海”穷和尚说:“我只要一个瓶子和一个饭钵就足够了。” 富和尚说:“我几年来一直想要雇船顺江而下,还没能够去成呢,你能凭借什么去南海” 到了第二年,穷和尚从南海回来,把这件事告诉了富和尚。
蜀国边境距离南海,不知道有几千里的路,富和尚没有到南海,穷和尚却到了。人们立志求学,难道还比不上蜀国边境的那个穷和尚吗
周元亮此去即使找不到那位道人,但是一路游历过去,行万里路,对胸中见识岂无增长。
他心念及此,豪情顿生,不禁折下一根树枝,在前面一处空地写到:
孩儿此去别乡关,
学不成名誓不还;
埋骨何须桑梓地,
人生何处不青山。
虽然是前人旧作,却符合他此时此刻心境。
此事在后世亦广为赞颂,直到将来,周元亮被誉为:匹夫而为百世师,一言而为天下法。
皆从今日开始。
数月之后,周元亮到了五台山附近的白石镇。
这山脚之下,极为繁荣,他还发现家家户户都供奉着一个道士画像,跟梦中所见道人一般无二。
他已经知道这山上住着神仙,有人据五台山的古称太乙山,将那位神仙称作太乙混元祖师。
听太乙混元祖师讲道,走出去的弟子不计其数,这方圆百里,近十年来更是风调雨顺,安平乐道。
周围百姓淳朴,佳佳供奉,直如万家生佛。
只是数月前太乙山降下一道仙济,从山脚到山ding,只得一条路,那是一条石阶,据传共一万八千级,只有走得上去的人,才能听讲。
那石阶亦是奇怪,一千个人中都未必有一个人能从此路上山,还有些武林高手或者练气士不信邪,用出腾挪轻身的法门。结果还没到山ding,就摔了下去。
轻者伤筋动骨,重者粉身碎骨。
到底还是有些人能通过。别人去问,倒是没有人敝帚自珍,只是道:有志者,事竟成。
说了却等于没说。
第二日周元亮试着去爬那石阶,走到十分之一,便恍恍惚惚,似乎来到一个战场。他是一个士兵,正拿着一杆大枪,和敌军搏杀。
他勇悍无比。每战必先,大伤小伤无数,最后却活了下来。时光荏苒,他也成了一个大将军。拥军边镇。最后没有等到封侯,却等来了一杯御赐的毒酒。
含~着虎泪,饮下毒酒,天晕地转,居然又到了山脚下,一身大汗淋漓。
被冷风一吹,打个机灵。
此时烟霞如染,那太乙山脚下。土质偏暗黄,晚霞一落。登时如云霞卧地,十分迷人。
周元亮没有被景色吸引,只是浑身一点力气都动不起来,躺在草地上。
不禁吟道:“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小郎君,飘然出世矣。”
有人朗然一笑,珠落玉碎亦不及其笑声动听。
周元亮循声而望,看其人长发披散,随意搭在肩上,月白衣袍,点尘不染,面如冠玉,顾盼神飞。
他一路千山万水所见,无一及得上此人风采。
他猛地起身,恭恭敬敬抱拳道:“不知君乃何人”
那人笑道:
“坐卧漫看白云浮,不教双眼识玄都;
乾坤许大无名姓,疏散人间一丈夫。”
其诗情飘逸,非洒脱之士不能为之。
他又躬身一拜道:“请问高明贵姓”
那人道:“你认得我,名字也是我取的,如何到面前又不识得,该打该打。”
不知这白衣出尘之士,从何处拿出一块玉如意,往他后脑勺敲了三下。然后背着双手,施施然走上石阶。
周元亮不明就里,忽然醒悟到刚才明明就是那太乙混元祖师,梦中所见的道人。
只是他一见祖师就被其风采吸引,虽然周元亮才高智绝,在那时候,也想不起来其他的事情。
此刻醒转,却已然错过。
他心中追悔,突然又想到:这祖师敲我山下岂非另有深意。
这山中石阶每天都有人来爬,刚才李志常出现,许多人都认得,只是不敢上前打搅。
便有指着周元亮道:“这人糊涂,刚才祖师当面,却不认得,还挨了几下。”
周元亮听到这些人指指点点,反而平静下来。
时间越晚,留下的人越少,加上夜冷风露重,其他人都离开了,等着明日再来。
月出东山,不知不觉间就到了三更时分。
