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武侠修真

元始玉箓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一炁化三清

    在察觉到元清微的意志之后,混乱的天意先是僵了一下,而后察觉到元始宝珠的气息,更是一点点的石化,小心翼翼的退到边上。

    却不知道自己覆盖小半个苍穹的“身躯”,怎么隐藏都非常的醒目,元清微将元始宝珠祭起,疯狂的天意就是疯狂的舞动自己的力量,一根根宛如触手一般的阴影气息,向着元清微所在的位置冲击而来。

    可在元始宝珠真的飞出之后,又是迅速收了回去,一溜烟的遁入阴世之中。

    ‘看起来,还没有完全忘记自己当初被元始宝珠打疼的感觉。’元清微心中一喜,而后就是去除宝图,对着天冥之地轻轻一抖。

    诸神虚影飞出,一个个神光流转,喷涌无量霞光,相互之间,气息又是连成一片。

    不一会儿,立于天冥之地周围,便是浮现出仙道圣地、神道神庭,以及佛门净土三重虚影,道道仙光、神光、佛光汇聚,在天冥之地外围形成屏障,而后大罗天慢慢靠近,将天冥之地包裹。

    冥冥之中的人道力量,在察觉到元清微对天冥之地动手的时候,便察觉到不对,一开始的时候也是想过阻拦。

    但在元清微对其开放人道诸神虚影的权柄,让其力量能够渗入其中,在三重虚影之下,又衍生出人间红尘之后,人道排斥的本能顿时散去大半,不在同大罗天争锋相对。

    反而是推波助澜,将大罗天推向天冥之地。

    得到人道之力辅佐的大罗天,迅速将天冥之地包裹其中,诸神的光辉照耀在万灵天魂之上,冥冥之中赋予万灵抵抗疯狂天意的基础。

    一时之间,不少灵觉较高,生活在王朝领土之中,堕落程度不深的飞禽走兽,纷纷感受到诸神光辉,身上浮现出些许灵光,开始本能的吞吐元气,借助主神的力量,净化周围的土地。

    源源不断沾染灵界浑浊气息的元气随着生灵的吞吐,在诸神力量牵引之下,融入大罗天中。

    诸神坐下莲花轻轻颤抖,一层又一层的仙光、神光、佛光化作氤氲之气笼罩周围,压下莲花池中浑浊元气化作的万千浊浪。

    同一时间,元清微脑后四十九色霞光流转,一道分神飞出,坐镇于天冥之地中,而他本体身后则是有建木虚影浮现。建木枝叶颤抖,联系元始界和大罗天,不断抽取浊气,送到清微宫中,借助清微宫的光辉,将这些元气碾碎,混同元始界的元气,回馈大罗天。

    元清微操控着回馈而来的清澈元气,在大罗天外,又是开辟九重虚空。清澈的元气顺着九重虚空不断向外流出,越是接近大罗天,元气便越是澄澈,而越是远离大罗天,元气便越发浑浊。

    至此,人间的万灵,哪怕灵觉一般,无法感应诸神力量,也可以通过天魂的感应,从九重虚空之中不断接引元气。

    这让不少理智尚且完整,依旧在坚持修行仙佛法门的修士大为振奋,他们开始不断的向大罗天吞吐元气,净化灵性,而体内的浑浊气息,则是被大罗天收走,在经过建木、清微宫的循环,慢慢增强大罗天的底蕴。

    并且,这些修行之人,也是成为了稳定大罗天的一根根支柱,确保大罗天能够安安稳稳的立于九天之上,守护天冥之地。

    处在南疆之中的李思德自然是有所感应,他高声诵念:“至心皈命:三界之上,一炁弥罗。上极无上,天中之天。玉山上京,渺渺金阙。开明三景,化生诸天。十方诸神,亿万仙真。礼赞大罗天清微宫元始之尊!”

