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武侠修真

元始玉箓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一炁化三清

    寿老显得非常的随意,指着匣子又道:“这匣子同灵丹一体而出,既是容器,又是丹炉,灵丹放在其中,也无需元气快速流失。”

    说完,寿老连连摆手,让来人退去。

    那人原本还想说些什么,却见寿老目光似笑非笑,顿时不敢久留,下了山去。

    山下等候多时的仆从见状,赶忙上前,恭贺道:“老爷当真是天地眷顾,哪怕在世神祇也要尊崇一二。否则,这么只是上山一次,便得了机缘,也不知道仙翁赐下何等灵药,竟让老爷年轻了十岁。”

    官员闻言,愣了愣,而后又是接连问了几人。

    他们虽然奇怪,但这官员上山下山之间,确实是年轻了五六岁的模样,自然一个个点头称赞。官员还是不信,等回到城内,听闻好友羡慕之语方才明白自己于寿老演法的时候得了好处。

    心中又是兴奋,又是惶恐,在帝王接连派人催促下,进入了皇宫大内。

    雅典娜看着离去的官员,笑道:“他怎么了你?竟然你如此算计于他?”

    作为神祇,雅典娜也是清楚作为此方人道王朝的帝王,皇宫大内之中的那一位就是吞下灵药也不可能年轻几岁。

    毕竟是万民愿力庇佑、万法不侵的存在,甭管是诅咒也好,仙家妙法也罢,甚至灵丹妙药,玉液蟠桃都难以对其产生作用。

    寿老赠送的灵丹,蕴含其长生妙气,一般人吞服了,少不了延寿甲子,可对宫中那位来讲,能够延长一个月的寿命,已经是极限。

    自然不可能同那官员一般,年轻个五六岁。

    满怀希望的吞服灵丹,结果却远远比不上自身希望,不用想都知道帝王必然迁怒他人。而这个被派去取丹,回来又年轻不少的官员必然成为最佳的迁怒对象。

    甚至还会被怀疑偷偷吞服了灵丹,这才出现变化。

    寿老笑道:“此人乃是王朝一大世家之主,在几大世家家主之中,算是造孽最少的一个。只是当日我初来于此,曾经被他驾的马车冲撞,险些丢了面皮,所以才选择了他。”

    雅典娜闻言,立刻猜到了寿老的想法:“你想要度他?”

    寿老倒也没有否认:“诸多世界家主之中,唯独他造孽最少,又同我又些许因果,自然是最适合度化之人。等他入了我等神道,我等传道大计便可安稳许多。”

    “也是!”雅典娜闻言,点头称是。

    作为世家家主,入了神道本身便是一种倾向,等同于打通了这个世家已经对应亲近家主的关系,在很多事情上都能够得到助力。

    更重要的是,一位世家家主现身说法,必然让更多不相信神道的人,信服神道的存在。而有了信任,神道扩张过程当中最大的拦路虎,那千年百年来沉淀的习惯和思维模式,也就被打开了一道口子。

    这将是神道大兴的基础。




第六百四十六章 不朽的探索(求推荐,求收藏)
    话说,寿老在人间炼丹,借此打开国都最后的关卡。

    九天之上,大罗天中元清微也在炼丹,他炼的是元始宝珠,用的是寿老口中上乘丹道。

    元清微顶上清光升腾,云雾汇聚,庆云之中元始宝珠悬浮,四十九色霞光流转,元始宝珠之中种种道则法理衍生,幻化出无穷天地。

    有世界树在无数信息海洋之中生长,枝叶颤抖,孕育一枚枚椭圆形球体,其中诞生出各种怪物,它们不断进化,衍生出一个巨大而又繁华大千的数码世界。

    有圣灵从虚无之中诞生,衍生出两个分身,一者名为宇,一者名为宙,而后又有阴影从其脚下孕育,二者合鸣,诞生名为物之物,三者合鸣,诞生名为心之物。名为物之物和心之物交错,世界随之诞生,无数可爱的生灵在世界中嬉戏玩闹,创造出属于牵绊的世界。