周元亮见得四下无人,虽然又困又饿,还是强行迈开步子,往石阶走去。
之前太乙祖师用玉如意敲他三下,走上石阶,分明就是让他三更再试。
他自忖打破盘中之谜,奋力再去一试。
这一次爬上石阶,倒是没有什么幻觉,只是双~腿似乎有千钧之重,越到后面越迈不开脚,只是凭着一股子坚韧不拔的心气,坚持下去。
到了最后看的石阶尽头,就在眼前,突然脚底一软,从上面滚了下去,他心中惊骇,一路滚下去,都来不及感受疼痛。
最后仿佛掉进了一团大棉花里面,等睁开眼。
只见到松坡冷淡,竹径清幽。
有诗为证:
月明清露冷,八极迥无尘。
深树幽禽宿,源头水溜汾。
飞萤光散影,过雁字排云。
正值好时候,应该访道真。
前面一个小院,院门半开,还有些许香气传来。
他从那么高的地方摔下来,出了浑身疼痛之外,居然还能活动关节,爬了起来。
周元亮正要进门去,突然想到自己如此狼狈,如何见得这太乙混元祖师。
他便到那清泉边,捧着那冷彻骨的清水,一洗风尘。
虽然浑身发抖,却没有那么污浊不堪了。
他才试着入了小院,但见得里面雕栏玉砌,还摆上了一桌酒席,热气腾腾,香气四溢。而那状貌如青年的祖师,盘膝而坐,背着他呼吸均匀。
他此刻又冻又饿,几乎就要扑上去,享用酒菜。
周元亮还是忍住了,恭恭敬敬参拜祖师,同时自报姓名。
可是一点回应都没有。
倒是那酒菜香气,一点一点往鼻孔钻进来,勾得他馋虫大动。
周元亮还是纹丝不动,仿佛成了雕塑。
不过多时,那祖师悠然醒转,转过身看着他,笑吟吟道:“还认得我不”
周元亮跪倒在地,道:“多谢祖师指点身世,余粉身碎骨无以为报。”
李志常轻轻抬手,便有一股大力扶住周元亮,同时周元亮不知为何,四肢百骸升起一股暖流,将这些时日的疲累,劳损,似乎一下子都扫除干净。
有种焕然一新的感觉。
这倒不是李志常的作用,而是刚才他在门外清洗时,那一股清泉,乃是此山地脉汇聚,滋阴补润,直到此时被李志常法力牵引,现出了效力。
因为他疲累至极,全身上下更是如饥似渴,将那灵泉效力,如海绵般吸纳。
那一桌酒菜已经消失不见,可是周元亮半点冻饿也无。
他暗道仙家手段果然不同凡响。
李志常道:“叫我伯父吧,我跟你父亲是旧相识,你这一路千山万水过来,我都看在眼里,贫道有千般大道,无穷法术,但归根结底,可分成三类,你可选一种学之。”
周元亮没有露出欣喜神色,一路磨难过来,更加淡然。
他恭恭敬敬对着李志常道:“不知伯父有哪三类绝学”
李志常道:“你能到此处,自是有缘,我且细细说给你听,第一类便是那往圣绝学,学了没有任何神通、法术,却可以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该做什么;第二类是便是诸般妙道,学之可以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快意恩仇,笑傲神魔;第三类便是打坐参禅,心中安定,有朝一日,见性明心,可以立地成佛。”
周元亮毫不犹豫道:“我选第一种。”
李志常一笑道:“你这一路所见,强梁不少,为何不学那快意恩仇,替天行道”
周元亮迟疑道:“若非世道不太平,也不会有那么多盗匪滋生,就是有剑仙手段,也除不了根。”
李志常又道:“既然如此,你又为何不求诸佛门广大之法,渡人渡己,使人向善”
周元亮摸了摸头,不好意思道:“弟子还想为周家留下香火。”
李志常不置可否道:“入我门中,不忌婚娶,你拜在我门下,一个阿罗汉还是成得的,宣扬佛法,劝人向善,也很简单。”
周元亮道:“弟子还是选第一种。”
李志常正色道:“第一种既不能长生,更没有神通,看在你父亲面子上,你现在后悔,还来得及,一旦选中,再无反悔余地。”
周元亮没有半分迟疑道:“弟子不悔。”未完待续。
ps: 感谢冰雪为卿 的588赏以及已逝青春殇的打赏
.