    随着他的高呼,边上随行听道之人,也是有所感悟,隐约透过天光看到一方天界。

    天界之中一片混沌,唯有万千灵辉闪烁,但定睛一望,却又看到灵辉中央又有一尊神圣端坐其中,神圣脑后悬浮四十九色霞光,恰如四九天道,运转诸天。

    顶上庆云宝光,三花五气,金花万朵,金灯万盏,点点火星垂落,宛如璎珞垂珠,将他的面容遮掩。在他的周围,又有重重幻象,演化出无尽奇幻景象,重重景象融合,形成一道到虚幻长河,其中演化出大千岁月史诗。

    溯流而上,可返照出众生一切现象,如同天地回归元始,万物回归唯一。顺流而下,则可以看到无穷未来,有的是自身沉沦,有的是自身超脱,如此种种,变幻莫测。

    可以说,只是观望着这道人的仪态,就能镇压内外诸魔,得获一门道门至高观想图录。

    众人纷纷开口赞道:“礼赞大罗天清微宫元始之尊!”

    话音落下,众人又是发现,道人周围浮现万千人影,又金刚罗汉、护法珈蓝、灵官真人,天王星君、菩萨佛陀,诸天上帝,以及诸多天人虚影。

    其中几个根性深重之人,更是在其中看到了自己的虚影。

    李思德便是如此,他看着自身位于道人身边的法相,心中一动,以己心带他心,联通白象心灵落入其中。

    刹那间,白象表面浮现出一道道神圣的篆文,清圣的气息不断从九天之上垂落,一点点的洗去他体内深藏着的浑浊气息。

    最后,在阴世冥土之中,端坐净土之中的度厄,以及不知道什么时候来到他身边的雅典娜和寿老,合力镇压着阴世浊气,面前依靠元始界落下的一点元气,维持着净土的安宁。

    等到大罗天中,元清微撑过第一波修士回归带来的浑浊气息冲击之后,度厄三人才是将阴世的浑浊力量送入其中。

    一时之间,大罗天以莲花宝座作为分界点,上方仙光阵阵、神光流转,佛光升腾,下方浊浪排空,无穷浑浊气息将池水污染的好似泥浆一般。

    唯有元清微坐下莲花座内,一株莲花灵根不动不摇,散发着淡淡的莹辉,缓慢而又坚定的净化着周围的浑浊气息。

    建木虚影也是不断吞噬浊气,垂下丝丝缕缕的清气,其快速的运转,加上建木根系更是顺着联系,蔓延入度厄的净土之中。都是让建木本身陷入了极限的运转,甚至让元始界的元气,都出现了一丝丝浑浊。