    有古神从混沌之中醒来,他从诞生之初便开始下沉,最下沉的过程当中,最先舍弃的肉身,化作了大地;随后舍弃的力量化作了深渊;紧接着是黑暗、黑夜以及眷顾。新的世界随着古神的消失而诞生,其中的神祇也一如古神一般,走上了不断分裂,分化的道路,新的神圣诞生,必然踩着古老神圣的尸体。

    有元气从虚无之中流出,在流转过程当中,衍生阴阳两种本质,两仪又是生出四象,四象复演八卦,八卦继续演变,显化出天地万象,无数生灵随之诞生。生灵崇拜自然,敬爱天地,学习模仿之中,领悟了天地之妙,有了仙神佛魔,有了正邪交锋。

    还有的世界源自于爆炸,无数物质的诞生,以及机缘巧合的生命,孕育了传奇的生灵,他们学习进步,探讨摸索,创造了属于自己的文明,无数机械被组合,化作了注意毁灭世界的武器……

    一个又一个世界在元始宝珠之中衍生而出,最终却又重新回归一片混沌。

    元始宝珠就是在这样一次又一次的演化、回归之中,缓缓转动。

    对于元清微而言,元始宝珠是丹,他以元始道炁作为鼎炉,以元始宝珠作为灵丹,不断锤锻灵性,孕养神妙。

    对于元始宝珠而言,内里的一点神禁是丹,一次天地开辟,回归元始的过程,便是一次炼丹的过程,每一次的变化,都会强化内部的法禁,同时稳固外围的壁垒。

    元始宝珠这样不断的旋转,元清微体内的元始道炁也是一点点的纯化,按班就部的向着更高的境界前进,不断消磨体内残留的不朽气息。

    说起来,元清微当初会选择道传诸天,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元清微手中有着灵界气息和清微宫两个大杀器。

    清微宫代表着清微道君在这个宇宙的具象产物,而灵界气息则是代表着一位道君强者的力量流出。

    二者都是涉及到不朽之妙的存在。

    比起一般走道传诸天道路的天仙境修士,元清微大可以不用像他们一样,慢慢的从一个个世界的不同之处,寻找诸位道君留下的痕迹,以及其中涉及到的不朽之妙。

    元清微只要依靠源源不断的元气供给,转化出更多的元始道炁,一次次的沾染灵界气息,而后操控着清微宫一次次将其碾碎,从中抽取不朽之妙,便可以够稳扎稳打的稳步前进。

    而现在,元清微又是找到了一条修行的道路。

    依靠太极图之妙,配合元始宝珠的特性,不断的开辟世界,回归元始。借助世界一次次开辟毁灭过程当中产生的一丝丝玄妙气机,不断锤锻元始道炁,赋予其世界一次次毁灭开辟孕育出的独特气息。

    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元清微也是顺手将一些已经初步孕育出灵性的神祇化身投入元始宝珠之中,让他们随着世界的开辟,而化身为神,掌控一方权柄,逐步增强自身灵性。

    这个过程当中有的神祇身死道消,灵性破灭,留在外界的神祇法相也是失去大半灵韵,日后想要重新孕育灵性还不知道要花费多少时间。

    也有的神祇身合天地,成为一方天地的主宰者,可不得超脱,终究会随着世界崩溃而消亡,残留的一点灵性被元清微接引出来之后,抹去世界毁灭过程当中沾染上的气息,也没剩下多少。

    唯有极少部分仙佛法相,借世界之力,一步步走出元始宝珠,虽然在回归大罗天的过程当中,逐渐褪去不受大罗天承认的浩瀚神力。但一身灵性终究得到补全,对着元清微躬身施礼之后,化作流光同自身法相融合,端坐神座之上,慢慢消化所得。