浪迹在武侠世界的道士 第五章世上本无双全法
.
李志常淡淡一笑,心里想道:“五百年必有王者兴,其间必有名世者。.不愧是诸子所言的名世者,终究还是要走这条路。”
他自己本身便极有可能走上诸子求真之道,只是最后还是回到道家,谨守本源。
无常剑作为法剑斩了他的自我,李志常亦不会再走别的路,不过他现在便有机会见证一位诸子般人物的成长,这种体验,亦是不可多得。
周元亮本以为李志常这等人物,教导他的手段,定然精妙绝伦,可是李志常什么也没教他。
只是从此之后,纯阳道宫的藏经阁,也被李志常取名图书馆,亦就是珍藏典籍的地方,就交给他打理了。
宫中的外门弟子乃至于几位亲传,以后借书还书,都交给他来处理。
当然作为这所谓图书馆管理员的好处便是,他可以随意观看里面的所有书籍。
这里藏书之丰富,以浩如烟海,都不足以形容。
据那位耿去病师兄所言,里面很多书都是其他门派、世家仰慕祖师的德行,捐献过来的。
可是周元亮发现里面不乏许多孤本,即使一府之地的世家豪门,都会用来作为传家之宝。
要知道诗书传家,泽陂五世。
一本好书,即使皇族得到,也不会轻易送给别人,那些捐献书籍的豪门大族,未免对祖师爷太过仰慕。
当然这些话,他只敢在心里嘀咕。
整个道宫里面,唯一敢跟祖师的玄微,当真是若如来说法,遍地莲花,周身紫气氤氲,演化日月星辰。
李志常说一会禅,讲一会道,偶尔参以儒家精义。
别的外门弟子,都听得愁眉苦脸,因为李志常所言,都是了玄悟道之理,非良才美质、博览群书者,不能领悟微妙。
这些外门弟子,能过李志常设下的登天阶,资质心性还是有的,但是都沉迷在打坐练气的外门功夫上,修行速度虽然很快,将来到元神悟道之时,便大有苦头。
他们修行越深,魔障也越大。遇见听不懂的,不但不能绕过去,反而愈发纠结,倍加痛苦。
反而周元亮因为没有什么修为,博览群书,心中淡然,没有什么大的魔障。对李志常这些甚深微妙之言,都领会出一二。
原来看书不求甚解的东西,那些散乱的知识,这时候仿佛被一把梳子梳理。逐渐有了脉络。
他心中惊喜,无以复加,忍不住笑了起来。
李志常见他开口大笑,不见喜怒,只是停了下来。说道:“元亮你笑什么”
周元亮此刻领会颇深,见到周围人却面露苦色,即使向来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心中亦不免有些小得意。
他还是少年人,自然还有些活泼,亦不会故作深沉掩饰。
站起来道:“弟子听到祖师所言,精微玄妙,有会于心,故而喜不自禁。有些失态。”
李志常虽然让周元亮叫他伯父,周元亮还是觉得叫祖师比较好,李志常不计较这细枝末节,就随他叫了。
听到周元亮的回答,李志常淡淡道:“元亮你有过目不忘之能,定然也是读过老子的,你且把其中第四十一章开头一段背出来。”
周元亮只好领命,开始朗声道:“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
背到这里,周围那些外门弟子,皆忍不住笑起来。
周元亮不禁羞惭,照刚才情景。他岂不正是下士闻道,大笑之。
李志常深深看他一眼,没有纠缠,说道:“今日就到这里,你等都散了。”
周元亮本以为李志常怎么也要批评他几句,哪知道只是看了一眼。什么也没说,就叫他们退下,不禁怅然若有所失。