    察觉到大罗天的变化,疯狂的天意不由再次伸出触手,元清微视而不见,看着他一点点的试探,等到其即将触碰到大罗天的时候。

    高悬虚空的元始宝珠落下,狠狠的砸在他的身上,并且顺着触手,向着它的“身体”钻去,宝珠表面更是浮现出一道道细微的裂缝,内部气息迅速膨胀。

    天意先是僵住,而后麻溜的斩断触手,直接躲在阴世深处,翻滚浊气,不在动弹。

    元清微面色微白,召回元始宝珠之后,七窍之中有着丝丝元气流出,却还是勉强取出三宝玉如意立在虚空之中。

    三才气机运转,强行带动大罗天、人间信仰,以及阴世净土的力量,以三才运转的方式,带动清浊转化。

    人道察觉到冥冥之中的好处,也是掺入其中。

    这倒是大大稳固了大罗天的根基,更让不少浊气流向龙庭暂时镇压,方便元清微净化现有的部分。

    期间,王朝领土上空,无论昼夜都是光明一片,每当浊气流过,都是化作烈焰,仿佛天空在焚烧一般,映的人间一片火红。

    人间百姓先是惊讶,而后又是察觉光明之下,一切怪物、怪异尽数消亡,不少修的神道法的人纷纷说,今日乃是天尊赐福,泽被苍生,便是自发的回应起来。

    不少人拿出灯火,同九天之上光明相互辉映,却也使得人间光明长驻。

    元清微见状,顺势从人间抽取了丝丝缕缕的焰火,在在身前一点,一朵莲花绽放,屈指一弹,火光落入其中,莲花一点点的化作黄金质地,奇侠又有莲花绽放,托着金灯,照耀周围。

    而后元清微的意志又是从各个元始界下属世界之中,抽取类似的灯火,汇聚于此,注入金灯之中。

    万千人道光明汇聚,配合三才运转,总算维持住整体的半自主运转。

    让元清微高度紧绷的“神经”能够稍微放松一点,空出手来,进行更加细微的梳理,减少大罗天告诉运转下产生的元气外泄。

    这一举动,也就让天空之中的光明逐渐消失,人间修士抽取的清澈元气也是有所限制,人间的欢庆更是跟着平息。

    事后,人间帝王得到阴世龙庭的通知,便是宣布光明长驻的一日,称之为上元节,寓意天官赐福,祈祷安康之意。又因为这一日,正好是十五,月明且圆,家家户户可以放灯火,明亮一晚,便给上元节起了个小名,称之为元宵节,赋予团圆幸福之意。

    对此,元清微也没有拒绝,而是抽取了人间对于上元的美好祝福,配合这一日的万家灯火,祭炼成一件特殊的人道法宝——上元金灯。

    此灯类似于万家灯火的变种,乃是元清微以此方天地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于安康的祈福凝聚而成。针对邪魔外道,虽然没有了万家灯火那么霸道,却也因为更加温润,而在指引希望、治疗伤势、祈福祝愿,以及净化污浊方面,更加优秀。

    这上元金灯被元清微放置在大罗天,自家莲花座前,用于照亮大罗天,因此也被成为大罗天上元金灯。

    诸神虚影神光,同上元金灯火光辉映,互相影响之下,上元金灯原本金红色的灯火,在神光之下,染上了重重神辉,变得越发玄妙。

    莲花状的灯盏之中,也是逐步浮现出,由诸神光辉,以及人间信仰所化的灯油,星星点点的凝聚,宛如一滩液态的琉璃一般,散发着神圣的色彩。

    祝大家元宵节快乐安康,然后是日常求推荐,求订阅,求收藏。




第六百四十八章 柳薞子转世(求推荐,求收藏)
    白越书院,乃是黄文广开创的书院,因为书院之中养了十多只孔雀,特别是三只白孔雀举世闻名,而孔雀又名越鸟,故而称之为白越。

    除此之外,也是因为孔雀享有“九德”,分别是忠、信、敬、刚、柔、和、固、贞、顺。又因其行之间不失仪态,飞行时不乱次序,被视为“礼”的化身,乃是人间一等一的文禽。

    以白越为名,其实也是隐指此地乃是儒家礼仪之圣地。

    这一暗指,原本只是黄文广的一点私心,希望日后自家书院能够达到那种程度,可随着他得到李思德的点播,领悟元清微创立的新式儒家大儒之道后,白越书院便真的有了三分圣地气象。

    每日都会有上千人汇聚于此,等待书院中的讲师为众人开讲儒家经典,在黄文广亲自开讲的时候,更是万人空巷。

    这日,又到了黄文广开讲的时候,白越书院外围顿时围绕上了一圈又一圈的人。

    他们大多是一些穷苦人家出身的学子,来这里就是想要和黄文广学习新式的儒术。

    在这个妖魔横行,天意疯狂的年代里,一个能够早早得到力量的修行体系,对于任何人而言,都是无法拒绝的诱惑。而黄文广在得知了大儒后续的修行法门之后,也是越发放下门户之间,其有教无类,儒门大宗师的名望更是渐渐深入人心。

    冥冥之中,黄文广的大儒法相周围又有了白孔雀的虚影,周身光辉更是逐渐无限接近金黄色,比起其余同样积累,学识原本相差无几的大儒,进步更快,差距也是不大拉开。

    这里就不得不提及元清微创立的儒家体系,根基虽然依旧是大罗天中的神卷,可力量的来源在上元节后,便再次回归人道为主。

    而元清微为了让自家保持对于儒道的影响,毫不犹豫的将其余世界的儒家,乃至百家所学搬到大罗天中,凝聚各种圣贤法相。

    并且在吞噬天冥之地后,又是仿照佛门三界的说法,在大罗天外又划分了九天,让神道修行之人能够不断感应大罗天中的诸神信息。

    比如黄文广作为儒家大儒,每过一重天,便可以看到儒家大儒甚至圣贤的灵性具象,这些灵性具象虽然有着相当大的局限性。却也各自蕴含了种种道理,黄文广通过同他们的争论和辩论,儒家根基越发巩固,比起其他人进步速度自然更快。