    期间,元清微也是感慨颇多,不得超脱,终究难逃一死。

    而不朽之道,将自身本命元炁逆反先天,追溯到宇宙开辟之前,万物孕育之初,融入那原初混沌里,成为其中的一部分。

    而后依靠自身的力量,而后随着混沌的衍化,生出种种玄妙。

    恰如这些落入元始宝珠之中的仙佛法相灵性,大多都是借助仙道元气之妙,或者佛道心灵之妙,顺着其中元始道炁的演化,逆反而上,最终混入元始道炁之中,成为元始道炁的一部分,进而超脱一次次的世界崩溃毁灭。

    不过,这两道灵性也有不同。

    仙道法相主张的元气变化,哪怕逆反元始,心灵也难免在同元始道炁交融的过程当中,被消化,被融合,最后仅仅留下自身灵性。

    若是元清微不见他们接引而出,那么这些灵性应该会在下一次的天地开辟之中,成为所谓的先天灵宝。

    而佛门的心灵之道,同样存在问题。

    哪怕通过无余涅槃,步入佛果,得不生不灭的永恒常乐妙境,却也难免陷入不入先天、不入后天、不在中间的尴尬境地。

    说白了,先天不属于你,后天没有你,先天向后天变化的过程当中,还是不存在你的痕迹。

    心灵圆满,寂灭涅槃之人,脱离了世界的束缚,也失去了对世界的影响。一旦强行干涉人间,便是倒驾慈航,从永恒寂灭之中跌落下来,从佛陀回归菩萨,需要重新度化众生,再证涅槃。

    看似神通广大,却怎么也抹不去其存在的尴尬境地。

    ‘这些仙佛灵性探索的结果,虽然是源自我的个人认知,却也从侧面证明,想要真正的不朽长存,单纯的元炁圆满不行,心灵圆满也不行。需要心灵圆满,得证不朽意志;元气圆满,元始道炁逆反先天,化作先天元始道炁;二者结合方才是正确的不朽之道。’

    “不朽的元气,承载不朽的意志;不朽的意志,驱动不朽的元炁。因此,不朽者才能够一有万有,横跨一切时间空间之上。”

    日常求推荐,求订阅,求收藏。



第六百四十七章 大罗上元灯(求推荐,求收藏)
    ‘现在的我,元炁的修行按班就部便可,心灵或者说是意志却有些欠缺。这种缺陷虽然可以依靠元始道炁的温养,以水磨工夫一点点的完善。可需要花费的时间实在是太长了,最重要的是意志永远低了元炁一筹。’

    元清微沉思片刻,便是将自身的一点意志送入元始宝珠之中,随同其余仙佛神祇的法相灵性,一同经历世界的开辟和破灭。

    可经历了几次三番的开天辟地和回返元始,元清微的意志都没有出现太大的变化。

    ‘是因为元始道炁来源于我?还是因为我本身意志质量已经超过了元始宝珠锤炼的极限?’

    感受自身的变化,元清微再次深思起来。心灵的修行,元清微也是有所探索,毕竟无论是大自在天魔之道,还是佛门大小乘佛法,元清微都是有所了解。

    二者对于心灵的探索,元清微也算得上是了然于胸。

    虽然佛门的一念生法,魔道的大自在法门,乃至于梵天一梦,经常被仙道中人视作是旁门左道的幻术一流。可实际上,若以仙道理念理解,这些法门都是基于一个理念,世间万物皆由道之所化,道在,万物皆存,道不在,万物皆虚。

    佛法的一念生法,本质上是借心中一点本性之光,接引诸天佛陀法念,因此能够做到心念所致,随身即到,于掌中化一佛国,在沙内显一世界。

    说白了,以上种种神通的来源,是你自身本性之光,引来的佛陀之力,将后天万气,视作色相。因此,掌是色相,佛国是色相,沙是色相,世界也是色相,二者变化不过是自身念头变化。