等这些弟子都走后,秦梦瑶手里拿着两根柳枝,随意挥舞,似乎颇觉得有趣,笑吟吟走了过来。
李志常瞧了她手上柳条一眼,分明是慈航道场那位手里净瓶的柳条,虽然及不上观自在的手中净瓶的杨柳枝,也不是俗物了,要断气的凡人,只要被这柳条一抽,也能苟延残喘一些时日。
不用多想,这肯定又是秦梦瑶强取过来的。
他们两人,现在真是恶名昭彰。
李志常之前不知打劫了多少道门、世家、书院的典籍,来充实自家的书库。
很是和人斗了几场,只是那些高手都奈何不了他,反而被他和秦梦瑶联手,狠狠教训了几个,留下恶名,才消停下去。
秦梦瑶更是闲的没事,经常找人斗法,几乎和青青的太阿杀剑齐名了。
秦梦瑶伸手一指,翠绿的柳条,几乎要碰到李志常的鼻尖,轻轻俯下身子,腻白的肌肤,几乎要晃花人的眼睛,如草木精华般清新自然的气息,从她身上发出,一丝丝钻入李志常鼻孔,浅浅的笑意挂着,撩了撩额头并不散乱的青丝,道:“祖师,瑶儿吃醋啦,你当初教我的时候,可没这么尽心尽力。”
李志常如羚羊挂角,无迹可寻般,淡不可察地避开秦梦瑶手上的枝条,咳了咳道:“我就是把你教的太尽心了,才导致你这么没大没小,别以为你翅膀硬了,我就教训不得。”
秦梦瑶抿嘴笑道:“祖师每次都只是说说而已,你心明明动了,为何又要假装四大皆空。”
李志常险些一口真火喷出来,这小妮子,d察玄心的功夫,比他都不差了。
秦梦瑶看到李志常要发怒的样子,便收住了笑意,抓住李志常的手,眼睛泪汪汪的。
饶是李志常知道这小妮子是假装,也生不起气来。
果然每个女人,都是无师自通撒娇装可怜这技能。
他过了道心劫,有情无情皆不妨事。
显然秦梦瑶的道心劫就应在他身上,而且秦梦瑶也知道。
偏偏这妮子又不肯了断,才是让他最头疼的地方。
天道唯微,道心惟危。
这了断只有秦梦瑶自己才知道如何去做,别人干涉不得。
若是李志常让她绝了这段情愫,反而可能害了对方,若是不绝,李志常若非真心爱上梦瑶,只是为了帮助秦梦瑶,接纳了她,反而成了勉强,不合顺其自然的道理。
李志常不可能讨厌秦梦瑶,但他对秦梦瑶更多是亲情,将梦瑶视若己出,当成女儿一般。
道是有情还无情,道是无情还有情。
李志常轻轻一叹道:“我若是不在乎你,亦不会如此进退失据,反而让你调戏了。”
秦梦瑶抱着他道:“那么祖师你就任性一次呗。”
温香软玉入怀,李志常承认,他还不是完全太上忘情。
心想罢了罢了,就任性这一次,准备大胆接纳。
然后怀抱空空,秦梦瑶早已悄然站在他身外三尺。
看着李志常捧腹笑了起来,道:“祖师你还真的要动手啊。”
李志常不禁一拍额头,道:“我是前前世都欠了你的。”
秦梦瑶伸着手指摇了摇,柔声道:“所以祖师不能对瑶儿生气。”
说着,自己又噗嗤笑了起来。
李志常道:“好了,这段时间就别出去了,我要下山一段时间,那李修缘还等着我去渡。”
秦梦瑶道:“嗯,知道啦,祖师也可以去看看那才女冯小青,还有那个白莲圣女琴清姑娘,她们都漂亮哩,我不介意多几个师娘,其实白姐姐也很不错。”
李志常扭头就走,这次是真的生气了。
秦梦瑶连忙道:“其实祖师有没有考虑找一个女菩萨回来,其实我觉得水月观音也很好看,还有听说嫦娥是最美丽的仙子,以后我们也是有机会遇见的.......”