    这也导致他每当有所感悟,就喜欢开放书院,为众人讲解。

    次数一多,来的人也是越发有分量,这次更是有数位大儒来此。

    对此,黄文广也不在意,他脚踏白孔雀,周身浩然之气流转,慢悠悠的从天儿降,落在台上,开口宣讲自家理念。

    台下的诸多学子、儒生,乃至大儒们听完之后,都是不由自主的露出若有所思的神色。

    倒不是黄文广宣讲的理论有着多么高妙,而是这些理论大多都带着其他世界的痕迹,被黄文广吸收之后,结合此方天地的状况,总结而出。

    其中有太多的内容,是从此方天地大儒们根本没有想过的角度出发,这种阐述的方式,自然让这些大儒感触颇深。

    更重要的是,随着黄文广越说越快,丝丝缕缕的浩然之气在他手中凝聚成一卷竹简,其中有这一枚枚斗大的文字飞舞而出,在天空之中时隐时现,散发出人道光辉。

    这光辉刚刚一出现,下方诸多学子和儒生之中就有不少人生出感应,一个个头顶之上浮现出或浓或淡的光芒,同黄文广手中竹简互相辉映。

    甚至,有一些成功从黄文广的讲解之中,领悟了自家光明。

    不少大儒心有领悟,其中一个更是站起来道:“谢文广公讲解!”

    此言一出,周围不少学子儒生纷纷拜下,跟着高呼:“谢文广公讲解!”

    高呼连续三次,从一开始的参差不齐,渐渐就变得整齐划一起来,第三声高呼回荡在白越书院上空的时候。黄文广身后大儒法相顿时迸发出无穷光明,原本环绕周身的金色光辉之中,最后一点点的红色也是褪去。

    一股儒道气息随之冲入大罗天中。

    同其对应的神道法相顿时光华四射,高冠博带,儒服翩翩,手持竹简,周放白豪的大儒形象变得更加凝实,浑身上下流转着的浩然正气中也是夹杂气丝丝缕缕的金色光辉。

    一头孔雀从他身上飞出,环绕周围,孔雀通体洁白,尾羽自有五色光华流转不歇,一点点的顺着尾羽向上蔓延。隐约之间五色化作五文,于首显德,于翼显顺,于背显义,于腹显信,于膺显仁,正是儒家五德。

    孔雀环绕法相飞舞三圈,又是撞入其胸膛,化作素白的纹路,出现在儒服之上。

    黄文广的法相,顿时向前一阶,步入圣贤位格。

    ‘终究还是让他提前了一步啊!’远在南疆的李思德在黄文广突破的瞬间,就有所感应,低头笑了笑,脑后三十二层光圈之中,一片金黄。可核心处却还是有着一丝丝的红纹浮现,难以去除,无法成就真正的金敕位格。

    其坐下白象也是有所感应,隐约猜到自家主人是受到了自己拖累,就是伸出象鼻,轻轻的推了推李思德。

    李思德却是笑了笑,摸着白象的象鼻道:“我曾经许下宏愿,广修供养,以身为例,由小到大,由近及远,劝人向善,以善心善行,供养诸神。忏悔救赎,若有人由身、口、意而造诸恶,虔诚忏悔者,寻他求助,必得救援。欲常居尘世,这三界红尘宛如火宅,五阴六浊混沌不堪,长居于此,引导众生。”

    “你同样是众生的一部分,我又怎么可能为了自己的功果,放弃度化于你?再说了,你体内魔性现在已经到了关键时刻,若我此时离开,魔性立刻反复,你我数年苦工便化作无有,倒不如彻底将你度化之后,在行突破。”

    白象闻言,不在多说什么,而是不自觉的加快脚步,带着李思德向着下一个山寨走去。

    李思德见状,暗暗摇头。这白象本是此地一位蛊仙所化,被李思德度化之前,受到蛊虫反噬,接近魂飞魄散。哪怕被救了回来,也是神魂残缺,魔性深重,李思德这些年坐在它的背上,时时刻刻都要忍受魔性反噬,端坐其背,近乎端坐地狱,其中苦楚诱惑非常人可想。
1...200201202203204...263
猜你喜欢