    这才有了三界万物为色相,唯心是真的说法。

    也正是因为佛门的这种独特修行理念,越是高端的世界,越容易出现那种一朝顿悟,立地成就罗汉、菩萨果的佛门大德。

    只因为他们本身已经在过去,以本性之光,接引诸佛之力,宛如仙道所谓的根器一般,他们的心念早就充斥无边佛光,所谓的顿悟,不过是过去的积累化作现在力量而已。

    至于大自在天魔之法的他化自在、化自在、大自在法门,若是以人身修行。

    他化自在时期,假他之乐事,自在游戏,便是借助他们情绪,修行自身魔法。下乘一些的,就是各种**左道之法,上乘一些的就是种魔堕落之法。

    而化自在的自生自化,红尘诸趣,悉具自足,无惧万象更替,下乘便是收集到了足够多的七情六欲,红尘杂气,自化一方魔域;上乘的则是明悟我执,炼化内魔,化身真魔。

    更进一步的大自在,所谓随心感化,同众生五蕴随感,感其爱恨情仇。下乘等同于化身人道负面,或者说是成为阿赖耶的一部分,主掌人间喜怒哀乐,爱恨情仇等一切情绪,是神又是魔;上乘的则是魔化天地,化身堕落天意,世界为自身,自身非世界。

    甚至元清微觉得如今自己所在天地,生出自我意识的疯狂天意,从某种角度来讲,也可以视作是一位大自在天魔。

    所以,意志或者心灵之道根本没有捷径可言,只可能日积月累,或者一朝得悟,转化积累。可明悟也只是明悟,一旦心灵蒙尘,还是会出现心境倒退的现象,这恰如佛门神秀所言:“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

    至于“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那是佛门的专属,没有诸天佛陀菩萨的佛力加持,能够保持心灵光明永驻的,已经是得证元神的地仙真人。

    至于一朝顿悟,意志不朽,那不是修行,是开挂。

    所以,元清微最后还是选择将目光转移到了清微宫上。

    清微宫作为清微道君位格在此方宇宙的具象,按道理上来讲,在其余宇宙也有着对应的投影,自己是不是能够借助清微宫之力,逐渐收回自己在其余世界的同位体。

    元清微心中闪过这么一丝丝的念头,却又很快将其斩出心神。

    其实,随着他对清微宫掌控权力的增加,元清微这些年来也是曾经隐约感受到其余宇宙的存在,只是双方之间的隔膜太过严实。哪怕借助清微宫,也只能若有若无的感应到对面宇宙的存在,其具体状况,或者道则法理,都感应不清。

    更重要的是,元清微还可以感受到其余几个清微宫中,同样有着些许气息流出,显然也是有人得证天仙境界,遥遥感应诸天宇宙。

    元清微严重怀疑,自己若是分出去一点念头,会不会导致成为其他清微宫执掌者,用来针对自己的器具。

    终究大家都是清微道君的有缘之人,在这方面可谓是大道之争,无有丝毫退路可言。

    ‘罢了!如今的我,尚且不需要尝试这等凶险之法。’元清微心中叹息,暂且将借助清微宫探索心灵不朽的方法放在一边,更加专注于眼前需要面对的事情。

    如今元清微创立的新神道已经在世界扎根,源源不断的香火愿力从大地之上涌动,汇聚到大罗天中,化作一根根细小的丝线,连接着大罗天和世界。

    加上这些年来,元始界源源不断的灌输下来的元气,哪怕有着世界的限制,大罗天也积累下了不俗的根基,不论元清微和几位神祇的力量。

    单纯的大罗天,已经堪比几代地仙经营数百年的洞天福地,已经到了包容天冥之地的底线。

    元清微将元始宝珠召来,遥遥感应疯狂的天意,此时那天意依旧处于混乱的逻辑当中,在自己力量能够波及到的地方,随意的创造出一个又一个怪物,而后又是将其毁灭,重组。

    就好像孩童玩积木一般,搭到一般就是故意推翻,然后换一种方式搭,几次三番之后,倒也会出现一些跑得比较快的成品。

    天意也不在乎,只是将他们扫出自己的地盘,让他们去王朝领土之中争夺土地。
1...199200201202203...26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