可惜李志常已经渺然无踪迹,秦梦瑶很是忧伤地叹一口气道:“我七仙女都还没说出来,你跑这么快干什么。”
然后对着远处角落说道:“小武你说我说的对不对。”
小武满头大汗,忙不跌上来,一脸讨好道:“要我说这天上地下最好看的还是,小姑乃乃你,其他人哪有你老人家万分之一的美腻。”
秦梦瑶神色一变,笑眯眯拍了拍小武肩膀,道:“哎,原来我已经是老人家了。”
小武差点一口老血喷出来,心想我就怎么这么嘴贱。
小心翼翼赔笑道:“我的姑乃乃,你就别跟小的计较了。”
秦梦瑶哼道:“瞧你这怂样,我是那么小气的人么,把这柳条拿去好好侍候着,等哪天本姑娘心情好了,去把天鹏尊者的y阳两气瓶借来使唤使唤,看能不能培育出新的品种。”
小武满脸笑容道:“小的一定把它当亲祖宗一样侍候。”
秦梦瑶颇有了无趣味道:“那你就接着。”
说着就将两根柳条扔到小武手上,然后只听得扑通一声,小武道:“我的娘,怎么这么沉。”
秦梦瑶瞧也不瞧,笑呵呵的,轻飘飘就去了。
只听到小武喊道:“老戚,诶哟喂,戚三问,快来搭把手,我的腰啊。”
ps:感谢jessi魂 的饺子,以及书友151221140612073的打赏,大家冬至节快乐哈,原来今天要吃饺子,可怜我就着一碗稀饭下肚,顺便求下推荐票啦,
.




浪迹在武侠世界的道士 第六章法不自他生
.
晚风,
拂柳,
夕阳。.
山外面,还是山。
如诗情,如画景。眼前人,比画中人更美丽。
疏淡有致的眉纹,自有不可以侵犯的凛然与清傲,睫毛长而卷,掩映的是,若草木围绕、清新悠远寒潭般的眼眸。
这一对眉,这一对清眸,亦不知造化要花多少功夫来裁剪,方才如此清妙绝俗。
她自然不是李志常陌生的人,甚至可以说,在李志常悠长的岁月中,见过的动人女子,虽不可计数,但面前这位绝对让他忘不了。
不是因为她的美貌,令人刻骨铭心,而是因为对方着实厉害。
李志常想笑,却觉得没什么可笑的,想要严肃,又不至于,恩怨是非,早不是他所看重的东西。
他还是开了口,就如遇见一个好久不见的故人一般,只是寒暄道:“妖圣娘娘一别十三年,可是清减了些许。”
九尾妖圣淡淡地看着李志常,心里有多少复杂的情绪,她自己也不知道。
第一次见面的时候,她还可以全方面压制住李志常,第二次见面时,李志常已经半只脚踏入金仙的门槛了。
仿佛一棵门外碗口粗细的杨树,蓦然回首间,已然巍峨耸然,不惧任何风雨了。
这些年她为了养伤,寸步未曾离开青丘山。
但她不聋不哑,该知道的,总会知道。
不得不承认,李志常已经高出她一线。
这一线的距离,却是很难跨越,不可缩减的距离。
当然她若是有混元金斗之类的宝物,即使李志常成了金仙,也能削了李志常的一身道行。
可是这类的宝物,比金仙还要稀少,她若是有,亦可庇佑青丘一脉万世了。
清清冷冷的声音。一如往昔,只是态势早已不同。
“你能让她跟我回青丘走一趟么。”
这是九尾妖圣能做出最大的让步,一生从不低头的她,为了身上那份责任。终于不得不说出,这样略带恳求的话语。
李志常沉默一会,忽然道:“如果我没猜错,妖圣娘娘或许自出生后,不到百年时间。就有了如今实力。”
后面的话,李志常没说,但是谁都听得懂,意思是自那之后,九尾妖圣再无寸进。
九尾妖圣,面色一沉,其实她自出生,只花了五十年,就有了如今深渊难测的实力。
这份实力,是千万练气士苦修一生。上千年岁月,都未必能出一个。
金仙门槛倒下了无数天资纵横的绝世人杰,可是能到这门槛的,又有几人。
1...432433434435436...44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